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史前文明:陕西神木史前4000年神秘遗址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22
转发:0
评论:0
我国最大史前城遗址在陕西神木被发现,距今大概有4000多年。城址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构成,在石头围墙上发现木架构高层建筑,功能犹如长城的烽火台。这座硕大无比的史前古城正在改写中国上古史及中华文明的起源。因发掘工作浩大,可能耗时十数年或数十年,该遗址的价值至今尚未完全认识到位。资料图神木县位于黄河中游、长城沿线;境内丘陵密布,沟壑纵横;草滩绵延,沙梁翻滚;是一块荒凉贫瘠的土地,历史上多次发生过战争,狼烟四起,只有饥民逃荒,不见富户荣归故里。因此,尽管它是陕西省最大的县,总面积7706平方公里,但却人烟稀少。直到二十多年前勘探人员在这里找到了世界级的“神府-东胜”煤田,滚滚煤海才让神木人过上了富裕生活。要说这里有一座我国史前时期最大的古城,似乎像是一个笑话。不过,若是你来到黄河支流秃尾河及其支流洞川沟交汇处的山梁顶部实地,看到已经清理发掘出的一个面朝东方、居高临下、位置险要、占地2500平...

  我国最大史前城遗址在陕西神木被发现,距今大概有4000多年。城址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构成,在石头围墙上发现木架构高层建筑,功能犹如长城的烽火台。这座硕大无比的史前古城正在改写中国上古史及中华文明的起源。因发掘工作浩大,可能耗时十数年或数十年,该遗址的价值至今尚未完全认识到位。

资料图

  神木县位于黄河中游、长城沿线;境内丘陵密布,沟壑纵横;草滩绵延,沙梁翻滚;是一块荒凉贫瘠的土地,历史上多次发生过战争,狼烟四起,只有饥民逃荒,不见富户荣归故里。因此,尽管它是陕西省最大的县,总面积7706平方公里,但却人烟稀少。直到二十多年前勘探人员在这里找到了世界级的“神府-东胜”煤田,滚滚煤海才让神木人过上了富裕生活。

  要说这里有一座我国史前时期最大的古城,似乎像是一个笑话。不过,若是你来到黄河支流秃尾河及其支流洞川沟交汇处的山梁顶部实地,看到已经清理发掘出的一个面朝东方、居高临下、位置险要、占地2500平方米的城门遗址,大概就要扭转看法了。

  2011年由省、市、县三家文博机构组成联合考古队,对石峁遗址进行了区域系统调查,发现了一处规模宏大的石砌城址。

  2012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正式对石峁遗址进行了重点发掘及复查,并确认了石峁城址由“皇城台”、内城、外城组成。

  内城墙体残长2千米,面积约235万平方米;外城墙体残长2.84千米,面积约420万平方米。其规模远大于年代相近的浙江良渚遗址(300多万平方米)和山西陶寺遗址(270万平方米),是目前所知我国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晚期城址。

资料图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认为,这4000多年前的史前最大城址,门址、石城墙、墩台、“门塾”、内外“瓮城”等重要遗迹体量巨大、结构复杂、构筑技术先进;初步认定石峁城址最早当修建于龙山中期或略晚,兴盛于龙山晚期,夏时期毁弃,属于我国北方地区一个超大型中心聚落。

  此外,山西兴县碧村近期也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石城——龙山时期石城及大型石砌房址,这是第一次在晋西高原发现龙山时期最大的石砌房址和城墙。调查还发现民间人士收藏有碧村玉器近百件。

  据山西晚报报道,9月13日,山西省考古研究对外公布,碧村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首次在晋西高原发现龙山时期石城及大型石砌房址。其中,史前遗址12处,以仰韶中期、龙山时期为主,出土有丰富的陶器。调查发现民间人士收藏有碧村玉器近百件。

  碧村遗址位于吕梁市兴县高家村镇碧村北,地处黄河与蔚汾河交汇处,是进出黄河的重要关口之一,历史上着名的“合河城”和“合河关”就在碧村附近。该遗址面积约75万平方米,自西向东主要包括寨梁上、小玉梁、殿乐梁、城墙圪垛等四个台地,含仰韶、龙山、汉代、辽金、明清等阶段堆积,以龙山时期遗存最为丰富,遍布整个遗址。

资料图

  2014年6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员在考察陕西石峁遗址出土玉器时,得知兴县也有类似玉器出土。根据这一线索,便组织考古人员在碧村小玉梁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了大量积石堆积和盗洞。在向省文物局汇报情况后,成立了课题组,对该遗址及周边区域开展了系统调查。

  今年4月至7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分别对小玉梁和城墙圪垛上的重要遗迹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在小玉梁台地上共清理龙山时期房址2座,灰坑13座,还有一段石砌护坡性质的墙体及一处墩台。

  城墙圪垛台地清理了一段宽约3米的龙山时期石砌城墙。这次的重要收获是发现了4座大型石砌房址,房址石墙建造统一而有序,多为长石砂岩错缝平砌,石块之间以砂质黏土坐浆,个别墙体采用砾石垒砌;立面均较规整,转角方正,互不咬合。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多见于灰坑中,以夹砂灰陶居多,泥质灰陶和褐胎黑皮陶次之,器形有鬲、甗、敛口斝、管流盉、蛋形瓮、高领罐、粗柄豆、大口尊等。

资料图

  考古人员在调查中,还见到了民间人士收藏的部分碧村玉器。据了解,这些玉器主要出土于小玉梁及附近区域,数量近百件,种类有璧、环、臂钏、琮、刀、钺、璜等。其中玉璧形式多样,有环形璧、牙璧、多璜联璧等,这批玉器流行素面,玉质多为青白玉,还有少量墨玉,细腻温润。工艺上,盛行片切割,钻孔技术发达。

  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谢尧亭介绍,这是第一次在晋西高原发现龙山时期最大的石砌房址和城墙,深化了学术界对史前时期北方石城遗址分布范围的认识,为认识晋西乃至北方石城遗址的聚落形态与社会结构提供了崭新的考古资料。最重要的是,碧村遗址玉器的发现,为玉文化传播路线探索在黄河东岸找到了新的重要支撑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神木现史前最大遗址或改中华文明起源
陕西神木发现我国史前最大城址,史书中尚未找到针对性的文字记载。因发掘工作浩大,可能耗时十数年或数十年。这座硕大无比的史前古城正在改写中国上古史及中华文明的起源。神木县位于黄河中游、长城沿线;境内丘陵密布,沟壑纵横;草滩绵延,沙梁翻滚;是一块荒凉贫瘠的土地,历史上多次发生过战争,狼烟四起,只有饥民逃荒,不见富户荣归故里。因此,尽管它是陕西省最大的县,总面积7706平方公里,但却人烟稀少。网络配图直到二十多年前勘探人员在这里找到了世界级的“神府-东胜”煤田,滚滚煤海才让神木人过上了富裕生活。要说这里有一座我国史前时期最大的古城,似乎像是一个笑话。不过,若是你来到黄河支流秃尾河及其支流洞川沟交汇处的山梁顶部实地,看到已经清理发掘出的一个面朝东方、居高临下、位置险要、占地2500平方米的城门遗址,大概就要扭转看法了。2011年由省、市、县三家文博机构组成联合考古队,对石峁遗址进行了区域系统调查,发...
· 神木石峁遗址发现我国史前最大城址
昨日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最新考古成果,发现神木石峁遗址内有一处规模宏大的石砌城址,它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部分构成,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史前最大城[注:大城(Ayuttaya),泰国故都。位于中部,首都曼谷以北88公里的湄南河畔,面积2480平方公里。其疆域北连红统府和华富里府;东濒北标府;南毗巴吞他尼府;西临素攀武里府和暖武里府。]址。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相当于一个西安世园会。这个曾经的“石城”寿命超过300年。规模宏大城址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1976年就被发现的石峁遗址,经过近两年的系统调查和考古发掘,又有了惊人的发现。首先发现了石峁城址,这是一处宏大的石砌城址。今年开始的考古勘探确认它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石构城址组成。内城城内面积约210余万平方米,外城城内面积约190余万平方米,石峁城址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其规模远大于年代相近的良渚遗址(3...
· 中国史前文明:探索中国史前文明的发展
史前文化是指没有文字记录之前的人类社会所产生的文化。考古学上的中国史前社会从发现古人类开始,下限为发现甲骨文的殷墟年代,也就是商代盘庚迁殷之前的历史时期;历史学所指的中国史前社会是有了文献记载之前的历史时期,即西周有了共和纪年之前的阶段。中国史前文化中国史前文化按照考古年代主要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金石并用时期以及青铜时代。史前考古学着重从史前文化遗址的地质、器物、古人类、古生物遗存来研究,历史考古学则通过文字、铭刻、古建筑等方面考察古人类的历史。中国史前文化按年代分:旧石器时代传说的蛇族双帝时代,蛇族双帝指伏羲和女娲,公元前约78到77世纪他们建立伏羲罗奉政权,成为黄河下游地区的氏族首领。这个年代的文化:元谋人蓝田人北京猿人大洞文化金牛山文化大荔人马坝人丁村人柳江人河套人下川文化山顶洞人新石器时代中国在该阶段已经出现了国家的萌芽,该时间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这一时期对应传说...
· 亚马逊史前文明:神秘雨林竟是人造?
导读:研究人员近日发现,亚马逊的史前文化很发达,土著人口在高峰时达5,000万,他们种植了庄稼、水果,让人佩服的是他们有发达的陆地运输管理系统,形成各种各样的生活区。因此,研究人员提出:掩码寻河流域不是原始热带雨林,而是人造的。网络配图据英国媒体近日报导,科学家发现,至少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经有很多民族在亚马逊流域生活。他们至少培养了83种植被,耕种收割,其生活废弃物让局部土壤肥沃,形成亚马逊特有的黑土(terrapreta),而这些黑土又对当地的生态情况产生更深入的影响。亚马逊早已被土著人改造专门研究亚马逊流域的巴西历史生态学家查理斯-克莱门(CharlesClement)博士说:“在黑土化程度很高的区域,可见土著人栽培的种植物以及很大的人口数量,而这样的区域总面积占亚马逊流域的0.1%。”克莱门的科研组发现,土著人有悠久的历史,因此其活动造成亚马逊地区特有的土壤—黑土。这些黑土的...
· 亚马逊史前文明:神秘雨林竟是人造?
据英国媒体近日报导,科学家发现,至少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经有很多民族在亚马逊流域生活。他们至少培养了83种植被,耕种收割,其生活废弃物让局部土壤肥沃,形成亚马逊特有的黑土(terrapreta),而这些黑土又对当地的生态情况产生更深入的影响。专门研究亚马逊流域的巴西历史生态学家查理斯-克莱门(CharlesClement)博士说:“在黑土化程度很高的区域,可见土著人栽培的种植物以及很大的人口数量,而这样的区域总面积占亚马逊流域的0.1%。”网络配图克莱门的科研组发现,土著人有悠久的历史,因此其活动造成亚马逊地区特有的土壤—黑土。这些黑土的总面积为15.4万平方公里,占雨林面积(550万平方公里)的3%之多。整个亚马逊流域已经被土著人的活动改变了。仅在最近的几百年内,由于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及疾病的原因,部分地区才恢复成原始状态。克莱门博士补充道:“土著人掌握的技术不仅能不断的改变森林状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