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解密:西晋王朝的“八王”结局如何?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68
转发:0
评论:0
解密:西晋王朝的“八王”结局如何?,西晋王朝的“八王之乱”是历史上有名的祸国殃民行动,诺大一个统一的中原王朝,就

  西晋王朝的“八王之乱”是历史上有名的行动,诺大一个统一的中原王朝,就因为司马家族几个年轻后生的而导致国破民亡,不能不说是历史上最大的遗憾。产生“八王之乱”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以后再和大家共同分析,今天只为朋友们介绍一下司马家这八个愣头青都是什么货色!这八个家伙有爷爷辈的王爷,也有孙子辈的王爷,一家老小几乎没有一个能力王狂澜拯救民众于水火的。

网络配图

  司马玮(271—291年)西晋宗室

  晋武帝司马炎第五子。初封始平王,后徙封于楚改封为楚王,八王之乱中的一王。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去世,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司马玮入朝担任卫将军,兼领北军中候,加授侍中、代理太子少傅。元康元年(291年),太傅杨骏被杀,司马玮当时屯驻司马门。后来因为当时朝中另一位王爷汝南王司马亮等排挤司马玮,双方产生矛盾,司马玮伪造诏书最终杀死了司马亮和卫璀等人,不曾想,螳螂捕蚕黄雀在后。司马玮杀掉之后,晋惠帝采用张华的计策,派遣殿中将军王宫指挥众人说司马玮伪造诏书,了司马玮,并被处死,年仅21岁。

  司马颖(279—306年)西晋宗室

  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太康十年(289)受封成都王,八王之乱中的一王。永宁元年(301),赵王司马伦篡位称帝,升任司马颖为征北大将军,加开府仪同三司。齐王司马冏传檄讨逆、起义兵反司马伦时,成都王司马颖从卢志之言,发兵响应,与河间王司马颙、齐王司马冏共讨司马伦。四月,左卫将军王舆与尚书广陵公司马漼领兵入宫杀孙秀等人,幽禁司马伦,迎惠帝复位。司马颖入京都时,赐死司马伦。六月,回邺城后,惠帝下诏派兼太尉王粹赐司马颖加九锡殊礼,进位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加黄钺、录尚书事,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接受大将军封衔,辞让殊礼九锡。之后,齐王冏专权,作威作福,骄奢日甚,令人失望,成都王颖于是众望所归,望能改善国家。惠帝下诏喻司马颖入朝辅政,但司马颖并没有直接入朝,直到永兴元年(304),26岁的司马颖入洛阳后,因在朝野向来有威望,而且军事实力强,司马颙等人上表认为司马颖应该成为皇位继承人,于是皇帝废去司马覃皇太子之位,以司马颖为皇太弟,丞相位置不变,司马颖开始持秉朝纲。

  司马颖获大权后回他的根据地邺城,继续遥控政权。但经过一番你争我夺之后,永安元年(304)十一月,当时控制洛阳司马颙的部将张方挟持晋惠帝、成都王司马颖、豫章王司马炽等,迁往司马颙势力的腹地——关中长安,以避敌锋。司马颙废除皇太弟司马颖,令司马颖离开朝廷、返回封地成都国。司马颖被废以后,又经历了一系列失意的争斗,在光熙元年(306)九月,司马颖等人在逃跑的途中被顿丘太守冯嵩抓获,送到邺城交给范阳王司马虓处置,司马虓只将其父子囚禁,并不忍心将司马颖等杀害。一个多月后,范阳王司马虓暴毙,他的长史刘舆想到司马颖在邺城素有威望,担忧留司马颖在邺将成为后患,就秘不发丧,令人装扮台使,矫晋惠帝诏书赐司马颖死。司马颖被看守他的人田徽缢死,时年28岁,他的两个儿子也被杀。

网络配图

  司马乂(276—303年)西晋宗室

  晋武帝司马炎第六子,初封长沙王,八王之乱中的一王。太熙元年(290年),任步兵校尉。永平元年(291年),因与司马玮为同母弟受其牵连,被贬为常山王。永宁元年(301年),司马乂率本国军队响应齐王司马冏等三王,讨伐司马伦,因功授任抚军大将军,复封长沙王。司马乂知道齐王司马冏越来越专权,太安元年(302年),河间王司马颙出兵讨伐司马冏。后司马冏兵败,被司马乂擒获并杀死。永兴元年(304年)正月,司马乂前后多次打败司马颖的军队,然而东海王司马越考虑事情难成,正月二十七日黄门郎潘滔劝司马越秘密命令张方率军前往金墉城逮捕司马乂,张方到后把司马乂烧死,死时27岁。

  司马冏(?一302年)西晋宗室

  晋文帝司马昭之孙,齐献王司马攸次子晋武帝司马炎之侄,八王之乱中 的一王。父攸死,袭爵为齐王。初,赵王伦密与相结,废贾皇后,以功转游击将军。同以位低不满,起兵诛伦,且遣使告成都、河间、常山、新野四王,传檄天下。及伦被废,惠帝复即位,拜同大司马加九锡之命,如司马懿辅魏故事。同辅政,沉于酒色,不入朝见,选举不均,惟宠亲信,海内失望,被长沙王乂所杀,具体出生年份无记载,估计死时也超不过30岁。

  司马伦(?一301年)西晋宗室、字子彝

  司马懿第九子。初封为安乐亭侯。司马炎称帝,封琅邪郡王,后改封于赵。为贾皇后所亲信,曾参与谋害愍怀太子,不久又矫诏废贾皇后为庶人,控制惠帝,独揽大权,一如司马懿辅魏故事。伦素庸下,不知书,无智策,所共立事者皆邪佞之徒,惟竞荣利,无深谋远略。淮南王允起兵讨之,被伦所灭。既而矫作禅让之诏,废掉惠帝,改元建始,滥肆封侯,以苟且之惠取悦人情,以至于府库之储不充于赐,金银冶铸不给于印,故有白版之侯。时齐王冏、河间王颙及成都王颖传檄讨伦,大战助余日,死者10万,伦败,被赐死,这个估计年纪能稍大一些。

  司马亮(?一291年)西晋宗室。字子翼

  司马懿第四子。仕魏为东中郎将,讨诸葛诞失利,免官。不久,出监豫州诸军事。司马炎称帝,封扶风郡王,邑万户,都督关中雍凉诸军事。时宗室殷盛,无相统摄,以亮为宗师,使其管理宗族事务。咸宁三年(277年)徙封汝南。未几,迁太尉录尚书事。晋武帝卒,为杨骏所排斥,亮赴许昌避祸。及骏被诛,复录尚书事。贾皇后嫉亮,密令楚王玮诬其有废立之谋,诏捕之,亮被乱兵所杀,估计年纪能稍大一些。

网络配图

  司马颙(?-306) 西晋宗室。字文载

  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司马懿弟司马孚孙,太原王瑰子。咸宁三年(277)受封河间王。迁北中郎将,监邺城。元康九年(299)为平西将军,镇长安。赵王伦篡位,乃举兵响应齐王冏讨伦,进位侍中,太尉。永宁二年(302)底受密诏起兵讨冏,次年又与成都王颖合兵败长沙王乂,随后其部将张方劫惠帝及颖至长安。永兴二年(305)七月,东海王越被王浚推为盟主,欲率师迎惠帝还复旧都洛阳。三年正月,颙因刘乔兵败欲与东海王越讲和,但恐张方不从,遂使人杀之,送首级于东海王越请和,越不许,命宋胄等率鲜卑兵西迎惠帝。五月,越前锋祁弘连败颙军,入关。颙单骑逃入太白山。越以诏书征颙为司徒。但越弟南阳王模暗遣其将梁臣于新安(今河南渑池东)途中杀颙,并其三子,这个估计年纪也不会太大。

  司马越(?~311年)西晋宗室。字元超

  晋宣帝司马懿四弟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长子。因讨杨骏有功,封于东海郡。及宗室诸王混战,越率诸侯及鲜卑等步骑迎惠帝返洛阳,诏为太傅录尚书事。永嘉五年(311年),晋怀帝下诏以征东大将军苟晞为大将军,并发布司马越的罪状,要求各方讨伐。司马越听后,急血攻心,病死于项城。石勒追杀打算送司马越回东海国安葬的队伍,焚烧了司马越的灵柩,并指出:“此人乱天下”,司马越的年纪也不会太大。随着司马越的灰飞烟灭,八王之乱至此完全终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西晋八王之乱的故事晋朝八王之乱是哪八王?
八王之乱发生在哪个年代?八王之乱,是中国在西晋时期,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公元291年7月26日,中国西晋王朝发生内乱,八王之乱开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的王不只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八王之乱”。西晋年间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前后历时16年。其最终结局是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对统治造成了严重破坏,被认为是导致西晋灭亡的原因之一。公元290年,晋武帝死,太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惠帝是个白痴,除了享乐以外,什么事也不懂。时值天下荒乱,百姓多饿死,他得知后竟说:“为什么不吃肉粥?”这样糊涂的皇帝,自然无法掌管朝政,由他的外祖父杨骏辅政,独揽了晋王朝中央大权。惠帝的皇后贾南凤,是一个有政治野心和阴险毒辣的女人,她不满意中央大权落入杨氏手中。公元291年,贾后与宫中侍从官阴谋策划,秘召都督荆州的楚王司马玮带兵进京(今河南洛阳)...
· 揭秘西晋王朝为何短命?西晋王朝的建立者是谁
西晋王朝只存在了52年,它为什么会如此短命?西晋政权建立于265年,并于280年灭东吴一统中国,结束了东汉以来百余年的分裂局面。但十年之后,291年爆发“八王之乱”,从此动荡不已,到316年西晋灭亡,只运行了51年,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司马懿父子两代三人结束了强大的曹魏政权,可谓苦心;晋武帝司马炎一统华夏,可谓威武。可为何苦心建立的威武天朝竟短命而亡?是流民起义,士族背弃,胡族进攻还是内乱灭了西晋?4月30日晚上,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立群做客香山讲坛,将我们带回到1700多年前的那段历史。对西晋的兴亡进行分析。司马懿奠定西晋王朝提到西晋王朝,不得不提司马懿,对司马懿,大家也多有耳闻。中诸葛亮空城计的是他,最后打败诸葛亮也是他。曹魏政权正是有了他的辅佐,才得以称霸中原,但是司马懿也是曹魏政权的掘墓人,最终自己取而代之。其实,在曹操最鼎盛的时期,就认定司马懿非一般的人,想方设法将其...
· 晋的王朝——西晋建国
?西晋是由司马家族建立的,关于司马这一姓氏的来源,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讲:当颛顼(zhuānXū,上古部落首领)统治天下时,任命南正(官名)重主管观测天文形象,北正(官名)黎主管地面人事。尧、舜时期,又让重、黎后代继续掌管这两项事务,一直到夏商。周朝的程伯休甫就是黎的后代。周宣王时,任命程伯休甫改为主管军事,由于掌管军事,他们就改姓为“司马”了。楚汉之际,司马卬(áng,?-公元前205年)为赵国的将领,与诸侯军一同讨伐秦国,平定河内,公元前206年2月被项羽立为殷王,建都朝歌(今河南鹤壁市淇县)。后司马卬投降刘邦,迁往河内温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司马卬的第八世孙名司马钧(?―115年),司马钧生儿子司马量(生卒年不可考),司马量生儿子司马儁(jùn,113年-197年),司马儁生儿子司马防(149年-219年),司马防做官做到尚书右丞(尚书省的副职)。东汉熹平三年(公...
· 八王之乱的影响西晋八王之乱爆发后的影响
八王之乱的影响:晋武帝司马炎死后不久,西晋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中央政府的控制权进行了历时十六年(公元291年~306年)之久的战乱。这次战乱不仅使西晋王朝的统治力量受到了致命的打击,还对中国历史,特别是汉民族的发展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八王之乱的直接原因是当政的司马氏集团吸取曹魏政权被篡夺的教训,为保住自家江山,开历史倒车,大封宗室造成的;深层原因则是司马氏政权缺乏合法性,统治基础不牢固,社会认同程度低(一般来说,由宫廷政变建立的王朝都比较孱弱,存在时间短,比如西晋之前曹魏、之后南北朝时期的各王朝等)。八王之乱持续时间很长,又主要在当时的统治中心洛阳附近进行,给人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痛苦,最终导致了西晋灭亡和“五胡乱华”悲剧的上演。更重要的是,这次战乱所引发的“五胡乱华”给中原汉族带来了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还对汉民族的人口结构、心理素质和民族自信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知道,汉民族的前身是居住在...
· 八王之乱为何爆发?西晋八王之乱爆发的原因
八王之乱为何爆发?八王之乱的“八王”,指的是西晋皇族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义、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人,他们先后掌握或觊觎国家大权,又先后被杀或死于非命,并最终酿成了西晋王朝的灭亡,中国也由此进入长达近三百年的、最黑暗的南北朝时期。而导致这一切的原因,正是西晋建立者晋武帝司马炎。司马炎接受曹魏政权禅让,建立晋朝,有感于曹魏政权抑制宗室、而被自己所取代的遭遇,在晋朝建立之初就大封宗室子弟为王,并且允许王国设置自己的军队,取消州郡的常备武装。他还陆续用诸王统帅中央兵马镇守荆、扬、关中等要害地区,逐渐替换异姓方镇,以为这样,可保大晋朝江山永固。没有想到在他死后,由于继任的晋惠帝司马衷是个白痴,缺乏统治国家的能力,政权落入权臣、惠帝的外祖父杨骏之手。杨骏在女儿太后杨芷的支持下,独霸朝纲,排挤汝南王司马亮到许昌镇守,引起宗室诸王不满。而皇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