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故宫这个伟大建筑是谁设计:又为何青史不留名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47
转发:0
评论:0
故宫这个伟大建筑是谁设计:又为何青史不留名,不管去没去过故宫的人都知道,故宫美轮美奂、富丽堂皇,“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不管去没去过故宫的人都知道,故宫美轮美奂、富丽堂皇,“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真是我国建筑中的瑰宝啊。

  那么,究竟是谁设计了这么伟大的建筑艺术呢?有人说是蒯祥,但是,有人也说了,如果按时间推算,蒯祥那时候还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不可能设计故宫。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今天呢,野史君就给大家梳理一下设计故宫的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据野史君了解,事实上呢,关于故宫的文献与实物非常丰富,然而,让人奇怪的是,唯独缺少建筑设计者的资料。在那个时代,工匠的社会地位不高,所以呢,虽说初建时有几百万人的建筑大军,留下姓名的却屈指可数,至于设计者是谁,就更成了历史之谜。

  朱棣为什么迁都 1402年,朱棣攻下南京应天府,终于夺得侄子建文帝的皇位。但是建文帝在大火中下落不明,让他感到忧心忡忡。毕竟是夺来的江山,做了亏心事,总担心建文帝会从某个地方冒出来对自己不利了。当时有不少旧臣对他恨之入骨,朱棣登基不久,御史大夫景清一心想为建文帝报仇,在朝堂上意图谋刺,险些要了他的命。朱棣因此噩梦缠身,加上又不习惯南京湿热的天气,便强烈怀念起居住多年的北京来。

  明朝紫禁城 4年后,以丘福为首的大臣建议在北京重建宫殿,这正合朱棣心意,他非常开心,毫不犹豫答应了。于是,一场浩大的工程于是拉开了序幕。

  建筑材料准备了11年 朱棣先派出人员,奔赴全国各地去开采名贵的木材和石料,然后运送到北京。珍贵的楠木多生长在崇山峻岭里,百姓冒险进山采木,很多人为此丢了性命。当时有一句俗语“入山一千,出山五百”,说明了当时老百姓为建造故宫付出的生命代价。 

  除了要上山伐木,老百姓还要开采修建宫殿的石料,同样充满艰辛。现在保和殿后那块最大的丹陛石,开采于北京西南的房山。史书记载了运送它时的情景:数万名在道路两旁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到了寒冬腊月气温足够低时,就从井里汲水泼成冰道,用了28天的时间,才送到了宫里。

  此外,还要在苏州烧制皇家建筑使用的方砖——金砖,山东临清也要向北京运送贡砖。这些各地的材料大部分经由大运河船运而来,因此才有“先有大运河,再有北京城”的俗语。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材料准备好了之后呢,朱棣开始从南方调集大量能工巧匠,大兴土木,兴建宫城。故宫是严格按照封建宗法礼制设计规划的,前面三个大殿为外朝,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后面的宫殿群则为内廷,住着后宫嫔妃,是皇帝家庭生活之所。“左祖 (太庙)右社(社稷坛)”和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也在故宫建筑中得到运用。依照中国古代的星象学说,紫微垣(即以北极星为中心的区域)是天帝居住之处,天人对应,所以皇帝的宫殿被称为紫禁城。

  三种猜测 看了上面的图片,想必大家和野史君一样被这些精致的建筑深深吸引。那么,这片宏伟的建筑群,到底是由谁来负责设计的呢?目前呢,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1蒯祥?据目前流传最广的说法,故宫的设计者是明代一位杰出的匠师,姓蒯(“kuǎi”)名祥。他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卒于成化十七年(1481年),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香山人。

  民间有一个关于他的故事。据说建造皇宫时,缅甸国向明朝进贡了一块巨木,朱棣下令把它做成大殿的门槛,但一个木匠不留神锯错了,短了一尺多。木匠吓得脸色煞白,慌忙报告蒯祥。蒯祥看了,淡定自若,让那个木匠再锯短一尺多,大家都很惊愕。之后,蒯祥就在门槛的两端雕琢了两个龙头,再在边上各镶上一颗珠子,还搞了创新,让门槛可以装卸。皇帝见了十分高兴,大加赞赏。这就是俗称的“金刚腿”(活门槛)。 

  蒯祥很聪明,营建宫殿楼阁时,他只需略加计算,便能画出设计图来,待施工完毕后,建筑与图样大小尺寸分毫不差。蒯祥的建筑造诣,得到极高评价,皇帝“每每以蒯鲁班称之”。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盖好宫殿后朱棣志得意满,找来一位会占卜的官员算了一卦。官员说:“明年四月初八宫殿会发生火灾。”朱棣不信。没想到第二年的这一天,天气骤变,雷鸣电闪,三大殿真的被雷火击中了。直到正统年间,朝廷才重新修缮,此次负责的仍是蒯祥。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幅明代宫城图中,承天门下所绘的人物据说就是蒯祥。

  蒯祥后来担任了工部左侍郎,但是他非常谦逊、俭朴。到了晚年,虽然辞官归隐,但每当有人向他请教营造工程的问题时,他都非常热心地给予指点。过去北京曾有一条蒯侍郎胡同,据说他就曾在那里住过。蒯祥的后代大多继承了他的技艺,直到晚清,仍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的说法。 

  2蔡信?历史浩如烟海,许多秘密被沉淀在时光的河流里了,现代人也难以找寻确切的答案。野史君觉得,蒯祥是故宫设计者之说,也是疑点重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之前有专家提出质疑,蒯祥进京时只有不到20岁,无论从年龄还是资历来看,都难以胜任设计整个工程。况且当时故宫已经热火朝天的修建当中。蒯祥的贡献应该主要体现在正统那次的重建工作。真正的设计者是名不见经传的蔡信。 

  民间也流传下一个蔡信参与故宫设计的故事。据说,当时朱棣将建造宫殿的任务交给了工部尚书宋礼。建皇宫得先有图纸,宋礼就找到了蔡信,让他设计。那蔡信也不是一般人,他也有两下子,于是呢,很快就交出了答卷。宋礼一看设计图,非常满意!新皇城比元朝时略向南迁;各大宫殿,依中轴线,左祖右社,十分规整;又开凿南海,堆砌景山。整个设计方方正正,稳稳当当,象征大明长治久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太和殿 宋礼不放心,还亲自实地考察了一番,确定这个设计创意十足,且操作不难,于是报呈皇帝。朱棣也不懂设计,只是一听说新皇宫里有九重宫阙、9999间半房屋,顿时心花怒放。传说天宫才有1万间房屋。皇宫比天宫只少半间,既表明了皇权的威严,又显示着人间帝王的谦虚。于是痛痛快快地批准了蔡信的设计方案。1973年,专家们还为此专门做过统计,结果发现故宫实有8707间房。

  3杨青?也有人提出啊,故宫的设计其实另有其人,那就是杨青。但是呢,杨青留下的资料更少,后世只知道他是一名瓦工,据说连杨青这个名字都是朱棣赐的。

  还有人呢,综合以上几种说法,认为在故宫初建时,蔡信、杨青都起了很大作用。但当时二人年事已高,所以在蒯祥进京以后,由于他年轻力壮,参与过南京宫殿的设计与建造,又善于计算和绘画,故而主要的设计与建造工作由他来完成,其地位和作用也就由此凸显出来了。

  但是呢,野史君认为,宫殿的建造归根到底还是由朝廷官员来把关、决策的。在建造故宫的过程中,有大批工匠、百姓付出了极大心血,甚至牺牲了无数人的生命,尽管大多数都湮没无闻了,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他们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青史留名乌竹芳
青史留名乌竹芳乌强乌庄是一个小村庄,位于温陈办事处驻地西北5华里,人口300余人,在明清期间名气很大。自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该村乌从善考中进士以后,村内学风日盛,才人辈出,先后出现过1名进士,3名举人,取得贡生、庠生等其他功名者不胜枚举,可谓“青衿登第者项背相望”。生活于清中晚期的乌竹芳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乌竹芳出身于书香之家。其父乌抡元,字秀先,号桂圃,乾隆乙酉(1789)拔贡,曾经做过定陶县教谕,著有《清远堂文稿》。竹芳兄弟四人,自幼均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竹芳为长;二弟芹芳,癸亥附贡生,候选县丞;三弟荷芳,郡庠生;四弟苓芳,邑庠生。其中三弟荷芳曾经协修过《博平县志》。嘉庆九年(1804),乌竹芳考中举人,成为“方略馆议叙知县”。1813年,赴任福建寿宁知县,为政期间,“听断勤明,民咸悦服”。嘉庆十九年(1814),在寿宁至浙江泰顺的要津上,他还带头捐俸建造了一座大型贯木拱廊桥―...
· 郑畋为何青史留名:为大唐做了哪些贡献?
郑畋简介上提到郑畋是中国唐朝时期的一任宰相,同时也是一位诗人。郑畋生于公元825年,字台文,荥阳人,其父亲是桂管的观察使郑亚。郑畋画像郑畋十八岁的时候就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宣武军节约度的推官和秘书省的校书郎。公元846年郑畋因为书判出类拔萃被任命为直史馆事,但是还没有等到郑畋去上任,郑畋的父亲就被贬到了桂州即今天的广西桂林,郑畋便跟随父亲一起去了桂州。公元869年,唐玄宗病逝,郑畋被朝廷任命为从事,不久后,郑畋开始担任虞部员外郎,但是后来因为右丞相的阻挠,郑畋只能依然担任从事。公元864年,郑畋被任命为刑部的员外郎,后来担任万年县的县令。公元868年,刘瞻被授为宰相,于是推荐郑畋担任户部郎中和翰林学士,不久后又加任知制诰。公元869年,朝廷讨伐庞勋,郑畋当时负责起草诏书,因为他构思敏捷,诏书文笔又十分华丽,所以得到同僚不少好评。战乱被平定后,郑畋被任命为户部侍郎和翰林学士承旨。公元870年...
· 历史上最厉害的奴婢,卫媪为何留名青史?
提及卫媪这两个字,相信大家都有点懵吧,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呢,卫媪不是一个名字,形容的意思便是卫家老太太的意思,就是这样一个没名没姓的女子,却被青史留名,这是因为什么呢?所以,我们今天便一起来走近卫媪,了解一下她的故事吧!卫媪是平阳侯府的仆人,姓名史书上没有记载,只是因为嫁给了一个不知名的卫姓男子,所以被称为卫媪,就像我们今天称呼王夫人张家老太一样的意思。卫媪之所以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便是因为她的儿子是一代名将卫青,她的女儿还是大汉朝的一代贤后卫子夫。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孩子还是她与不同的男人生的!她这一生一共生育了五个孩子,都不是和平阳侯生的。虽然卫媪地位低下,但是她却在平阳侯府叱咤风云,其实里面的原因很简单,其一便是拥有倾城的美貌;其二,便是懂得一定的媚术。这样的女人在什么时刻都会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起先,她与卫氏男子生下了卫君孺,卫少儿,卫子夫以及卫长君。但是卫...
· 袁乔只做了一件事,便留名青史
道士反掌抹一把脸:“秀才,李雄死后,东晋有没有趁势拿下蜀中成汉政权?”书生摇了摇头:“李雄一去,成汉虽是自己作死,东晋这边念念不忘北伐中原,却没人把西边成汉政权当回事。公元334年,陶侃死后,激起苏峻之乱的帝舅庾亮像只冬眠的蛇虫,趁着热乎劲又探出头来,重掌大权,都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诸军事,坐镇武昌。这位志大才疏的文人又打起了恢复中原的主意,正欲甩开膀子大干之际,公元339年,本来在东晋控制下的湖北黄州被后赵锐兵攻下,晋将毛宝、樊峻拼死突围,都被赵军逼入江中淹死,晋兵晋民被杀数万。庾亮征伐大旗还未及张举,后赵兵已经抢先一步攻拔坚城,搬空了北伐的踏脚石。这位智小谋大的帝舅失望至极,不久就郁闷而死,其弟庾翼代领其任。平心而论,庾翼有志灭胡平蜀,也有不凡的器干。可惜,没过多久,庾氏家族就因皇位继承败下阵来。公元344年,康帝去世,年二十三岁。庾氏兄弟想立元帝儿子、已经成年的会稽王司马昱为帝,宰相何...
· 明朝麻家将八代人青史留名
中国古代出现过“杨家将”、“岳家军”、“戚家军”,家族传承上杨家三代,岳家、戚家各两代,而在明朝,被当时敌方称之为“杀人如麻”的麻家将流传八代,一门出过30多位提督、总兵、将军,不仅为大明朝抗击瓦剌人、鞑靼人、后金人,还在朝鲜抗击过倭寇。一门五代可以做到武将一品,恐怕无人能够超越。麻家祖籍本在甘肃祁山地区,后来迁移到了今山西朔州右玉县境内,善养战马。右玉是中原王朝扼守西北关隘的指挥中心。许多出名的历史事件与右玉都有紧密关系,诸如:胡服骑射、汉击匈奴、昭君出塞、唐攻、安史之乱、宋征契丹、明锁蒙古。麻家将的发端,是从军事史上有名的“右卫保卫战”开始的。“卫”是明朝的军事编制单位,右卫,是右玉卫和玉林卫两卫的合称。明朝初期,本是中国历史上论军事最为强盛的时期之一;特别是明成祖朱棣当政,四次亲征北漠,元人残部北遁。明廷重修长城,以期将元人困死在大漠中。元后裔出于求生的本能,愈要闯出一条生路。因为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