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西汉古墓出土金丝玉剑:或有金缕玉衣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25
转发:0
评论:0
西汉古墓出土金丝玉剑:或有金缕玉衣,导读: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进入主棺柩清理发掘的关键阶段。由于文物叠加情况复杂,专

  导读: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进入主棺柩清理发掘的关键阶段。由于文物叠加情况复杂,专家分析棺柩存在解体可能。为能保护好文物,考古专家决定把主棺棺柩整体“打包”至附近考古实验室,整体打包重量达10吨以上,出土的各类文物2万余件,已有多项证据将墓主人指向汉武帝之孙、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网络配图

  进展

  西汉大墓主棺进入清理阶段

  自11月14日南昌西汉大墓启动主椁室考古发掘以来,经过一个月的文物清理提取,主椁室除了棺柩部分,其他都已基本清理提取完毕。考古人员在主椁室内发现了玉耳杯、博山炉、铜壶、铜镜、玉环等众多精美玉器。

  昨天上午,在考古发掘现场,10多位考古专家围在主棺柩四周,专注地研究着棺柩及周边的情况。记者现场看到,主棺位于主椁室东寝的东北部,南北放置,长约4米,宽约1.8米,平面呈长方形,棺木为樟木。

  现场考古专家称,当天的工作主要是对主棺进行清理,因古代的地震,已经成了30厘米高的一堆文物,棺罩和主棺的顶板混为一体,专家们正在研究如何将它们分开。

  此外,记者现场了解到,在离挖掘现场一公里的地方,考古工作人员建立了一个文物保护工作站,届时一些珍贵的文物将会被运到这里做进一步的保护和研究。

  主棺打包至附近实验室清理

  南昌西汉大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中国秦汉考古学会会长信立祥介绍,“原本准备了两种主棺清理方案,第一种是现场清理,但刚通过缝隙发现主棺里面保存较好,现打算将其整体打包至一公里外的实验室,套箱提取是最佳方案。整体打包重量达10吨以上,由于之前墓地经历过地震,导致主棺两侧棺板坍塌,整个主棺目前只有30厘米高。”

  据专家介绍,将主棺整体“打包”运往实验室是最好的方式,因为有各种先进仪器和低氧工作间,文物能得到最妥善保护;但如果棺体损坏严重,打包难以实现,就只能现场打开,先清理部分棺内文物,缩小装箱体积,减轻重量后,再运往低氧实验室。

  猜测

  多证据指向汉武帝之孙刘贺

  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对一些长约1米的片状器物进行提取。据现场专家介绍,这些文物应该是属于漆器,可能是竹藤,或者是柳藤,下面用铜墩套住,这应该属于仪仗性质的器物。

  此外,考古人员从主椁室出土了一块有葡萄般大小的琥珀,这块琥珀两端钻有微孔,对齐贯穿,其中还有昆虫,属于珍贵的虫珀。“琥珀两头有穿孔,可能是作为挂饰使用。”现场专家表示,这些东西一般贵族是用不起的,应该属于诸侯王。

  此前,考古人员在海昏侯墓的西侧,发现了一个大型车马陪葬坑,“车马坑将是确定墓主人为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重要证据。”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说,公元前33年汉成帝下令废除诸侯王车马陪葬制度,根据历代海昏侯生卒时间,基本可以推断墓主为刘贺。

网络配图

  另外,在海昏侯墓北藏阁的“乐器库”中,出土了两堵(架)编钟、一堵编磬。“按照《周礼》中的礼乐制度,‘四堵为帝,三堵为王’。”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副组长张仲立认为,海昏侯墓出土的三堵悬乐,明显高于墓主“侯”的身份,而只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曾经具有王的身份。

  史料记载,海昏侯的爵位承袭了4代。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生平最具传奇性,一生经历了王、帝、侯的跌宕。他是汉武帝的孙子,曾被权臣霍光扶上帝位,但27天后遭废黜,成为汉代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史称“汉废帝”。

  揭秘·五大看点

  1出土三把金丝玉剑

  在主棺上方,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三把金丝缠绕的玉具剑,制作工艺精湛,金丝缠绕的部分为剑鞘部位。关于这些玉具剑,目前有两种说法。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认为:“一般来说,墓室中发现的剑为墓主人生前使用过的,但这几把不是。推测是安葬墓主时最后放置进去的,为了表示一种礼仪的完成。”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推测,金丝缠绕是为了显示剑主人身份的重要性,有可能是墓主生前朝见皇帝时佩带的。

  徐长青还指出,按照古代葬制,主棺周围应该还布置有帷帐、荒帷、帛画等丝织品,以模仿墓主生前的居室。“目前已被证实的是帷帐。在荒帷盖上方,发现了三枚等距离排放的龙形金属挂钩。此外,帷帐的下方应该还挂有能叮当作响的金属饰物。”

  2玉质印章刻有“大刘记印”

  西汉大墓考古队的领队杨军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在前几天的清理中,主棺附近发现了一枚刻有四个字的玉质印章,上面刻着“大刘记印”字样。他强调,这可能是墓主人的一枚私印,能证实墓主身份的最核心证据,但具体内容还需要解读,这枚印章可能对揭开墓主人的身份有所帮助。

  3夹层中或有文物

  古代棺柩为六面体结构。专家称,一般棺柩两侧和前后都会有棺帐,也称之为荒帷。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考古人员正在揭取顶层疑似为荒帷盖的木板,但现场进展缓慢。

  “这是两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是木板面积较大,约5.5平方米,整体提取难度较大;二是荒帷盖下紧贴着棺盖,两者黏合度较高,且夹层中可能还有其他文物,担心对这些文物造成损害。”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仲立表示。

网络配图

  4再现玉璧引发三种猜测

  此前,在主棺南面出土了大量玉片、玉饰。而在主棺清理的首日,记者又在主棺的边缘位置发现了一枚“半遮面”的玉璧。

  专家认为,这是一枚涡纹玉璧,其用途可能有三种:一是从主棺中漏出来的,古人安葬时往往在尸身前后周围铺满玉璧;二是主棺的内侧镶嵌的装饰;三则可能是帷帐上面悬挂的玉璧。

  5关于金缕玉衣的期待

  在现有的历史资料中,只提到东汉列侯下葬时会使用玉衣,但没有关于西汉列侯是否使用的记载。“霍光是个特例,他是三朝元老,皇帝特赐金缕玉衣、按帝王的葬制进行安葬。”

  专家认为,海昏侯墓是标准的按照汉制埋葬的列侯墓,如果这里面发现了玉衣,可以证明西汉列侯安葬均使用玉衣。

  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用玉片制成。其中,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而成,称之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分别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该墓葬是我过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墓园内有完善的道路系统和排水设施,其主墓、墓园及周边侯国都城遗址的完整性在国内都是独一无二的,对研究西汉列侯的园寝制度有这巨大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西汉海昏侯大墓出土金丝玉剑3把或现金缕玉衣
16日,备受关注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进入主棺柩清理发掘的关键阶段。由于文物叠加情况复杂,专家分析棺柩存在解体可能。为保护好文物,考古专家组决定把主棺棺柩整体“打包”至附近考古实验室,整体打包重量达10吨以上。截至目前,南昌西汉大墓挖掘现场已出土各类文物2万余件,已有多项证据将墓主人指向汉武帝之孙、第一代海昏侯刘贺。自11月14日南昌西汉大墓启动主椁室考古发掘以来,经过一个月的文物清理提取,主椁室除了棺柩部分,其他都已基本清理提取完毕。考古人员在主椁室内发现了玉耳杯、博山炉、铜壶、铜镜、玉环等众多精美玉器。16日上午,在考古发掘现场,10多位考古专家围在主棺柩四周,专注地研究着棺柩及周边的情况。记者现场看到,主棺位于主椁室东寝的东北部,南北放置,长约4米,宽约1.8米,平面呈长方形,棺木为樟木。现场考古专家称,当天的工作主要是对主棺进行清理,因古代的地震,已经成了30厘米高的一堆文物,棺罩和主...
· 重庆现西汉古墓群出土青铜古剑等文物(图)
西汉古墓群出土的铜勺。古墓群挖掘现场。刘玉幸摄中新网重庆11月3日电(陈建华刘玉幸)记者3日从重庆市北碚区文管所获悉,该区东阳街道黄桷老街还建房施工现场发现的古墓群,已被专家证实是西汉古墓。考古人员已从墓中挖掘出青铜古剑、陶器等30余文物。10月13日下午,在东阳街道黄桷老街还建房施工现场,工人在地基井下作业时发现地下有铜制器物残片,还挖出棺材,铁剑,青铜矛,陶罐碎片。北碚文管所得知消息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踏勘。经过近20天的勘察,该墓地已发现有四个墓葬。其中最大的墓葬宽约2米,长约4.5米,墓葬形制为土坑木棺椁。经发掘发现,该墓葬虽然历经2000余年,木料依然保存完好,同时出土青铜矛一件以及精美漆皮。据现场发掘人员推断,墓主人可能是西汉时期的一名武士,陪葬的青铜矛为墓主人生前所用兵器。据重庆市考古队专家介绍,10月31日在该墓中发现的精美漆皮说明墓主人在当时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由于年代久远...
· 剑玉
关于剑玉历史与由来剑玉是日本人说的(けん玉),日文发音为“Kendama”(剑玉在西方也以此称呼),剑为十字木头的部分,玉为球体。根据最早的文献记载,剑玉起源于约17~19世纪的法国,刚开始是用兽骨当剑身及球,后来慢慢演变成杯状,后期再从杯状演变为尖头,底部为皿,球也多了一个洞,当时在法国的贵族上流社会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游戏,不管何时何地都有人在玩,在江户时代由留学生带回日本长崎,因此传入日本。18~19世纪时,传入日本的剑玉渐渐地流行起来,因当时大家没有一个统合的名称,借由大家的口耳相传,剑玉的名称也一直在改变,像是早期的“拳玉”、“七玉拳”、因为汉字相通关系,当时中国也以拳玉称呼,但不管名称怎么变,指的都是“けん玉”。约1919年(大正8年),开始有人制造并贩卖,当时的名称叫做“日月球”,价格约18钱~50钱(以币值换算约日币50元),因为很便宜,所以造成相当大的流行。那时也开始有竞技型...
· “金缕玉衣”有什么作用?金缕玉衣的未解之谜!
“金缕玉衣”有什么作用?金缕玉衣的未解之谜!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汉朝金缕玉衣长生不老之谜:穿上竞能起死回生?“金缕玉衣”盛行于汉代,到三国时曹丕下诏禁用玉衣为止,共流行了400年。那么“金缕玉衣”是不是真像人们传说的那样,可以让人起死回生呢?历史上希望长生不老、灵魂不灭是古代皇帝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寻找长生不老药、喝甘露、炼丹丸等等,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长生,这种求生的欲望也寄托在死后的裹尸衣上,这就出现了汉代特有的玉衣。金缕玉衣什么样?它是如何制成的?是否真的可以使寒尸不腐?这一切的谜团在考古工作者的潜心研究下都解开了。金缕玉衣的真面目显露金缕玉衣也叫“玉匣”、“玉押”,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用的殓服,外观和人体形状相同。汉代人认为玉是“山岳精英”,将金玉置于人的九窍,人的精气不会外泄,就能使尸骨不腐,可求来世再生,所以用于丧葬的玉器在汉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刘胜金缕玉衣
参考文献(中文)刘胜金缕玉衣.河北省博物馆.[2009-05-01].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