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探秘:《孙子兵法》真是孙武所著吗?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54
转发:0
评论:0
导读:《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军事巨作,它被广泛的运用于现代军事战争、企业管理等多方面,许多知名伟人也曾拜读过,然而这样一部伟大著作究竟是谁做的?历史上疑点颇多。网络配图孙子名武,又称孙武子,是我国古代军事家,兵家的创始者。齐国乐安(今山东博兴北,一说惠民)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5世纪初。孙武原为齐国田氏后裔,后来因为躲避战乱,流离漂泊到吴国,得到吴王的重用,帮助吴国改革图强。吴国在孙武的辅佐治理下西破强楚,南服越人,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国力达到全盛。孙子一生对后世最大的贡献是他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它是我国现存最早、也是最杰出的兵法,历来被称作“兵经”。这本书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比较系统地涉及战争全局问题,总结了若干至今仍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是不朽的军事名著。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哺育了我国一代又一代军事家的成长。“治世之能臣...

导读:《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军事巨作,它被广泛的运用于现代军事战争、企业管理等多方面,许多知名伟人也曾拜读过,然而这样一部伟大著作究竟是谁做的?历史上疑点颇多。

网络配图

  孙子名武,又称孙武子,是我国古代军事家,兵家的创始者。齐国乐安(今山东博兴北,一说惠民)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5世纪初。孙武原为齐国田氏后裔,后来因为躲避战乱,流离漂泊到吴国,得到吴王的重用,帮助吴国改革图强。吴国在孙武的辅佐治理下西破强楚,南服越人,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国力达到全盛。

  孙子一生对后世最大的贡献是他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它是我国现存最早、也是最杰出的兵法,历来被称作“兵经”。这本书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比较系统地涉及战争全局问题,总结了若干至今仍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是不朽的军事名著。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哺育了我国一代又一代军事家的成长。“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专门为本书作著,他的《孙子注》颇为后人称道。唐太宗、宋仁宗、明代大儒王阳明、丞相张居正、清人朱墉都曾力主学习此书。

  毛泽东早在一九三八年在其名著《论持久战》中高度评价《孙子兵法》,称赞书中理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科学的真理。现在,《孙子兵法》已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传到世界各国。除了军事领域外,它还被运用到外交活动、企业管理、市场竞争、体育竞赛等方面,成为世界人民最喜爱的读物之一。

  然而,这样一本旷世奇书,在广泛流传的同时,它本身的许多疑点也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目光。

  首先,《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就是一个令史学家疑惑不解的问题。《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个“孙子”,一是春秋后期吴国的将军孙武,一是战国中期齐国的军师孙膑,他们各有兵法传世。《汉书•艺文志》“兵权谋家”记载有《吴孙子兵法》和《齐孙子》两种,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注前书的作者是“孙武”,后书的作者是“孙膑”。然而后世所能见的只有《孙子兵法》一部,据说孙膑的兵法书自东汉末年以后就失传了。

  于是,自宋代以来,就有许多人开始怀疑和猜测《孙子兵法》的作者。有人根据《孙子兵法》阐述的多是战国时代的情况,认为此书源出于孙武而完成于孙膑,因为书中有大量关于战国时期的内容,在春秋时期的孙武是不能预测到他死后之事的。还有一些人干脆主张孙武在历史根本不存在,《孙子兵法》是孙膑所作。公元1200年,南宋的军事研究者叶适就下了这样的一个结论:孙武并无其人,“其事其书皆为纵横家作伪”,他是这样质疑的:如果孙武像世人传说的那样“南服越人、西灭强楚、北威齐晋”,为什么没有被升为卿大夫?在举世公认的权威史书《左传》中,为什么没有关于孙武一字一句的记载?叶适的观点在当时掀起巨大波澜。影响巨大,直至近代。

  另外还有几种孙武与他人“合一”的说法。一为“武伍一人”说,清朝中期的山东文人牟庭认为:《孙子兵法》是伍子胥的作品,“武”不是孙武的名字,而是《孙子兵法》原来的书名。一为“武膑合一”说,该观点认为孙武和孙膑是同一个人,孙子名武,膑是他的绰号。由于孙子在吴、齐两国都呆过,司马迁没能分辨出来,就误以为是两个人,将二者记载于《史记》之中。

网络配图

  纷纭离奇的争论一直到建国后才见分晓。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西汉墓葬,出土了大批竹简,包括《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这一发现不仅使失传了1700多年的孙膑著作得以重见天日,而且证实了《史记·孙子传》和《汉书·艺文志》关于两个孙子有两部兵法的记载是正确的。

  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学者认为,《孙膑兵法》的发现还不能证明《孙子兵法》就是春秋末年的孙武所撰,主要有以下几大疑点:第一、《孙子兵法》的许多用语都是战国时代流行而春秋时所未见的。如“形名”、“霸王”等;第二、《孙子兵法》记载用兵数动辄十万,但是春秋时期即使是大国用兵也不过二、三万人,只有到了战国中期,才有用兵十万至数十万的记载。第三、《孙子兵法》所谈的战术多为运动战,主张深入敌后,长距离的调遣。这些都是战国时代的打法。第四、《孙子兵法》言兵,由“将”独当一面,这一军事格局是战国时期的写照,春秋时的战争一般都由国君亲自统率军队出征。第五、《孙子兵法》有关于苏秦的记载:“燕之兴也,苏秦在齐”,而苏秦活动的时代当战国中后期,在孙武之后约200年。这些疑点不能正确解释的话,要断言《孙子兵法》系孙武所作,似乎有失偏颇。

  其次,《孙子兵法》究竟是八十二篇还是十三篇,这也是史学家和军事学家苦苦探索的问题。《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两次提到兵法“十三篇”:一是吴王阖闾说“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二是“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吕氏春秋·上德篇》记载“孙武,吴王阖闾之将也,兵法五千言是也。”这里的“五千言”也是指“十三篇”。曹操《孙子略解序》中称:“孙子者,齐人也,名武,为吴王阖闾作兵法一十三篇。”这些记载都说明《孙子兵法》只有十三篇。“八十二篇”之说最早出现于《汉书·;艺文志》,作者班固认为《吴孙子兵法》共八十二篇、图九卷。到汉成帝时,任宏论次兵书,定著《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有一种观点认为《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传至东汉末年,曹操认为世人对《孙子兵法》“失其旨要”,于是删掉了其中69篇,只注“十三篇”,这就是现今所说“十三篇”的来历。

  但是《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的真伪性令人怀疑,“八十二篇删减说”也就没有多大的说服力了。1996年9月,新闻传媒报道在西安发现了《孙武兵法》八十二篇抄件,全世界为之震惊!抄件持有者张敬轩是清光绪时进士、晋陕名人张瑞玑之孙。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张瑞玑被调任陕西韩城知县,在赴任途中,他慧眼识宝,用重金买下了《孙武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汉简。

网络配图

  1923年,张瑞玑辞职回家专门研究整理这些汉简。张瑞玑去世后,其子张联甲遵照父训,终将此书竹简整理成册。“文革”时期,张联甲恐汉简兵书“惹祸”,采取“毁简保兵法”策略,主动将竹简烧掉。在“红卫兵”监督疏忽时,从火中抽出一捆即将点燃的竹简(即“八十二篇”中的第三十一篇),从而幸运地保存了一件汉竹简原物和张瑞玑父子书理竹简的墨迹手稿。如今,这些珍贵的保存在了张家第三代张敬轩手中,被称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文化宝库中崭新的华章”。

  如果这些文物被证属实,那么《孙子兵法》应该是八十二篇而不是十三篇,然而这则轰动一时的消息没过多久,就遭到很多人的质疑。许多历史学家和军事专家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考证,结果发现漏洞百出。

  其一,张瑞玑之后的身世是否属实?据考证,张联甲与张瑞玑根本无血缘关系,所谓张联甲是张瑞玑的儿子之说纯系捏造。这就使“张氏三代护国宝”的故事不攻自破,汉简来自“张氏家传”的说法也就成为无稽之谈。其二,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竹简在没有科学储藏条件的情况下,在地上经历二千年而不腐是不可能的,何况是经历了那么多折腾而保存完好。其三,张敬轩拿出的所谓抄自其父于“民国十二年”的抄本原件,据专家考证,实际上是抄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说明抄本也不是真品。其四,先秦著作一般不是出自一人之后,大多为同一派系的人累世完成。

  即使是《孙子兵法》“十三篇”,也可以看出有后人增益的成分,何况是篇幅更多的“八十二篇”!而据张敬轩介绍,孙武不仅独立完成了八十二篇巨著,还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为《孙武兵法》,这也存在着许多的不合常理之处。

  孙子兵法究竟是不是孙武所做呢?我们或许还需要更多的资料的发掘。期待我们早日解开这个世纪谜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真是鬼谷子的老师吗?
《孙子兵法》被称为镇国之宝,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孙子兵法》是作者是孙武,而孙子的后人孙膑又是鬼谷子的弟子。当然这并不能证明什么,但《鬼谷子》一书里却多次出现了《孙子兵法》的内容,比如《孙子兵法》里的致人而不致于人,到了鬼谷子里则成了制人而不制于人,这样的思想比比皆是。有时候不客观的说,鬼谷子其实是起着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孙子,下启孙膑。《鬼谷子》一度被称为文兵法,而《孙子兵法》则被称为武兵法。实则上读懂了孙子兵法也就读懂了鬼谷子,反之也是一样。有一点可以确定,鬼谷子必然读过《孙子兵法》。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纵横家鬼谷子的弟子孙膑和庞涓是通晓兵法,称为军事家的原因。鬼谷子是一个操盘者,是一个布局者。对于每一盘棋,每一个人,鬼谷子强调一定要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这样...
· 孙武简介春秋战国孙子兵法著作者兵圣孙武生平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汉族,他出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春秋时期齐国乐安[1][2](今山东省广饶县)人,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所著《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的记载记载孙武的史料即《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武与孙武孙孙膑、吴起合列一传,记载如下。孙子故里——山东广饶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於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闾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於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
· 孙武是哪国人?他著写的《孙子兵法》何时才被重视?
孙武是哪国人?他著写的《孙子兵法》何时才被重视?孙武被称为是“兵家至圣”,还有“百世兵家之师”和“东方兵学鼻祖”等美誉。当然这些都是因为他著写的《孙子兵法》被后人推崇为兵家必读之书,从古到今在军师方面都有着极高的地位。当然《孙子兵法》的内容不仅适用于战场上,各个领域都能被广泛运用。孙吴是春秋末期齐国人,其实《孙子兵法》刚出世时并没有收到太大的关注,直到以后才慢慢被后人所重视,这中间究竟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兵家之圣,孙武之名可谓家喻户晓,然而在春秋战国时代,写下孙子兵法的孙武,却不闻于诸侯,没什么名气可言。原因很简单,在司马迁的《史记》之前400余年,不谈《左传》、《吕氏春秋》等这些著名典籍了,即便一般的文献典籍中,也都没有提及“孙武”。如果孙武像后代孙膑一样,有比较高的知名度,史书又岂能不浓墨重彩的记录一笔?这不免让人奇怪,孙武写下的《孙子兵法》,是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著作...
· 一代兵圣孙武:其著巨作《孙子兵法》却郁郁而终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公元前512年,孙武刚任将军便帮助吴王消灭楚国的两个保护国钟吾国及徐国,吴王想乘胜进攻楚国,但孙武制止,认为吴军已疲惫,不宜再战,于是吴王引兵回国,由此可看出孙武的冷靜思考。不久,伍子胥提出「疲楚误楚」之略,轮番骚扰楚国达六年,使楚军认为吴国只敢骚扰,不敢进攻,放松了警惕。公元前506年,楚国进犯吴国的保护国蔡国,蔡国求救于吴,唐国也愤怒于楚国的蛮横,帮助吴国进攻楚国。吴王傾国之力,闔閭亲率其弟夫概、伍子胥、孙武和伯嚭等统率3万吴军奇袭楚国。孙武认为兵贵神速,所以率领3500精兵采取迂回战略,避实击虚,在蔡、唐两国协助下,夺下...
· 吴文化—人物春秋—著《孙子兵法》的孙武
孙武,世人称他为“孙子”,古代杰出的军事家,所著《孙子兵法》13篇,历来被誉为“兵学圣典”。孙武是齐国人,寓居吴国,因熟谙兵法,进见吴王阖闾。阖闾说:“你的13篇兵法,我已全部读完了,是否可以小试一下,你是怎样操练阵势的呢?”孙武回答说:“可以。”吴王阖闾从宫中选出180多位美女,又委派他的两位心爱的夫人任队长。孙武在将台上不止一次发号施令,可是这些“女兵”却不当一回事,竟然哈哈大笑起来。孙武严肃地宣布:“我反复宣布和告诫大家,而你们却视同儿戏,不认真执行,这是队长的过失。”说完下令斩掉两位队长的脑袋。阖闾大吃一惊,急忙传下命令说:“我已知将军能用兵了,千万不要杀掉我的两位夫人。”孙武却说:“将在军中,君令有所不受!”坚持杀掉两位夫人,另选队长,继续操练。这一来没有一个人敢不听命令,确实像一支军纪严明的部队了。孙武操练完毕后,派人向吴王报告说:“现在部队已经训练得很整齐了,请君王检阅,随君...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