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激烈?蜀汉为何会走向覆灭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35
转发:0
评论:0
内部斗争激烈?蜀汉为何会走向覆灭,导读:蜀国为何会走向灭亡?有人说是姜维的战略失误,有人说是邓艾围困成都,刘禅不能

导读:蜀国为何会走向灭亡?有人说是姜维的战略失误,有人说是邓艾围困成都,刘禅不能坚守,也有人说诸葛亮应该占主要责任。那么蜀国灭亡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1、人心的向背是决定战争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汉朝末年的时候,当时汉朝长达400年的历史还是深入人心的,汉献帝还是一面很重要的旗帜,曹操抓住了机会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中国的北方。而刘备就是凭借着自己汉室宗亲的特殊身份和“兴复汉室”的口号而起兵,并且先后取得了荆州和益州。曹丕是公元220年篡汉建立曹魏政权的,刘备是夷陵之战后公元223年在白帝城去世的,这些事件到公元263年蜀汉灭亡的时候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所以到了蜀汉后期的这个时候,人心的向背,已不再思汉,蜀汉政权建国之初的这个优势早已是不复存在了。

网络配图

  2、关羽丢失荆州和夷陵之战的惨败,造成诸葛亮著名的隆中对无法实现其伟大的战略意图,从此蜀汉政权由鼎盛时期开始走下坡路了,虽然诸葛亮和姜维等人后来苦力支撑蜀汉的局面,但这已经为蜀汉政权40多年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其实孙刘联盟一直是曹操最头疼的一件事情,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后到公元219年孙权成功的偷袭荆州为止,这10年时间是孙刘联盟的蜜月期,孙权把战略要地江陵借给了刘备,同时把妹妹也嫁给了他。而曹操则经常被打的东西两线不能相顾,刘备最后能顺利拿下汉中,和孙权出兵合肥牵制曹操的主力也有很大关系。

  如果我们大胆的假设当年关羽在襄阳水淹七军,震动的曹操险些准备迁都的时候,刘备率益州之众出兵秦川,孙权则率江东之众出兵淮南和徐州,这样东西万里全线出击,彼呼此应、乘锐助势、蚕食曹魏,完全可以达到中原震动、人心思变的局面,曹操要同时应付几路大军那就真的是很危险了,这也正是诸葛亮的隆中对要达到的战略效果啊。可惜这个时候孙权的私心坏了大好局面,趁关羽主力和曹操鏖战襄樊的时候出兵从背后偷袭了荆州,并且杀害了关羽父子,破坏了孙刘联盟。在这里顺便说一下,夷陵之战表面上是东吴取得了胜利,从此确立了三足鼎立的地理形势。但实质上是吴蜀两败俱伤的一场战争,造成了蜀弱吴孤的局势,曹魏确立了相对吴蜀的绝对优势局面。

  3、虽然益州是当时汉末十三州中最大的州之一,而且地势也是最为险要的,但蜀汉的统治区域却只有这一个州,当时东吴占有东南的扬州、荆州和交州三个州,而曹魏拥有北方的九个州,所以蜀汉政权是三国之中最为弱小的。中华文明的精髓和发源都在北方中原地区,而益州却是相对落后的地区,所以蜀汉政权无论从人口、资源、军力、人才、后备等等方面,实力都远远的不如占据经营中原地区多年的曹魏。在这里我们就仅仅从兵力上进行一下比较,蜀汉全国的军队加起来只有不到10万人,仅仅是曹魏总兵力的五分之一,而曹魏直接出兵征讨蜀汉的就有近20万大军。另外我们从中国历史的规律上来看,除了朱元璋的明朝之外,也基本上都是由北而南统一全国的。

  4、蜀汉后期由于地方偏于西垂相对闭塞,初期建国时候的人才到后期又逐步的凋零了,出现了严重缺乏人才的局面。所以也就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这样的成语。而曹魏地处中原地区地大物博,人才是一代接着一代不断的涌现,所以无论是在人才的质量还是数量上,曹魏都远远的超过了蜀汉。诸葛亮用人和曹操的区别在于,他很注重人才的品德,甚至重德要超过重才,所以诸葛亮提拔的人才政治上几乎都很清廉,但很少是一流的人才。另外蜀汉政权中类似魏延和李严这样被杀和被废的人才也不少啊。其实大家都知道郭嘉的生活作风就不是很好,曾经被朝臣陈群所检举,但曹操就是不拘一格的提拔和重用他,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另外诸葛亮和刘备都很重用荆州入川的旧部和一些外来的人才,比如诸葛亮去世之后掌权的蒋琬、费祎都是荆州的旧部,而姜维是凉州人。没有很好的开发和培养益州土著的人才,这不仅造成后期人才的缺乏,而且还造成了内部很深的矛盾。

网络配图

  5、蜀汉在战前的军事上和心理上准备不足。自从公元244年蜀汉大将王平击退曹爽之后,曹魏已经快20年没有进攻蜀汉边境了,而且曹魏一直的战略方针都是先吴后蜀,所以蜀汉君臣对于曹魏的入侵确实是没有做很认真的准备。当时在讨伐蜀汉之前,很多大臣包括邓艾都上书表示反对意见,只有钟会一个人支持伐蜀,最后在曹魏掌握实际权力的司马昭力排众议调整了战略方针,决定了先灭蜀后灭吴的正确方案。并且在出兵之前大力的制造准备攻打东吴的声势和假象。连蜀汉名将姜维都被欺骗了,没有及时的做好迎战的准备,后来姜维发觉之后即使做了一些补救和调整,由于政治上的腐败而反应得很迟缓,所以汉中很快就失守了,姜维也险些被邓艾困在了西北的沓中。

  6、蜀汉后期在政治上已经趋于腐败了,尤其是在蒋琬和费祎先后去世之后,姜维又长期带兵在外主持北伐事宜,朝廷中已经没有贤臣能够管得住刘禅了。刘禅也就逐步开始重用一些庸臣甚至奸臣,最后形成了刘禅愚暗黄皓窃权的局面。连掌握着蜀汉军政大权的姜维都害怕的不敢随便入朝,最后跑到西北的沓中去屯田避祸了。其实即便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虽然后来也得到了刘禅的提拔,但也是个庸才。在抗击邓艾大军入侵的时候,曾经就有人正确的建议他守住险要的地方,等待姜维主力部队的增援,那样邓艾的军队被夹击就很危险了。可惜他当时建功心切,贸然出兵,结果是全军覆没。自这一战后邓艾就毫无阻挡长驱直入的打到了成都。大家都知道刘禅在投降曹魏之后有个著名的“乐不思蜀”的典故,由此足可见刘禅昏庸愚昧的程度。

  7、蜀汉政权内部的政治矛盾已经非常激烈了,尤其是益州土著势力和外来势力之间的历史矛盾一直很深。刘备在巧取豪夺益州的时候,起主要作用的就是荆州带来的军队和人才,所以就很自然的就形成了外来势力集团。虽然以前刘备和诸葛亮在平定益州后为了笼络人心,也起用了一些益州土著人士,但大多是一些清职或者地方官员,难以进入蜀汉的中枢权力机构。到了蜀汉后期的时候,由于外来势力集团人才的逐步凋零,益州土著势力开始上升和强大起来,这个矛盾就进一步加剧了。所以当邓艾的大军攻打到成都城下时,其实蜀汉政权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至少还有一定的力量可以进行抵抗,完全可以等待姜维的主力部队回来增援和解围。但蜀汉政权的内部到处都充满了投降的论调,益州本地土著势力无人愿意为蜀汉拼死一战啊。这里需要再补充说明一个情况,司马昭在蜀汉灭亡之后,把所有的外来势力都迁出了益州,以巩固对益州地区的统治,这说明他清楚的看到了这个问题。

  8、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之后,名将姜维就一直是蜀汉后期的中流砥柱。尤其是在公元253年费祎遇刺身亡后,他的军政权力就开始逐步扩大,并且当上了蜀汉的大将军。他以前就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投奔蜀汉的曹魏降将,诸葛亮非常欣赏他,同时他自己也有相当的能力和才华。他一直非常感激诸葛亮的知遇之恩,并且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连年主持出兵北伐曹魏,从公元247年到公元263年先后就有九次之多,但是收效甚微,反而损耗了有限的国力,造成兵疲民困的局面,加速了蜀汉的灭亡进程。其实这中间的道理是很简单的,小国与大国拼消耗,从大局的角度上看肯定是得不偿失的。

网络配图

  9、姜维在战术布置上的严重失误。汉中是益州的重要门户,所谓无汉中就无益州,本来汉中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当年曹操和刘备都是花了很大气力才艰难拿下来的。自公元219年刘备留魏延镇守汉中以来,蜀汉都是把重兵布置在外围的据点进行御敌,而不把敌人放进平原腹地。公元244年,曹魏大将军曹爽曾经亲自率领10多万大军攻打汉中,蜀汉大将王平当时以不满三万守兵采取这种方法成功的守卫了汉中。可是在姜维掌握军政大权之后他认为以前的方法是可以御敌,但不能取得更大的胜利。如果把敌人引入汉中的腹地,然后四面据点人马出动以夹击骚扰之,就可以达到全歼敌军的目的。其实一个相对弱小的国家应该采取更为稳妥的防守方针,而不应该采取如此赌博性质的冒险战术。他的这种战术方法遇到实力不强的敌人尚可以应付,但若遇到强大数倍的敌人,无异于是放虎出山啊。而且姜维长期以来积极组织北伐,就是典型的重攻不重守,并没有把重兵屯集在汉中,最后反而拉到西北的沓中屯田,结果是由于兵力悬殊城门大开,钟会能够迅速的占领汉中,造成了蜀汉在这次战役中一开始就陷入很大的被动。

  可见,蜀国的灭亡是内在与内在因素的综合。分分合合,合合必分,统一的潮流不可阻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拿破仑第一帝国为何会覆灭?
导读: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领袖,当然他也是一个资产阶级者。他的成功绝不是偶然,同样,他的失败也绝不是一时的疏忽。那么拿破仑的第一帝国是怎么覆灭的呢?为何会走向覆灭呢?拿破仑·波拿巴一个享誉全球的名字,世界近代历史上的着名人物。他出身于法国科西嘉岛一户破落贵族的家庭,一生充满了错综复杂的神奇经历。拿破仑在1804年12月加冕为皇帝,并建立了一个威震欧洲大陆的法兰西第一帝国。那么,究竟是哪些原因让盛极一时的拿破仑第一帝国覆灭呢?网络配图1、对内专治“雾月政变”后,拿破仑夺取了政权,成为法国政府第一执政,但是,他对此并不满足,他希望的是能够获得更多更大的权力,做“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者”。为达此目的,拿破仑不惜违背法国广大人民的意愿,逐渐疏远和背离革命原则,越来越屈服于封建王朝的正统主义原则。1802年又宣布为终身第一执政,1804年12月加冕为皇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专制统治...
· 蜀汉最终覆灭,这位才是头号罪人!
众所周知,诸葛瞻是蜀汉名臣诸葛亮的独子,在蜀汉最后生死存亡之战中表现出了高尚的气节,严正拒绝了邓艾的招降并斩其来使,与其子诸葛尚在绵竹双双阵亡。三代荩臣,满门忠烈,成就了诸葛氏的千古美名。然而,只要仔细推敲历史,就不难发现,蜀汉最终的灭亡,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诸葛瞻这位名臣之子!虽然《三国演义》将其父诸葛孔明吹上了天,简直是中国军事史上神一般的存在,然而诸葛瞻本人在蜀汉战争中,无论是战略眼光还是战术素养都低得令人发指!诸葛瞻自出生起便一帆风顺,步步高升。诸葛亮去世后,他成了当朝驸马;公元261年,又升为行都护、卫将军,统帅诸将,成为蜀汉中央的决策大员之一。《三国志》载:“(诸葛)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也就是说诸葛瞻在蜀汉政坛其实属于啃老族,本身并没有那么出色,只是因为父亲的贤名...
· 清朝晚期为何会走向灭亡
清朝的政权走到道光帝时期,已经是在就走下坡路了。晚清的灭亡和道光选错接班人有很大关系。还和咸丰帝没有防范好后宫乱政有很大的关系。发生于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规模并不大,却让无数国人记忆犹新。正是这一场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长达百年的耻辱和灾难。鸦片战争发生之际,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就是道光皇帝。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对道光皇帝是颇有好感的。他在个人品行上,克勤克俭,连肉都舍不得吃,还穿带补丁的衣服。在为政举措上,整顿吏治,惩治腐败,疏通海运等等,都收到了一定效果。特别是在新疆回部张格尔叛乱上,他果断出手,维护国家统一,堪称一大亮点。然而,道光皇帝没有清太祖努尔哈赤“萨尔浒之战”的勇气,也没有清太宗皇太极“松锦之战”的谋略,更没有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的胸怀。他性格疑虑犹豫、反复无常,常常朝令夕改,使得下边的文臣武将无所适从。再加上整个大环境的每况愈下,道光皇帝自然就无法力挽狂澜,听任这个王朝在雨打...
· 对马海战俄国为何竟会几乎全军覆灭?
在1905年的时候日俄之前曾经发生过一场大型的海战,当时双方的实力有着很大的悬系,而战役最后也让日本取得了胜利,俄国几乎经历了最为惨重的失败,差不多是全军覆灭的结局,而日本则只是失去了三艘海艇,那么日俄对马海战是怎么回事呢?日俄对马海战是怎么回事还要从1905年开始说起,这场战争是日本和俄国在朝鲜以及日本之间存在的对马海峡中所发动的一场战争,因此才被人们称为是对马海战。当时作战的双方分别是东乡平八郎所率领的日本联合舰队和罗泽德斯特凡斯基带领的俄国舰队。这也是所有的海战中实力悬殊最大的一场海上作战,而日本最终用丁字战法打败了俄国力量,获取到了最大的胜利果实。之所以会发生对马海战主要还是因为日本和俄国在中国的利益方面早已经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日本之前放弃了辽东半岛的利益,因此对俄国怀恨在心,而之后英国的支持让日本在海战方面多了更多的保障,同时也让日本和俄国的争端进一步激化。于是在1904年的时...
· 雄踞河北的袁绍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覆灭的?
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这是历史的魅力,一起来研究下“三国人物——袁绍是如何覆灭的”的话题,感受历史的心境。?兼并冀州,是袁绍在河北地区扩张的起点,他的第二个目标是夺取幽州。占据幽州的公孙瓒,本来与袁绍交好,袁绍兼并冀州还得到过他的助力。界桥一战,袁绍消灭了公孙瓒的主力,后来公孙瓒困守易京,穷迫自杀,幽州也就置于袁绍统治之下。不久,他又据有并州和青州,成为当时割据势力中首屈一指的人物。当袁绍雄据河北时,曹操也基本上统一了关东。一个要南下,一个要北上,当年同属一个政治集团的老朋友,不得不以兵戎相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这次战争以袁绍的失败而告终。分析这次战争的很多,但是一般都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袁绍内部两个集团的矛盾和火并。许攸背叛和张郃投降,正是在战争的关键时刻,这是导致袁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前所说,许攸是追随袁绍到河北去的,两人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