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惊叹:奈米技术最早出现于1700年的古罗马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74
转发:0
评论:0
惊叹:奈米技术最早出现于1700年的古罗马,根据科学家们所说,奈米技术是在大约1700前发明于古罗马,而且不是归因于我们

  根据科学家们所说,奈米技术是在大约1700前发明于古罗马,而且不是归因于我们复杂社会的许多现代科技之一,一个在290与325年之间制造的圣杯是证明它是数千年前古文化已经使用先进科技的最终证据。  

  国王之杯

  奈米科技可能是近几十年来一个巨大的里程碑之一,这个科技的突破使得现代人可以利用比一公尺还要小一百倍甚至一百亿倍的系统,在其中材料获得特定的性质,但是,奈米技术的起源要追溯到至少1700年前。

  证据在哪里?那么,一个追溯到罗马帝国时代被称为「国王之杯」的工艺,似乎表明了罗马工匠在1600年前就知道奈米技术,国王之杯是古代科技的杰出代表。  

  国王之杯

  国王之杯被认为是在现代之前最科技和复杂的玻璃作品。专家深信,这个在290-325年之间制作的圣杯是最好的证据,显示古代工匠巧夺天工的技巧。杯上雕刻的小型玻璃塑像图形代表了色雷斯国王(Thrace)莱库古(Lycurgus)国王的死亡景像,虽然看起来是暗绿色的,但将光放在它后面就变成半透明红色;这是因为嵌在玻璃内的细金银粒子所造成的效果。

  测试显示有趣的结果,当英国研究人员用显微镜测试碎片,他们发现金属颗粒直径减小于50奈米,也就是说,相当于一粒盐的千分之一。这是目前难以达成的,意味着这是当时绝对未知的巨大发展。  

  显微镜测试碎片

  此外,专家们指出这个贵金属的「确切混合物」显示古罗马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自1958年以来,国王之杯仍被放置在大英博物馆。

  古代奈米技术确实有效。

  但是怎么会这样呢?当光线照射到杯子上时,金属斑点的电子倾向于因观察者的位置不同而颜色也有所不同。一个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的纳米技术专家刘刚(Gang Logan Liu)说道:「罗马人知道如何利用和制造奈米粒子来完成美丽的艺术品,我们想看看这是否可以有科学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罗马纳米技术制作精湛无比高脚杯
最近,科学家揭开了1600年前一个古罗马高脚杯的神秘变色原理,原来古罗马人很早就懂得了“纳米技术”,将金银金属微粒溶入玻璃中,从不同角度可呈现变色效果。我的天!千年以前就懂得如此高深莫测的技术?莫非千年以前的罗马人都是文明高度发达的种群吗?网络配图这个神秘的莱克格斯杯是由双色玻璃制成,当光线从前方照射时杯子呈现绿色,当光线从后方照射时杯子呈现红色。现今这个高脚杯陈列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它的制造过程中使用了类似现代纳米技术的工艺,能够将物质分解成原子和分子等级,双层玻璃中溶入了金和银的金属微粒。据悉,1990年科学家便发现这个高脚杯具有奇特的变色效果,但研究了二十多年,直到目前才解开其中的谜团。网络配图科学家将高脚杯的玻璃碎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玻璃中溶入了金、银金属微粒,其直径大约50纳米(毫微米),是盐粒直径的千分之一。这些纳米等级金银微粒令科学家十分吃惊,暗示着古罗马人是“纳米技术先驱...
· 关于司南的历史起源?司南最早出现于什么时候
据1982年3月,《光明日报》报道:磁山(在今河北省邯郸市武安)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发源地。据《古矿录》记载:《明史地理志》称:“磁州武安县西南有磁山,产磁铁石。”又《明一统治》称:“磁州武安县西南有磁山,产磁铁石。”又《古矿录》记载:《明一统治》称:磁山,在县西南30里,土产矿石,州名取此。磁山,指南针的故乡。一篇提到司南的典籍是《鬼谷子·谋篇第十》:“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鬼谷子,战国时期人,生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谷子村。鬼谷子活动的地方和文中所记载的郑人取玉一事,也在邯郸文化区域内。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对指南针已有详细记载:“方家以磁石磨针缝,则能指南。”据史料记载,1074年,沈括前往河北西路(路,行政组织)查访,曾经过磁山(现在邯郸市武安境内)。李栓庆介绍说,武安在古代叫磁州,《辞海》对磁州的解释是: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置慈州,唐改慈为磁。以州西...
· 揭秘:古罗马纳米技术制作精湛无比高脚杯
最近,科学家揭开了1600年前一个古罗马高脚杯的神秘变色原理,原来古罗马人很早就懂得了“纳米技术”,将金银金属微粒溶入玻璃中,从不同角度可呈现变色效果。我的天!千年以前就懂得如此高深莫测的技术?莫非千年以前的罗马人都是文明高度发达的种群吗?网络配图这个神秘的莱克格斯杯是由双色玻璃制成,当光线从前方照射时杯子呈现绿色,当光线从后方照射时杯子呈现红色。现今这个高脚杯陈列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它的制造过程中使用了类似现代纳米技术的工艺,能够将物质分解成原子和分子等级,双层玻璃中溶入了金和银的金属微粒。据悉,1990年科学家便发现这个高脚杯具有奇特的变色效果,但研究了二十多年,直到目前才解开其中的谜团。网络配图科学家将高脚杯的玻璃碎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玻璃中溶入了金、银金属微粒,其直径大约50纳米(毫微米),是盐粒直径的千分之一。这些纳米等级金银微粒令科学家十分吃惊,暗示着古罗马人是“纳米技术先驱...
· 纳米技术
历史1959年12月29日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在加州理工学院出席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作出著名的演讲《在底部还有很大空间》,提出一些纳米技术的概念,虽然在当时仍未有“纳米技术”这个名词。他以“由下而上的方法”(bottomup)出发,提出从单个分子甚至原子开始进行组装,以达到设计要求。他说道,“至少依我看来,物理学的规律不排除一个原子一个原子地制造物品的可能性。”并预言,“当我们对细微尺寸的物体加以控制的话,将极大得扩充我们获得物性的范围。”这被视为是纳米技术概念的灵感来源。1962年,日本东京大学的久保亮五教授提出了量子限制理论,用来解释金属纳米粒子的能阶不连续,这是很重要的里程碑,使得人们对纳米粒子的电子结构、型态和性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纳米科技一词的定义是日本东京理科大学的谷口纪男教授在1974年提出。1981年,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被广泛视为纳米元年。1980年代,IBM的安贝旭等人...
· 米拉·奈儿
生平米拉·奈儿出生于印度奥里萨邦的一个中产家庭,为该家庭中最小的女儿。接受天主教学校的教育,在印度德里大学修习社会学及剧场,此期间并成为一名剧团演员,直到她19岁时(1976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之后到该校继续修习社会学。在哈佛期间并开始转向学习拍摄纪录片,以印度人为其关心的主要题材进行拍摄。1979年,米拉·奈儿拍摄了首支纪录片JamaMasjidStreetJournal,并以此纪录片作为她的硕士论文。此后并接续拍了另外三部纪录片,其间并以IndiaCabaret(1985年)获得美国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1988年,拍摄首部电影《早安,孟买!》(或译:街童),片中以真实的街童作为演员。该片获得该年度的戛纳影展金摄影机奖等多项国际奖项。同时也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等五项提名。该片为米拉·奈儿与在哈佛认识的剧本作家SooniTaraporevala合作的电影...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