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根本无所谓生死揭秘秦军里的敢死队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90
转发:0
评论:0
根本无所谓生死揭秘秦军里的敢死队,1974年3月,秦始皇兵马俑在陕西省临潼县得以重见天日,由于规模宏大、栩栩如

  1974年3月, 秦始皇兵马俑在陕西省临潼县得以重见天日,由于规模宏大、栩栩如生,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近日,一些考古专家提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兵马俑中的士兵没有一个人戴头盔,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冲在战争第一线的士兵和将领不戴头盔?秦国能够统一六国,为什么连头盔都不给士兵配备?

  秦国士兵上战场时袒胸赤膊,根本就无所谓生死

  兵马俑的一些士兵都是戴着一种小圆帽,据考古人员证实,这是一种麻布做的头巾。军官模样的戴着牛皮做的板状帽子。更多的士兵则把长发盘在头上,挽成一个个发髻。但无论是士兵还是军官,秦军一律不戴头盔。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是紧缺还是其他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网络配图

  西北大学历史系主任、秦汉史专家徐卫民教授就此问题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秦国本身就是个崇尚武力的民族,这就好比日本崇尚武士道精神一样,都是一个民族的精神。

  《史记》上说:秦,带甲百万。意思是有百万身披盔甲的军队,这里的甲也仅仅是指盔甲,但是却不包括头盔,不同的兵种穿的盔甲不同,基本上这些盔甲是皮质的,很简洁,这些都是为了显示出他们的这种尚武的精神。

  这种尚武的精神从其他著作中都能感受到。韩非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他在自己的著作中记录了初次接触秦人的感受。他说,秦人听说要打仗,就顿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就无所谓生死……

  当时一个著名的说客这样描述战场上的秦军:他们光头赤膊,奋勇向前,六国的军队和秦军相比,就像鸡蛋碰石头……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自己的对手……

  不仅如此,司马迁在《史记》中也同样记载:战场上的秦军竟然袒胸赤膊,索性连仅有的铠甲也脱掉了。

  秦国士兵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主要动动力源于可以进爵。

  既然崇尚武力,为什么不戴头盔更好地保护自己?徐教授说,不戴头盔是为了在战场上显出英勇的气势,可以压倒敌人。并且商鞅的两次变法都有针对军队的改革,最重要的两条就是:“颁发法律,制定连坐法,轻罪用重刑;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级制度。”

  这些都规定了秦国的士兵在战场上必须英勇杀敌,而真正在战场上立了军功的士兵就可以加封爵位。徐教授说,商鞅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田宅一处和仆人数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

  只要打仗打得好就可以授爵,一授爵就有一定的土地、有一定的房子,那么,整个生活跟打仗挂钩了。

网络配图

  这就是商鞅著名的军功授爵制度。如果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斩获两个敌人首级,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成为自由人。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隶,也可以转为平民。

  对于重视家族传承的中国人来说,军功爵是可以传子的。如果父亲战死疆场,他的功劳可以记在儿子头上。一人获得军功,全家都可以受益。

  加封进爵,这是秦国士兵在战场上可以英勇杀敌的主要动力。据史书上记载,秦国直到统一六国的时候,共杀死敌人约有160万人。

  除了军功授爵外,什么原因造成这个民族嗜杀成性?

  记者问徐教授,除了根据首级授爵的原因外,还有没有别的原因造成了这个民族崇尚武力?是不是秦国本身就是一个野蛮的民族?

  徐教授解释道,秦国的崇尚武力,和秦国整个发展过程密不可分,秦国原本是坐落在东海边的一个小国,但是由于其他国家的挤压,被迫迁徙到西边。而中原国家一直把这个秦国当成戎族,也就是少数民族来对待,很瞧不起它,认为它是个没有开化的民族。可以说,秦国是在一种很艰难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

  除此而外这还跟它的地理环境有关系。因为秦国地处西边,靠游牧民族比较近,也可以说是在这些游牧民族的包围中发展起来的,而游牧民族比较擅长在马上射猎,这个对秦国的影响比较大,所以,耳濡目染的就会形成这种崇尚武力的民族精神。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秦汉史专家安作璋也同样认为,秦国的崇尚武力,这个跟其民族的发展是有紧密的关系。由于秦国地处西边,一直被中原各国视为偏僻的小国,在春秋时期都没有参加中原各国的盟会,就是因为瞧不起秦国,称它为西北蛮夷之邦。所以,秦国一直以来的国策就是奖励耕作、发展农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加强军队的训练。长此以往,就形成了秦国崇尚武力的精神。

网络配图

  “喜”的竹简内幕

  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竹简1155枚(另残片80片),从竹简推断墓主为秦狱吏“喜”,简文内容主要是法律、行政文书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

  “喜”用竹简记载秦军攻打刑丘时发生在部队中的两起案件。

  在攻打邢丘的战斗中,士兵甲斩首了敌人一个首级。士兵乙企图杀死士兵甲,据首级为己有,却被第三个士兵发现,图谋不轨的士兵乙当场被捉拿归案。

  另外几枚竹简上说:两个士兵为了挣抢一个首级也动了手。

  除此而外“喜”的竹简上还说:在军中,爵位高低不同,每顿吃的饭菜甚至都不一样。-爵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两级爵位的只能吃粗米,没有爵位的普通士兵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战国时期秦军实力为什么那么强?秦军敢死队是怎么炼成的?
历史上秦国的军队被统称为秦军敢死队,当时秦军敢死队是强大的铁军,他们横扫六国,北击匈奴,为中国的统一作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秦国的统一立下了无数的汗马功劳,但是让人不解的却是,在秦始皇兵马俑出土后,发现里面陪葬的士兵全部都只是带着简单的头巾,他们没有一个佩戴头盔,秦军敢死队究竟是为何不带头盔呢?当时的秦国既然有着能力统一六国,那么多的钱来招兵,不可能连士兵的头盔都配不起吧。对此,有历史学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秦军敢死队其实和日本武士一样,他们拥有着武士精神。秦国本就是一个崇尚武力的国家,在史记上有记载说秦,带甲百万。意思就是有百万身披盔甲的军队,但是这里的盔甲仅仅是披在身上的,不包括头盔。同时史记里面还记载着,在战场上的秦国甚至直接连身上的盔甲都脱掉了,袒胸赤膊的战斗。其实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当时秦国的进爵制度。不戴头盔首先在气势上就对敌人有一个压制性,我们知道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商...
· 消失的军团秦国灭亡后百万秦军去了哪里?
秦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统一中原的第一个王朝。自从商鞅开始在秦地搞起了变法,主张用敌人的首级换军功的办法使秦军成为一只无敌的存在,但是当秦始皇死后,当年一统六国、打遍天下无敌手,把匈奴打的退后700余里的强大秦军去哪里了,竟招架不住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军,更是被项羽刘邦这些杂牌军短期内歼灭。且听我一一道来。先说说背景,秦始皇死后,太监赵高和李斯联合起来,私改秦始皇的遗诏,命令公子扶苏和大将军蒙恬自杀,而立残暴的胡亥为皇帝,也就是后来的秦二世,秦始皇活着的时候民间已经积攒了大量的怨气和不满,胡亥继位后,大家的怨气全部爆发出来了,六国残余的各个贵族势力纷纷用兵造反,再加上各地的农民起义,一时间把秦朝赶走了。而最终刘邦获得了继承大统的机会。网络配图先说说当年秦朝的兵力分布情况,北边防御匈奴的30万大军,总指挥是蒙恬,但是蒙恬死后,谁成了真正的接替者,也就是说谁成了总指挥,史书没有给出具...
· 揭秘雍正皇帝十五位兄弟的生死之谜
雍正继承皇位之日,就面临着兄弟们的不满和挑战。康熙崩逝的噩耗传出,京城九门关闭6天,诸王非得令旨不得进入大内。箭在弦上,形势紧张。当时年满20岁的皇子共有15人:即雍正的大哥允A、二哥允i、三哥允祉、五弟允祺、七弟允佑、八弟允T、九弟允K、十弟允?、十二弟允、十三弟允祥、十四弟允_、十五弟允、十六弟允禄和十七弟允礼。1、大阿哥允A在太子废立中得罪皇父,被夺封爵,幽于府第。康熙派贝勒延寿等轮番监守,并严谕:疏忽者,当族诛。允A已成为一只不见天日的死老虎。雍正十二年(1734年)死,以贝子礼殡葬。2、二阿哥即废太子允i被禁锢在咸安宫。雍正仍不放心,一方面封其为理郡王,另一方面又命在山西祁县郑家庄盖房驻兵,将允i移居幽禁。雍正二年(1724年),允i死去。3、三阿哥允祉本不太热心皇储,一门心思编书,但也受到牵连。雍正即位后,以“允祉与太子素亲睦”为由,命“允祉守护景陵”,发配到遵化为康熙守陵。允...
· 揭秘:项羽坑杀20万秦军之谜
导读:2000多年前,20万秦军降卒一夜之间被项羽的军队坑杀殆尽。坑杀之处据说就在今天的义马二十里铺一带,1912年,修建陇海铁路的工人在此挖掘出累累白骨。如今存在的遗址是一个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50米的土坑。风蚀雨淋,渐渐颓败,周围生长着青翠的庄稼和白杨。不过,在河南文物分布地图上,并没有对这个遗址的官方记载。在2000多年以前,这块土地真的发生过惨绝人寰的大吗?下面就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残暴的杀戮公元前206年,收复了六国旧地的项羽,率领60万大军开始向秦地进发。在这支进攻秦朝大本营的军队里,就收编着刚刚投降的20万秦兵。当部队行至新安古城安营扎寨时,在军营中流传的“小道消息”,却引发了旷古罕闻的大。西北大学历史系徐卫民教授告诉记者,新安古城上演的惊天悲剧,距离百里之外秦白起坑杀40万赵军,仅隔54年。网络配图只不过这次施暴者是曾经遭受秦兵奴役的六国兵士,他们用同样的方式,把秦军当...
· 生死场
成书《生死场》写于1934年,小说前半部分曾于1934年4月至6月在《国际协报》的《文艺》周刊上连载。鲁迅和胡风分别为小说的初版写了序和后记。内容小说描述了中国哈尔滨附近一个偏僻的村庄在九一八事变前后所发生的种种故事。作者以带感情的笔调,描写农民,尤其女性的悲惨命运。全文共有十七节。主题《生死场》描写东北农村的生活,富有乡土色彩,反映女性的悲惨命运。鲁迅赞赏小说写出“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部分学者把小说视作“民族寓言”,充满爱国主义;也有学者强调,小说的主题是乡村妇女的生活经验,特别是生育与死亡。《生死场》同情产妇所受的痛苦,也嘲讽传宗接代近乎自我毁灭的灾难;女性任人摆布,命运无法自主,服务于男性的利益。小说批评父权社会,并讽刺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主要是男性而不是女性的。主要人物赵三二里半金枝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