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故宫下藏着元朝皇宫 考古正在探秘紫禁城前世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23
转发:0
评论:0
故宫下藏着元朝皇宫考古正在探秘紫禁城前世,“大殿宽广,足容六千人聚食而有余,房屋之多,可谓奇观。此宫壮丽富赡,世人布置

  “大殿宽广,足容六千人聚食而有余,房屋之多,可谓奇观。此宫壮丽富赡,世人布置之良,诚无逾于此者。顶上之瓦,皆红黄绿蓝及其他诸色,上涂以釉,光泽灿烂,犹如水晶,致使远处亦见此宫光辉。”元朝的皇宫,即元大内,在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书中令人神往,但这么多年来,考古学家几乎没有在紫禁城中找到任何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日前,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发布一组考古成果,其中包括在故宫的隆宗门西发现元代地层及元大内建筑物遗存,立刻引发广泛关注。壮丽富赡的元大内是否就在现存的紫禁城之下?

  元大都宫城位置和中轴线在哪儿,学界一直没有定论

  故宫是元明清三代的皇宫,关于北京的许多秘密层层叠压在宫殿之下。

  “元朝在北京的统治时间比较短,不过80多年。元大都至少2/3都已经被叠压在明清的北京城下,面貌不清。上个世纪60年代,北京城的城市考古开始之后,考古学家结合考古材料与古代的地图和文献,逐渐把元大都城墙的位置确定下来,并最终落在了地图上。”故宫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李季所说的考古学家,正是已故的徐苹芳先生。

网络配图

  徐苹芳先生还对北京城的其它元代遗址进行了考证,确立了元大都几个重要的坐标基点。比如北海公园,是元大都当时非常重要的中心区域,明清没有大动过。团城,至今仍保留有大量的元代遗迹。还有阜成门的白塔寺,据说是忽必烈亲自选址而建。

  “但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那就是元代的宫城,也就是元大内在什么地方,它的中轴线和紫禁城的中轴线是否重合。虽然没有更多的考古证据,徐苹芳先生认为两者是重合的,从景山、地安门到钟鼓楼一线,动土时都有道路的痕迹。”李季说。

  当然也有其它观点。目前主要有两说,一说认为元大内的中轴线要大大地往西,应该就在北海公园。还有的认为在北海与现在的中轴线两者之间,以故宫的断虹桥为点。因为断虹桥石头的栏板、雕刻的样式与元代非常相似,很多人认为是元代的原物,它可能是中轴线上的一座桥。但这些都是根据文献进行推测的,并没有什么考古的证据。

  “这些年故宫一直都有动土,每一次动土也都有古建部的人在现场勘看记录,但之前在紫禁城范围内始终没有发现任何的、可以确认的元代遗存。”李季说。

  在紫禁城任何地方动土都是大事儿,考古只能随着一些刚性的基建走

  紫禁城是世界文化遗产,72万平方米的面积内,在任何地方动土都是件大事儿。在故宫里做考古很难,重重叠叠的宫殿盖满了房子。上个世纪曾有人设想在故宫内做一个地下库房或者地下展厅,都被斩钉截铁地否决了。“可以说,一直以来大家都坚持着这样的保护理念,即故宫里的一砖一瓦都不得擅动。所以故宫的考古只能随着一些刚性的基建走,用最极限的面积收集最细致的信息,相当于在非常大的面积内做微创手术。”李季介绍。

  故宫考古所成立后,寻求元代遗存成为重要的学术课题。故宫不允许大的动工,但配合“平安故宫”进行的一些刚性的管道工程一直在进行。本着对遗产最小干预的原则,消防管道、供水排水以及电缆工程一般走的都还是原来的路线,但即使如此,也得挖出原来的剖面,考古人员正好可以利用这些有限的剖面,好好研究,这次能够有所发现,也是非常幸运的事。

  新发现的元代地层位于隆宗门西广场的北侧、内务司各司值房南侧。经考古发掘确定其层位关系由晚及早分别为清中期的砖铺地面和砖砌排水沟,明后期的墙、门道基址、铺砖地面、砖砌磉墩和明早期的建筑基槽,最下层的是素土夯筑层和夯土铺砖层基槽。

网络配图

  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夯土堆积层为一层夯土层一层铺砖层,层层叠压。夯土为深褐色黏土,大致平面分布,较致密,每层厚度不等。而素土夯土层,开口距地表1米,最深处距地表3米,为黄色绵沙土、褐色黏土和黄色细沙土,层层夯筑,大体呈平面或波状分布,有的夯层包含少量坚硬的料礓石块。考古工地执行领队徐华锋介绍:“从层位关系判断,夯土铺砖层建筑基槽、素土夯筑层为该遗址最早的一组堆积。夯土铺砖层堆积的土质土色、包含物、建筑工艺等与慈宁宫花园东院遗址的夯土夯砖层明显一致,可早到明代早期;而素土夯筑层出土的布纹瓦、琉璃瓦、黑釉、白釉瓷片等遗物具有明显的金元时代风格。按照考古发掘‘就晚不就早’的原则,根据地层关系和包含物可以初步推断夯土铺砖层建筑基槽和素土夯筑层的年代为元代。”

  新发现相当于为元代遗存找到了样板,也有助于研究中轴线变迁

  “这是非常难得的三叠层。非常纯净的一块土,绝对没有任何明初以后的遗物存在,金元的瓷片是经过陶瓷考古学家反复确认的。而且这肯定是一处与建筑有关的基址,有人工夯实的痕迹,显然是规划内的建筑,这给我们很大的信心,虽然下一步的走向并不清晰,但沿着这条线一定还会有发现。”李季说。

  在前不久召开的专家论证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认为,这一发现在故宫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作用,对研究紫禁城元明清三代和北京城中轴线变迁,乃至紫禁城历史及中国古代建筑史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李季最为兴奋的是,“此次考古相当于为元代遗存找到了样板。即使以后在两个大的宫殿间隙找到了上面没有叠压的、单独的地层出现,也有了辨认的可能性。”

网络配图

  “隆宗门以西的这处三叠层,具有惟一性,是学术研究和保护展示的重要遗存。我们正在委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制定相关的保护规划,在这里设计出与故宫风格相和谐的保护性建筑,集中展示。”李季说,故宫一边发掘一边考虑,如何既不破坏故宫的景观,又能最大程度地向公众展示考古发掘成果,让大家知道在紫禁城的底下还有曾经的元大内。

  新的考古发现必然引来新的观点。故宫的王子林研究员根据这些新发现,推测元大内中轴线应在目前的武英殿至慈宁宫一线。“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我们知道,朱棣当燕王时,元大内并未毁掉,燕王府就改建于元大内之上。由燕王而为帝之后,永乐帝又将燕王府改建为西宫。决定迁都北京后,为了保存西宫的部分建筑,紫禁城的中轴线不得不东移,这样就摆脱了元大内中轴线的控制,按照南京紫禁城的规制进行设计和建造,形成统一的建筑风格。可以说武英殿至慈宁宫这一区域存在着巨大的想象空间,极有可能是元大内、燕王府和西宫的建筑基址。希望随着考古工作的继续,能有相关的印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故宫地下竟隐藏元朝皇宫紫禁城下还有秘密
我们所熟知的紫禁城,其实是建造在另一座宫城的遗迹之上的,考古学家发现,故宫的隆宗门西发现元代地层及元大内建筑物遗存,壮丽富赡的元大内是否就在现存的紫禁城之下?故宫是元明清三代的皇宫,关于北京的许多秘密层层叠压在宫殿之下。“元朝在北京的统治时间比较短,不过80多年。元大都至少2/3都已经被叠压在明清的北京城下,面貌不清。上个世纪60年代,北京城的城市考古开始之后,考古学家结合考古材料与古代的地图和文献,逐渐把元大都城墙的位置确定下来,并最终落在了地图上。”故宫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李季所说的考古学家,正是已故的徐苹芳先生。网络配图徐苹芳先生还对北京城的其它元代遗址进行了考证,确立了元大都几个重要的坐标基点。比如北海公园,是元大都当时非常重要的中心区域,明清没有大动过。团城,至今仍保留有大量的元代遗迹。还有阜成门的白塔寺,据说是忽必烈亲自选址而建。“但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那就是元代的...
· 故宫考古新发现:地下竟然埋藏着元皇宫?
我们所熟知的紫禁城,其实是建造在另一座宫城的遗迹之上的,考古学家发现,故宫的隆宗门西发现元代地层及元大内建筑物遗存,壮丽富赡的元大内是否就在现存的紫禁城之下?故宫是元明清三代的皇宫,关于北京的许多秘密层层叠压在宫殿之下。“元朝在北京的统治时间比较短,不过80多年。元大都至少2/3都已经被叠压在明清的北京城下,面貌不清。上个世纪60年代,北京城的城市考古开始之后,考古学家结合考古材料与古代的地图和文献,逐渐把元大都城墙的位置确定下来,并最终落在了地图上。”故宫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李季所说的考古学家,正是已故的徐苹芳先生。网络配图徐苹芳先生还对北京城的其它元代遗址进行了考证,确立了元大都几个重要的坐标基点。比如北海公园,是元大都当时非常重要的中心区域,明清没有大动过。团城,至今仍保留有大量的元代遗迹。还有阜成门的白塔寺,据说是忽必烈亲自选址而建。“但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那就是元代的...
· 紫禁城下面到底埋葬着什么元朝的皇宫是不是在下面呢
紫禁城下面到底埋葬着什么秘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们国家历史久远,文化渊源留长。很过古代的产物都流传到了今天。故宫就是古代的建筑,它包含着我们古代人们的智慧。现在故宫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的重点保护对象,同时也是我们国家的5A级的旅游胜地。故宫也叫做紫禁城,而现在人们把这里叫做故宫博物院。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来这里参观游览。故宫最早是由明朝建立的,明朝灭亡以后,清朝建立新的政权。他们依然沿用故宫最为皇帝的住所。从明朝开始,到清朝灭亡,这里一共居住了二十四位皇帝。故宫作为皇帝的日常生活起居和处理朝廷政务的地方,一般的老百姓是不能随便进入的。虽然朝廷官员和达官显贵可以进出故宫,但是也不能随意走动。只有皇帝、皇帝的妃子和宫里面的宫女太监可以随便在故宫内部走动。同时故宫的安全保护制度也是非常严格的。它作为皇帝的住所,在当时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清朝和明...
· 考古新发现:元皇宫遗址就在“紫禁城”内
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发布了一组考古成果,包括首次发现的元代地层、大型宫殿建筑遗址、宫廷御用瓷器碎片埋葬坑等。其中,元代地层是近两年来故宫考古的突破性发现。网络配图在王朝更迭中,被埋藏在地下数百年的元代大内,也就是元朝皇宫,近日在故宫博物院内露出端倪——隆宗门西发现的一组建筑遗存中,发现的瓷片、瓦片等将地层时代回溯至了元代。这一发现在故宫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作用,对研究紫禁城元明清三代和北京城中轴线变迁,乃至紫禁城历史及中国古代建筑史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故宫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李季介绍,地层位于隆宗门以西,经考古发掘确定其层位关系由晚及早分别为:清中期的砖铺地面和砖砌排水沟;明后期的墙、门道基址、铺砖地面、砖砌磉墩和明早期的建筑基槽;最下层的素土夯筑层和夯土铺砖层基槽。网络配图特别是最下层的这组遗存从层位关系判断为该遗址最早的一组堆积,结合其包含物推断其年代指向为元代,按照考古发掘“就晚不就...
· 考古发现汉代皇宫地道竟然比紫禁城还大
“这些地下通道多发现于后宫,有的还设有门房,以控制进出人员,”刘庆柱研究员说,“在汉以前的古代宫殿遗址内,还没有发现过类似的建筑。”在10月30日结束的“汉长安城考古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研究员了这一惊人发现。网络配图汉代宫城地下发现的多条通道到底意味着什么?神秘的地道起着怎样的作用?记者为此了刘庆柱研究员。网络配图从1985年至今,始终在汉长安城考古一线工作的刘庆柱研究员告诉记者,在20年的时间里,这些秘密的、纵横交错的地下通道是随着挖掘的不断深入,逐步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的。网络配图由于要在农田的地表下挖掘,加之中国的古建筑一般都采用土夯的形式,使得整个考古发掘的进程很缓慢,因为地基和浮土很难区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