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为什么说宋朝退伍士兵是最具幸福感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85
转发:0
评论:0
为什么说宋朝退伍士兵是最具幸福感的?,宋朝实行自愿性的募兵制并且将灾年招募流民、饥民当兵,作为一项传统的国策,有社

  宋朝实行自愿性的募兵制并且将灾年招募流民、饥民当兵,作为一项传统的国策,有社会福利性质,起到稳定政权作用。而且宋朝的退伍兵的福利也是历朝以来最好的。宋朝的退伍兵,可能是最有幸福感的兵士,为毛?因为宋代退伍军人是真的幸福,朝廷在安置方面绝不含糊。

网络配图

  保留军籍,薪水减半

  这个制度叫“剩员”。剩员在宋朝的禁兵、厢兵和土兵中都存在,它是宋朝军士中的拣退者,即禁兵、厢兵、士兵因年老或疾病,不任征戍,保留军籍,减削军俸,在军中从事杂役的人。

  按规定,凡十将、将虞候、承局和押官至65岁,军士至60岁,原则上须降充剩员,至5年后退役。此外,军中有疾病者也须降充剩员。剩员只领取一半以下军俸,充军中杂役。宋朝大多数的老弱士卒,都是安排在剩员中的,并且成为宋朝的一项传统。

  太祖时军队就置剩员,用以专门安置退兵。诏“殿前、侍卫司及诸州长吏阅所部兵,骁勇者升其籍,老弱怯懦者去之。初置剩员,以处退兵。”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七月,真宗对“缘边禁兵老病当停者”,“诏隶本州剩员”。减充剩员者的年龄,士兵一般是60岁,将校为65岁。

  元柘八年1093年)正月,泾源路经略司奏“乞拣诸将下剩员,年六十以下,精力不衰,依旧充军,以补缺额。”得到朝廷批准,并“诏陕西诸路准此”。

  南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殿前司言“诸军法兵级年六十,将校年六十五减充剩员给请,内有战功亦止半给。”但若年龄已到60岁,精力尚好者,亦可延至65岁。如元祐四年(1089年)五月,依枢密院之请,诏“今后拣禁军节级,虽年六十已上,筋力精神壮健,武艺不退,堪任披带部辖者,许依旧存留;如及六十五岁,并减充剩员。”

网络配图

  减充剩员的将校虽然没有脱离军籍,但已不是军队的主要战斗力量,它具有安抚、照顾年老残疾军人的意义,幸福感就不是一般的强了。

  给钱给粮给地,永远免税

  这叫“遣返归农”。宋朝对退伍士兵的另一项安置措施,就是遣返归农,让他们归乡种田。如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七月,真宗诏“河北河东忠烈、宜勇、广锐军士,自今老病者即放归农,无勒召人承替。其缺员,并自京补选。”

  对归乡种田者,官府发给一定量的粮食。皇枯元年(1049年),朝廷在拣河北、河东、陕西、京东西禁厢诸军时,就对不堪军事行动者,“给粮遣还乡里”。

  一般遣返归乡里的军士年龄在50岁以上。熙宁四年(1071年)七月,诏“拣诸路小分年四十五以下胜甲者,升以为大分,五十已上愿为民者听。”

  同时对拣退者的家属还给以必要的帮助。如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五月十一日,中书门下省言“军中拣退人或有死亡,州军不支请给,其妻其子遂为穷民,已许指射荒闲田耕种,支与一年请给,令买牛种,免租税丁役,使为永业。

网络配图

  伤残军人,由国家养老

  吕祖在《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卷3《处冗兵》中说“夫兵之冗不难于汰,而难于处。籍其力于强壮之时,而欲去其籍于老弱之后,何以慰其心哉?”可见退兵的安置是一项重大问题。

  神宗时,对省并之兵,“先为缮新其居室,给迁徙费”。同时京师卫兵减汰后,一度欲徙之淮南粮源充足之地就食,后遭司马光、李常等人反对,最终“令自便在京居止”。

  对离开军队的伤残军人,朝廷则要求部队给以措置收养。嘉泰三年(1203年)十一月,朝廷要求“内有军队练汰离军之后,残笃废疾不能自存在外乞丐之人,仰本军随营分措置收养,毋致失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为什么说宋朝的灭亡是亡天下?
早在11——13世纪的宋王朝,中国就已经产生了近代化,那为什么到了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近代转型还要显得那么艰辛、一波三折?这么重大的问题当然不适宜用单一的原因来解释,不过如果要找出最深刻的历史远因,那便是——“唐宋变革”所代表的近代化进程在南宋灭亡之后被中断了,历史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倒退。网络配图敏锐的明末思想家黄宗羲与王夫之都察觉到,宋朝的覆灭不可跟其他王朝的更迭相提并论。黄宗羲说:“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王夫之说:“二汉、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则举黄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之天下而亡之也。”宋朝之亡,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覆灭,更是一次超越了一般性改朝换代的历史性巨大变故。用那个时代的话语来说,叫做“亡天下”;用今天的话语来说,不妨称为“文明的中断”。为什么说宋朝的灭亡是“文明的中断”呢?请允许我先引用周良霄《元代史》序文...
· 为什么说澶州之战是宋朝最羞愧的一战呢?
1004年九月,萧太后燕燕以索要关南为名,南侵宋朝,一路攻城掠地,势如破竹。九月中旬,辽军前锋达到遂城、顺安军等地,宋将魏能、石普等率军抗击,虽互有胜负,但辽军并未攻下遂城和顺安军。辽军又东侵保州,结果战败,随后进攻定州。宋朝总管河北防务的都部署王超,按照宋真宗赵恒的诏令设阵于唐河,手拿诏书,按兵不动,怯敌拒战,贻误战机,导致辽军继续南下,其锋锐不可当。网络配图这时,在朝廷内部,大臣们对于赵恒是否北上亲征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副宰相王钦若偷偷地做赵恒的工作,希望他迁都江苏南京,枢密院大臣陈尧叟则请赵恒逃往成都,京都之内一片张皇失措之态。宰相寇准非但不同意迁都,反而要求赵恒北上亲征,而且说服赵恒,罢免了王钦若的副宰相职务。在寇准的耐心劝说下,赵恒终于终于答应北上亲征。不过,赵恒刚刚抵达滑县附近,随行大臣又纷纷提出南逃迁都,赵恒又打不定主意了。寇准坚持要赵恒亲征,见对方动摇,又拉来老将高琼一起做赵...
· 历史揭秘:为什么说宋朝的灭亡是亡天下?
亡国和亡天下有什么区别?国家灭了民族魂还在,国家的精神,国家的文化依然存在,亡天下是什么都没了,国家、民族被蹂躏,文化被践踏!早在11——13世纪的宋王朝,中国就已经产生了近代化,那为什么到了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近代转型还要显得那么艰辛、一波三折?这么重大的问题当然不适宜用单一的原因来解释,不过如果要找出最深刻的历史远因,那便是——“唐宋变革”所代表的近代化进程在南宋灭亡之后被中断了,历史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倒退。网络配图敏锐的明末思想家黄宗羲与王夫之都察觉到,宋朝的覆灭不可跟其他王朝的更迭相提并论。黄宗羲说:“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王夫之说:“二汉、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则举黄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之天下而亡之也。”宋朝之亡,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覆灭,更是一次超越了一般性改朝换代的历史性巨大变故。用那个时代的话语来说,叫做...
· 为何说宋朝对子民的福利是“”的
现在,就让我们穿越到宋代,以“生老病死”为序,近距离观察一下彼时国家福利机制的运作。先来说“摇篮”即“生”的福利,宋代的“摇篮”福利可以分为补救性救济与预防性救济两大类。预防性救济是指国家在发现贫家妇女怀孕之后,给她们提供生活补贴,以免穷困人家因养不起孩子而溺婴、弃婴。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高宗下诏在全国推行“胎养助产令”,诏曰:“禁贫民不举子,有不能育婴者,给钱养之。”具体做法是,每一家贫困户发钱4000文(相当于人民币1800元),这笔经费来自国家征收的“免役宽剩钱”。南宋的州县还设有“举子仓”,即由地方政府向贫家产妇发放救济粮,一般标准是“遇民户生产,人给米一石”。举子仓的仓本来自国家常平仓、官田收入及富人的捐赠。补救性救济则是指国家设立福利机构,收养、赈济弃婴与孤儿。北宋时,主要由综合利机构如“福田院”负责收养京师汴梁的“老幼废疾”,“广惠仓”负责赈济各州县的“老幼贫乏不能自...
· 荣启期的幸福感从何而来
孔子游于太山,看见隐士荣启期穿着粗皮衣,腰里拴着绳子,就像现在许多时尚歌手一样抱着琴自弹自唱。孔子不理解:“先生所以乐,何也?”荣先生庄重地发表了下列谈话:“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见《列子・天瑞》篇)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当代心理学对幸福问题给予了强烈而持久的关注,开辟了幸福感实证研究这一重要领域,围绕着幸福感的含义、幸福感如何测量、影响幸福感的因素等问题展开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者认为,幸福是一种主观的东西,它的生理机制可能根植于大脑中心,这也是多数神经生理学家们持有的观点。心理健康意义上的幸福感研究假定:一个人幸福与否首先在于是否拥有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能否获得情感上的平衡。因此,如...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