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探秘: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背后的秘密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07
转发:0
评论:0
探秘: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背后的秘密,导读:提起古代四大美女,我们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我们只知道她们才貌双全,却不知道在

导读:提起古代四大美女,我们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我们只知道她们才貌双全,却不知道在这些女子背后还隐藏着其它的秘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身在战乱年代的美女,自然也会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秘闻。

  一般最常见的说法,按照四位美女的历史出场顺序,分别是:西施(东周越国)、王昭君(西汉)、貂蝉(三国)、杨玉环(唐初)。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实际上,还有另一种说法:是褒姒,西施,妲己,杨玉环。并称为:“笑褒姒、病西施、狠妲己、醉杨妃”。第三个版本是:我国最早出土的木刻年画上面记载的(1909年在甘肃发现的南宋平阳木刻年画《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也称为《四美图》),上面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四人。此年画的原版现存于莫斯科博物馆。

网络配图

  西施的事——沉鱼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今浙江绍兴诸暨),有个美女姓施名夷光,别名西子,是个浣纱的女工。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的身影,鱼在水里看见她的倒影,结果太美了,鱼都忘了游泳了,失去浮力,渐渐地沉到河底。这就叫“沉鱼”。

  西施除了用外貌“捕鱼”外,还做了什么有意义的大事吗?相传吴国打败越国后,越王勾践被俘作了人质,得赦回国后,选范蠡为相,卧薪尝胆,图谋报仇,复兴大业。后来范蠡想到,可以使用美人计针对吴王。有一天,范蠡就遇见了自幼聪慧西施。越国灭国后,她常在浣沙溪边唱歌:“春色年年有,年年不见春,浣沙水清清,难洗亡国恨。”范蠡见西施不但貌美,而且为亡国而哀痛,是个难得的美人计材料,于是禀告越王勾践,带了印符护送西施到了吴国。

  西施到了吴国,发挥所长,干扰夫差的治国工作,终于被越国报仇消灭。范蠡带西施于七月七日隐姓埋名,泛舟于五湖之间,老百姓为了表示对西施的敬爱,于七月七日用荆树叶浸水洗发,以示纪念,原来西施就是古时的美女间谍。

  昭君的事——落雁

  西汉时期,王嫱(昭君)被匈奴单于娶走,在西行途中,有一排大雁从她上方飞过去南方过冬。领头的大雁飞着飞着,突然看见一个美女(王嫱),于是大吃一惊,看傻了,不知道挥动翅膀了,结果失去空气动力,从天上掉将下来。这就叫“落雁”。

  《后汉书》之《南匈奴传》记载,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

  王昭君在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始得保障。不知不觉中,王昭君成了古时的和平大使,不过在匈奴眼中应该是和平女神。

网络配图

  貂蝉的事——闭月

  东汉末年,貂蝉某一天晚上拜祭月亮,以求战乱环境中平安,结果月亮里的嫦娥姐姐看到她了,自愧不如,匆匆驾驶月亮快速移动,使得从地球的向上角度看,月亮隐到云彩里了。这就叫“闭月”。

  不过,她只是我国民间传说中人物,《三国演义》中讲她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家的义女,为拯救汉朝,由王允授意施行连环计,使董卓、吕布两人反目成仇,最终借吕布之手除掉了恶贼董卓。之后貂蝉成为吕布的妾,董卓部将李傕击败吕布后,她随吕布来到徐州。下邳一役后,吕布被曹操所杀,貂蝉跟随吕布家眷前往许昌,从此不知所踪。

  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貂蝉以侍婢出现,以死者家属退身,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只叙列吕布白门楼殒命,便以一句“妻女运回许都”作结,自此,貂蝉生死成了小说里的谜了。

  玉环的事——羞花

  唐朝开元年间,杨玉环被选进皇宫后,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这就叫“羞花”。

网络配图

  “羞花”这件事传到明皇耳朵里,便喜出望外,便将杨玉环留在身旁侍候。由于杨善于献媚取宠,深得明皇欢心,不久就升为贵妃。杨贵妃得势后,其兄杨国忠仗势欺人,玩弄权术,陷害忠良。安史之乱发生以后,明皇携着贵妃和文武大臣西逃,安禄山率兵追赶,不仅要唐朝的江山。还要美女杨贵妃。

  途经马嵬坡,右龙武军将军陈玄礼等六军将士认为杨家,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唐玄宗为了稳定军心,乃杀杨国忠。左右羽林军和左右龙武军又不肯前行,说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被迫将玉环赐死,死时38岁。

  这就是历史上的四大美女,除了美貌之外都与国家牵连在了一起。所谓自古红颜多薄命,在古代女子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自然会落得个悲剧的下场。这些美女背后的事件,使得我们对四大美女的认识更为深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背后的惊人谜团
导读:西施、昭君、貂婵、杨玉环。这四位是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古代四大美女。在这四大美女背后都藏有一个后人所不知道的谜团。例如:西施最终下落何处?昭君为何主动出塞?杨玉环最终魂归何处?貂婵的历史原形是谁?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背后的惊人谜团。网络配图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背后的惊人谜团之一:西施到底叫啥名?先秦诸子文献中虽多有提及西施,却鲜见说明其生平,只将她喻为美的化身。直至东汉的《吴越春秋》、《越绝书》中才对西施的生平作略加详细的记述。西施是越国苎萝山人(今浙江诸暨市,另有说在临近的萧山市),姓施,因住在村西,人称“西施”。有说她的原名叫夷光,也有说夷光是越国献给夫差的另一美女,又有说是夫差将西施更名为“夷光”,郑旦更名为“修明”。这“四大美女”之首本名叫啥,尚无定论,仍是个谜。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背后的惊人谜团之二:“范施恋”是否杜撰?后世文人编织出一个范蠡与西施的爱情传说,说这范蠡...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美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为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四大美女排法为: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蝉再次,杨玉环为末。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不仅在我国妇孺皆知,在世界上也享有一定的美誉。千百年来,人们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分别形容西施、王昭君、貂蝉与杨贵妃四位女子的绝代芳姿,这种形容既生动又含蓄,给人们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仅仅这八个字,却包含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四个小故事,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四大美人有着倾国倾城之貌,在历史的大事件中她们曲折动人、救国救民的传奇故事,被古代民间广为传颂。人物介绍西施西施,名夷光,春秋末期农历六月廿四日(阳历7月19日)出生于越国诸暨苎萝村,苎萝有东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当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救国,与郑旦一起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
·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究竟有多美?
导读:在中国一直都流传着四大美女的故事,人们都说这四大美女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可是我们谁也没有见过。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究竟有多美?他们为什么会以美貌而扬名天下。在中国五千年的人文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西施、西汉时期的王昭君、东汉末年也就是三国时期的貂蝉和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合并成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为了展现她们的美貌风姿,千百年来,多少能工巧匠倾尽其力,挥毫,以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四大美女形象,但当他们搁笔停墨之后,却连自己也不满意自己的画作;而当电影电视问世之后,又有多少大导演不厌其烦,千挑万拣,以选出能让广大观众最为满意的美女演员。而每当这些影视片放映之后,仍挡不住许多观众的一时滔滔微词。那么这四位中国古代的大美女究竟有多美呢?网络配图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西施——“沉鱼”春秋战国时期,西施出生在越国的诸暨苎萝村。少女时代的西施就常到苎萝山下的若耶溪畔浣纱。若耶溪就是...
· "芈"字背后的秘密…你知道
第一个秘密,芈字跟羊有关芈和羊十分相像,事实也的确如此。《康熙字典》就把它归入了羊字部。还有个例证,芈原来发音、意思都是咩,古书上说芈为羊鸣,牟为牛鸣,羊气上出为芈,牛气口出为牟。芈作为姓氏,才变音为米,大概是古人觉得姓“咩”不够理直气壮,索性就变了音。第二个秘密,芈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有多古老呢?《史记·十·楚世家》有这样一段记载:“高阳生……陆终生子六人,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最后的这个季连应该就是芈姓的始祖。还有,高阳指的就是五帝中的颛顼,而颛顼是黄帝的孙子。第三个秘密,芈是楚国的国姓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楚之国姓乃熊,例如楚庄王就叫熊旅,也叫熊侣,那为何芈又是其国姓呢?准确地说,芈才是楚的国姓,熊则是楚王的氏。先秦姓、氏是分开的,姓大于氏,是有血缘关系的整个部族的共同称号,一般不会改变,而氏是某个支系的称号,可能随着封邑、官职...
· 武则天无字碑背后隐藏的秘密秘密
女皇武则天无字碑,其实隐含超能力隐藏着古代信息储存高科技”。提到此可能很多读者朋友不相信,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解读一下无字碑到底是什么样的高科技?这种高科技是如何运作的?首先,我们来研究一下,从古时到现在我们所熟知的信息的储存方式。迄今为止,人类所能发现的最古老的信息储存方式应该是结绳记事,即在一条绳子上打结,用以记事。上古时期的中国及秘鲁印第安人皆有此习惯,即到近代,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仍然采用结绳记事来记载信息。但结绳记事最大的弊端来自于不稳定性,第一,绳子很容易损坏,第二,每一个结所指定的特定事件很难保持一致(你很难找到一模一样的两个绳结),因此所记录的事件就只能是少量,信息保存有限。之后,出现了最早的文字记录方式,甲骨文,将事件刻在龟壳上,古人认为龟壳可以保存足够长的事件,而且相对容易刻上去所想要记录的信息,但是龟壳毕竟量少,不大好整,于是甲骨文其实在彼时应该算是官方的专用的一种信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