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考古发现汉朝陪葬鸡蛋 推测距今有2000多年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99
转发:0
评论:0
考古发现汉朝陪葬鸡蛋推测距今有2000多年,鸡蛋能保存至今?小编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内心是疑惑的。一个鸡蛋在今天技术这么发

  鸡蛋能保存至今?小编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内心是疑惑的。一个鸡蛋在今天技术这么发达都不能长时间的保存。在贵州发现的汉朝鸡蛋推测其历史已有2000多年了,惊叹之余一起来看看这汉朝时期的鸡蛋和今天的有什么区别。

汉朝陪葬鸡蛋

  8月24日,考古队员在赤水河边的黄金湾遗址发掘时,发现了一个作为陪葬物品的鸡蛋,推测其历史已有2000多年。据介绍,这是贵州省首次在古墓中发现鸡蛋,因其十分脆弱如何完整提取成为棘手问题。

  于习水县土城镇赤水河边的黄金湾遗址,是贵州境内迄今发现的最大古代聚落遗址。当天,考古队员在清理一座2000多年前的汉代墓葬时,发现了大量陪葬的陶罐,以及部分动物骨骼。更令人惊奇的是,在墓内右侧的陶罐上,还有一个略呈黄色的圆球。

  “毛刷轻轻一碰,圆球表面就破了。”考古队现场负责人张改课说,大家仔细辨认破碎的圆球,并经过反复比对后,基本确定这是鸡蛋。埋在地下时间太久,又曾受垮塌后泥土损伤,鸡蛋的蛋黄、蛋清早已不见。不过,富含碳酸钙物质的蛋壳里面充满了泥土,蛋壳与周边融为一体,蛋壳得以相对完整地保存下来。

  据介绍,古墓葬中发现鸡蛋,不仅是贵州考古史上第一次,在全国也不多见。此前,河南、山西、重庆等地报道过发现陪葬鸡蛋,且均为汉代墓葬。

汉朝陪葬鸡蛋

  记者看到,此次发现的这枚鸡蛋,个头比现在市场上常见的鸡蛋小,跟真正的农村土鸡蛋大小接近。为什么要在陪葬品里放鸡蛋?张改课认为,汉代人视死如生,生前的用具,会烧成陶制品陪葬。同样,生前吃过的食物也会随葬,如酒、五谷杂粮等,鸡蛋也可能是陪葬品之一。据了解,因这枚鸡蛋非常脆弱,稍微触碰就会碎裂,如何完整提取,目前还在研讨中。“若用传统的石膏包裹法,提取后又很难做到无损分离。”张改课说,即便分离成功,怎样保护这枚来自2000多年前的鸡蛋,也是一个问题。另外,考古队员怀疑,在该墓陪葬的众多陶罐中,或许还有鸡蛋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贵州发现2000年前汉朝鸡蛋考古队头疼如何提取
8月24日,考古队员在赤水河边的黄金湾遗址发掘时,发现了一个作为陪葬物品的鸡蛋,推测其历史已有2000多年。据介绍,这是贵州省首次在古墓中发现鸡蛋,因其十分脆弱如何完整提取成为棘手问题。于习水县土城镇赤水河边的黄金湾遗址,是贵州境内迄今发现的最大古代聚落遗址。当天,考古队员在清理一座2000多年前的汉代墓葬时,发现了大量陪葬的陶罐,以及部分动物骨骼。更令人惊奇的是,在墓内右侧的陶罐上,还有一个略呈黄色的圆球。“毛刷轻轻一碰,圆球表面就破了。”考古队现场负责人张改课说,大家仔细辨认破碎的圆球,并经过反复比对后,基本确定这是鸡蛋。埋在地下时间太久,又曾受垮塌后泥土损伤,鸡蛋的蛋黄、蛋清早已不见。不过,富含碳酸钙物质的蛋壳里面充满了泥土,蛋壳与周边融为一体,蛋壳得以相对完整地保存下来。据介绍,古墓葬中发现鸡蛋,不仅是贵州考古史上第一次,在全国也不多见。此前,河南、山西、重庆等地报道过发现陪葬鸡蛋...
· 三峡发现2000年前的“鸡蛋”
“这枚‘鸡蛋’虽然只剩下了一些蛋壳,可它已有2000年的历史。”刚刚从长江三峡考古工地回到西安的考古学家、西北大学教授赵丛苍指着一张“鸡蛋”照片说:“这是长江三峡地区首次发现鸡蛋遗迹,对于长江流域古代家禽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这枚“鸡蛋”出土于一座秦墓,蛋壳内的蛋清和蛋黄已经完全腐朽,蛋壳虽因其质地坚硬保留下来,但已经破裂为十几块。赵丛苍说:“这枚呈卵形的‘鸡蛋’直径约4厘米,距其约10厘米处是三枚秦半两钱及其他一些随葬陶器。”在距其不远的一座东汉时期的土坑墓中也出土了一些鸡蛋壳。在这些呈碎片状的鸡蛋壳旁边,则有一只陶鸡和陶狗、陶猪等随葬品。赵丛苍说:“可以推测出当时随葬的鸡蛋至少有5枚。”
· 宁夏永宁发现距今近2000年汉墓
在清安园工作4年的温师傅向记者介绍古墓的外形。永宁县清安陵[注:安陵,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东18公里处渭城区韩家湾乡白庙村。汉惠帝刘盈墓。安陵为覆斗形,底部周长725米,高25.22米。]园内,一处被大青砖包裹严实的“堡垒”状建筑隐藏在一群现代墓群中。多年来,它一直深埋于地下,2010年10月有人在此处安葬亲人时,才使它重见天日,但此后的一年多,它一直被当作普通墓葬。最近,一位学者到陵园扫墓时发现它,并上报文管部门,它的真实身份才被确定。原来这是一座距今近2000年的汉代墓葬。千年汉墓无人识2010年10月,一户人家到位于永宁县望洪镇清安陵园埋葬亲人。在陵园内,他们挑选一处南靠唐徕渠,地势较高且平坦的位置做墓地。当一家人找来铁锹准备挖墓穴时,发现此处地面非常坚硬,挖到一米深处,眼前排列整齐的青砖让大家吃了一惊。怀着好奇心,这伙人继续往下挖,一个椭圆形“堡垒”状的建筑出现在人们...
· 考古学家发现2000多年前神秘岩石,至今无解!
大家都知道世界四大古文明分别是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和古代中国文明,但随着考古学家日前在约旦沙漠的新发现有越来越多的证据出土,或许世人对于古文明的认知会再一次重新洗牌。现今位于约旦东北部与交界的边境地区是一片贫瘠的沙漠,由于布满了黑色玄武岩,因此又被称为”黑沙漠”。很难想像,这片寸草不生的荒凉地区,过去曾经孕育过一个高度发展的文明。网络配图主持此次研究计划的是来自荷兰莱顿大学(LeidenUniversity)的艾克曼教授(PeterAkkermans),他表示:”如今的杰贝尔古尔玛地区(JebelQurma)是一个非常不适合人居住的地方,因为它非常的干燥,难以穿越。”也可能因为环境条件如此恶劣,让这块地区长久以来一直被考古学界的研究人员所忽视。目前发现的石碑铭文大多是动物画,例如蹬羚和狮子,而动物画旁的铭文则可能是人名。但这些文字究竟想表达什么信息,目前仍是一个谜,有待研究人员进一步...
· 离石发现于成龙族谱距今已有四百多年
于成龙在20余年的为官生涯中,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近日,在吕梁离石区于成龙的后裔居住地,发现了一部保存完好的《于氏族谱》,距今已有四百年。此次发现尚属首次,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这次发现的《于氏族谱》谱本被装订为厚厚的两本,虽然纸张有些发黄破损,但字迹依然清晰可见。族谱分五卷,从于成龙的远祖于伯达、于建中、于仕贤写起,详细的记录了于氏宗族的渊源谱系,内容涵盖家族谱系、家规遗训、族人生平、任职履历、属地变迁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刻录的于成龙遗像尚属首次发现。另外,于氏族谱藏五卷中专门收录了诸多名人撰写的铭文、传记,如陈廷敬为于成龙撰写的《于清端公传》,详细的描述了于成龙的生平,具有很大的史料价值。这部《于氏族谱》木印版是于成龙次子后裔经过十多代的传承保存下来的,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现保存在于成龙82岁的后裔于右才手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