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何只有士兵 没有统帅?
1974年3月,临潼县晏寨公社下河大队西杨生产队的几个农民正在打水井,突然,从地下三四米深处挖出了一个奇怪的东西——一个陶土烧成的人头。但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令人惊奇的东西——不就是一个“瓦盆爷”吗!
据说很久以前,这里只要打井或挖墓穴,就会有这些“怪物”出现,伴随这些“怪物”的,不是井水忽然枯竭,就是新墓穴突然倒塌。有时候,“怪物”还会直直地在井壁上出现,“鼓嘴瞪眼”地非常吓人。
后来这里又挖出一个“瓦盆爷”,这次碰巧被一位叫蔺安稳的中国新闻记者碰到,敏感的记者给《人民日报》写了一篇内参:《秦始皇陵出现一批秦代武士陶俑》,很快引起了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后来,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下,陕西文物考古工作者组成了“秦始皇秦俑考古发掘队”,经过一年的努力,一个东西长230米,南北宽约62米,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的巨大秦兵马俑坑再现于世,成为惊动世界的大新闻。后来又相继发现了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二号坑、面积520平方米的三号坑以及现在尚未建成的四号坑。三个兵马俑坑自北向南,呈品字形分布,总面积达二万多平方米,足有三十多亩地大。
网络配图
1978年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秦兵马俑后说:“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自此,秦俑戴上了“世界第八奇迹”的桂冠。
兵马俑以陶俑和陶马为主,制作细腻精致,形神兼备。陶俑个个个性鲜明,表情、神态、姿势、衣着千差万别,反映出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兵种、不同职位的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千姿百态,栩栩如生。陶马比例非常匀称、和谐,匹匹劲健有力,双耳前竖,两眼注视前方,形象逼真生动。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兵马俑陪葬在秦始皇陵呢?众所周知,秦人有好勇尚武之风,而秦国正是用武力征服了六国,所以秦始皇希望自己死后仍然能拥有强大的“秦之锐士”。这大概就是这些秦始皇兵马俑的由来。因此有人说,秦始皇兵马俑可能就是始皇帝生前统帅作战情形的再现。
在现在已经发掘的一、二、三号三个兵马俑坑中,整齐布列着三个战阵,三者相互配合,形成一支完整的作战部队。各个兵种都十分齐全,有车兵、步兵和骑兵,还有穿战袍,腿扎护腿,足蹬战靴,左脚向前与右脚形成八字形,左臂横曲前胸,右手伸开,成射箭姿势的立射武士。
网络配图
在三号坑北部,两排南北对面站的武士的最东头,站着一位领队。整个坑的战阵,表现出这里是秦俑坑的统帅部,也叫军幕或指挥中枢。但是,这里没有发现主将,也就是整支部队的统帅。为什么会这样呢?现在还没有准确的答案。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一生好权的铁腕皇帝,死后还要紧紧抓住兵权,由自己亲自统率千军万马。
当然,以上仅是对兵马俑的一种猜测。实际上,关于兵马俑,世间从未见过文字记载。特别是司马迁的《史记》对始皇陵的规模、建置和陪葬的富丽,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却只字没有提到过兵马俑。这也使兵马俑在世人的眼里增添了一层更加神秘的色彩。
秦宣太后,姓芈(mǐ),楚国王族,后嫁于秦惠文王。她在秦国统治了四十一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掌权治国的女国君,甚至有人称她为两千多年前的“慈禧太后”。为何说兵马俑不是秦始皇而是她的陪葬呢?
陈景元认为历史上秦始皇曾经下令将陵墓向外扩展“三百丈”,但秦时的“三百丈”只有690米,所以在秦始皇陵封土之东近二公里的兵马俑,不可能被包括在这一个“三百丈”的界址之中,因而也不可能成为秦始皇陵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在《史记·正义》及《陕西通志》、《临潼县志》等史料中,都有“骊山:在雍州新丰县南16里;秦始皇陵:在雍州新丰县西南10里;秦宣太后陵:在雍州新丰县南14里”的记载。雍州新丰县的县城,也就是今天临潼县新丰镇的东北不远处,根据上述明确的方位和里程,很容易判断出秦宣太后陵,就在秦始皇陵的东侧偏南、距骊山山脚约2里处的西杨村、下和村一带,也就是人们现在所熟知的秦俑坑附近。
网络配图
此外,在兵马俑的身上也发现了一些奇怪之处:一些兵俑的头顶,梳有苗裔楚人特有的、偏于一侧的歪髻;秦俑所着衣服,非常鲜艳,与秦王朝的尚黑制度,有显着差别;在一些陶俑身上还发现了“芈”字,疑为秦宣太后的姓。
如果兵马俑真是秦宣太后的陪葬,那么哪里是宣太后的陵墓呢?但目前考古学者还没有发现足以与兵马俑匹配的宣太后墓。考据学上强调“孤证不立”,就是单独的一个例子是不能证明一个事物的真实性的,至少凭借现有证据而断定“兵马俑的主人是宣太后而非秦始皇”为时尚早。这也使得陈景元的质疑更多地停留在猜疑假设阶段,也说明当前的秦始皇陵和兵马俑的研究还应进一步地深入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