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未解之谜:曹操为什么要建72座陵墓?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43
转发:0
评论:0
未解之谜:曹操为什么要建72座陵墓?,曹操(公元155年7月18日~公元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

  曹操(公元155年7月18日~公元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操去世后被葬于高陵。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按理说,当时曹操虽未称帝,但其权势已经和皇帝无异,可他怎么就舍得让自己死后“受穷”呢?据传,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是他早年为扩大势力,干过盗墓挖坟的勾当,亲眼目睹了很多坟墓被挖开后,尸骨纵横的场面,他怕自己的坟墓也遭到这种待遇,所以想用“薄葬”之说打消后人对他墓葬的兴趣;第二是因为他比较提倡节俭,不喜欢过于奢侈(这点值得商榷)。

网络配图

  但曹操是极聪明的人,他知道光说“薄葬”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最理想状态就是让谁都不知道自己的墓葬在哪?这就需要在喊出“薄葬”的同时,还要广布疑冢。传说,安葬曹操的那天共有72具棺材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从各个城门抬出。试想一下,那场面该多么壮观呀?单就那72口上好的棺木来说,其“薄葬”薄在了何处呢?

  为了防止盗墓,在力主和实践“薄葬”的同时,他还采取了“疑冢”的措施。布置疑冢,当然也和他生性多疑有关。生前,他因多疑,错杀了许多人;死后,他的多疑也不例外。传说,在安葬他的那一天,72具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从各个城门抬出。

  那么,这72座疑冢,到底哪个才是真的呢?这桩历史公案一直困扰着后世对曹操感兴趣的人。千百年来,有数不清的盗墓者,但谁也没有发掘到曹操正真的墓葬。

  传说,军阀混战年代,东印度公司的一个古董商人为了寻找曹操的真墓,雇民工挖了十几座疑冢。除了土陶、瓦罐一类的东西外,一无所获。

网络配图

  1988年,曾有报纸发表了《“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谜揭开》的文章,文中说“闻名中外的河北省磁县古墓群最近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过去在民间传说中被认为这里就是曹操七十二疑冢所在地,但现在已查明那里实际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确切数字也不是72,而是134座。

  但是,关于曹操尸骨到底埋于何处,仍然是个谜。据诗曰:“铜雀宫观委灰尘,魏之园陵漳水滨。即令西湟犹堪思,况复当年歌无人。”由此推断,曹操墓是在漳河河底。

  又据《彰德府志》载,魏武帝曹操陵在铜雀台正南5公里的灵芝村。据考察,这也属假设。那它还有可能在哪呢?还有一种说法是,曹操陵在其故里谯县的“曹家孤堆”。

  据《魏书·文帝纪》载:“甲午(公元220年),军治于谯,大飨六军及谯父老百姓于邑东。”《亳州志》载:“文帝幸谯,大飨父老,立坛于故宅前树碑曰大飨之碑。”曹操死于该年正月,初二日入葬,如果是葬于邺城的话,那魏文帝曹丕为何不去邺城而返故里?他此行目的是不是为了纪念其父曹操?《魏书》还说:“丙申,亲祠谯陵。”谯陵就是“曹氏孤堆”,位于城东20公里外。这里曾有曹操建的精舍,还是曹丕出生之地,此外,又据记载:亳州有庞大的曹操亲族墓群,其中曹操的祖父、父亲、子女等人之墓就在于此。由此推断,曹操之墓也当在此。

网络配图

  但这种说法也缺乏可信的证据,遭到许多人的质疑。

  面对“曹墓不知何处去”的感叹,人们对曹操的奸诈多疑可能有了更深的认识。曹操一生节俭,带头“薄葬”,是有积极意义的。这样做,既保护了自己,也使盗墓者无从下手,这也算是他的明智之举吧。

  困扰世人近2000年的历史谜案,终于在2009年12月得到了答案。河南省文物局当日公布,河南省安阳市安丰村西高穴村南的高陵被考古队确认是曹操的真墓地。后来,国家文物局也确认了这个发现,至此,困扰了人们多年的曹操墓葬之谜终于大白天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铜雀台之谜:曹操为什么要建铜雀台?
导读:传说,曹操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于是发誓要得二乔,以享晚年。为此,曹操修建了铜雀台为锁二乔。那么,事实上真是如此吗?曹操为何要建造铜雀台?网络配图“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此诗只是一种假设,东风终与周郎便,所以三国时期的大美女大乔小乔。并没有被曹操锁于铜雀台中。事实上,小乔与曹操素未谋面,也没有什么实际瓜葛,纯属莫须有的关系,而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有生动的故事。“江东有二乔,河北甄芙巧”,三国时期最着名的美女有三名,大、小乔和甄洛。二乔到底有多美呢,史书所载极为吝啬。《三国志》说“皆国色也”,《江表传》说“貌流离”(光彩焕发)。总之是国色天香的大美女,而具体容貌只能靠后人凭空想象了。三国是个彻底的男人时代,原本处于弱势的女人,在这样一个时代就更加边缘化。所以三国时期关于女人的历史记载实在是少得可怜。如果不是后人添油加醋,可看的故事就更少了。二乔的父亲乔公,本在汉献帝的手下做...
· 曹操为什么要建立“魏公国”?
真实的历史是需要不断探索的,求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目标,历史文献只是参考;历史又是生动活泼的,一起来研究下“曹操为什么要建立“魏公国”?”的话题,感受历史的魅力。?荀彧一死,曹操可以放心地推进他的政治改革了。在董昭等人的操作下,政治改革迅速迈出了第一步——恢复酝酿已久的九州制。这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撤销幽州刺史部和并州刺史部的建制,将其所辖郡国并入冀州刺史部;撤销司隶校尉部、凉州刺史部,将其所辖郡国并入刚刚成立的雍州刺史部;撤销交州刺史部,将其所辖郡国并分别并入荆州刺史部和益州刺史部。东汉原来有13个州刺史部,本次行政区划调整后只剩下了9个州刺史部,即兖州、豫州、青州、徐州、荆州、扬州、冀州、益州和雍州,与“禹贡九州”相比差别只在益州刺史部一地,“禹贡九州”没有益州而有梁州,而这两个州指的是一个地方。按照新的行政区划,目前“曹统区”的范围包括冀州、兖州、豫州、青州的全部,以及雍州、徐州的大部...
· 曹操为何要建72座陵寝曹操墓成千古之谜
曹操在丧葬上有别于历代帝王,他对自己的身后事,提出了“薄葬”。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当时,曹操虽未称帝,但权力与地位不比帝王低,为什么他不但提倡“薄葬”,而且身体力行呢?网络配图据说,曹操一生提倡节俭,他对家人和官吏要求极严。他儿子曹植的妻子因为身穿绫罗,被他按家规下诏“自裁”。宫廷中的各种用过的布料,破了再补,补了再用,不可换新的。有个时期,天下闹灾荒,财物短缺,曹操不穿皮革制服,到了冬天,朝廷的官员们都不敢戴皮帽子。又据传,曹操早年曾干过盗墓的勾当。他亲眼目睹了许多坟墓被盗后尸骨纵横、什物狼藉的场面,为防止自己死后出现这种惨状,他一再要求“薄葬”。为了防止盗墓,在力主和实践“薄葬”的同时,他还采取了“疑冢”的措施。布置疑冢,当然也和他生性多疑有关。生前,他因多疑,错杀了许多人;死后,他的多疑也不例外。传说,在安葬他的那一天,72具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从各个城门...
· 赵佗陵墓未解之谜
在广州越秀山有一座博物馆,这是西汉南越王赵佗的博物馆。他是史上最长寿的天子,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陵墓也是疑团重重。赵佗是叱咤岭南风云的第一人.他是河北真定人,早年随秦军出征,英勇善战,在平定岭南的战斗中屡立战功,被秦始皇封为新设立的南海郡龙川令。秦末,赵佗继任嚣为南海尉,“即绝秦所新道,聚兵自守。”接着,乘中原之机,击并了桂林、象郡,在岭南自立南越国,建都番禺.赵佗立国后,采取了“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推广中原地区先进技术,使原来十分落后的南越逐渐强大起来。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赵佗在上汉文帝书中称“老夫身定百邑之地,东西南北数千里,带甲百万有余。”从中反映出当时南越王国实力不菲。赵佗是长寿之君.据《史记》载,赵佗于“建元四年(前137年)率,佗孙胡为南越王。’据今人考证,赵佗大慨是在秦始皇28年一29年(前219年一前218年),随秦军来岭南的,经秦二世,楚汉相争、汉朝立国、高...
· 未解之谜:曹操建铜雀台是否为了揽二乔?
建安十五年,三国时期魏国的实际统治者曹操建造了铜雀台,里面楼台建筑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唐朝诗人杜牧曾携友人到黄州赤壁游玩。网络配图饮酒赏月间有人提议,请杜牧以赤壁为题作诗一首。杜牧当即用推测和讽刺的手法作了《赤壁》绝句一首:“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按照杜牧的说法,铜雀台是曹操为锁二乔而建,那么事实上真是如此吗?事实上,铜雀台建成后,曹植曾作《铜雀台赋》,其中有“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后来被别人窜改为“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曹植的《铜雀台赋》中的“乔”作“桥”,指的是铜雀台中的两座桥,却被诸葛亮巧妙地加以利用,故意将两座桥解释为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以此激怒周瑜,坚定他抗曹的决心。因此可以说,铜雀台的建立与大小乔并不相关。网络配图那么曹操为什么要建造如此华丽的铜雀台呢?建安四年,曹操消灭袁氏兄弟后,夜里留宿邺城,半夜...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