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秘:古墓中让人百思不解的“谜语”是何意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40
转发:0
评论:0
揭秘:古墓中让人百思不解的“谜语”是何意,三年前,济南解放东路二钢水泥厂旧址建筑工地,施工人员在挖掘土方时,发现了一座

  三年前,济南解放东路二钢水泥厂旧址建筑工地,施工人员在挖掘土方时,发现了一座规模较大的明崇祯二年砖砌多室墓。由于墓室早年被盗,没有发现墓志铭,所以无法确定墓主人的身份。但是墓室门楣上“赵公藏真处”的题额和“皇明崇祯二年端阳建”的落款等相关文字,却为我们隐约透露了这座神秘墓葬背后隐藏的秘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藏真处”是什么意思 这座明代古墓西侧墓室门已经被打开,上面雕刻有精美的兽首衔环图案和若干文字。门楣上的“赵公藏真处 ”字样,让我们首先了解到这样一个信息,这座古墓应该和明代末年一位赵姓人士有关。其中“藏真”一词应有特指,肯定是有别于普通人士存放棺椁的地方。那“ 藏真处”是什么意思呢?

  在浙江奉化有一座岳林寺,传说是弥勒菩萨化身布袋和尚出家、圆寂、埋骨之地,宋代高元之有诗赞美岳林寺曰:“弥勒藏真处,招提映碧空”。布袋和尚能以德行感化世人。也就是说,只有品德高尚可惠及乡里的人死后,其墓葬才能称作“藏真处”。那么,明代济南城中有哪位赵姓人士的墓葬可以享此称号呢?

  翻开浩瀚的典籍,有一位叫做赵强的人首先跃入我们的眼帘。这个赵强,是历城县的岁贡生(送入国子监读书的优秀生员),他性格慈善,被济南府城内的民众称作“ 赵佛”。据说曾有盗贼夜入其家,赵强不仅没有捉拿他,反而在听到盗贼诉说身世凄苦以后,倾力周济了他。两年后,赵强夜间行至山水沟(今泉城广场西),被强盗打劫,情急之下赵强连忙呼救,结果强盗听出是赵强的声音,马上就跪下祈求他原谅。原来这个强盗就是当年的盗贼,赵强在问清楚他是因为没钱安葬母亲才出此下策后,就原谅了他,并又帮他安葬了母亲,最终使这个人弃恶归善。因此赵强被时人公认为是德行著于乡里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与他一样,赵强的儿子赵应奎也是这样一个人,并且为官时曾经在刀下从容地游说群盗改邪归正。因此,赵应奎和秦邦彦等八人一起并称为有品行的济南名士。可见,赵强一家以德著称于当时。但问题在于,赵强、赵应奎是明代中期人,显然和明末“崇祯二年”的年号不合。

  “黄堂”是什么意思

  在古墓门楣两侧,有这样一副对联称赞墓主人说:“一代文章藏玉宇,千秋事业肇黄堂”。从这副对联的上联中,我们不难推测出,这座古墓的主人应该是一个很有学问并且有著作流传于世的人。赵应奎有一个儿子叫做赵世卿,字象贤,号兰渚,明代隆庆五年(1517 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有《司农奏议》和《司徒三约》等著作流传于世。他与明代济南诗人潘字霓、名宦穆深等人交往密切,是有明一代济南很有名气的大人物,完全符合“一代文章藏玉宇”的赞语。

  据史书记载,赵世卿死后葬于“荆山”,而这个荆山就在解放东路二钢水泥厂旧址的南边。由此可见,墓主人应该与赵世卿有着很大的关联。不过,1970年代,赵世卿的墓葬已经在荆山南麓被发掘,出土了《明资德大夫户部尚书赠太子少保兰渚赵公墓志铭》,明确告诉我们赵世卿死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与崇祯二年相差14年,所以这座墓葬的主人也不可能是赵世卿。

  对联的下联称赞墓主人说,“千秋事业肇黄堂”。也就是说,家族兴旺千秋永在的基业起于“黄堂”。那么?这个所谓的“黄堂”又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据《汉书·郭丹传》记载,黄堂是府一级行政长官办公的正厅。等到明清时期,借以代称“ 知府”。由此可见,墓主人肯定是个做过知府的人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弦和赵浚初孰是孰非

  沿着赵世卿家族的谱系考察下去,我们惊奇地发现,赵世卿有个儿子叫做赵弦。这个赵弦先是担任了官后军都督府都事一职,是个从七品的小官,然后升任为六品太仆寺丞,为皇帝管理与马匹相关的事务。继而成为从五品的户部江西清吏司员外郎,负责江西的财政事宜。最终外放出京,先后担任了河南府(今河南洛阳)知府和高州府(今广东茂名)知府。

  史志记载,赵弦很有才略,所到之处都有政声,显然是一个品德高尚可惠及乡里的人。而且他还著作有《牧民政略》一书,专门讲解如何以德行政,显然也配得上“一代文章藏玉宇”。更重要的是,作为知府,“千秋事业肇黄堂”也和他恰好合适,似乎这个墓主人“赵公 ”应该就是赵世卿的儿子赵弦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赵弦也有一个儿子叫做赵浚初,查看此人的事迹可知,他先是担任周王府(在今开封)左长史。周王依仗自己是皇亲国戚,导致所作所为往往触犯法律。每当周王犯错误时,赵浚初不但不怕得罪周王,反而总是按照职责对周王加以教育,全力维护百姓的权益,结果得到了开封百姓的拥护。因此朝廷便晋升他为河南知府。另外,赵浚初也有著作名为《宦迹录》,人生经历和他的父亲几乎如出一辙。如此一来,赵弦、赵浚初看似都符合墓主人的条件,此二人究竟孰是孰非呢?

  秦梦皋究竟是谁

  考察这座古墓,在“皇明崇祯二年端阳建”的后面,还有一个人的题名,自称“晚学秦梦皋书”。这个秦梦皋又是何人呢?这又得回到赵世卿的父亲赵应奎的时代来考察了。前面说过,赵应奎与一个叫做秦邦彦的人被后人并称为有品德的名士,但这个秦邦彦比赵应奎要小一些。

  秦邦彦在任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丞(相当于副县令)时就以“精律令,性刚直”而著称。当时的大兴县令想要冤杀一个平民,秦邦彦起而为其鸣冤,县令不听,二人居然相互殴打着到上司京兆尹(相当于首都的市长)那里去评理,最终结果是以秦邦彦的胜利而告终。然而秦邦彦自此看透了官场的腐败,愤然辞官返回济南,以教书终老故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返乡教书的晚年,秦邦彦居然喜得贵子,他给这个儿子起名秦梦皋。秦梦皋专心读书,进入县学专心学问并且文章出众,成为当时济南城内的文化名人。秦邦彦和赵应奎两家都在城内颇有声望,所以秦邦彦的儿子秦梦皋和赵应奎的后人自然相交甚得,给墓主人“赵公” 题写门楣和对联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山东巡抚蒋国柱是“赵公”的孙子?

  知道了秦梦皋的身世,那么我们梳理人事脉络可知,赵应奎和秦邦彦大致生活在嘉靖年间,且秦邦彦年龄比赵应奎要小。赵应奎的儿子赵世卿出生较早,为嘉靖十七年(1538年)。故而按照常理推测,赵世卿的儿子赵弦出生在嘉靖末年(嘉靖年号共使用了45年)。秦邦彦是晚年得子,所以基本可以肯定秦梦皋的年龄比赵弦还要小,所以秦梦皋在落款中自称“晚学 ”。由此可以想见,墓葬的主人就是赵弦。

  这是因为,在赵弦父赵世卿死后14年,也就是崇祯二年,赵弦也逝世了,他被埋葬在父亲墓葬的荆山附近。赵弦的经历和作为完全可称为“一代文章藏玉宇,千秋事业肇黄堂”。加上赵、秦两家在济南城内的地位,秦家的子孙来给赵家的子孙彪炳功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虽然赵弦的儿子赵浚初也有过知府的名分,但显然又比秦梦皋的年龄要小,秦梦皋自然也就不可能称“晚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崇祯十二年(1639年),清军攻入济南,赵弦的一个孙子赵棕被清军掳去,当时他只有11岁,由此可见赵弦逝世于崇祯二年是符合常理的。至此,这座古墓的主人身份也就可以最终确定了。再后来据清代济南诗人朱曾传考证,赵棕被掳后加入了汉军八旗,竟然又在顺治年间回到济南担任山东巡抚。他迫切想与家人团聚,但家人却因为效忠明朝而不愿和他相认。考察顺治年间的山东巡抚,年龄与赵棕相契合的,仅有顺治十八年的汉军镶白旗人山东巡抚蒋国柱。假如此说为史实,那这才是“赵公藏真处”背后最大的秘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谜语人
人物谜语人不像蝙蝠侠其他的宿敌,他总是以犯罪来炫耀自己出色的智慧,他痴迷于猜谜、拼图和文字游戏,所以他在犯罪时都会留下谜题预告自己的行动,而且其中不大包括暴力性质。他和蝙蝠侠的交锋往往都是在智慧层面上,而很少用武力来解决。谜语人经常被描绘成带着和罗宾相似的黑色眼罩,有时会穿绿色西装、戴礼帽,而有时又会身着一件印有问号的紧身衣。一个黑色,绿色或紫色的问号经常被作为标志谜语人的视觉主题。能力谜语人不具备有任何超能力,但他有着天才级的智能,而且非常的狡猾,他喜欢在犯罪后留下一个谜题让人去解答后好告知自己的下一步行动。谜语人擅长制作复杂的机关,并依此来设下挑战与蝙蝠侠展开争斗。其他媒体电影《永远的蝙蝠侠》:由金·凯瑞饰演。是前韦恩企业的员工,因为发明的东西被老板布鲁斯·韦恩拒绝采用,而决定透过犯罪证明自己的发明的确有用。电视剧《哥谭市》:由柯利·麦克·史密斯饰演。为尚未成为谜语人的年轻时期的爱德华...
· 百思不解
【成语】百思不解【成语】百思不解【拼音】bǎisībùjiě【解释】百般思索也不能理解,指经过反复思考之后,还没有得出结论,令人感到非常疑惑,或称百思不得其解。也用来形容问题非常难,使人难以从中得出答案,探究结论与真理。【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三:“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近义词】高深莫测、大惑不解、玄之又玄【反义词】恍然大悟、通俗易懂、老妪能解、豁然开朗
· 百思不解
百思不解【成语意思】:解:理解。经过百般反复思索仍不理解。也作“百思不得其解”。【用法分析】:百思不解连动式;作谓语、定语;表示对事情感到意外,不可思议。【成语来源】:清无名氏《葛仙翁全传》:“百思不解,五夜踌蹰,故乘隙邀君一面,以决中疑。”【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使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年代】:近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bǎisībùjiě【英语翻译】:remainperplexeddespitemuchthought【成语声母】:BSBJ【成语分辨】:百思不解和“大惑不解”;都表示对某事有疑惑;反复思考也不能理解。但百思不解偏重指从各个方面和不同角度进行思索仍然不理解;“大惑不解”偏重指十分疑惑而不理解;而且常含有“不满或质问”的意思。【百思不解的近义词】:高深莫测、大惑不解、玄之又玄【百思不解的反义词】:恍然大悟、通俗易懂、老妪能解【近似成...
· 谜语
从前有位王子,一时兴起去周游世界,身边只带了一个忠实的仆人。一天,他来到了一片大森林,天黑时,没有找到住处,不知道该在哪里过夜。这时,他看到一个姑娘向一间小屋走去,便跑上前,结果发现这位姑娘既美丽又年轻。他和她打招呼,说:"好姑娘,我和我的仆人可以在这小屋里过一夜吗?""唉,"姑娘哀伤地说,"可以是可以,但我劝你们最好还是别进去。""为什么?"王子问。姑娘叹了口气说:"我的继母会巫术,她对陌生人不怀好意。"王子这才明白自己来到了巫婆的家,可是天已经黑了,他无法再往前走,再加上他胆子很大,便进了屋。老巫婆坐在炉子旁的一张扶手椅上,红红的眼睛望着进来的陌生人。"晚上好,"她用嘶哑的声音说,并且竭力装出一副友好的样子,"坐下来歇歇脚吧。"她把炉火扇旺一些,炉子上还有一只小锅子在煮着什么东西。姑娘警告两位客人千万要小心,什么也不要吃,什么也不要喝,因为老巫婆熬的是魔汤。他们安安静静地一直睡到天亮,...
· 谜语
历史谜语又称为叟辞、隐语等,最早见于刘勰《文心雕龙‧谐隐》。周密的《齐东野语》说:“古之所谓叟辞,即今之隐语,而俗所谓谜。”古人语言交流时,偶尔出于某种特别原因,不便直接表达思想,而要通过拐弯抹角的语言来暗示另一层内容,成为“谜语”的萌芽。《国语》记载:“有秦客廋词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一说《易经‧归妹‧上六》有短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谜底是:“剪羊毛”。汉武帝时,郭舍人为了猜谜向东方朔请教解答。南宋上元节,人们将谜语挂在花灯上,供人们边观灯边猜谜取乐。灯谜又称为“灯虎”、“文虎”,意思是猜谜犹如射虎一般困难。明代阮大铖的传奇《春灯谜》描写猜灯谜的活动。谜语可以三个大类:物谜、事谜、字谜。物谜是猜工具有其他具体的事物。事谜是猜事情。字谜是射一个字。相关条目灯谜IQ题注释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