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神木石峁遗址惊现4000多年前鳄鱼骨板
这个考古发现,你绝对想不到,在4000多年前的神木石峁遗址,考古专家发现了鳄鱼骨板。
网络配图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县石峁村的秃尾河北侧山峁上,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峁遗址于1976年被发现,之后几年,考古专家在此发现了房址、灰坑以及土坑墓、石椁墓、瓮棺葬。在当地,考古人员发现或征集了大量的玉器,磨制十分精细,颇具特色,其原料主要为墨玉和玉髓,发现有刀、镰、斧、钺、铲、璇玑、璜、牙璋、人面形雕像等。其中,在出土的大量玉器中,玉人头像价值最高。近年,考古专家勘探发现,石峁遗址面积在400多万,为史前最大的城址。
考古专家2012年在后阳湾的一座房址附近发现了这块鳄鱼骨板,呈正方形,正面有许多点状小孔。很多人据此判断那个时代的黄土高原,气候湿润适宜扬子鳄成长。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石峁遗址领队孙周勇介绍,这块鳄鱼骨板是包括陕晋中北部、内蒙古中南部在内的河套地区的首次发现,所以他推断这条鳄鱼未必生长于此,极有可能来自遥远的南方。
网络配图
根据史料记载,上古时代有一种鼓名叫鼍(tuó)鼓,用扬子鳄的皮革制作而成,是等级的象征。在和石峁差不多同一时期的山西陶寺遗址,几座高等级的墓葬中也出土过鳄鱼骨板。
因为“鼍”便是扬子鳄的古称,按照学界最流行的观点,这些骨板很可能便和制作鼍鼓有关。而为何会出现在神木石峁,专家推测,可能是当时上层社会的奢侈品交流而来的。
网络配图
此外,考古专家还在一房址附近,发现了一件被打碎的双鋬鬲,两袋足套扣,肢骨、肋骨等散乱置于袋足之中。经鉴定系一不足周岁的婴孩。这种用炊具埋葬夭折婴孩的习俗,在当时的中国普遍存在,但骨殖上部残留的织物残片,则让专家异常欣喜。织物分为上下两层,下层紧贴骨殖,经纬较为细密,上层经纬较为粗疏。经初步鉴定,这些织物原料为苎麻类纤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