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秘:大宋奇案狸猫换太子传奇案真相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51
转发:0
评论:0
揭秘:大宋奇案狸猫换太子传奇案真相,说起宋真宗赵恒的皇后,章献皇后刘娥,读者可能不太熟悉。但谈起戏曲《狸猫换太子

  说起宋真宗赵恒的皇后,章献皇后刘娥,读者可能不太熟悉。但谈起戏曲《狸猫换太子》中的主角之一,换太子的刘娥,那基本上就是家喻户晓了。

  传说当时刘妃和李妃都怀有身孕,李妃要略早于刘妃诞下皇子。刘妃为挽救自己的地位,将当时正得圣宠的李妃刚生下的儿子偷偷拿走,换成一个剥了皮的狸猫。宋真宗以为李妃生的是怪胎,将她打入冷宫,而将刘妃所生的儿子立为太子。

  刘娥是四川人。历史上的刘娥到底是什么样子?她是否像戏曲中那般阴险毒辣?本期“四川百家姓”,四川著名姓氏文化研究者刘峰廷先生,为大家讲述一个真实的刘娥,刘皇后明月入怀生凤胎。

  《宋史》记载,刘娥的祖父是后汉大将刘延庆,父亲是宋太祖赵匡胤的虎捷都指挥使刘通。刘通后来领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举家迁往四川,居成都华阳。

  刘娥的出生颇为神奇。《宋史·列传第一》这样记载:“初,母庞梦月入怀,已而有娠,遂生后。后在襁褓而孤,鞠于外氏。善播鼗。蜀人龚美者,以锻银为业,摧之入京师。”

  当初,刘娥的母亲庞氏,梦见一轮月亮进入自己的腹中,随后便怀上了刘娥。古时候,人们将天子视为日,皇后为月。庞氏的梦,预示着这个女孩长大后将母仪天下。

网络配图

  但是这个女孩的人生并不顺利。她出世不久,父亲便奉命出征,牺牲在战场。刘通一生为官清廉,没留下什么家产。刘通一死,刘氏一家就衰落了,刘娥只好跟随母亲回娘家生活。

  刘娥善于播鼗,即拨浪鼓打得很好,也算是颇有才艺。长大后,嫁给了银匠龚美。龚美其心不小,婚后不久,刘娥就跟着他来到当时的京师开封。夫妻二人成了北漂一族。

  初遇潜龙多坎坷

  龚美除有一身手艺外,交际能力也颇为厉害,尤其是和襄王府的管家张耆,关系很不一般。

  襄王正是后来的宋真宗赵恒(当时还叫赵元侃),时年16岁。据说赵恒一直向往蜀女之名,龚美十分清楚这一点,而且也十分撂得下面子。他一直寻思着怎么将刘娥送进襄王府,因此对外就和刘娥兄妹相称。

  无 巧不成书,不久后,王府开始大选妃嫔。龚美就将他的“妹妹”刘娥送去参与选姬。赵恒早就听说过刘娥的美名,加上两人年纪相仿,很快就如胶似漆。至于王爷是 如何听说刘娥美貌的,管家张耆可能是出了很多力的。当银匠的龚美恐怕也没少花银子,为了给自己戴绿帽子费如此大的周折,这位老兄在历史上恐怕还是第一位。

  但是,刘娥毕竟出身贫寒,赵恒的乳母秦国夫人坚决不同意这桩婚事,还将这件事上报给了太宗皇帝赵光义。赵光义大怒,下令将刘娥驱逐出京城,并为赵恒赐婚,让他娶了潘美(潘美的故事,请参见6月15日华西都市报第20版“四川百家姓”)的女儿做夫人。

  潘夫人后来被演义成潘仁美在朝纲中作乱的大帮手,夫君也换成了赵光义。事实,潘夫人是一位十分不幸的女子,22岁就去世了。

  在潘夫人嫁给赵恒的6年中,她的夫君赵恒和刘娥一直保持着地下情。赵恒虽然迫于皇命娶了潘夫人,但他对刘娥仍依依不舍,将她藏身于张耆的家中。两人就这么偷偷摸摸过了15年。

  借腹生子度陈仓

  公元997年,59岁的赵光义病逝,两年前已被立为太子的赵恒即位,即宋真宗。刘娥顺理成章地进入了皇宫,但因为身世的原因,只被立为美人。

  却说潘夫人死后两年,赵光义又为赵恒指派了另一个夫人郭氏。赵恒即位后,他只能将郭夫人立为皇后。但是,郭皇后生的3个儿子先后早夭,郭皇后伤心过度,不久也去世了。

  此时,赵恒非常想立刘娥为皇后。无奈的是,两人一直未能生有子女,所以大臣们都极力反对将刘娥立为皇后。

网络配图

  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史书上说,一天,刘娥的侍女李氏梦见仙人下到她的腹中,成了她的儿子。这恐怕是史官为刘娥找的托词。

  在这段时间里,赵恒和刘娥定下了借腹生子之策。李氏的梦果然不是空穴来风,不久,赵恒就得到了李氏怀孕的消息。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四月十四日,李氏生下赵受益(即后来的宋仁宗赵祯),但赵祯一出生就被抱到了刘娥那里。因此,皇子虽然是李氏所生,却只认刘娥为母。

  这样一来,一切都顺利了,刘娥最终被立为皇后。

  介入朝政惹非议

  与其他妃嫔不同,刘娥在寄居张耆家中时饱读诗书,加上她本人心思缜密,所以经常帮助赵恒处理朝政,赵恒也颇赖刘娥之力。

  赵恒身体不太好,经常让刘娥代理朝政。更为糟糕的是,赵恒晚年患有老年痴呆,基本上对刘娥是言听计从。

  当时的宰相寇准对此感到不满。在儒家观念里,女人干政是亡国之兆。于是,寇准奏请太子监国,也就是让太子来处理朝政,赵恒十分冒火。加上寇准平时脾气火爆,得罪了不少人,他很快就被罢相。

  特别要说明的是,寇准被罢相,其实一点都不冤。当时的太子才10岁,哪里会监什么国?只能依靠大臣治理国家,而寇准是宰相,换句话说,大权几乎都会落到寇准手里。赵恒即使再信任他的宰相,也不会容忍这种情况发生。

  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甲寅,54岁的赵恒病逝于延庆殿。遗诏尊刘娥为皇太后,“军国重事,权取处分”。

  治国堪比吕武后

  刘娥一掌权,就把飞扬跋扈的丁谓罢相。

网络配图

  当初丁谓正是因为支持刘娥执掌朝纲,才得以取代寇准为相的,而且丁谓是支持刘娥掌权的重要势力。但在得知丁谓的种种罪状后,刘娥还是将丁谓罢相贬谪。

  处 在权力的顶峰,刘娥也难免为家人牟利。而且,如果没有显赫的娘家人做陪衬,对其本身的权威也是一种削弱。不少刘氏家族的人因此加官进爵,连祖宗也跟着沾 光:刘娥的曾祖父刘维岳,成了天平军节度使兼侍中兼中书令兼尚书令,曾祖母宋氏最后被封到了安国太夫人;祖父刘延庆为彰化军节度使兼中书令兼许国公,祖母 元氏被封为齐国太夫人;父亲刘通为开府仪同三司魏王,母亲庞氏被封为晋国太夫人。

  虽然刘娥偏袒家人,但她不让他们插手朝政。在治理国家方面,她更倚重的是那些有才能的士大夫,如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等,都得到了她的重用。刘氏姻族也没有做出为害国家的祸事,这是刘娥胜过吕后的地方。

  刘娥协助赵恒理政多年,对朝臣结党、吏治不靖深有感触。她知道自己年长皇帝年少,这样的状况是很容易被有所图谋的大臣钻空子的,于是她用了一个计策。

  赵恒下葬后,刘娥挑了一个合适的时机,做出非常恳切的模样对大臣们说:“如今国事变动,我和皇帝多亏诸公匡助,才能有今日,实在感激。诸位可以将亲眷的姓名都呈报给我,我好一律推恩录用,共沐皇恩。”

  大臣们听了都高兴不已,将自己能想到的亲戚名字都一个不漏地汇报了上去。衮衮诸公们这次可算是睁着眼跳坑了——刘太后将这些名字都记录下来,此后凡遇到有推荐官员的时候,她都拿去核对一下,只有对不上号者,才能得到升迁的机会。这样一来,就避免了朝臣编织权力网的可能。

  治家有之风

  除了对外理政,刘娥对内也一样将皇宫治理得平平整整。

  邓 国大长公主姐妹入宫拜见刘娥,刘娥见她们年老发落,叹道:“姑老矣。”遂赐给她们贵重的珠玑帕首(类似头巾的装饰),以遮挡日益稀疏的头发。消息传出,润 王妃李氏也想向刘娥索取一份,刘娥婉转回绝说:“大长公主她们是太宗皇帝的女儿、先帝真宗的妹妹,照顾她们是应该的。我们这些赵家的媳妇,就不用太讲究 了。”

  从前赐大臣喝茶,所用的茶具上有龙凤图样,刘娥认为这不是人臣所能用的器具,下令全部更换。刘娥偏袒娘家人是出了名的,但是每逢赏赐食物给刘家人的时候,她仍不忘将金银龙凤器皿换成铅器。刘娥说:“不能让皇家器物进刘家里,他们不能使用。”

网络配图

  刘娥号令严明,赏罚有度,对仁宗皇帝赵祯呵护备至。平时刘娥忙于政务,就让杨淑妃照顾赵祯。赵祯体弱多病,刘娥不让他吃虾蟹等寒凉之物。可是,越不让赵祯吃,他就越想吃,只能背着刘娥请杨淑妃偷偷送给自己解馋。

  随着国家治理得越来越好,刘娥的威名也越来越大。不少大臣都劝刘娥行武则天之事,登基加冕。《宋史》记载:“先是,小臣方仲弓上书,请依武后故事,立刘氏庙,而程琳亦献《武后临朝图》,后掷其书于地曰:‘吾不作此负祖宗事。’”尚且年幼的仁宗赵祯,对此感激不已。

  但是,处在权力中心久了,谁也无法做到清心寡欲。随着年纪逐渐增大,刘娥感到时日无多,要求穿天子的礼服祭拜太庙。此言一出,举朝哗然,最终,除了删减一些配饰,她的愿望还是得以满足。

  一个月后,刘娥病重。死前,她拽了拽自己的衣服。赵祯哭着问大臣,刘太后是否还有什么心愿未了。参知政事薛奎立即明白了原由,对赵祯说:“太后是不愿穿着天子冠服入葬,不想被先帝看见她这个样子。”

  赵祯恍然大悟,下令给太后换上皇后的服饰,以遂她回侍真宗赵恒的心愿。

  “狸猫换太子”真相

  刘娥死后,借腹生子的历史,被民间演绎成了“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事实上,刘娥并没有真的做这个缺德事。她与李氏的关系颇为耐人寻味。

  刘娥参政时,依赖的皇帝是别人的孩子,换谁都会有不安全感。吕后可以把争宠的戚姬做成人彘,刘娥对付李氏也是不奇怪的。刘娥的胸襟的确让人敬佩,虽然她对李氏谈不上喜欢,但也够仁至义尽了。

  赵恒驾崩后,刘娥把李氏提升为“九嫔”之一的“顺荣”,为其正名。此前,刘娥还派人在民间找寻李氏的亲属,最后找到了她的弟弟李用和。征得赵恒的同意后,封了李用和的官职。李氏也十分清楚自己的处境,终其一生都没有和她的亲生儿子赵祯相认。

  明道元年(公元1032)二月,46岁的李氏患了重病。刘娥连忙派太

  医前去诊治,并晋封她为宸妃。薄命的李氏却没有活着享受一天宸妃的待遇,就在封妃的当天,她离开了人世。

网络配图

  刘 娥在吕夷简的劝说下,以一品礼仪将李妃殡殓,在皇仪殿治丧,并给李妃穿上皇后冠服。李妃的父亲被追封,弟弟李用和也再次得到晋升。事实证明,刘娥的做法是 完全正确的。刘娥一死,各种关于她的坏话就传到了赵祯的耳朵里。而且,赵祯也知道了自己的生母是李氏。不怀好意的人建议打开李氏的棺椁,看看刘娥给李氏的 礼数是否寒酸。结果自然是一目了然,赵祯叹道:“人言岂可尽信。”刘氏一族在刘娥死后,不但没有受到打击,反而更加兴隆了。

  后人在评价刘娥时,大多用“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10个字概括,这算是一个十分客观的评价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太原奇案
太原奇案始末清末道光年间,太原有一富翁张百万,育有两女,其二女玉珠早与曹文璜订下婚约,但由于曹文璜家道中落,张百万将其二女改许配与一个姚姓大户。但张玉珠钟爱曹文璜,于是两人私奔,并前往投靠交城县令友人陈砥节,途经一间豆腐铺,得豆腐铺莫姓老汉同情及借出毛驴帮助逃走。张百万发现二女失踪后,误以为二女在大女金珠处,前往金珠家里,猜测玉珠藏身衣柜内,于是将衣柜抬走,实情藏身于衣柜内的是一名和尚,其实和尚昏晕,张百万又误以和尚已死,于是替和尚换上其二女衣衫,扬言其二女已病死,之后将和尚送上灵堂。其后,和尚苏醒逃去,又经过莫姓老汉的豆腐铺,于此处换回衣服。原来此和尚乃一名花和尚,其后因调戏有夫之妇,遭妇人丈夫吴屠户杀死,并将其弃尸于井内。张家灵堂走尸,加上和尚命案,两案一时全城沸腾。阳曲县令杨重民遂开堂公审,因闻说和尚原身上衣物在豆腐铺发现,鉴于事件轰动,杨重民为求早日结案,草率将莫姓老汉视为凶手,并
· 晚清四大奇案
1、太原奇案太原奇案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也是清末四大奇案中最扑朔迷离、曲折离奇的一件案子。太原有个富人叫张百万,因嫌弃穷女婿曹文璜,将二女儿玉珠许给一家姓姚的,但他女儿玉珠喜欢小白脸不爱钱,与曹文璜私奔,准备投靠曹家故交交城县令的陈砥节。缘由:二人出城前在一家豆腐店歇息,豆腐店莫老汉父女同情他们的遭遇而将自家毛驴借了他们。第二天,张百万找不到人就认为跑到了大女儿家,带领家人前往大女儿金珠家找人,怀疑她藏身于衣柜中,谁知道衣柜里有个和尚,他们把衣柜抬走,和尚却闷晕了。为了找台阶,张百万谎称二女儿暴病身亡,为和尚穿上嫁衣置于灵房。半夜,和尚醒了,逃走了,也到了豆腐店在莫老汉家用嫁衣换了一身普通衣服走了,途中下半身再度兴奋,调戏又一早起的妇女,被其丈夫吴屠户杀死,尸体被扔到井里。和尚命案和张家走尸案,一下轰动全城,阳曲县令杨重民开堂公审,有多管闲事的指认和尚所穿为莫老汉衣物,急欲结案立功的杨重民...
· 揭秘:北宋后宫“狸猫换太子”真相
导读:有一出《狸猫换太子》的影视剧,剧情介绍的是宋朝钦差大人包拯巡行到一处破窑之前,被双目失明的老妇拦住,哭诉自己的身世。经细心推求,方知她就是当今圣上宋仁宗的生母李娘娘,从中了解到她鲜为人知的悲惨以及离奇的经历。原来,李娘娘只是宋仁宗之父——宋真宗后宫的宫女,因受皇帝宠幸,被封为才人、婉仪,并且怀上了“龙种”。那时候,“母以子贵”,李娘娘幻想着生下儿子,平步青云,当上皇后。网络配图可是,阴险毒辣的刘德妃,自己没有生育,偏偏嫉妒李娘娘,于是用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换去了刚刚生下的宋仁宗。待到宋真宗喜滋滋来看自己的骨肉之时,眼前却是血淋淋的一个怪物。他不问青红皂白,一怒之下,把李娘娘打入冷宫。后来李娘娘在一位好心的宫女帮助之下,逃出了深宫,躲过了刘德妃的灭口之灾。从此在一处破窑里,隐姓埋名,苦苦等了20年,盼望自己有出头之日。包拯是以清正廉明、大公无私闻名的清官。为洗雪李娘娘的冤仇,他把她带回京...
· 清宫四大奇案
1、太后下嫁太后下嫁就是太后下嫁摄政王。太后指清太宗皇太极之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她是世祖福临的生母,卒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被谥为孝庄文皇后;摄政王是指摄政睿亲王多尔衮。皇太极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子,多尔衮为第九子。孝庄文皇后系多尔衮之兄嫂,弟妻兄嫂,按照汉人道德观念来看,是一件不光彩也不太文明的事。有清一代,对此讳莫如深,求其明文记载则无有也。清末刊行的《苍水诗集》有句云“上寿称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即是指太后下嫁这件事说的。诗作者张煌是清初人,与多尔衮同时,所说当有所本。另据《朝鲜李朝实录》仁祖二十七年(1649年)二月壬寅,亦有“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去“叔”改称“皇父”的记载,正是太后下嫁的一个旁证。还不能忘记另一个事实:满洲人关以前的社会性质虽已由奴隶制迅速向封建制过渡,但很早以前女真人的落后习惯,如弟娶兄嫂,妻姑侄媳的一些群婚残余,延...
· 杨月楼奇案
参考文献《历史重案》——杨月楼奇案(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