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历史揭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怎么回事?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30
转发:0
评论:0
历史揭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怎么回事?,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攻打曹魏。众人都建议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人任先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攻打曹魏。众人都建议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人任先锋,但诸葛亮不听,任命自己十分赏识的参军马谡领导诸军,被派往驻守战略要地街亭。而马谡在街亭违背诸葛亮的部署,不听从副将王平的劝告,主观武断,在远离水源的山上安营扎寨。结果张郃到后,包围山上,又断绝山上马谡军的水源,并且大举进击,大破马谡军,士卒四散,溃不成军。马谡失魂落魄、灰头土脸地逃回大营,致使街亭失守。

事后诸葛亮上表刘禅,免去自己的丞相职务,降级三等,并且处斩了主要责任人马谡,这就是有名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

网络配图

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但其实这中间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首先就是马谡是不是真的被诸葛亮杀了?

大家也许会说,这不明摆的事麽,还用探讨麽。事实上关于马谡的死是存在很多疑点的。

1、《三国志》中《诸葛亮传》的说法是:“戮谡已谢众。”这就是大家所知道的说法。

2、而同样出自《三国志》中《马良传》的说法是:“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是说马谡下狱了,并没有提到说处死。

3、还是《三国志》中《向朗传》的原文是:“谡逃亡,朗知情不举。”按照这个说法马谡是跑了。

为什么同一本书会出现这么多种说法,难道陈寿自己不疑惑麽?

所以马谡的结局是这样,还是看个人理解了。

网络配图

下面我再谈谈马谡到底该不该杀?

你可能会说,这还用说嘛,因为马谡的失误,丢了那么重要的街亭。导致诸葛亮北伐半途而废。当然该杀。

可你想想,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多了去了,胜败乃兵家常事,再有名的名将,也不敢说从不会打败仗,那是只要打了败仗都要杀掉麽?

人都有犯错的时候,给不给人家改过自新的机会呢?

所以,这还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那既然马谡还是有可能不杀的,而诸葛亮也是并不想他死的,(不是挥泪斩马谡麽,证明其实也是舍不得的),那为什么还一定要杀了马谡呢?

网络配图

关于这个问题,蒋琬也曾问过诸葛亮。马谡被杀以后,蒋琬到了汉中,就对诸葛亮说,丞相啊,现在天下还没有安定,我们还要打很多很多的仗,丞相就把这样一个难得人才杀了,难道不可惜吗?

那么诸葛亮是怎么回答的呢?诸葛亮流着眼泪,又一次哭了,留着眼泪说了十六个字:“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什么意思呢?就是诸葛亮说,请想一想孙武当年为什么能够百战百胜?就因为军纪严明哪。

现在天下大乱,四海分裂,战争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停止下来的;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如果把军法给废了,请问我们用什么,我们凭借什么,我们靠什么去战胜敌人呢?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诸葛亮之所以非要杀马谡是为了严明军纪,依法治国,被逼无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怎么回事?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攻打曹魏。众人都建议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人任先锋,但诸葛亮不听,任命自己十分赏识的参军马谡领导诸军,被派往驻守战略要地街亭。而马谡在街亭违背诸葛亮的部署,不听从副将王平的劝告,主观武断,在远离水源的山上安营扎寨。结果张A到后,包围山上,又断绝山上马谡军的水源,并且大举进击,大破马谡军,士卒四散,溃不成军。马谡失魂落魄、灰头土脸地逃回大营,致使街亭失守。事后诸葛亮上表刘禅,免去自己的丞相职务,降级三等,并且处斩了主要责任人马谡,这就是有名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但其实这中间是存在很多问题的。首先就是马谡是不是真的被诸葛亮杀了?大家也许会说,这不明摆的事麽,还用探讨麽。事实上关于马谡的死是存在很多疑点的。1、《三国志》中《诸葛亮传》的说法是:“戮谡已谢众。”这就是大家所知道的说法。2、而同样出自《三国志》中《马良传》的说法是:“谡...
· 揭秘:诸葛亮并未“挥泪斩马谡”或是病死?
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他与诸葛亮一殿为臣,同朝为官,辅佐汉主刘备。网络配图马谡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诸葛亮很器重他,曾任用为参军。后来,马谡却于诸葛亮北伐时因作战失误而失守街亭,因而被诸葛亮所斩。这是小说《三国演义》中最为精彩的片段之一。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第95、96回《马谡拒谏失街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描写马谡立下军令状,以王平为副将,率兵25000人出守街亭。马谡在街亭失败后,回到诸葛亮大营负荆请罪,诸葛亮挥泪将马谡斩于营门,这就是所谓“孔明挥泪斩马谡”。那么在历史上,诸葛亮到底有没有挥泪斩马谡?且听笔者一一道来:一个军纪严明的军师诸葛亮,形象自然高大;马谡本在历史上也算不上是大人物,但他失街亭回到诸葛亮军营负荆请罪,虽然招来杀身之祸,但知名度却得到大大提高。但是,对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史实与之有很大的出入。西晋时陈寿...
· 历史的误读: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三国志·诸葛亮传》确实说了诸葛亮“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王平传》也说:“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军张林、李盛。”可是,《马谡传》却是说:“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物故”是死亡的委婉说法。可见,马谡是被判了死刑,死刑没有执行,马谡自己就在狱中“物故”,没等诸葛亮挥泪去斩,就自己死去了。《诸葛亮传》、《王平传》中所说“戮”、“诛”马谡等,应理解为判其死罪的意思。《马谡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说的又是:“谡临终与亮书曰:‘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值得注意的是,马谡是写信给诸葛亮,并不是当面对诸葛亮说话,可见,马谡下狱后没有见到诸葛亮,诸葛亮也没有到监狱看马谡。如果两人能够见面,就没有必要写信了,那样的话,口头之言也就不一定流传下来了,京剧《失空斩》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那生动场面也不大可能有了。有意思的是,《向朗传...
· 揭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仅仅是为失街亭吗?
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又经过两年准备,公元227年冬天,就带领大军驻守汉中。因为汉中接近魏、蜀的边界,在那里可以随时找机会进攻魏国。离开成都的时候,他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章,要后主不要满足现状,妄自菲薄;要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并且表示他决心担负起兴复汉朝的责任。这道奏章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出师表》。网络配图过了年,诸葛亮采用声东击西的办法,传出消息,要攻打郿城(今陕西眉县),并且派大将赵云带领一支人马,进驻箕谷(今陕西褒城北),装出要攻打郿城的样子。魏军得到情报,果然把主要兵力去守郿城。诸葛亮趁魏军不防备,亲自率领大军,突然从西路扑向祁山(今甘肃礼县东)。蜀军经过诸葛亮几年严格训练,阵容整齐,号令严明,士气十分旺盛。自从刘备死后,蜀汉多年没有动静,魏国毫无防备,这次蜀军突然袭击祁山,守在祁山的魏军抵挡不了,纷纷败退。蜀军乘胜进军,祁山北面天水、南安、安定三个郡的守将都背叛魏国,派人向诸葛亮求降...
· 三国演义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怎么回事?
马谡,字幼常,荆州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人。是蜀汉将领,也是侍中马良之弟。由于才华横溢得到诸葛亮的赏识,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倍加器重,每次谈论都是一整天,蜀汉丞相诸葛亮用为参军。那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怎么回事?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下!马谡失街亭,街亭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关口。马谡违反了诸葛亮的调度,在山上扎营,是丢失街亭的主要原因,而街亭的丢失,让蜀汉军队丧失了继续进取陕西的最好时机,作为将领,马谡需要负主要责任。诸葛亮斩马谡可谓是千古传诵。马谡的伏法归咎于他发的军法,但是犯了军法的将领不一定就一定要处斩,比如唐时二路元帅薛丁山屡次犯军法,但却并没有被斩首示众。由此可见,马谡的死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伏法。街亭一战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而且领军的人偏偏又是诸葛丞相十分赏识的人,倘若主将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或许他可以逃过一死。因为当时街亭失守,整个蜀国就处在危险中,虽然不是人心惶惶,但也有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