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民不信不立!商鞅变法是如何成功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01
转发:0
评论:0
民不信不立!商鞅变法是如何成功的?,导读:商鞅变法是怎么成功的?有人说,这是因为秦孝公的支持,其实这只是次要的,他的

导读:商鞅变法是怎么成功的?有人说,这是因为秦孝公的支持,其实这只是次要的,他的成功主要是树立了一个有公信力的典型事例。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许多次“变法革新”,最成功的要数“商鞅变法”。“戊戍变法”是失败了,他使我们中国失去了一次最好的富国强兵的历史机遇。究其失败的原因,是保守派的势力过于强大。在这个保守的国度,要变更祖宗之法,谈何容易。但商鞅却成功了。商鞅成功,因为它不仅有超人的胆略,还有超人的政治智慧。

网络配图

  一开始,他就作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悬赏五金,募一人将一根木头从国都南门搬到北门,“民怪之,莫敢徙”。于是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金,有人做到了,立刻兑付了赏金。“民怪之”,是因为政府缺乏公信力。

  商鞅用这样一个小故事确立了他“言必信,行必果”的形象。于是推行新政。在各种政令中有一条颇有意思,“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就是说不准吃“大锅饭”。这一条出自于对人的本性的认识。可惜的是我们今天一些地方仍在吃大锅饭,难道我们今天的智慧比不上两千年前的商鞅?

  新法很难执行,因为大家都反对。碰到太子犯了法,商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太岁头上动土,商鞅之胆略可见。

网络配图

  “明日,秦人皆趋令”。我们今天的改革,碰到最大的难题是“执行难”。法令如果不能执行,就是一张废纸。“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如果我们今天也有一个铁面无私的商鞅,改革或许会顺利得多。正因为有了这个大智大勇的商鞅,“行之十年,秦民大说”,变法最终取得成功。

  商鞅变法之前,“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雍州位于陕西西部,所处环境,十分偏僻、闭塞。被中原各国视为戎狄。“诸侯卑秦”。变法之后,秦一跃成为西部之强国,诸侯惧之,称为“虎狼之国”。到后来,秦始皇扫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若论统一大业,商鞅变法应是第一功,因为他为秦国以后的富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网络配图

  商鞅后来的结局十分悲惨,秦孝公死后,他四处逃亡,走投无路,终被秦惠王捉住,受了车裂之刑。历来的改革者,少有好结果。战国时的吴起,汉代的桑弘羊,唐代的王叔文、柳宗元、刘禹锡,宋代的王安石,清代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都不得好下场。西方人喜欢标新立异,花样翻新,所以不断地有新东西发明出来。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每次想起谭嗣同临终前的这句留言,总会有一种莫名的伤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如何评价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商鞅变法顺应了社会潮流的发展,所以商鞅变法最终得以成功,变法的成果深入人心。在探讨商鞅变法内容、作用和意义时,必不可少谈论之处就是商鞅变法的背景。商鞅画像首先,是大的社会背景。在战国时代下,每个诸侯国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不停地联合其它诸侯国发生战争。如果一个国家的战斗力不强,综合国力不显著的话,有可能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别的国家派兵攻打实力较为微弱的国家,夺取城邑和土地,以扩充本国的疆土面积。为了提高本国的综合国力,变法必须要实行。其次,其它国家通过变法运动,提高了综合国力,对其它诸侯国有了借鉴的意义。秦国秦孝公看见魏国通过李悝变法,推动了魏国经济和军事上的发展。秦孝公总结了经验,发现变法是唯一一条在短时间内,能提高国家战斗力的方法。于是,秦孝公便开始面朝社会征集人才,希望出现一位有志之士,带领秦国走上变法之路。最后,法家思想深入人心,推动了秦国商鞅变法。战国时代背景下,各诸侯国都通过武力扩...
· 成功主持变法的商鞅死亡真相:是自己作死的?
商鞅之死,从表面上看起来是秦惠文王报私仇或者是维护统治的需要,可要是我们好好的看一下商鞅做过的那些事,就会发现,其实他早就给自己挖好了坟墓。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朝代,在秦朝的历史上,商鞅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自从秦孝公用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就开始了真正的强大,可秦孝公一死,继位的秦惠文王就迫不及待的杀掉了商鞅。图片来源于网络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商鞅变法的过程。起初秦孝公对于变法的事情是犹豫的,因为他不知道老百姓会不会赞同变法。于是商鞅对他说:聪明的人能在做事之前就能看到做事的结果,愚蠢的人就算事情做好了都不一定明白怎么回事,老百姓大多数都是愚昧的,变法这样超前的事情,是没法在事前和他们商量的,就干脆强制他们做,等事情做好了让他们享受好处就是了。听商鞅这么说,秦孝公是点头了,可另外一个大臣甘龙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聪明人都是按照传统习惯来治理国家的,那样的话就能吸取前面...
· 申不害变法与商鞅变法对比
同一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和韩国(申不害)变法结果很不同在于,与其说是变法不彻底,不如说是变法的立足点不同:前者秦国立足的法,君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爵位不得功不能世袭,奴隶可封将军;而后者韩国也是法制,但是侧重的不是法律条文,而是执法的国君。君臣关系,秦国变法之后,司马错、甘茂、张仪、甚至水工郑国都不是秦国人,秦国按法律按军工或者政绩封官,同时这些人可以在朝堂之上大胆谏言,比如司马错谏言取四川。而韩国呢,虽然也是按律按军工或者政绩封官,但是还得看看韩国国君的脸色,还得看看现在在位大臣的脸色,公元前353年,魏国又起兵伐赵,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成侯派人向齐国和韩国求援。韩昭侯一时拿不定主意,就询问申不害,应如何应对。“申不害始合于韩王,然未知王之所欲也。”担心自己的意见万一不合国君心意,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惹火烧身,便回答说:“此安危之要,国家之大事也。臣请深惟而苦思之。”意为“这是国家大事,让...
· 商鞅变法对普通百姓是好是坏?百姓是如何评价商鞅的?
商鞅变法对普通百姓是好是坏?百姓是如何评价商鞅的?商鞅变法是由商鞅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原本商鞅想在魏国实施,但魏惠王并没有采纳,此后商鞅便来到了秦国继续推行自己的变法。也正是在秦国商鞅遇见了自己的知音秦孝公,在秦孝公的帮助下商鞅顺利将自己的改革措施推向整个秦国。此后秦国国力逐渐强盛,不过从宏观来看商鞅变法的确是秦国崛起的基础,不过对于秦国百姓来说,变法的实施似乎并没有让他们的日子更好过。司马迁读了《商君书》中的开塞、耕战两篇,恨得牙根痒痒,就在《史记商君列传》里说商鞅死有余辜。事实上《商君书》总共有二十六篇,也不需要看全了,就是仅仅看看其中跟老百姓有关的说民、弱民两篇,能读懂的人都恨不得咬上他几口——商鞅在这个世界上只忠诚于两个人:一个是秦孝公,另一个就是他自己。或许他对秦孝公也没什么忠诚可言,他与秦孝公之间就是一场交易,商鞅用牺牲秦国全部官员百姓的利益,换来了秦孝公的信任和赏赐。作为一...
· 同样是变法为何商鞅成功了而王安石却失败了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如下:第一,是否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坚决支持。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国最高统治者秦孝公长期坚定的支持,因此能持续变法长达二十一年;反观王安石变法,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宋神宗始终在表达问题上摇摆不定,没有给予变法最坚定的支持,这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网络配图第二,商鞅变法在当时的秦国遇到的阻力比王安石变法在北宋遇到的阻力小的多。因为当时的秦国远在西边,受中原文化的保守性影响较小,故秦国民风淳朴,具备变法的先天条件。网络配图而王安石变法在北宋中期,当时的社会阶层已经固化,保守势力极其庞大,导致王安石变法遇到的阻力太过巨大,难以成功。网络配图第三,与当时的社会矛盾是否极其突出有关。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争雄时期,当时秦国面临亡国危险,国内社会矛盾异常突出,这就为秦孝公坚定支持变法提供了客观依据;而王安石变法发生于北宋中期当时尽管也存在着社会矛盾,但并不突出,故变法缺乏强有力的客观依据。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