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礼仪变革:跪拜之礼兴起于哪个朝代?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83
转发:0
评论:0
礼仪变革:跪拜之礼兴起于哪个朝代?,导读:中国是礼仪之邦,这礼仪最早体现在君臣之间。我们广为熟知的是大臣见到皇帝一定

导读:中国是礼仪之邦,这礼仪最早体现在君臣之间。我们广为熟知的是大臣见到皇帝一定要行跪拜之礼。可是这一礼仪并不是一直都有,它的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那究竟是从哪个朝代开始,大臣像君王行跪拜之礼呢?

  叔孙通在历史上最大的名气大概是因为他给刘邦制定了朝仪。朝仪这东西是用来规范礼仪的,对于西汉那些建国功臣们来说,要制定这,比上战场杀敌立功难。但是交给叔孙通后,什么都制定的好好的。

网络配图

  说起叔孙通这个薛县人,起初他是当秦朝的待诏博士的,学问自然是不用说的高。他很会说话。叔孙通曾在秦二世朝中为官,陈胜起义,二世皇帝召人议论此事。人们都说是造反,秦二世一听就发了火,脸都变了色。这时叔孙通走向前去说:“当今有贤明的君主君临天下,给下面制定了完备的法令,使人人遵法守职,四方八面都归附朝廷,哪有敢造反的!

  这只是一伙盗贼行窃罢了,何足挂齿。郡官们正在搜捕他们治罪论处,不值得忧患。”秦二世这才转怒为喜。就这样,说人话有人造反的被治罪,说是盗贼的都免了官,只有他叔孙通得了二十匹帛的赏赐,还被秦二世封为博士。这个官可来得太轻松了。

  眼见秦的天下将要灭亡,他轻车简从,收拾金银逃回薛城旧地,归附正盘踞在薛城的项梁。项梁败死定陶后,叔孙通就跟随着楚怀王。怀王被举为义帝后,把京城迁到长沙,叔孙通留下侍奉项羽。

网络配图

  不过随着项羽和刘邦的交战形势看来,项羽是注定要败的,于是叔孙通就又投降了汉军。队列变了,而叔孙通的官职没变,他被刘邦拜为博士,号稷嗣君,负责举荐勇武之士为汉军争夺天下。

  刘邦统一天下,尊为皇帝,下令废除秦的仪法,代以简易的规范,但又厌于君臣礼节不严。叔孙通得知便自荐为汉王制定朝仪,采用古礼并参照秦的仪法而制礼,具体过程很繁琐,大致讲来就是天不亮,谒者到现场主持,依顺序进殿,东西分站,侍卫武官沿台阶布岗戒备,手拿武器,前端警告:皇上驾到!刘邦坐御辇,谒者引亲王以下,按年薪多少爵位高低依然跪拜皇帝,朝礼完毕后,不许抬头看皇帝,祝酒时,按高低依次向刘邦敬酒,规定不许喧哗,不许粗鲁……刘邦倍感兴奋,过足了皇帝瘾。要是没有叔孙通的这个礼仪法,刘邦的乐不可支可没那么容易达到。

  因为这个礼仪,叔孙通立了大功,封为奉常,赏赐黄金500斤,他的孩子们都被封为郎官。从此以后,见皇帝就要下跪,当然,这时候的跪还只是把屁股坐在小腿肚上,只要稍稍挺身,就可以完成,不象满清时期,整个人都趴下去了。

  刘邦晚年想废太子刘盈立刘如意,叔孙通以不合礼仪为由,驳回皇帝意见。因此,刘盈上台后,继续重用他制定宗庙等各种仪法,一时盛宠。

网络配图

  对于儒生来说,叔孙通的确是深懂礼仪,司马迁等史学家都给了他很高的评价,但是从个人来讲,这个人未免太过圆滑了些。当然,个人活法不同,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也是一种生存状态。

  原来礼仪规范是这样来的,真的很难想象这样的规范竟然被人们沿袭了几千年。可见统治者的心理是相同的,都想体现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才使得这套规范深受统治者喜爱,也让我们找到了跪拜之礼的源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礼仪变革:跪拜之礼兴起于哪个朝代
叔孙通在历史上最大的名气大概是因为他给刘邦制定了朝仪。朝仪这东西是用来规范礼仪的,对于西汉那些建国功臣们来说,要制定这,比上战场杀敌立功难。但是交给叔孙通后,什么都制定的好好的。说起叔孙通这个薛县人,起初他是当秦朝的待诏博士的,学问自然是不用说的高。他很会说话。叔孙通曾在秦二世朝中为官,陈胜起义,二世皇帝召人议论此事。人们都说是造反,秦二世一听就发了火,脸都变了色。这时叔孙通走向前去说:“当今有贤明的君主君临天下,给下面制定了完备的法令,使人人遵法守职,四方八面都归附朝廷,哪有敢造反的!网络配图这只是一伙盗贼行窃罢了,何足挂齿。郡官们正在搜捕他们治罪论处,不值得忧患。”秦二世这才转怒为喜。就这样,说人话有人造反的被治罪,说是盗贼的都免了官,只有他叔孙通得了二十匹帛的赏赐,还被秦二世封为博士。这个官可来得太轻松了。眼见秦的天下将要灭亡,他轻车简从,收拾金银逃回薛城旧地,归附正盘踞在薛城的项梁...
· 存折的起源:存折是从哪个朝代兴起的
据史书记载,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信用机构是南北朝的“质库”(类似典当业),到了唐朝中叶出现了“柜坊”等,凭证有相互约定的实物,即具体的一样东西,较多的则使用“凭贴”、“书贴”、“文券”、“券契”等,为单纸或折纸式的单笔往来的记录,可以说这就是“存折”的前身。钱庄的雏形源自明朝中叶,它是伴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民间信用机构,当时称“钱肆”、“钱桌”或“钱店”。开始只是兑换货币,后逐步发展才产生存放贷业务,也就有了较正规的存折。网络配图随着沿海贸易的发展,到明末清初,钱庄已形成兑换货币的市场,到了清朝中叶,钱庄已成为一个有相当规模的行业。钱庄那折叠式的存折,比较精致的外加硬板纸做的抽插式封套,套子外边还用各色布料包贴装饰得很美观。展开存折可看到右上角由发证一方交付粘贴的每枚壹至贰角的印花税票,还有从右到左纵式排列用工整秀丽的毛笔字体记载的存取日期和款项。这就是中国传统的书写工具和约定俗成的书写形...
· 关于礼仪的诗句古代礼仪诗词
关于礼仪的诗句古代礼仪诗词1、《荀子.富国》商朝:礼之正于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木工的黑线用以判曲直,圆规与直角尺用于量度方与圆。2、《礼记·经解》商朝荀子: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把礼看作治理国家的最重要的“道”,实际上即是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3、《荀子·王霸》商朝荀子: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4、《荀子·大略》商朝荀子: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把礼看作治理国家的最重要的“道”,实际上即是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5、《群书治要·经解》商朝荀子:夫礼之于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人立身处事必须遵照执行的基本原则。人如果失...
· “礼仪之邦”抑或“礼义之邦”考论
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文化不仅绵延流长,而且博大深厚,从而以独树一帜的鲜明特色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而论其底蕴,礼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内涵,甚至被视为中国文化的核心特质或表征。钱穆先生认为,礼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柳诒徵先生在《国史要义》中也强调:“礼者,吾国数千年全史之核心也……故吾国以礼为核心之史,则凡英雄宗教物质社会依时代之演变者,一切皆有以御之,而归之于人之理性,非苟然为史已也。”正因为礼具有如此重要的功能,所以当人们一谈到中国文化、中华文明,就会将其与礼紧密联系在一起,并由此形成众所周知的指称概念——“礼仪之邦”或“礼义之邦”。但问题是,这两个用语究竟是同一所指,抑或存在差别?其历史演进脉络又是怎样一种情形?诸如此类问题,虽然已经受到关注,但仍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从学术界和社会上关于礼的相关论说来看,虽然“礼仪之...
· “礼仪之邦”抑或“礼义之邦”考论
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文化不仅绵延流长,而且博大深厚,从而以独树一帜的鲜明特色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而论其底蕴,礼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内涵,甚至被视为中国文化的核心特质或表征。钱穆先生认为,礼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柳诒徵先生在《国史要义》中也强调:“礼者,吾国数千年全史之核心也……故吾国以礼为核心之史,则凡英雄宗教物质社会依时代之演变者,一切皆有以御之,而归之于人之理性,非苟然为史已也。”正因为礼具有如此重要的功能,所以当人们一谈到中国文化、中华文明,就会将其与礼紧密联系在一起,并由此形成众所周知的指称概念——“礼仪之邦”或“礼义之邦”。但问题是,这两个用语究竟是同一所指,抑或存在差别?其历史演进脉络又是怎样一种情形?诸如此类问题,虽然已经受到关注,但仍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从学术界和社会上关于礼的相关论说来看,虽然“礼仪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