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明十三陵为何单单定陵被打开:棺椁消失尸骨无存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53
转发:0
评论:0
明十三陵为何单单定陵被打开:棺椁消失尸骨无存,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项考古计划曾试图解开十三陵所有秘密,最早提出该计划的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项考古计划曾试图解开十三陵所有秘密,最早提出该计划的,是当时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还有郭沫若。这是中国第一份由历史学家正式提出的挖掘古代皇陵的考古计划。但十三陵最终只有一座陵墓的地宫被成功打开,这就是至今中国惟一被考古学家打开的皇陵——定陵。

  掘一年方才找到墓葬入口 挖掘古代皇陵的考古行动于1956年春开始。在挖掘计划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长陵是首选目标。然而,对长陵的调查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最终,考古队决定另找一个陵墓试掘。经多方调查,定陵进入考古队的视野。  

  网络配图

  1956年5月,试掘正式开始。考古队在定陵宝城一处城砖脱落的位置挖开第一条探沟。探沟刚挖到1米多深,就在宝城内侧的墙壁上发现一块砌在墙里的石条,擦去石条上的泥土,3个刻在石条上的字显露出来:“隧道门”。

  十几天后,考古人员在城墙的下方发现一个券门,同时在探沟的两侧发现两道砖墙,两墙之间形成一个隧道,伸向宝城的深处,考古队判断这就是通向地宫的隧道。

  为减轻挖掘工作量,考古队没有继续第一条探沟的挖掘,而是在第一条探沟的延长线上挖开第二条探沟。但一个多月过去了,第二条探沟一直没有新的发现,在第一条探沟中曾经出现的隧道砖墙也奇怪地消失了。

  进入9月,挖掘工作才出现新的转机。一天,在第二条探沟的深处,一个挖掘工意外发现一块带有刻字的小石碑,上面刻着:“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

  明朝人把地宫的墓墙称为“金刚墙”,这块石碑明确提示了地宫的具体位置。

  考古队在通向宝顶中心的方向开挖了第三条探沟。到第二年5月,考古队穿透厚厚的土层,找到了坟墓的外墙——金刚墙。在金刚墙上,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梯形开口。它应该就是万历皇帝入葬时的入口。 

  网络配图

  万历“变”穷凶极恶“大地主”定陵发掘于1956年5月破土动工,到1958年7月底,清理工作基本结束。据说当时定陵被打开的时候,全部人都惊呆了,金碧辉煌,到处都是宝物,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在短短的20分钟之后,这些宝物却全都变黑了。原来,掘墓的人缺少缺少专业知识,导致这些宝物在接触空气后没有得到保护,结果全部被氧化,十分可惜。

  9月,明万历帝后的殉葬品走出地下宫殿,登上故宫神武门城楼,向民众展出。展览后,定陵博物馆筹建人员加速了修补、保护、复制殉葬器物的步伐。

  首先要修补、复制的自然是三具尸骨。三具头骨被送往中科院古人类古脊椎动物研究所进行修补。同时,找了两位从事雕塑的老师,做万历帝后的模型。

  由于万历皇帝在他们心中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典型代表,模型的制作自然要按照地主形象进行艺术加工。 两个月后,万历帝后的三具人体石膏模型送往定陵。只见万历头戴瓜皮金丝小帽,横眉怒目,鹰钩鼻子下挂着一张血盆大口,摆出一副要吃人的架势。左腿长,右腿短,身体极不平衡地站立着,手握皮鞭,侧身站立。似在追赶,又似在战斗和殴打他人。这独特的造型给人的感觉像是旧时一个穷凶极恶的大地主,正在对交不起田租的穷人进行残酷的蹂躏。

  其两个皇后则穿红着绿,涂脂抹粉,头戴鲜花首饰,妖冶而凶残,一副典型的地主婆形。 

  网络配图

  无知致明代织锦遗产遭损坏 在塑造万历帝后模型的同时,陵园内忙于对出土的织锦匹料进行技术处理和保护。有人建议,丝织匹料可以像古画一样进行托裱,背后衬用韧性大的纸张,以便卷舒。有人建议,糨糊内加入防腐剂,以便长久保存。

  可谁知这样的做法却遭到了著名文学家、后来又专门研究古代服饰的沈从文反对,沈从文觉得大家缺少对于明代织锦的保护知识,这根本就是在搞破坏。

  有些袍服的处理,也不尽如人意。比如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加入软化剂涂在半腐的衣服上,时间稍久,衣服颜色变深,软化剂蒸发,质料变硬,硬作一块,不能展开。这种轻率的处理方式未经反复实验,匆匆上手,效果不佳,只能停止。

  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定陵的出土文物基本上已修补、复制完毕。 1959年9月30日,定陵博物馆正式宣告成立。

  但是,定陵土的许多文物因为无知而被损害,当时很多人效仿挖掘陵墓的风气,纷纷准备再向唐陵、清陵等动手,但是都被制止了,现在看来,还好被制止了。

  官员发话 帝后棺椁扔下山 定陵博物馆一经开放,游客蜂拥而至。遗憾的是,在这深达27米的地宫深处,他们看到的只是一座空荡荡的洞穴。不少游客都失望地问道:“皇帝皇后的原棺椁哪里去了?打开地宫的时候不是还在吗?”

  棺椁确实消失了。颇具戏剧性的是,它的消失和定陵博物馆的成立,竟是在同一天进行的。

  1959年9月30日晨,曾铲下定陵第一锹土的民工王启发,接到博物馆办公室主任的指示:“马上就要开馆了,既然复制的棺椁已经做好,原来的棺椁就没用处了。你带几个人到地宫清扫,把那些棺木抬出来,好迎接领导来检查清洁卫生。” 

  网络配图

  于是,几个员工围住楠木棺,要取四周的铜环,便挥镐劈了起来。几十名警卫跟着主任来到棺木前。“大家辛苦一下,把这些木头板子扔了。”士兵们在主任指挥下喊着号子,将沉重的棺木抬起,来到宝城上。随着主任一声威严的口令“扔——”,战士们一齐用力,三具巨大的棺椁被掀下墙外,哗啦啦滚入山沟。

  据说,这些珍贵的木头被扔到山下之后,都被当地的村民当做好东西留了起来,有的做成了自己的棺材、有的加工成了衣柜。但是,捡到这些木头的村民,离奇的全都死了。

  封建思想 帝后骸骨被一把大火烧光了

  1966年,是一段动荡的岁月,各种打倒、批斗,波及到众多人,就连万历帝后的三具尸骨也没能幸免。

  为了彰显反对“保皇派”的先进思想,一声令下,烈焰腾起,广场一片火海。木柴伴着尸骨,在烈焰中“啪啪”炸响,似在呻吟,又像在反抗。烟灰四散飘落,纷纷扬扬,空气中散发着刺鼻的气味。随着一声炸雷,大雨倾盆而下。燃烧的尸骨在涌动的水流中浮荡飘摇,和翻起的泥土融为一体,重新回到了广袤的大自然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十三陵为何就定陵被打开?墓内却什么都没有呢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项考古计划曾试图解开十三陵所有秘密,最早提出该计划的,是当时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还有郭沫若。这是中国第一份由历史学家正式提出的挖掘古代皇陵的考古计划。但十三陵最终只有一座陵墓的地宫被成功打开,这就是至今中国惟一被考古学家打开的皇陵——定陵。掘一年方才找到墓葬入口挖掘古代皇陵的考古行动于1956年春开始。在挖掘计划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长陵是首选目标。然而,对长陵的调查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最终,考古队决定另找一个陵墓试掘。经多方调查,定陵进入考古队的视野。1956年5月,试掘正式开始。考古队在定陵宝城一处城砖脱落的位置挖开第一条探沟。探沟刚挖到1米多深,就在宝城内侧的墙壁上发现一块砌在墙里的石条,擦去石条上的泥土,3个刻在石条上的字显露出来:“隧道门”。十几天后,考古人员在城墙的下方发现一个券门,同时在探沟的两侧发现两道砖墙,两墙之间形成一个隧...
· 尸骨无存的才女上官婉儿墓穴中竟没有棺椁?
作为唐朝著名的“巾帼英雄”。上官婉儿的墓中有很多的重要文物,她的墓穴坐北朝南,深度大约10米,其中形制和出土物都保存比较完整。顶部都是塌陷状态,四壁残余的部分都高达1.38米。甬道前方砌筑的砖封门,目前仅剩下了二层。网络配图甬道内有一个墓志,记载完整。上面简单的介绍了昭容上官氏的生平,世系,而至于其他的情况均未记载。据考古人员发现,里面并没有棺椁,专家分析有可能是因为当时的家族争斗,所以造成了上官婉儿的墓地,遭受了他人毁墓。网络配图她在出生的时候家族就遭受了一场大型的灾难,导致她是在后宫掖庭中长大。因为聪慧过人,而被武则天重用。在唐中宗的时候被封为了昭容,之后被降为了婕妤,死时仅有47岁。上官婉儿的墓内不光没有发现棺椁和完整的尸骨,里面同样也没有贵重的金银玉器。有专家猜测上官婉儿的墓被毁是因为李隆基的的起事,因为她被看成是太平公主的党羽,所以死后墓地才受到牵连。网络配图上官婉儿的墓中有大量...
· 尸骨无存的一代才女上官婉儿墓穴中竟没有棺椁
作为唐朝著名的“巾帼英雄”。上官婉儿的墓中有很多的重要文物,她的墓穴坐北朝南,深度大约10米,其中形制和出土物都保存比较完整。顶部都是塌陷状态,四壁残余的部分都高达1.38米。甬道前方砌筑的砖封门,目前仅剩下了二层。网络配图甬道内有一个墓志,记载完整。上面简单的介绍了昭容上官氏的生平,世系,而至于其他的情况均未记载。据考古人员发现,里面并没有棺椁,专家分析有可能是因为当时的家族争斗,所以造成了上官婉儿的墓地,遭受了他人毁墓。网络配图她在出生的时候家族就遭受了一场大型的灾难,导致她是在后宫掖庭中长大。因为聪慧过人,而被武则天重用。在唐中宗的时候被封为了昭容,之后被降为了婕妤,死时仅有47岁。上官婉儿的墓内不光没有发现棺椁和完整的尸骨,里面同样也没有贵重的金银玉器。有专家猜测上官婉儿的墓被毁是因为李隆基的的起事,因为她被看成是太平公主的党羽,所以死后墓地才受到牵连。网络配图上官婉儿的墓中有大量...
· 隋炀帝陵墓谜团重重:墓中无棺椁尸骨
4月14日,扬州市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在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司徒村曹庄发现的两座墓葬中,已经发掘的那座为隋炀帝陵。下一步,考古人员将着手发掘位于“新隋炀帝陵”东侧的墓,专家推测,该墓主人可能为萧皇后,并对此墓寄予厚望,希望墓土的陪葬品可以提供更多历史信息。现场规模不及当时富人出土文物量少质高此次新发现的隋炀帝墓位于邗江区的一处房地产项目工地中,去年年底时,考古人员已经发现了少许古代碎砖,今年春节后,工地平整了土地,考古人员随即进驻,通过勘探发现了两座砖室古墓。发掘之初工作人员并未意识到这是一座帝王陵,仅从墓室规模判断,墓主人连当时的富人都算不上,已发掘的西侧墓葬有墓室、耳室和甬道,南北长4.98米,东西长5.88米,墓室深度2米多,只能算中小规模。但发掘过程土的一块墓志却让考古工作人员感到震惊,墓志上清楚刻有“隋故炀帝墓志”字样,记载去世时间为“大业十四年”等字样,皆与史实相符。此...
· 李莲英陵墓被挖掘打开棺椁后众人都出乎意料
李莲英墓在当年占地有二十多亩,有祠堂、配殿,墓地石牌坊横额上写着“钦赐大总管事公之墓”。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李莲英墓逐渐被荒废,成了一个在杂草丛中的大土堆。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看上去破败的土堆,下面却是固若金汤。赵广智等人挖掘了一个多星期,尝试了各种方法,却始终无法打开李莲英的墓室。网络配图后来,在附近一位老人的指导下,赵广智他们终于找到了李莲英墓的墓道,通过墓道挖掘,才顺利打开了李莲英的墓室。墓室里面整齐有序,里面的陪葬品有五十多件。由此可见,李莲英墓没有被盗墓贼光顾过。可是,当大家打开李莲英的棺椁后,众人全都惊呆了!原来,在棺椁中只有一个枯瘦的头颅和一双鞋底,身躯却不见踪影。李莲英死于1911年,到此时也不过50多年时间,即便是尸体腐烂,也不至于什么都没有,李莲英的躯体去哪儿了?网络配图不过,当时参与挖墓的人也没过多考虑。在惊讶之余,很快就重新投入了“工作”。经过几天清理,李莲英墓被...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