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康熙废除从殉的行为 最后一个从殉妃子是谁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45
转发:0
评论:0
康熙废除从殉的行为最后一个从殉妃子是谁,王熙在自撰的《年谱》中说,自己为顺治写的遗诏都经过了皇帝的认可,“凡三次进览

  王熙在自撰的《年谱》中说,自己为顺治写的遗诏都经过了皇帝的认可,“凡三次进览,三蒙钦定,日入时始完”。当晚,顺治即驾崩归西。王熙在官方的遗诏公布后,便将当时所有和遗诏有关的东西全部付之一炬,此后对遗诏一事便一直保持沉默,再无片言只语。

  很奇怪的是,在这份遗诏中有这么一句,“端敬皇后(董鄂妃)于皇太后恪尽孝道,辅佐朕躬,内政聿修。朕仰奉慈纶,追念贤淑,丧祭典礼,过从优厚,未能以礼止情,诸事窬溃不经,朕之罪一也”。

网络配图

  “未能以礼止情”,这句话虽然说得很委婉,但无疑是对董鄂妃间接的谴责。王照声称自己写的遗诏已经经过顺治的同意,但以顺治的个性,他应该不会在临终前有如此对董鄂妃不利的话语,这是对他们爱情的否定。那遗诏是怎么变成了罪己诏的呢?

  从顺治死亡到公布遗诏中间有四个时辰(古代一时辰等于现在两小时),清史专家孟森先生推测“其间必有太后及诸王斟酌改定之情事”,而把对董鄂妃的葬礼逾度写进遗诏,显然有有意而为之,估计是反映了孝庄太后对董鄂妃的怨恨。事实上,孝庄太后从一开始就对顺治和董鄂妃的结合并不满意,而顺治的早死,很自然的归结于董鄂妃的原因。孝庄太后在丧子之余,其脑海里浮现的想必是对“红颜祸水”的一腔怒火罢!

  正如《红楼梦》的元春一样,每一个后妃的后面都关系着其外戚家族的命运。孝庄太后的愤怒使得另一个女人,贞妃董鄂氏(董鄂妃的堂妹),感到了来自内心的极大恐惧。为了浇灭孝庄太后的怒火,保全自己的家族,贞妃毅然决定牺牲自己为顺治殉葬,以换取孝庄太后对董鄂妃家族的宽恕。

  是年,贞妃才刚二十出头,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她失去了自己的姐姐和丈夫。更可悲的是,贞妃从来就没有像堂姐一样获得过顺治的爱情和所赋予的显赫地位,但当一切都结束的时候,她却要为顺治和董鄂妃那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付出代价,做他们爱情的殉葬品。贞妃的死亡,历史上只把它叫做“从殉”,中国历史一种极为丑陋的古老制度。

网络配图

  从殉的贞妃,后来被康熙追封为皇考贞妃,埋葬在孝陵东边的妃嫔陵寝里。后来康熙为嫡母营建孝东陵地宫的时候,在地宫中与顺治合葬的只有董鄂妃和康熙的嫡母孝康章皇后。为先帝殉葬的贞妃死后依旧备受冷落,名分及合葬的哀荣都于她无关--她只不过是葬在孝东陵的众多嫔妃之一,仅此而已。值得一提的是,董鄂妃和顺治骨灰所放的地宫是清东陵中惟一没有被盗过的,这让多情的天子和他的爱人得到了长久的安宁。

  由于顺治得天花暴死,惊恐之余的皇族后来选中了皇三子玄烨作为王位继承人,因为他已经生过天花并且死里逃生,这就是后来的康熙。

  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下诏禁止殉死的行为。从此以后,“从殉”便在中国的历史上消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贵妃真的是明朝最后一个殉葬的妃子吗?
话说在五千年的时候,当时便出现像那种用殉葬的习俗,所以说在中国历史当中,有着很多人因为这种习俗而去世。虽然说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在最早被选择陪葬的人是谁,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找到最后被殉葬之人的一些线索。像殉葬这种制度,在明朝时期的时候还依然存在,不过就是在明英宗去世之前,直接就是把这个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给废除掉了。明英宗这样做也就是说明,明英宗的众多妃子跟明英宗后人的妃子可以把被殉葬的命运摆脱掉,那么这也显现出来在最后被殉葬的人有着很大可能是明英宗之前皇帝的后妃。既然我们说到了这里,那么事情就稍微有一点复杂了。因为在明英宗当皇帝的过程当中,在明英宗之前有一位王爷当了皇帝,之后才是明英宗,而这位王爷还当了好几年的皇帝。从种种迹象表明,最后被殉葬的人可能就是这位王爷的后宫妃子们。而这位王爷就是明朝的第七位皇帝朱祁钰,史称明代宗,并且明代宗还是唯一一个没有被葬入皇陵的皇帝。然而当时给朱祁钰殉葬的人,...
· 临淄东周墓殉马坑:从齐景公殉马葬式看古齐雄风
孔子故乡中国山东。位于临淄齐国故城大城东北部河崖头村的东周墓殉马坑。这座殉马坑据考证是春秋晚期齐景公墓穴的一部分。专家根据已清理出的228匹殉马,推算坑内共有殉马600余匹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前所未有。齐国故城大城东北部河崖头村一带,已探明30余座大中型墓葬和3个殉马坑。1976年发掘的五号墓,是一座甲字形土坑积石木椁墓,墓室和墓道系在人工挖掘的大坑中版筑而成。墓室的东、西、北有三面相连的殉马坑,坑长约215米,宽4.8米左右。墓早年数次遭盗掘,随葬品已荡然无存,唯有殉马坑保留完好。1964年和1972年,专家分别发掘了殉马坑北面54米和西面南端的30米,共清理殉马228匹。按殉马排列密度平均每米地段2.8匹以上计算,坑内殉马总数不下600匹,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前所未有。据专家考证,殉马多数是6--7岁的壮年马,是人为处死后,按照一定的葬式排列而成。记者在展厅内看到,殉马坑内马按顺时针方...
· 她是史上第一个皇贵妃也是明朝最后一个殉葬的妃子
人是复杂动物,其性情、爱好是可以随着外部环境变化而改变的。在这方面,明代宗朱祁钰就是个例子。从《明史》的蛛丝马迹中,看以看得出明代宗在执政前期还是个颇有作为的皇帝,在儿女私情方面显得较为古板、生硬,甚至刻薄。第一任皇后汪氏,不过因为劝他不要废立太子,忤了他的意,他便不顾夫妻之情将其废为庶人。废掉明英宗的儿子,改立自己的儿子为接班人,是明代宗政治上的转折点。图片来源于网络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明代宗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顾道义,废掉太子朱见深,另立皇子朱见济,同时废掉汪皇后,另立朱见济的生母杭氏为皇后。“父有天下,传之于子”,明代宗做完这件大事,自认为皇位稳固,总算长舒了一口气。然而,仅过了一年半,到了景泰四年(1453年)十一月,朱见济夭折病死。朱见济的死,不仅让明代宗没了太子,也让他一度绝了后。这件事,对明代宗刺激很大,使得他性情大变。之前,他的心思主要在政治上,之后,他的心思则放在了...
· 明英宗废除“人殉”的前前后后
先给您出个题目,当您看到下面这些不同作者在不同笔记中,对同一位帝王发自内心的评价时,您会想到谁:“仁泽远且大矣”、“不世出之明君哉”、“深仁厚泽、超前绝后矣”……相信屈指可数:汉文帝、汉宣帝、前秦世祖苻坚、唐太宗、宋太祖、宋仁宗、康熙……毕竟封建专制盛产暴君和昏君,出一个明君或仁君,基本上比中彩票的几率还低,但是我要告诉您的是,开头所述的那些称颂并不是给所列这些帝王的,而是赞美一位似乎在我们心中“不咋地”的皇帝的。这个人就是因为宠信太监王振,御驾亲征,导致“土木堡之变”,自己也被俘,后来在“夺门之变”中为帝,旋即杀害民族英雄于谦的明英宗,他一辈子干了无数的糊涂事、荒唐事,但却因为临终前的一个举措,从而使自己获得了千古美名,那就是——废除“人殉”。一秦始皇殉葬者“不下数万人”“人殉”,顾名思义,就是用活人殉葬,死亡的贵族、统治者渴望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过着有人伺候和奉养的好日子,于是便把生前供...
·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自愿殉葬的妃子
核心提示:孝庄太后的愤怒使得另一个女人,贞妃董鄂氏(董鄂妃的堂妹),感到了来自内心的极大恐惧。为了浇灭孝庄太后的怒火,保全自己的家族,贞妃毅然决定牺牲自己为顺治殉葬,以换取孝庄太后对董鄂妃家族的宽恕。本文摘自《大清野史之谜》,作者:金满楼,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顺治在董鄂妃去世后的那年冬天染上了天花,没过多久就不治身亡。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六,在顺治的弥留之际,大学士王熙奉命赶到皇帝病榻旁撰写遗诏。王熙在自撰的《年谱》中说,自己为顺治写的遗诏都经过了皇帝的认可,“凡三次进览,三蒙钦定,日入时始完”。当晚,顺治即驾崩归西。王熙在官方的遗诏公布后,便将当时所有和遗诏有关的东西全部付之一炬,此后对遗诏一事便一直保持沉默,再无片言只语。很奇怪的是,在这份遗诏中有这么一句,“端敬皇后(董鄂妃)于皇太后恪尽孝道,辅佐朕躬,内政聿修。朕仰奉慈纶,追念贤淑,丧祭典礼,过从优厚,未能以礼止情,诸事窬溃不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