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考古研究:揭秘古尼安德特人灭绝之谜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28
转发:0
评论:0
考古研究:揭秘古尼安德特人灭绝之谜,导读:尼安德特人是欧洲人祖先的近亲,他们统治着整个欧洲,大约在3万年前神秘消

  导读:尼安德特人是欧洲人祖先的近亲,他们统治着整个欧洲,大约在3万年前神秘消失,而这种神秘消失也困扰了科学家长达几个世纪之久。那么,尼安德特人究竟是如何消失的?

网络配图

  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简称尼人,也被译为尼安德塔人,常作为人类进化史中间阶段的代表性居群的通称。因其化石发现于德国尼安德特山洞而得名。

  尼安德特人身高1。5~1。6米。颅骨容量为1200~1750 cm?。现代人的则为1400~1600cm?。身体的特征为,额头平扁(就是说眉弓到发际线的距离比现代人短得多)。下颌角圆滑,下巴并不像现代人那样前突。骨骼强健,有着耐寒的体格,具体就是肱骨与尺挠骨的比例,以及股骨与胫骨腓骨的比例比现代人大,这是典型的适应寒冷气候的解剖特征。他们生活在欧洲,肤色应该是浅色的。

  15万年以前,尼安德特人生活在欧洲茂盛的河谷里。但是,4万年以前,现代人类从发源地东非开始由东向西迁徙,横扫了欧洲大陆。考古学家发现,在现代人类占据了欧洲以后,尼安德特人开始全面撤退,进入南欧的“避难所”,例如西班牙和葡萄牙,然后在那里走向灭绝。

  不过,2011年5月13日的《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显示,一些晚期的尼安德特人并没有退入南欧,而是在阴冷黑暗的北极圈里走过了最后一段岁月。在俄罗斯乌拉尔山脉中的贝佐瓦亚地区(Byzovaya),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处32000年以前的遗迹。这里的纬度和冰岛差不多,非常靠近北极圈。在这里,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些石器,这些石器和欧洲的尼安德特人使用的石器非常相似。

  研究人员在俄罗斯的乌拉尔山中发现了一个距今约3万3000年之久的古人类工具包,但该工具包与更早期的由更为原始的人类文化所使用的技术相似。

  该工具包可能是尼安德特人在北方最后的避难处之一中的一个遗迹;它们在大约7万5000年至5万年之间被较为现代的人类所取代。由于该遗址没有人类的化石,因此人们不可能确认制造这些工具的是尼安德特人。但研究人员说,这些工具与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技术相似,那时正是旧石器晚期文化开始在该地区安顿下来的时候。

网络配图

  研究人员说,这些工具与那些在更早的与尼安德特人有关的欧洲遗址中发现的工具有着直接的对等性。在贝佐瓦亚(这是位于极地乌拉尔西侧丘陵地带的一个考古遗址),研究人员发现了总数为313件的人类史前古器物以及猛犸象和其它动物的遗骸。人类的史前古器物包括薄片、石核以及工具,它们都有着旧石器中期手工制品的特征。

  在贝佐瓦亚遗址没有发现石刀或小石刀技术。这些技术属于旧石器晚期文化。如果这些工具真的是由尼安德特人所制,那么这一发现意味着这两个人种比研究人员所认为的要共存了更长的一段时间。另一方面,如果这些工具由现代人所打造,那么这一发现意味着较新种群的智人于现代旧石器晚期社会在全世界扩张之后很久还保留了较老的传统性的旧石器中期文化。

  据报道,德国研究小组近日宣布,2008年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出土的尼安德特人女性,其父母为近亲关系,该成果19日发表在英国《自然》科学杂志电子版。

  研究小组指出,尼安德特人的数量并不多,所以父母是近亲也不足为奇。2008年,考古学家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发现了洞穴中发掘出了一块长为2。6厘米、尼安德特人的脚趾骨化石。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研究小组对这块脚趾骨化石进行基因检测,并详细分析了其染色体组的情况。

  检测后,研究小组推断:染色体组的遗传性如此相似,父母一定是近亲。父母很可能是同母异父、叔侄关系。另外,现代人的染色体组大概有2%来自于尼安德特人的染色体排列顺序。

网络配图

  许多人类学家都认为,尼安德特人的消失是现代人祖先所导致的,但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C。 Michael Barton教授则认为:尼安德特人实际上并没有消失,而是在晚更新世时期因文化和气候的压力导致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祖先聚集到一起,尼安德特人基因也被融合到了现代人类基因库中。

  研究人员通过考古资料追踪了在过去12万年时间里欧亚大陆西部古人类文化和社会形态学的变化。在末次冰期里,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祖先的土地利用模式都发生的转变,他们之间已经开始了相互交流和交配。在此期间他们不仅在基因上进行了交流,文化上也相互受到影响,并且因为尼安德特人的活动区域仅限在欧亚大陆的西部,作为种群数量较少的一支而惨遭灭绝。然而,部分杂交群体所携带的尼安德特人基因并未消失并得以保存下来。

  最近可以研人员发现,古尼安德特人的DNA序列研究显示,我们现代人类的基因有1~4%是来源于尼安德特人的,特别是欧洲人后裔尤为显着。尽管尼安德特人作为一种独立的人种已经消失,但他们仍“存活”于我们的基因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考古研究:古尼安德特人灭绝之谜
尼安德特人(Homoneanderthalensis),简称尼人,也被译为尼安德塔人,常作为人类进化史中间阶段的代表性居群的通称。因其化石发现于德国尼安德特山洞而得名。尼安德特人身高1。5~1。6米。颅骨容量为1200~1750cm?。现代人的则为1400~1600cm?。身体的特征为,额头平扁(就是说眉弓到发际线的距离比现代人短得多)。下颌角圆滑,下巴并不像现代人那样前突。骨骼强健,有着耐寒的体格,具体就是肱骨与尺挠骨的比例,以及股骨与胫骨腓骨的比例比现代人大,这是典型的适应寒冷气候的解剖特征。他们生活在欧洲,肤色应该是浅色的。网络配图15万年以前,尼安德特人生活在欧洲茂盛的河谷里。但是,4万年以前,现代人类从发源地东非开始由东向西迁徙,横扫了欧洲大陆。考古学家发现,在现代人类占据了欧洲以后,尼安德特人开始全面撤退,进入南欧的“避难所”,例如西班牙和葡萄牙,然后在那里走向灭绝。不过,20...
· 古尼安德特人未解之谜到底是如何灭绝的?
尼安德特人(Homoneanderthalensis),简称尼人,也被译为尼安德塔人,常作为人类进化史中间阶段的代表性居群的通称。因其化石发现于德国尼安德特山洞而得名。尼安德特人身高1。5~1。6米。颅骨容量为1200~1750cm?。现代人的则为1400~1600cm?。身体的特征为,额头平扁(就是说眉弓到发际线的距离比现代人短得多)。下颌角圆滑,下巴并不像现代人那样前突。骨骼强健,有着耐寒的体格,具体就是肱骨与尺挠骨的比例,以及股骨与胫骨腓骨的比例比现代人大,这是典型的适应寒冷气候的解剖特征。他们生活在欧洲,肤色应该是浅色的。网络配图15万年以前,尼安德特人生活在欧洲茂盛的河谷里。但是,4万年以前,现代人类从发源地东非开始由东向西迁徙,横扫了欧洲大陆。考古学家发现,在现代人类占据了欧洲以后,尼安德特人开始全面撤退,进入南欧的“避难所”,例如西班牙和葡萄牙,然后在那里走向灭绝。不过,20...
· 学者考古发现尼安德特人灭绝时间推后3000多年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美国《考古》杂志官网于11月21日对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历史与考古系教授若昂·奇里昂(Jo?觔oZilh?觔o)等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报道。文章称,伊比利亚半岛的埃布罗河可能延缓了现代人祖先向半岛南部的迁徙扩散过程,半岛南部残存的尼安德特人的实际灭绝时间应比预想晚3000多年。目前考古学界一般认为,尼安德特人在距今4.2万年至4万年前灭绝。但奇里昂等人通过对西班牙南部一些尼安德特人遗址中的出土石器和其他文物进行研究,发现这些器物实际距今约3.7万年,这意味着曾在这些遗址居住的尼安德特人比欧洲其他地区同类的灭绝时间晚了3000多年。研究人员还发现,即使在与这些遗址相距不远的西班牙北部地区和法国,也没有出现年代如此较晚近的尼安德特人遗址。对此,奇里昂表示,“这种(灭绝上的)滞后意味着埃布罗河沿岸低地成为(现代人祖先)迁徙和扩散过程中的有效屏障。”他解释说,现代人类的出...
· 学者考古发现尼安德特人灭绝时间推后3000多年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美国《考古》杂志官网于11月21日对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历史与考古系教授若昂·奇里昂(Jo?觔oZilh?觔o)等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报道。文章称,伊比利亚半岛的埃布罗河可能延缓了现代人祖先向半岛南部的迁徙扩散过程,半岛南部残存的尼安德特人的实际灭绝时间应比预想晚3000多年。目前考古学界一般认为,尼安德特人在距今4.2万年至4万年前灭绝。但奇里昂等人通过对西班牙南部一些尼安德特人遗址中的出土石器和其他文物进行研究,发现这些器物实际距今约3.7万年,这意味着曾在这些遗址居住的尼安德特人比欧洲其他地区同类的灭绝时间晚了3000多年。研究人员还发现,即使在与这些遗址相距不远的西班牙北部地区和法国,也没有出现年代如此较晚近的尼安德特人遗址。对此,奇里昂表示,“这种(灭绝上的)滞后意味着埃布罗河沿岸低地成为(现代人祖先)迁徙和扩散过程中的有效屏障。”他解释说,现代人类的出...
· 邢国考古研究
邢国考古研究海南文昌邢俊云(405738988)15:09:11邢台祭祖不仅仅是全球邢氏家族振兴要面临的头等大事邢国文化遗产是目前我们唯一可以直接跟3000年前的祖先周朝王族连接的纽带从邢侯墓出土的精美青铜器看,大家都被震撼了邢国的第一任国王是周公第四个儿子姬苴,不过,这个国王当时只有3岁。因此,邢国是由周公代为管理。名义上,姬苴是国王,实际上,邢国真正的国王是周公邢国的未来,也由此变得非比寻常。因此,召公]接到的指示是:邢都要仿照京都而建。在邢都建成之后,成王更是让邢都参照京都礼乐制度,让太行东麓国家,直接到这里来参加各种活动,同时,邢国国王可以代周天子管理东方各国,邢侯是“履天子制”。俨然,此时的邢都为周朝的第二国都。这时的邢国,可以说是周朝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初代邢侯与周成王是族兄弟,封国初的邢侯去朝见周王,受到很高的礼遇,周王不仅拉邢侯同登彩舟,一起参加射礼,还与邢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