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赤峰出土5300多年前陶塑人像 正在用力呼喊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48
转发:0
评论:0
赤峰出土5300多年前陶塑人像正在用力呼喊,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沟遗址发现一尊距今5300多年、属于红山文化时期的精美陶塑人

  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沟遗址发现一尊距今5300多年、属于红山文化时期的精美陶塑人像。这尊呈现男性特征的陶塑人像为整身、盘坐,头戴盘索冠,口圆张,双目圆睁,两臂交叉,右手用力按在左手上,陶塑人像表情生动、造型逼真细致。

网络配图

  经过仔细观察,发现陶像的动作和表情是正在用力呼喊的状态。在细部塑造上,可以看到他正在圆张口部奋力呼喊,由于口部用力很大,带动着他的锁骨和脖颈凸起,两只手也使劲按在腹部,手和小臂的筋肉因用力而凸起。如此生动细致的陶塑堪称5000多年前红山文化时期先民创造的伟大艺术珍品。

  据赤峰市敖汉旗史前文化博物馆馆长田彦国介绍,2012年5月下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与敖汉旗史前文化博物馆考古人员在兴隆沟遗址调查测绘时发现几块特殊的陶塑残片,多年的经验使他们敏锐地感觉到,这些陶片有可能会拼对出人像面部和上身。随后,经对发现陶片的区域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先后发现65块破损陶片。

网络配图

  7月6日,考古人员将陶塑人像成功复原。该人像系泥质红陶捏塑而成,通高55厘米,其中头长20.7厘米,身高33.08厘米,底部直径21厘米。这是中国迄今首次发现的一件史前陶塑人像。

  对于这次考古发现的重大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将其概括为:一是史前考古的重大发现;二是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当中重要新成果; 

网络配图

   三是对红山文化乃至辽河流域的文明演进过程,包括当时的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四是人像艺术和造型体现了史前艺术结晶,当时的雕塑技术令人震惊。该陶塑人像在敖汉的出土再次证明了敖汉旗包括敖汉所在的赤峰是红山文化的中心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红山遗址出土最完整陶塑人像约五千三百年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近日出土一尊距今5300年的完整的“超写实”的红山文化时期整身陶塑人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队长刘国祥表示,这尊通高55厘米的整身、盘坐、口呼状的陶塑人像极为罕见,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为完整、最大的中国史前陶塑人像,似以当时红山文化晚期的巫者或王者为原型雕塑而成。这尊陶塑人像的出土不但为研究红山文化及辽河文明的演进过程提供了珍贵材料,而且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的重要成果。网络配图今年5月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与内蒙古敖汉旗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在敖汉旗兴隆沟遗址考古调查时发现了部分陶塑人像残片,并于6月30日进行抢救性发掘,7月6日将整件陶塑人像复原。陶塑人像的出土已经引起考古界的极大重视,其重要程度不亚于当年牛河梁遗址女神头像的发现。网络配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王巍说,这首先是红山文化的重要发现,应该是目前我们...
· 甘肃甘谷出土2000多年前秦人战车
战车保存完整,为研究秦早期历史文化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春秋早期,秦人在中国西部不断壮大,当时秦人使用的战车什么样,文献记载很少,成功发掘的考古资料也不多。近日,甘肃省甘谷县新出土的一辆秦人战车,再现了2000多年前秦人出征时的威武雄姿。车马坑内惊现完整战车毛家坪遗址位于甘肃省甘谷县磐安镇毛家坪村渭河南岸第二台地。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约为6万平方米,属新石器时代[注:新石器时代(NeolithicPeriod)指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年代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马家窟文化、半山文化类型,是我省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毛家坪遗址的发现,为研究西周、秦文化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线索和实物资料。据了解,此次甘谷县毛家坪遗址考古是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国家博物馆等五家单位在甘肃联合进行的《...
· 分子间作用力
参见化学键
· 南昌西汉墓出土2000多年前青铜火锅
出土的青铜火锅两千多年前的中国火锅是什么样的?记者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现场获悉,海昏侯主墓的藏閤土了一个火锅形状的青铜器。考古专家初步认定,这是一个距今有2000多年的青铜火锅,锅里还有板栗等残留物。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仲立介绍说,这个火锅是个三足器,支撑比较稳定。上端是一个肚大口小的容器,便于盖上盖子,下端连接着一个炭盘,之间并没有连通。“这是个实用型火锅,因为它有被用过的痕迹,炭盘里有炭迹,锅内也有使用过的迹象,甚至还有板栗等残留物。”张仲立认为,通过有使用痕迹这点判断,这很有可能是墓主生前使用过的物品,这说明墓主人生前可能喜欢吃火锅。可以初步推测当时的贵族已经在使用青铜火锅了,但这个火锅造型优美、做工精致,并非一般平民百姓所能用得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胡东波认为,这个疑似“火锅”的物品可能是个保温器,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火锅。“按照炭盘里所能承载的...
· 南美人像之迷
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美洲一直是印第安人的家园。但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墨西哥和南美一些地方发现的古代艺术品中,竟出现了陶制或石制的其它种族人物的头像。在墨西哥的特南哥地方,曾发现过一个奥尔梅克文化时代雕刻的翡翠人头像。虽然该头像的鼻部已经存损,但人们从其扁平的脸形、并不凹陷的眼窝、眉毛前额和颧骨的特征,仍然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个中国人的头像。在危地马拉发现的另一个石雕人像,也明显地具有中国人的特征。而在墨西哥的委拉卢克斯发现的另一个石雕人头像,一看就是个非洲黑人。那厚厚地嘴唇、圆圆的前额,明显地表现出尼格罗人种的特征,而与美洲印第安人的相貌完全不同。在危地马拉还发现过一个石雕人头像,鼻梁又高又直,下巴上蓄着长长的胡子,看上去像个闪族人,有人认为这是古代腓尼基人的雕像。按常理说,艺术是生活的反映,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很难雕出自己完全不熟悉的种族的人像,那么这些没在美洲生活过的人的雕像是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