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攻与守的博弈 历朝修建长城利大还是弊大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47
转发:0
评论:0
攻与守的博弈历朝修建长城利大还是弊大,修长城的目的是什么,防御外族入侵。在古代我们无法彻底打败游牧民族,为加强江山

  修长城的目的是什么,防御外族入侵。在古代我们无法彻底打败游牧民族,为加强江山巩固,只能修长城。搁现在说,长城除了作为奇迹欣赏就没其他用处了。当然当年忽必烈打宋朝直接绕过长城,从西面进攻,长城就似乎没什么用处了,但这只是少数。长城建造起来有耗人力,有耗物力,有耗财力,但在历次战争中确实起了很大作用。所以是利大于弊。

网络配图

  战国时期的秦、赵、燕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究竟在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关于它的作用,特别是秦长城和燕长城的作用,历史文献记载几乎没有,赵长城的记载也很少。这是不是长城说,它们没有起什么作用呢?不是。恰恰相反,正好说明三国修建长城后,匈奴、东胡等没有越过长城南掠,长城在军事防御上起了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昭王时,是秦国疆土扩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假如北面没有修筑长城,秦国就必须要派驻大军把守北方的重要通道和隘口,以阻止强大的匈奴南掠,怎么能够抽调大军不断大败六国的联军、占领六国大片土地呢?可见,秦长城修成后,只需要少量军队驻守,就能阻止匈奴南下了。如果匈奴大军南下,由于有长城防御,一时不易攻破;而秦都咸阳距此不远,一日一夜或两、三昼夜即可赴救,因此,匈奴不敢南下,自取失败。总之,自秦昭王筑长城以后,匈奴一直没有南下掳掠,这正说明了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

  至于赵长城,由于建筑在阴山(今大青山、乌拉山东南)脚下,多系用土夯筑,质量较差,而又靠近匈奴,因此开始时,常被匈奴大军攻击。赵国虽然派驻大军防守,主动出城迎战,但是常吃败仗。赵悼襄王时(前224--前236),赵边防累为匈奴所败,北方吃紧,于是,派大将李牧到长城统领大军防守。悼襄王给予李牧便宜任免属吏的特权,并将云中、雁门、代郡北部的商业税和田赋作为供李牧支配。李牧将指挥部设在雁门郡北部的长城下,以便东、西照应。他厚待战士,日杀数牛来改善伙食;他下令军中:“匈奴来掳掠,全体将士立即收牛马羊入保长城,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来侵,由于烽火严紧,事先知道消息,赵国军民便收牲畜入保长城。匈奴掳掠不到人和牲畜、财务,只好退去。如此数年,虽未挫败匈奴,但赵军亦无亡失。匈奴人以及赵国边民,都认为李牧怯懦,赵王也责备李牧;而李牧依然如故。赵王怒,招牧回朝,以别将代之。新将采取迎击的战略;匈奴每来,他就率军出击,数败。

网络配图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将士伤亡很多,北边无法放牧。赵王没有办法,只好再请李牧出守长城。李牧称病,杜门不出,不肯应命。赵王乃强起牧,令牧统兵守卫北方。李牧对赵王说:“王一定要用我,我仍然采取从前的战略,您同意,我才敢奉命。”赵王只得答应。李牧至长城,如故约。数年,匈奴无所得。然终以李牧为怯。赵守边将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李牧乃选战车1300辆,精骑13000匹,挑能破敌擒将的百金之士50000人,善射者100000人,训练作战。练成之后,便大纵畜牧。长城以北,人畜遍野。匈奴闻之,便来掳掠。

  小入,牧则佯败,以部分人畜委之。单于大喜,便率倾国人马南下。李牧事先设下埋伏,张左右翼夹击,大破匈奴10万余骑,单于落荒败走,逃奔北方而去。此后10余年,匈奴不敢近赵长城。赵军乘胜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于是,赵北边宁静,人民安居乐业。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赵长城在军事防御上的巨大作用。

网络配图

  秦末汉初,匈奴乘中原战乱,越过秦蒙恬所筑长城,复与汉以战国秦、赵、燕长城为界。由于这条长城年久失修,北方守军稀少,因此,强大的匈奴不断进入长城以内掳掠,一直深入到代谷、太原、西河、上郡、北地等郡,汉高祖、惠帝、文帝、景帝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嫁公主给单于为阏氏(即王后),并赐予大量的财物。但是,就是这样一条破烂不堪的长城,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军事防御作用如果不是匈奴大军,一般不能进入长城掳掠。其次,如果守将得力,纵有匈奴大军,也进不了长城。程不识也是守长城的名将,与李广齐名,他治军很严,随时防御匈奴突袭,匈奴也不敢来犯,也说明战国长城起了一定作用。其后卫青、霍去病、公孙贺、公孙敖等出击匈奴,均以赵、秦长城为进攻退守的主要据点。这表明,直到西汉前期,战国秦、赵、燕长城仍在发挥军事防御作用,虽然它的防御能力已大不如战国时期了。直到汉武帝把匈奴赶到漠北以后,修复蒙恬所筑秦长城和修建外长城,这条战国秦、赵、燕长城才被放弃,它的军事防御作用也才随之终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修建长城的目的:历朝修建长城是利大还是弊大
修长城的目的是什么,防御外族入侵。在古代我们无法彻底打败游牧民族,为加强江山巩固,只能修长城。搁现在说,长城除了作为奇迹欣赏就没其他用处了。当然当年忽必烈打宋朝直接绕过长城,从西面进攻,长城就似乎没什么用处了,但这只是少数。长城建造起来有耗人力,有耗物力,有耗财力,但在历次战争中确实起了很大作用。所以是利大于弊。战国时期的秦、赵、燕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究竟在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关于它的作用,特别是秦长城和燕长城的作用,历史文献记载几乎没有,赵长城的记载也很少。这是不是长城说,它们没有起什么作用呢?不是。恰恰相反,正好说明三国修建长城后,匈奴、东胡等没有越过长城南掠,长城在军事防御上起了重要作用。众所周知,昭王时,是秦国疆土扩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假如北面没有修筑长城,秦国就必须要派驻大军把守北方的重要通道和隘口,以阻止强大的匈奴南掠,怎么能够抽调大军不断大败六国的联军、占领六国大片土地呢?...
· 朱棣迁都北京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朱棣通过四年的靖难之役于1402年登基,终于坐上了梦寐以求的至尊宝座,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大帝。网络配图朱棣登基后,虽然对建文帝旧臣处理过狠,摊上了残暴的名声,但其实乃文武全才,伟略雄才,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加强对南海的经营;还命人编修了旷世大典《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句话虽不是评价朱棣的,但朱棣完全担得起这句评价。朱棣一生是非功过,后世议论最大的便是永乐迁都。朱棣从登基之初,就在为迁都北京做准备(也许跟他自己是藩王起兵夺权有关),终于在1421年,正式将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网络配图永乐迁都是具有中国历史重大意义的事件,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造成的影响一直延续...
· 朱棣迁都北京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朱棣通过四年的靖难之役于1402年登基,终于坐上了梦寐以求的至尊宝座,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大帝。朱棣登基后,虽然对建文帝旧臣处理过狠,摊上了残暴的名声,但其实乃文武全才,伟略雄才,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加强对南海的经营;还命人编修了旷世大典《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网络配图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句话虽不是评价朱棣的,但朱棣完全担得起这句评价。朱棣一生是非功过,后世议论最大的便是永乐迁都。朱棣从登基之初,就在为迁都北京做准备(也许跟他自己是藩王起兵夺权有关),终于在1421年,正式将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网络配图永乐迁都是具有中国历史重大意义的事件,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造成的影响一直延续...
· 历朝历代都会修建长城为何唐朝时期的人却没有修建呢
很多人都不了解唐朝为何不休长城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人们就开始了长城的修建。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前的秦国、赵国、燕国,到统一六国后的秦朝到之后的汉朝、晋朝、北魏、隋朝、宋朝,修建长城几乎都成了统治者的头等大事。明朝尤其重视对长城的修建,我们今天看到的万里长城,就是明朝修建的。屈指一数,只有三个大一统朝代没有修建长城,一个是唐朝,另外两个是元朝和清朝。元朝和清朝不修长城,可以理解,因为这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发祥地是长城之外的北方草原。它们南下入主中原后,北方就成了它们的大后方,不存在能够威胁到自己的势力,如果它们也修长城,反而会成为回“老家”的障碍。唐朝为什么也不修长城呢?从公元618-907年,整整290年,唐朝都没修过长城。不是修不起,而是想修却没条件修。唐朝时期的最大威胁不是北方游牧民族,而是西边的大食和青藏高原的吐蕃。虽然北方...
· 秦长城修建时间明长城和秦长城的异同
长城大家都知道,但是秦长城又有多少人了解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秦长城吧。秦长城距离现在已经是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秦长城经历了无数的王朝,见证了无数的兴衰历史,至今还存留在我们的心中。即使为了修建秦长城这座古文化,秦始皇确实是背负了无数的骂名,也是损害了无数的无辜的生命和家庭,但是不可以否认的是,秦长城是中华上下古千年里面非常闪亮一颗瑰宝。秦始皇在年三十三年的时候,也是在公元前214年的时候,为了对抗匈奴的入侵,秦始皇下令修建一条神秘而牢固的防线,也就是秦长城的诞生。秦长城起止点是从——西边起自临洮,也就是现在的甘肃省岷县,东边一直到了辽东,是真正的万里长城,专为了防止匈奴的入侵。虽然说,随着时间的迁移变换,秦长城大部分都已经被人为或者是自然的摧毁了,但还是有着一部分的遗址在几年后的今天依然存在在历史的舞台之上。2200多年的历史,足够让秦长城成了中国乃至是整个世界里面优秀的历史的文化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