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解读:最新考古发现青铜器时代的木舟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04
转发:0
评论:0
解读:最新考古发现青铜器时代的木舟,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科学家从加拿大彼得伯勒地区充满淤泥的河道中挖掘发现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科学家从加拿大彼得伯勒地区充满淤泥的河道中挖掘发现8艘青铜器时代木舟,这项发现被称为“比玛丽-罗斯号更重要的考古发现”。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广泛使用了独木舟和筏,并以其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走向海洋,为我国的航海业奠定了基础。据考证,筏,舟船发明以前出现的第一种水上运载工具,就是新石器时期我国东南部的百越人发明的。

网络配图

  人们发现,树叶、树干在水里会漂浮,又发现,树叶能负荷的重量很小,树干能负荷的重量就大,树干越粗大,其所能承受的重量也越大。人们还发现,圆柱形的树干在水里不稳定,它会翻滚,人在上面坐立不稳,人们根本无法在这种圆柱形树干上面活动。

  就这样,人们就用石斧、石锛、锸等工具,将圆圆的树干削平。后来,发现用火比石斧加工木材更为方便。人们将树干上不需要挖掉的地方都涂上厚厚的湿泥巴,然后用火烧掉要挖去的部分。这样被烧的部分就被烧成一层炭,再用石斧砍,就比较容易了。独木舟就是这样制造成功的。

  在中国古籍《易经—系辞》中有“刳木为舟”的记载,就是说独木舟是刳木而成的。1958年,江苏武进县出土3条独木舟,据考证是春秋战国时的独木舟,长11米,宽0.9米,深0.4米,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这些木舟最大长度为8.5米,3500年前用于沼泽摆渡运输货物和乘客。它们将进行保存用于未来研究,同时使用保护索伦特海峡“玛丽-罗斯号”不被瓦解的保存技术来吸引游客前来参观。

网络配图

  之前曾发现过青铜器时代的木舟残骸,但从未在同一地点发现这样多的木舟。约克考古信任基金会伊恩-潘特(Ian Panter)说:“这是一个令人惊奇的重大发现,通常发现一艘古代木舟不足为奇,但在同一个地点发现8艘古代木舟是非常难得的,而且整个挖掘处于正常考古状况。”

  考古学家指出,这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再现青铜器时代船只建造和木制工艺,人类的精巧独创性设计如何克服正在改变的自然环境。

  大约4000年前,由于海平面上升导致加拿大彼得伯勒市周围干旱地区被海水淹没,成为一片湿地沼泽。当地居民被迫改变生活方式,船只和其它人工产品出现在周边地区,并证实人们很快能够适应。

网络配图

  每艘木舟都是由单个树干粗削而成,6艘木舟来自橡树,1艘木舟来自桤木,1艘木舟来自椴木。从每艘木舟修补的补丁可证实它们是主人的宝贵财产。

  潘特说:“它们已使用很长一段时间,木舟上存在着修补迹象,一艘木舟带有粘土内衬,使其具有防水性,另外一两艘带有木塞。”此外,一艘木舟内外装饰着一个十字图案,但是其重要性并不清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最新考古发现:还原兵马俑最初颜色
在挖掘的最初,在兵马俑身上的色块还是比较明显和鲜艳的,有朱红、大红、紫红、粉红、深绿、粉绿、粉紫、天蓝、中黄、橘黄、黑、白、赭等。从这些保存了两千多年得以展现到世人眼前的颜色来看,就足以说明颜色之丰富了。兵马俑中用于涂刷的颜料全部为矿物质颜料,不易掉色,不易发生化学变化,相比较于现代的化学染料甚至是植物颜料都是高出一个层次的。而关于颜料的质地,上色的方法等内容,若是可以,将在以后再展开。网络配图陶俑的颜色1、①头发、发髻和发辫普遍为赭黑色或灰兰色。发带的颜色为朱红色。②脸为粉红色,五官的描绘中不得不提的是眼睛,先用一层白色的绘制,再用黑色细笔绘上眼珠,然后用墨勾画出睫毛,炯炯有神,而且眼睛大小睫毛长短浓密各不一,不止千人千面,更可以说是千人千眼。胡须也是用墨勾出,若是有胡须,也是用墨细细勾出。③裸露的皮肤普遍为粉红色,但是可以在脸上看到由于光线的影响而投下形成的阴影处为暗色,对于鼻孔内外颜...
· 考古界最新发现:最早期的食物文物
无论是中国人、意大利人还是阿拉伯人,都说自己率先发明了面条。现在,这场争论画上了一个句号。在中国黄河流域的喇家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距今4000年的面条,其他任何国家的面条的历史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考古学家称沉积锥和碗底之间形成一个真空区,允许面条保留下来。烧焦的英国面包照片展示的烧焦的英国面包是在一个大坑内发现的。一些人认为这个大坑是一个垃圾坑,也有人认为是教徒们放祭品的地方。到了21世纪,它已经变成一个被水淹没的大坑。除了烧焦的面包外,上面还漂浮了一些新石器时代的碎片。面包是在英国牛津郡发现的,年代可追溯到5500年前。在建造一座新机场过程中,中国的建筑工人发现了“液体黄金”。当然,这里的“液体黄金”是对于考古学家而言。当时,工人们在西安的一个墓葬内发现一个密封的青铜蒸煮罐,里面的汤仍处于液态。由于2400年的青铜氧化,汤早已经变成绿色。在汤内,考古学家还发现了骨头。这瓶葡萄酒是在德国发...
· 最新考古发现:5500年前的皮鞋是什么样?
几千年前,人类的祖先就有了穿鞋的习惯,用兽皮裹足、用皮造履到现代皮鞋,穿着皮鞋的历史相当悠久。在中国,现代皮鞋的生产还只有12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皮鞋的造型、款式、结构以及穿着功能都胜其它鞋类,因此,皮鞋生产发展迅猛。当今,皮鞋已成为人们最喜爱的一种鞋类,成为美化人民生活的大宗商品之一,在服饰类中成为“举足轻重”的产品。网络配图大约5500年前,生活在亚美尼亚山区的古人便已开始穿皮鞋,是已知最早穿皮鞋的人,而他们所穿的皮鞋自然也就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皮鞋。研究人员在刊登于9日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上的报告中指出,在亚美尼亚发现的皮鞋保存完好,由一张皮子制成,前后用带子束紧。据悉,这支穿旧的右鞋是在一个洞穴内发现的,一同发现的还有其他一些能够证明有人曾住在洞内的证据。皮鞋内填满干草,干草的年代与皮子一样,都可追溯到5637年至5387年前。爱尔兰科克大学学院考古学家罗恩...
· 最新考古发现北庭故城外城是唐代建筑
近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经过考古发掘,根据城墙构筑方式、出土文物、文化层叠压现象以及包含的文物残片等情况,作出专业判断,确认北庭故城外城为唐代建筑。从城墙顶部下到数米深的探沟内,从土层断面清晰可见层层土质的变化。据考古专家介绍,最上面的土层是现代的,有塑料残片、杂草等;第二层为宋以后,这层里发现了钧窑瓷器残片;第三层是唐代的,这层发掘出大量唐代特征陶片、砖瓦残片,还发现了一枚“开元通宝”至此,一个学术文化界争论近百年的北庭故城外城是唐代建筑,还是宋代高昌回鹘时期建筑的争论尘埃落定。历史资料表明,北庭故城在唐代时最为繁盛,从庭州到北庭都护府,再到北庭大都护府,它的级别不断提升,管辖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最终成为天山北麓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 揭秘中国最新考古发现:还原兵马俑最初颜色
在挖掘的最初,在兵马俑身上的色块还是比较明显和鲜艳的,有朱红、大红、紫红、粉红、深绿、粉绿、粉紫、天蓝、中黄、橘黄、黑、白、赭等。从这些保存了两千多年得以展现到世人眼前的颜色来看,就足以说明颜色之丰富了。网络配图兵马俑中用于涂刷的颜料全部为矿物质颜料,不易掉色,不易发生化学变化,相比较于现代的化学染料甚至是植物颜料都是高出一个层次的。而关于颜料的质地,上色的方法等内容,若是可以,将在以后再展开。陶俑的颜色1、①头发、发髻和发辫普遍为赭黑色或灰兰色。发带的颜色为朱红色。②脸为粉红色,五官的描绘中不得不提的是眼睛,先用一层白色的绘制,再用黑色细笔绘上眼珠,然后用墨勾画出睫毛,炯炯有神,而且眼睛大小睫毛长短浓密各不一,不止千人千面,更可以说是千人千眼。胡须也是用墨勾出,若是有胡须,也是用墨细细勾出。③裸露的皮肤普遍为粉红色,但是可以在脸上看到由于光线的影响而投下形成的阴影处为暗色,对于鼻孔内外颜...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