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史海钩沉:武则天墓碑的惊天谜底解密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18
转发:0
评论:0
史海钩沉:武则天墓碑的惊天谜底解密,武则天墓碑不著一字,是历千年不争的史实,是千千万万地球人眼见的事实。但随着武

  武则天墓碑不著一字,是历千年不争的史实,是千千万万地球人眼见的事实。但随着武则天墓碑文字的破译,人们才发现眼见为实的定律被打破了。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当心灵的灵光未闪现的时候,眼睛便蒙蔽了心灵。当心灵之光突然穿过尘雾,还原其智慧的灵性,在历史的时空中走近伟大的武则天时,才发现武则天墓碑本身就是清清楚楚碑文,就是大的“一”字。它的含义是天下第一。

网络配图

  从远处看,站在黄土高原上,在目力所及的地方向武则天墓看去,墓前是一个“1”字。这个“1”字。不是阿拉伯数字的“1”,因为阿拉伯“1”是武则天去世后明代才传入中国的,它是中国横写的数字“一”。为什么说是横写的“一”呢?因为这是揭开这个惊天秘密的关键。古人讲阴阳两界,阴阳颠倒。武则天死后,从阳界到了阴界。阳间的白就是阴间的黑,阳间立着的东西,在阴间就应该是横着的东西。阳间的“一”,在阴间就得竖着看,所以武则天的墓碑在活着的人看是一个立着的“1”,在阴间躺着看则是汉字的“一”。这个“一”表示什么意思? 是在蓝天下的“一”,是由大地立着的“一”,它的真实含义是天下“地”上的一,即“天下第一”。

  “一”字碑符合中国造字法。汉字初始阶段,是按事物的形状绘制的。如山、水、日、月等。“一”字碑也是按照象形字来创造的。“一”用毛笔写,起笔和落笔的启承转合与“一”字碑相同。如果把墓碑放倒,碑身就是“一”,碑罩是起笔而碑座就是毛笔书写一字时的顿笔与收笔。

  “一”字碑符合墓葬的实际。武则天是中国第一个女皇,是唯一一个从李氏王朝窃得皇位而又将皇位归还李氏王朝的皇帝,同时也是与李治并称过二圣的女帝。她与李治合葬后,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处一穴共纳李、周二朝皇帝,且又是夫妇的皇陵。阳间皇宫最为高贵,阴间皇陵当数第一,武则天墓具有其他皇陵所不具备的这些特例,她碑书“一”则非常符合墓葬的实际。

  “一”符合武则天的一生伟业。武则天作为一个女人,她创造的业绩是伟大的,在历史上无人能出其右,在她的统治下,唐朝作为世界当时最大的帝国,其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中国历史顶峰,也达到了当时世界的顶峰。所以,以“一”来概括她一生的功绩,是最恰当的,她的功业说一,没有人敢说她第二。

网络配图

  “一”符合武则天一生的奋斗历程。武则天生活的年代,是自然经济的农业社会,在那个年代里,男人是社会的中心,是主要劳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最重要推动力,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决定男人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占据统治地位,男尊女卑是社会的基本现实。在这种情况下,武则天作为一个女人,一步一步地从社会的底层向权力的顶峰攀登,先是李世民的才人,后作李治的才人、皇后,到与李治并称“二圣”,最后成为皇帝。成为万民景仰的至尊,这在人类发展史上的确是独一无二的,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鲁迅曾说过,武则天当皇帝,谁敢说男尊女卑。

  “一”就是碑,碑就是“一”,这样高的智慧只能出自武则天。武则天的智慧是非常人能及的。在李世民病重时,李世民决心让她陪葬,她马上对李世民说,她要出家为李世民祈寿,使她免得一死。这种临危不乱随机应变的能力,没有大智慧是不能做到的。她依靠智慧为李治处理朝廷大事,得到李治宠爱,得到器重,从逐渐代李治处理朝廷政务,到与李治并称为“二圣”,这种高超政治智慧,为其最终成为皇帝打下坚定基础。她当皇帝后,改唐为周,死后必然要为李姓所不容,她便在临死前要与李治合葬,并在墓碑上大做文章,表面上不著一字,实际上是书写了天下第“一”,成功地骗过了李氏后代,成功地骗过了天下人。

  “一”字碑符合武则天创新的天性。武则天是一个富于创新、不甘寂寞的人。她在位时,为了强化统治,加强对群臣的监督,她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特务组织。在文化上,她也富于创新,她创造了“曌”字,表示“日”、“月”永远在空中,表示空明和久远之意,同时,“武”谐音是“无”即“无空”或“悟空”意,即心中有日月,则一切空明,这个字也符合她出家的经历。而武则天的名字,也是这个意思,武为无、无则是天。这个名字深得佛家真意,从她捐香粉钱而在龙门石窟塑大佛和两次迎送佛骨的举动看,她对佛教是有很深感情和很高造诣的。而墓碑“一”,则是她创新的另一个杰作,“一”在道教教义中,“一”表示原始状态,是世界本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是本原,一就是空。一字碑是空。但“一”又是万物的本原,女人是一,是人类的母亲。为人类之始。而女人当皇帝,武则天是一,是初始,是伟大的开端。虽然后来的韦皇后和太平公主学习武则天,想当皇帝未能成功,那时因为历史条件不具备和她们个人智慧不足所致。

网络配图

  “一”字碑的创意符合武则天的不甘寂寞的个性。武则天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她喜欢成为人们视线的中心,关注的焦点。她出家后,耐不住寂寞,给比她小一辈的儿皇帝李治写信,诉说自己的苦闷,以获得自由。当李治娶了她以后,她为了进一步得到皇后位置,成为母仪天下的中心,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并嫁祸于皇后李治死后。她为了自己的快乐,作为皇帝的她竟然公开供养面首。她死后当然也不会甘于寂寞,于是便以她超人的智慧,立起了这个无字(一)碑,因与众不同,勾起无数好奇心,从而消磨了几十代文人墨客的青春和生命,冥思苦想、青丝白首。探究为何无字,她成为世世代代的焦点。这在中国历朝历代皇帝中是绝无仅有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一个女诗人说过的话,用在此处,当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武则天墓前的无字碑,不,“一”字碑是日月空中永照续篇,而认识“一”字碑的过程,则需要我们心中有日月,即我们的心灵要永远充满光明,在达到空灵状态时,我们的眼睛才会在繁杂的事物表象发现事物的本质。这就是“一”字碑给我们的教益,也是武则天给我们留下的最珍贵的遗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史海钩沉解密:太平天国的天价宝藏究竟埋在哪
太平天国(1851~1864)是清朝后期的一个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自从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在广西金田村爆发后,太平军一路北上,攻城略地,连战连捷,于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南京便成为太平天国的都城。洪秀全建天朝宫殿时,是倾“全国”所有,掠各地宝物于宫内,其他王府也都藏金。太平天国兵败南京之后,清朝政府曾下令追缴国库里的财宝,但曾国藩以“城内并无贼库”的回复,否认了天王府存在财宝的推断。百年来,从来没有对其地下进行过勘查。“金龙殿”下边到底有些什么?天朝宫殿地下有没有藏金?这还真是个谜。网络配图一、圣库,天京攻守的目的所在?1862年初,曾国藩之弟曾国荃率湘军主力进攻天京,5月,湘军呈围困天京之势。但太平军经营天京多年,很难轻易攻破。此时,上海面临太平军的猛攻。曾国荃执意围困天京,湘军主力已无兵可援上海,于是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率淮军和英国人戈登的洋枪队进攻苏州、常州解上海之围,...
· 史海钩沉――红安闵氏源流总绪
史海钩沉――红安闵氏源流总绪闵姓开姓肇自鲁闵公,名⒎迹ㄒ辉),即位二年,被其叔作难于鲁国遭弑杀。⒎嫉苷剌方勇惩跷唬是为鲁僖公。僖公有二子兴文、典立。僖公殁,兴文继位,是为鲁文公。典立承鲁闵公之后嗣,于是以闵为氏姓,封德公,谥号忠愍,是为闵氏得姓和开姓太始祖。其妻为汤氏,生二子名马父、叔安,皆为鲁国大夫。马父娶妻长孙氏,生子名少朴,为齐国大夫。少朴之妻为姜氏,生子三人。长子名承夷,次子名道义,三子名济隆,皆为鲁国大夫。道义妻郑氏,生子名仁泗,为鲁国大夫。仁泗妻成氏,生子二,长子名西堂,次子名东园,皆为鲁国大夫。东园谥号贤慈,西堂妻卜氏,生子名损,字子骞。卜夫人卒后,西堂续弦李氏,生二子,长名权,字子安,次子名槐,字子称。损、权、槐三兄弟二母生,为闵氏第七世。史书评闵损为至孝至悌至贤至儒,乐在汶水家居,不仕官途,被世人称圣门高第,为周天子赠封琊公,成十哲之首,为四科之魁,后裔世袭经博儒贤殊荣。...
· 东北文化—史海钩沉—白金堡遗址
白金堡遗址属青铜时代遗址,位于肇源县城西50公里民意乡大庙村白金堡屯,嫩江左岸的台地上。南临嫩江0.5公里,东距嫩江与第二松花江汇流处15公里。多次考古发掘,清理出房址3处,窖穴(灰坑)40多处,陶窖1处,出土大量陶器及石、骨、蚌器等。房址为园角长方形和方形半地穴式建筑,面积为4.4×8或4×4米。有门道,呈斜坡形,长1.3米,宽1米。地面经过夯打,厚约5厘米。室中正中有灶坑,椭园形。有柱洞,木柱当是支撑屋顶的支柱。室内西北侧有土台,可能用于放置生活用品。西侧有窖穴,有园形和长方形两种,大少不小,可能是放置粮食、果品的。灰沟(防护沟)很长,东西向呈半园形,宽深各1米,沟壁斜直,用于防护和守卫,是白金堡文化重要遗迹之一。出土陶器1000余件,有鬲、罐、钵、壶、盆、碗、杯、网坠等。火候较高,质地细腻坚硬,色泽纯正。从房址的建筑看,当地先民已过着安定生活;从蚌刀、蚌镰的出土看,已有了早期的农业;...
· 东北文化—史海钩沉—阎家岗遗址
阎家岗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位于哈尔滨西南25公里,松花江支流运粮河北岸。经考古发掘,出土古脊椎动物化石33种2500余件;石制品9件,有砍砸器、刮削器、石片、石核,均为人工打击而成;人工打击的碎骨43件,骨器7件;还出土两个古营地遗址,相距40米,分别用300和500多块兽骨,包括披毛犀、大角鹿、野牛、野马的头骨和肢骨垒砌而成;还发现烧骨、炭屑和粪便化石。经碳-14测定,这些化石的年代为距今22370±300年。在这里活动的早期先民,已能构筑营地,并猎捕大批野兽,说明狩猎技术有了进步。
· 吴文化—史海钩沉—历史上的无锡城
无锡自古有城,大大小小建过好几座。最早的,应是“泰伯城”。东汉赵晔著的《吴越春秋》说:“殷之末世衰,中国(指中原)侯王数用兵。恐及于荆蛮,故太(泰)伯起城,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在(苏州)西北隅,名曰‘故吴’,人民皆耕田其中。”这座城是泰伯在梅里(现梅村镇)建“勾吴”古国后筑的,现在已找不到遗址。泰伯的第25世吴王阖闾,在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又拓宽疆域,造了大、小两座城,大城在苏州,小城在太湖西边,现在的郊区胡埭和武进雪堰桥交界处留有城墙遗址。在遗址附近,出土过战国时的剑、镞、锛等文物,如今古代陶片到处可见。阖闾的儿子夫差是一位亡国之君,他迷恋女色,玩物丧志,在现在的东亭、后宅分别建有饲养家鸭、麋鹿的两座小城,名“鸭城”和“麋城”。明代南京兵部主事秦夔写过一首诗:闻说吴王养鸭时,年年来此拥西施。豪华已尽江山变,落月秋风动蒺藜。两座城早已不见踪迹,现东亭有鸭城桥,后宅的麋城桥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