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未解之谜:乱世美人陈圆圆香魂归何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39
转发:0
评论:0
未解之谜:乱世美人陈圆圆香魂归何处?,导读:在清代著名诗人吴梅村吴伟业那首闻名古今的《圆圆曲》中有这么一句:痛哭六

  导读:在清代著名诗人吴梅村吴伟业那首闻名古今的《圆圆曲》中有这么一句: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诗句中的“红颜”指的就是明末江南一代佳丽才女姑苏陈圆圆,据说陈氏是当年“秦淮八艳”中最为绝色的,也是苏州昆腔班的顶台柱,有“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的美誉。吴三桂曾与她有一面之缘,彼此企慕,后来,吴三桂劫娶了她。那么,在吴三桂兵败云南进而病死后,她又流落何方了呢?

网络配图

  乱世佳人魂归古思州?

  陈圆圆晚年的归宿是一个千古难解之迷。在我国众多的史籍里,关于陈圆圆晚年的归宿地大多只是提到在昆明出家当尼姑,后来又因故而投荷花池自尽。

  “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秋,陈圆圆在城北的沐家故园(城北,指的是昆明城,笔者注)吃斋念佛已经五年了。”(《陈圆圆全传》朱翔编著,光明日报出版社)是年,陈圆圆就在沐家故园的荷花池投池自尽,年仅四十六岁。

  这也就意味着,陈氏要比吴三桂早死去一年。但是,如果陈圆圆晚年真的归隐于古思州并最终在古思州逝世的话,那么清史的一部分恐怕就要改写了。

  据马家寨的第十一代传人所曝的隐情说,陈圆圆当年归隐古思州是由吴三桂的军师马宝掩护的,但这与史籍的记载有很大的出入。

  大多数史籍曾这样记载:“马宝在楚雄继续对抗,最后兵败被俘,被押送省城,终被凌迟致死。”这部分史实所反映的背景是当吴三桂发动变乱时,其儿子吴应熊就被清军打下军狱,由于自己的病已经明显的不见好转,吴遂将自己的第一把交椅让给了其孙吴世藩。后来,世藩在昆明被清军围困而自杀,然后才演出上述的一幕。

  难道当年的马宝并未被抓也未被杀,而是这其中另有隐情?有人说,陈圆圆归隐古思州是吴三桂的意思,因为长子吴应熊被清军打下牢狱后又被处死,为了保住吴家的香火,遂托军师马宝掩护陈圆圆及其次子吴启华来古思州隐居,以衍后代。因为当时古思州隶属于贵州,而贵州又属于吴的势力范围,特殊的地理形势为陈氏的归隐提供了天然的屏障。

  “陈圆圆在随吴三桂入滇后,渐察觉吴又有叛清之心,深恐将来或不得善终,遂托年事已长,请求霞帔星冠,日以药垆经卷自随。及吴三桂事败,惟有陈圆圆因早已出家为道士之故,册籍无名,独未波及云。”部分野史却这样记载。

网络配图

  从其它的史料中记者也看到了这样的记载,说的是吴三桂在做了平西王后,内宠甚多,陈深感吴爱情不专而发愤出家。

  倘若“思州说”真的成立的话,那么这些史实同样也会被彻底的推翻。如果说“思州说”不成立的话,那么吴氏传人所曝隐情又当作何解释呢?

  晚清人袁嘉谷乃滇人氏,与陈圆圆同一个朝代,时间上应相隔不远,相关大事他是应该很清楚的,可他对陈圆圆投荷花池一事竟深感怀疑。

  一代名媛墓并不奢华

  黔东南的岑巩,古曰思州,始于唐而开府于明,当地人称“秦孔”(音似),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说到思州,也就必然要提到“思州石砚”。人们一直认为“思州石砚”是可与广东的端砚、安徽的歙砚相媲美的。它取材于星石潭中,色调乌郁的质地,以逼真的浮雕造型显现出其“蝌蚪吐墨,蛟龙潜形,风头龙尾,栩栩如生”的艺术风格,兼具有“水石殊质,浑金璞玉,云滋露液,惜墨惜笔”的优点。

  在开往玉屏的列车上,记者认识了一位姓邓的大姐,大姐是开药铺的,她见我们挎着相机就问我们是不是去马家寨采访陈圆圆墓的。我们惊讶地问她是如何知道的,她说前几天就已经有很多像我们这样的人来马家寨采访过。

  十一字碑文暗含玄机

  在陈圆圆和马宝的墓碑上有“吴门聂氏之墓位席”、“若翁如吾翁,人祖即己祖”这么两句碑文很是让人难以理解。同时,既然是吴三桂的后代,那么这村落又为什么叫做马家寨呢?难道这其中又隐藏着什么秘密吗?

网络配图

  吴启华墓的碑文和碑联就已经很明显的点明其身份,并暗示了吴氏曾经的不平凡身世和归隐于此的目的了。据吴氏传人透露,吴门后代曾经有两件遗物。一为大刀两把,各重48公斤和40公斤,文革时期破“四旧”时被当做费铁卖掉;一为皇伞一顶,也被后人改做被面用了。这未免是一大遗憾!

  记者发现,在马家寨吴氏的两大墓群中,绝大多数墓碑的楹柱上都镌刻着近乎相同,但又与贵州其他民族墓碑所不同的图形。那些图形的内容有高贵典雅的的兰花;带有书香之气的文案、玉笛、琵琶;有沙场杀气的剑戟、刀斧……这好像意味着吴氏家族的身世和经历:男人是征战沙场的骁勇战将,女人是名胜江南的一代名婉。

  琵琶与剑戟,阳刚与柔婉,这样的结合似乎就是中国人历来公认的最完美结合。阳刚需要柔婉的抚慰,柔婉需要阳刚作坚实的依靠。当初吴三桂与陈圆圆的互相企慕或许正好印证了这一点。当然,仅以此例是不具有说服力的。但是,试想中国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个英雄与美人完美结合的佳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绝艳美诗人,香魂归何处?
花蕊夫人是五代十国时期知名的女诗人,貌美如花蕊故称为“花蕊夫人”。孟昶降宋后,她可能被虏入宋宫,为宋太祖所宠。长于宫词,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花蕊夫人,是后蜀主孟昶的贵妃,五代十国的女诗人,擅长宫词。有诗词赞日“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又有赞日“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花蕊夫人”天资聪颖,风华绝代。尤以她的诗作清新婉转,留给后人许多佳作。后蜀主孟昶少年风流,不谙朝政,专爱遍访世间美女,偶见花蕊夫人,视为珍宝,赐贵妃位,封号花蕊夫人。整日沉迷后宫的蜀主安知天下大势风云变幻,公元964年赵匡胤发兵攻至后蜀城下,蜀军无一人能战,都跟随孟昶投降。国破家亡,花蕊夫人也随即被宋兵押解至开封。有诗为证: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曰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写了一半她已泣不成声。到了开封,宋太祖对花蕊夫人之名神往已久,下令召见。不见则已,一见倾心,他...
· 美人香事:美人卷帘坐,银鸭自添香
丹青曾写两云鬟,红袖添香共倚阑。今日月宫真个到,嫦娥不是画中看。女子与香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文人生活中一个美好的意境“红袖添香”,就是女子焚香伴读书。古时很多名香也与女子有关,在唐代香方中,有以杨贵妃为名的衙香——“杨贵妃帏中衙香”,此香在《陈氏香谱》中记作“开元帏中衙香”,周嘉冑认为此香为杨贵妃床帐中使用的熏香,在其《香乘》中改为“杨贵妃帏中衙香”:沉香七两二钱、栈香五两、鸡舌香四两、檀香二两、麝香八钱(另研)、藿香六钱、零陵香四钱、甲香二钱(法制)、龙脑香少许,右捣罗细末,炼蜜和匀,丸如豆大,爇之。衙香是唐宋时期比较流行的香品,像“唐化度寺衙香”适用于寺院焚烧;“雍文彻郎中衙香”用于书房、衙门;帏中衙香是女子闺阁中常用的香,严仁《鹧鸪天·闺情》:“闲倚镜,理明妆,自翻银叶炷衙香”描写女子熏焚衙香的情形。五代十国后蜀小朝廷中也有一首与美人有关的衙香——“花蕊夫人衙香”,花蕊夫人即后蜀主孟...
· 香妃婚姻之谜大解秘
根据历史记载,公元1760年2月,香妃才进宫,那个时候她已经27妃岁了。在当时,女子结婚一般都是十几岁,清朝皇帝挑选秀女的时候,13岁以上的女子皆可以参选。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的时候容才12岁,孝庄文皇后和皇太极成婚的时候也不过13岁,孝康章皇后产下康熙的时候才15岁。可是,香妃入宫的时候就已经27岁了,有人便根据_这一点推测,香妃在人宫之前肯定结过婚,而且时间还挺长。如果香妃入宫之前结过婚,那么她从前的丈夫又是谁?这一次的入宫,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如果是香妃的丈夫抛弃了香妃,那么抛弃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又是什么时候结的婚呢?这些,我们也都无从考证了。当然,香妃在此之前或许并没有结过婚。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虽然早婚十分流行,但是也存在个别晚婚的现象。例如,叶赫部首领布扬古妹,因为长相出众,蕙质兰心,是当时数一数二的美人。或许正是因为她自身的美貌,再加上政治联姻的关系,一直到33岁才出...
· 砀山未解之谜:那个奇香的女尸是香妃吗?
2001年3月,在安徽省砀山县出土了一具清代女尸。这具尸体不但保存异常完好,是极为罕见的湿尸,女尸身上所穿的葬服,竟然是一件带有麒麟补子的清代一品官服!而且出土后,非但没有常见的尸臭,反而奇香扑鼻。砀山香尸谜案而女尸的颈部还有一处诡异的T型伤口来历不明!更让人奇怪的是,她的臀部尾骨上长着一个酷似尾巴的肉囊。也就是这个肉囊,让人们将她与乾隆的香妃联系在一起。这个美貌的女子究竟是谁?为何尸体带着致命的外伤却又保存得如此完好?可是,随着棺木中随葬文物被哄抢,出土处又没有墓碑,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成为不解的谜团!更让人痛心的是,女尸出土后因为保存不善,也很快变得面目全非。尽管如此,人们对于神秘女尸身份的猜测却从未停止,更有甚者,许多人相信,她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香妃!那么,这具神秘的女尸真的会与清皇室有关吗?女尸的身上究竟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女尸出土时衣冠整齐、面容安详,棺材完好、随葬品众多,显...
· 「屈原余香」香草美人兮迟暮
一曲《离骚》吟唱出汨罗江千年的叹息,“香草美人”也由此成了高洁之士的代名词,也成了许多世人终身的追求。屈原一生所书中提到的香料有四十余种,可见这位诗人对香花、香草的认识之广与喜爱之情。但最重要的是他将香与人的德行、志向联系在一起,赋予香以人文精神,给予香不同凡物的定义。司马迁曾赞屈原道:“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屈原在写作上常常以香草美人代表美好的政治制度和高尚的人品。在他的眼里,各种香草显得那么可爱,他爱香草几乎到了成癖的程度。“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他把它们佩戴在身上。王逸说:“行清洁者佩芳。”张德纯说:“兰芳秋而弥烈,君子佩之,所以像德,篇中香草,取譬甚繁,指各有属。”这充分说明了香草的喻义以及它与人格美的关系。当时的楚国,君昏臣奸,政治黑暗。屈原遭嫉受压,只能通过香草来表达自己美好的追求,他常在身上披着江蓠、辟芷,佩带秋兰。江蓠、辟芷、秋兰都是香草。“余既滋兰之九畹兮,...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