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除张良外另一个全身而退的汉初功臣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42
转发:0
评论:0
除张良外另一个全身而退的汉初功臣,儒家从春秋产生,经汉朝风雨,在唐宋发展于明清到达顶峰,其思想精髓一直延续到现

  儒家从春秋产生,经汉朝风雨,在唐宋发展于明清到达顶峰,其思想精髓一直延续到现在。

  经历了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之所以可以一枝独秀,这与董仲舒是分不开的。正是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帮助孔孟之道与其他思想派别拉开了距离。

  以上这些内容,我们从史书中了解过。可大家不知道的是,早在汉朝建立之初,就有人向刘邦提出用儒道治理国家的想法。不仅如此,此人还帮助国家的疆土向南扩展了一大片区域。

网络配图

  看来此人确实有些能力,可惜还没完。他对外间接帮助刘家重夺汉朝政权,对内开创了诸儿轮流赡养老人的先例,为中国孝文化注解了浓重的一笔。

  1、帮刘邦定天下

  陆贾,生于楚地,在秦末天下大乱之时投靠到刘邦门下。这人巧舌如簧、能言善辩,刘邦与项羽正面角逐期间,陆贾负责到各方势力之间来回游说,压制了很多可能爆发的争斗,其工作业绩受到老板的肯定,被刘邦当众称赞为“有口辩士”。

  众所周知,秦末大乱的开端便是陈胜吴广起义,之后章邯尽起骊山之徒击之。说白了,章将军的手下全是给皇帝修陵墓的囚犯,试问当年横扫六国的秦国虎狼之师去了哪里?当时秦军大部分都在南征,任务是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公元前214年,50万秦军好不容易把百越之地征服,此时中原已打成一锅粥。

  在南边的秦军主力不想再打了,于是有了建国的想法。掌握实权的赵佗下令封闭边关,斩断所有与中原联系的道路,以番禺为王都,建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待刘邦平定中原之后,赵佗自己玩耍的小王国便进入了汉高祖的法眼。为了减少刀兵之灾,外交游说任务就交给了“有口辩士”。

  陆贾的到来,赵佗打心里明白对方的意思。自己的国王当着好好的,任凭谁也不愿意脱下王袍给其他人做臣子去。所以他会见汉朝使臣时,故意梳着一头冲天锥,四仰八叉地瘫坐着,摆出一副老不正经的样子。

  陆贾当然不会被这个难倒,他看了看赵佗的扮相,耐心地劝说:既然先前是中原人,干嘛学那些夷蛮之气。再说以南越国的实力真能抗击中原政权吗?好多将领请命前来征讨你,都被皇帝拦住了。况且你父母兄弟还在中原老家住着呢。

  一番循循善诱之下,赵佗决定归顺,南越地区成为大汉朝的藩属。刘邦死后,掌权的吕后与赵佗关系不好,二者对立起来。南越国起兵反汉,军队一度打到了长沙。

赵佗 网络配图

  汉文帝即位,派人重修了赵佗祖上的坟墓,而且再派陆贾出使。“有口辩士”马到功成,南越国再次归顺。

  2、尊儒术

  陆贾是儒生出身,对孔孟之道十分推崇。他认为秦末之所以大乱是造成的,只有用儒家治国才能抑制,恢复天下天平。

  众所周知,秦嬴政残暴,敢于焚书坑儒。可亭长刘邦也不是什么好货色,这家伙也经常儒家子弟,甚至他还当着儒生的面,往对方帽子里撒尿。

  试想劝说这样的老板,其难度比董仲舒谏言汉武帝不知难上几个档次。果然,经常劝说主公阅读儒家经典的陆贾被大骂,刘邦说自己在马背上得天下,哪用得着《诗》、《书》这些狗屁东西!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陆贾反驳道:您在马背上得天下,也能在马背治天下吗?昔日商汤周武都以武取天下,然后用仁政治理国家。如果秦国也用文德政策,还轮到着主公您当皇帝吗?

  这话虽然让刘邦很不爽,但是却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他让陆贾写出秦亡与汉立的原因,总结一下国家兴亡成败的经验教训。陆贾奉旨著述,共作一十二篇,编纂成书名曰《新语》。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将相和

  说起“将相和”,大家一定能想到廉颇与蔺相如。蔺相如本是一太监的门客,出身低微。后来由于数次在外交场上救赵国于水火,得到提拔位至上卿。这让廉颇不满,认为其小人得志,由此引起了“将相和”的故事。

孔子 网络配图

  而汉初也出现了类似的事,大将周勃是跟着刘邦起家的老兄弟,而文臣陈平是项羽那边跑过来的。周与陈刚一接触便出现小矛盾,周勃甚至直接在刘邦那里弹劾陈平,可想而知两位的关系如何。

  刘邦死后,吕后掌权,吕氏族人鸡犬升天,已经威胁到刘家的天下。时任右丞相的陈平对此很担忧,可又不敢轻举妄动。恰逢这时,陆贾前来拜见,二人张嘴一聊便聊到了当下时局。

  陆贾建议陈平联合周勃一起,伺机而动。可将相之间存在隔阂,实在不好开展活动。后来陈平依照陆贾的计策,趁着周勃大寿之际拿出五百金作为寿礼,同时大办歌舞来招待。周勃当时是掌握全国军事力量的太尉,他也没有什么小心眼,马上用同样的方式回报之。这样,陈、周二人就建立起非常密切的关系。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接着,陈平给了陆贾一大笔费用来走动关系。这还能难倒曾在各国游说的“有口辩士”吗?!陆贾用那些费用在朝廷公卿大臣中四处活动,把他们都团结到了陈、周二人的身边。当吕后殡天之际,齐王刘襄起兵,与朝中的陈、周联手对诸吕进行了清算,当时朝廷内外的大臣皆对陈、周马首是瞻。

  吕氏家族被诛灭,汉文帝即位,天下重回刘姓囊中,这一切与陆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4、诸子分金

  说起陆贾,就不得不提另一件事。吕后掌权,,肆意任用吕氏族人来朝廷任官。

吕后 网络配图

  她行事之初还没有那么肆无忌惮,总是希望从法理上找到依据。陆贾身为朝中大臣起初是反对外戚干政的,他看到吕氏一边和大臣争论、一边引族人入朝,深感大事不妙。他怕日后被清算,就趁机托病请辞。事后证明,正是他的及时退出,才保住了自己和一家老小的安全。

  退休回家的陆贾担心儿子因为赡养和财产继承而吵闹,万一兄弟离心家庭就会分崩离析。他出使南越时得到赵佗馈赠的一笔不菲的财产,他将所有财物平均分给自己的五个儿子,然后自己轮流到五个儿子家居住。每个儿子家都只居住十天,每家不多也不少,以此轮流下去。

  这一做法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兄弟之间的矛盾。陆贾还规定,如果自己将来死在了哪个儿子家里,那么他就会得到自己的随身财物。

  直到当今,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只要讲孝道尽责任的家庭,多数子女都会采取轮流照顾老人的办法,这在很大程度维护了家庭的和谐稳定。据说这个方法便是从陆贾这里流传开的。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汉初谋士张良拜师典故张良的师傅是谁
张良是秦末汉初著名的谋士,也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臣之一,协助刘邦夺得天下。张良拜师是个怎样的典故,他的师傅是谁?张良拜师的典故张良是韩国的贵族,但是韩国被秦灭,张良一心想着要报仇雪恨,于是计划刺杀秦始皇,可是失败了,他为了躲避追捕,隐姓埋名藏在下邳。有一天,他闲着无聊,就到下邳桥上去散步。有一个老人,衣衫褴褛,他走到张良身边,故意把自己的鞋子扔到桥下,然后对着张良说:“孩子,你下去把我的鞋子捡上来!”张良感到莫名其妙,真想揍那人,但是看看是个老人,就忍着怒气,把鞋子捡了上来。但是那老人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想了想,都给他捡上来了,穿就穿吧,于是,他就跪着给老人穿上了鞋。老人很开心,穿好鞋后,笑嘻嘻的走了。张良注视着老人的去向,老人走了一段路后,又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能培养成才,5天后黎明,你来这里同我会面。”张良虽然感到莫名其妙,但是还是按照老人的吩咐,五天后天一亮,就来到了...
· 初汉三杰之首的张良,是怎么死的?
张良,一个集才智谋略于一身的人,他辅佐过项羽,却成了项羽死对头刘邦的开国良臣。他是如何在乱世中一步一步走上权利的中心地位还寿终正寝的,小谱带大家一起品味“初汉三杰”之首张良的一生。张良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至张良时代,韩国已逐渐衰落。韩国的灭亡,使张良失去了继承父亲事业的机会,丧失了显赫荣耀的地位,故他心存亡国亡家之恨,并把这种仇恨集中于一点——反秦。张良到东方拜见仓海君,共同制定谋杀行动计划。他弟死不葬,散尽家资,找到一个大力士,为他打制一只重达120斤的大铁锤(约合60公斤),然后,差人打探秦始皇东巡行踪。按照君臣车辇规定,天子六驾,即秦始皇所乘车辇由六匹马拉车,其他大臣四匹马拉车,刺杀目标是六驾马车。张良反秦的目的刚好和刘邦灭秦的目标一致,张良之所以站在刘的阵营也只是为了复仇并非是像其他谋士那样只是寻一处发挥自己的才能。
· 张良为何能躲过刘邦发动的“剪除功臣”运动
核心提示:统一天下以后,刘邦开始打击功臣。张良懂得"卸磨杀驴"的规律,便经常托病,借口练气功,装出对政治不感兴趣的样子,渐渐淡出权力圈。网络配图侠客胸怀的谋略大师张良字子房,战国末期韩国贵族,祖父和父亲都担任过韩国的宰相。当韩国被秦灭掉以后,张良便一心想复仇,因此才有博浪沙刺杀秦始皇的举动。虽然身体不好,张良却喜欢像游侠那样打抱不平,他是一个十分讲义气的人,曾经救过杀人犯项伯。除了爱好武侠之外,张良最出名的是他的谋略。楚汉相争时,正是张良的几次决策,挽救了刘邦。另一位谋士陈平也很出色,却没有张良那种犀利的大局观。张良十分懂得退隐之道,取得成功之后,他便借口练习气功,长期闭门不出。正是这一点,让他逃脱了无谓的灾难。愤怒青年张良年轻人容易冲动,也更容易为了理想奉献自己。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给这类青年取了个怪名,叫“愤怒青年”,简称“愤青”。张良也曾经是个高级愤青,为了替韩国报仇,他到处寻找杀手,...
· 张良为何能躲过刘邦发动的“剪除功臣”运动?
导读:统一天下以后,刘邦开始打击功臣。张良懂得"卸磨杀驴"的规律,便经常托病,借口练气功,装出对政治不感兴趣的样子,渐渐淡出权力圈。侠客胸怀的谋略大师张良字子房,战国末期韩国贵族,祖父和父亲都担任过韩国的宰相。当韩国被秦灭掉以后,张良便一心想复仇,因此才有博浪沙刺杀秦始皇的举动。虽然身体不好,张良却喜欢像游侠那样打抱不平,他是一个十分讲义气的人,曾经救过杀人犯项伯。除了爱好武侠之外,张良最出名的是他的谋略。楚汉相争时,正是张良的几次决策,挽救了刘邦。另一位谋士陈平也很出色,却没有张良那种犀利的大局观。张良十分懂得退隐之道,取得成功之后,他便借口练习气功,长期闭门不出。正是这一点,让他逃脱了无谓的灾难。愤怒青年张良年轻人容易冲动,也更容易为了理想奉献自己。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给这类青年取了个怪名,叫“愤怒青年”,简称“愤青”。张良也曾经是个高级愤青,为了替韩国报仇,他到处寻找杀手,最后找到了一...
· 张良简介汉高祖刘邦的谋臣初汉三杰之张良
导读:张良的祖先是战国时韩国人,他的祖父张开地曾担任韩昭侯、韩宣惠王、韩襄哀王的相国,父亲张平曾担任韩釐王与韩桓惠王的相国。秦国在前230年灭韩后,张良散尽家财而求得一大力士相助,“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伏击行刺秦始皇于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阳县)中,却击中副车而未获成功。张良后由黄石公赠送《太公兵法》,即所谓“圯桥三敬履”与“孺子可教”的故事。张良作为刘邦的谋臣,往往能在关键时刻给予刘邦正确建议。诸如郦食其建议刘邦在与项羽对战时,不如大封过去六国,使其纷纷独立而对抗项羽。刘邦听后十分心动,便派人赶快刻印玉玺游说,张良立刻反对,以免酿成后世大祸。在击败项羽后,娄敬建议刘邦入都关中,但遭群臣反对。刘邦询问张良的意见,张良则认为关中条件比洛阳好,于是建都长安。后来七国之乱时,朝廷军正好依照张良规划,沿着长安顺流而下进攻关东。汉朝建立后,刘邦谈及张良时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