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汉高祖兴于蛇 西汉亡于“蟒”是巧合吗?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80
转发:0
评论:0
汉高祖兴于蛇西汉亡于“蟒”是巧合吗?,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布衣皇帝”,出身于贫下中农阶层。发迹前是家乡出了名的不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布衣皇帝”,出身于贫下中农阶层。发迹前是家乡出了名的不良少年,不想读书,不愿干活,整天游手好闲,是父亲眼中“最不成器”的儿子。

好在他的祖上乐善好施,刘邦也继承了这种侠义之风,胸襟豁达。他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于是他就参加了当时秦国组织的选拨基层干部的“公务员考试”,顺利考试通过后,就成了泗水亭长,相当于现在的村委主任。

网络配图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发生的话,刘邦这个最最基层的干部可能要当到死的那天了。可世事难料,就在公元前212年时,刘主任接到任务,负责押送一批农民赶往骊山为秦始皇修建陵墓。途中很多人开小差跑了,刘邦心想如今的刑法那么严酷,就算到了骊山,自己也犯了失职之罪,终归难逃一死。索性将那些农民全部释放,自己从此亡命天涯。

有十几个农民觉得刘主任很够哥们,决定跟随他亡命天涯。在前往芒砀山的路上,刘邦让一个农民在前面探路。那农民朋友回来说:“前面有一条大蛇挡路,我们还是回去吧。”

刘邦当时喝了点酒,就趁着酒劲说:“大丈夫独步天下有什么害怕的!”于是走到前面拨剑将蛇斩断。再往前走了一段,刘邦醉得倒下睡着了。刘邦队伍中走在后面的人来到杀蛇现场,看到一个老太太在放声痛哭,问她为什么这样伤心,老太太说:“我儿子被人杀了,所以痛哭。”

再问她儿子为什么被杀,她说:“我儿子是白帝,变成蛇横在路上,现在被赤帝杀了,所以我很伤心。”说完,老太太突然就不见了。

等后面的人赶到前面时,刘邦才醒过来,人们把情况跟他一说,刘邦心里很高兴,顿时觉得豪情万丈。秦始皇曾经说过“东南方向有天子气”。刘邦觉得可能说的就是自己,于是决定要干一番事业。

网络配图

不久之后,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刘邦当即率领众人返回家乡组织起义,他本来就是家乡一带的小老大,大家就推举他为“沛公”,拉起了一支两三千人的队伍。在当时几千人的反秦队伍多如牛毛,刘邦就带队投奔了项梁。

后来,项梁在与章邯的部队作战时光荣牺牲,楚怀王熊心有意削弱项羽的势力,就派项羽北伐秦军的主力,派刘邦西征关中,订立了著名的“怀王之约”。刘邦西征关中先后占领了大梁、轩辕、平阴、阳城、犨、宛、丹水等地,顺利进入关中。

公元前206年,刘邦到达灞上后,派人劝说秦三世子婴投降。子婴把自己连同老婆一起用绳索捆绑后,坐上白马拉的白车到刘邦军前投降。很多人建议刘邦把子婴杀了,刘邦却做起了属下的思想工作:“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实行优待政策,宽宥了子婴。

之后,刘邦转战关东,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200年之后,出了一个投机钻营的“安汉公”王莽,此人是汉元帝第一夫人王皇后的侄子。汉元帝归天后,王莽就立汉宣帝两岁的玄孙广陵侯子婴为太子,并另外起了个名字“孺子”,因此史称“孺子婴”,由王莽摄政,独揽朝纲。

接下来,王莽通过一系列运作,获得足够多的支持后,就“顺符命,去帝号”篡权改国号为“新”,自己做了新朝的皇帝,废孺子婴为“定安公”,西汉政权就这样被王莽篡夺了。

网络配图

西汉从秦王朝的子婴手里夺取江山,王莽则从西汉王朝的子婴手中夺得天下,两个子婴都得到“宽宥”。为什么这么巧合,难道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关于西汉兴于蛇而亡于“蟒”的巧合,有好事者杜撰了一段“高祖斩蛇,平帝还命”的神话:刘邦挥剑斩蛇前,白蛇曾恶狠狠地威胁他说:“你今天欠下的帐总有一天要还的。你斩下我的头,我就篡你的头;你断我的尾,我就篡你的尾。”刘邦很英勇无畏地说:“我既不斩你的头,也不断你的尾,我让你一刀两断!”说完奋力挥剑,从正中间把蛇斩为两段。

西汉传到汉平帝时,白蛇投胎转世变成了王莽,毒杀汉平帝篡夺了汉室江山。后经光武中兴,平灭了王莽,恢复了刘汉政权,建立了东汉王朝。而东、西两汉恰好各传200余年。

这是不是像整个大汉王朝被人拦腰斩了一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为什么说西汉始于蛇亡于莽西汉被谁灭亡的
为什么说西汉始于蛇亡于莽西汉被谁灭亡的汉朝总共有400多年时间,但中间经历了王莽篡汉,导致有了西汉、东汉之分。西汉共有210年的历史,有一句话叫做“西汉始于蛇,亡于莽”,这其中的含义了解历史的朋友肯定不会陌生。那今天就准备趁此机会更各位讲讲,西汉和蛇到底有什么关系。其实蛇跟“莽”会让人感觉是同一物种,难道这里面隐藏着怎样的巧合吗?感兴趣多小伙伴就别错过此次机会,赶快来了解看看吧。刘邦兴于蛇大汉王朝统治了近两百年左右,那为什么说大汉王朝起于蛇呢?这还要从刘邦年轻的时候说起。刘邦年轻的时候是沛县的一个小小亭长,因为为人做事不佳,也不得什么人心,但是这种情况就在刘邦遇上一条白色大蟒蛇之后得到了很大的改观。这一日,刘邦和几个兄弟一起喝完酒之后就在街上溜达,这个时候一条白色的大蟒蛇正好出现,把众人都吓了一跳。而刘邦这个时候毅然决然的挺身而出,抽出长剑,一下就将白蛇斩断成了两截,当然不是不是白娘子啊。...
· 明朝非亡于万历也非亡于崇祯?是亡于李成梁
明朝到底亡于谁之手,一直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有人说明亡于万历,有人明亡于崇祯,还有人说明亡于东林党等等很多观点,我们把亡于万历和崇祯的两个观点拿出来看看。明亡于万历万历后期朝政运作的效率。神宗萎靡委于上,百官党争于下,这就是万历朝后期的官场大势。官僚队伍中党派林立,门户之争日盛一日,互相倾轧。东林党、宣党、昆党、齐党、浙党,名目众多。大明王朝几乎瘫痪,已是到了崩溃的边缘。因此《明史》在明神宗的盖棺定论时说:“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图片来源于网络明亡于崇祯万历年是明全盛期,内外安定,经济繁荣,文化繁荣,军事强大。天启年,基本稳定。崇祯年,天下大乱。原因:万历年,国家君主内阁制,万历实行的是圣人之道,垂拱而治,天下大治。天启年,国家倚重阉党,控制住国家财富主体人群,主要代表是东林党。国家基本稳定。崇祯年,国家废弃阉党,东林党全面上台后:占有全国主体财富的少数人不纳税,不给国家作贡...
· 西汉官员于永
于永,西汉官员,生卒年不详。于定国之子,官至光禄勋、御史大夫。《汉书・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记载:子永嗣。少时,耆酒多过失,年且三十,乃折节修行,以父任为侍中中郎将、长水校尉。定国死,居丧如礼,孝行闻。由是以列侯为散骑、光禄勋,至御史大夫。尚馆陶公主施。施者,宣帝长女,成帝姑也,贤有行,永以选尚焉。上方欲相之,会永薨。子恬嗣。恬不肖,薄于行。
· 西汉官员于公
于公是西汉东海郯人,系汉相于定国之父,曾任县狱吏、郡决曹。他精通法律,治狱勤谨,以善于决狱而成名,无论大小案件,他都详细查访,认真审理,因之“每决而无恨”。于公以德治狱,千古称颂。相传某年除夕,他见囚犯们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想必是因为不能与家人团聚而愁苦。于是他冒着“私放囚犯该杀”的风险,放犯人回家过年。他对犯人说:岁尽腊除,谁无父母子女,谁不盼着家人团聚,我今天与你们约定,大年三十放你们回家,新年过后,初三回来,不准逾期,如逾期不归或私自逃走,当加倍治罪。犯人听后,无不欢喜、感动。正月初三,果然犯人全部归来,犯人家庭大喜。于公秉公办案不徇私情,深得人心,特别是东海孝妇案,民众更是拍手称颂,成为千古美谈,并且为我国民间代代相传的因果报应的道德规范,留下了为善为恶“万应不爽”的典型。于公为此案件,明询暗访,察知为一桩大冤案后便寝食不安,百般为其表白,寻求生路。无奈昏愦县官,愚昧太守,不顾于公...
· 西汉于公治狱
于公治狱于公以德治狱,千古称颂。相传某年除夕,他见囚犯们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想必是因为不能与家人团聚而愁苦。于是他冒着“私放囚犯该杀”的风险,放犯人回家过年。他对犯人说:岁尽腊除,谁无父母子女,谁不盼着家人团聚,我今天与你们约定,大年三十放你们回家,新年过后,初三回来,不准逾期,如逾期不归或私自逃走,当加倍治罪。犯人听后,无不欢喜、感动。正月初三,果然犯人全部归来,犯人家庭大喜。于公秉公办案不徇私情,深得人心,特别是东海孝妇案,民众更是拍手称颂,成为千古美谈,并且为我国民间代代相传的因果报应的道德规范,留下了为善为恶“万应不爽”的典型。于公为此案件,明询暗访,察知为一桩大冤案后便寝食不安,百般为其表白,寻求生路。无奈昏愦县官,愚昧太守,不顾于公再三直谏,不作详查细询,糊里糊涂地将孝妇处死,致使无罪的孝妇遭有罪之诛。于公愤而弃职回家。后新太守到任,访求于公高大故里,于公便将全部案卷呈出。新太...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