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战国七雄的综合国力 揭秘秦国统一的奥秘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80
转发:0
评论:0
战国七雄的综合国力揭秘秦国统一的奥秘,战国开启时就存在了战国七雄,从力量排名,分别是楚国、齐国、魏国、赵国、秦

    战国开启时就存在了战国七雄,从力量排名,分别是楚国、齐国、魏国、赵国、秦国、燕国、韩国。而第一个崛起的是魏国。那么当时战国最开始,各国的面积和人口到底有多少?为什么最后秦国能够统一?

网络配图

  1,韩国,占据中原核心,还有当时最大的铁矿山和冶炼技术,国土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吞并郑国后,人口也不足300万。

  2,魏国,比韩国面积要大一些,而且领土基本上处在当时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因此也奠定了它第一个崛起的基础。国土面积10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现在的浙江省大小。人口550万左右。

  3,赵国,战国初期很是弱小,都被魏国、韩国欺负的不成样子,国土主要在北方,比较贫瘠。国土面积大概20万平方公里,人口350万。

网络配图

  4,燕国,当时最荒凉的国家,处于苦寒之地,但是领土面积不算小,整个战国就雄起了一次,差点灭了齐国,国土面积23万平方公里左右,人口150万上下。

  5,齐国,一直是老牌的大国、强国,魏国的衰弱也跟他有关,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基本上消灭了魏国的魏武卒。国土面积大约15万平方公里,人口300万左右。

  6,秦国,战国最开始的屌丝,差点被魏国给灭亡了,矮矬穷,没有资本。但是最后奋发图强,统一世界。国土面子最开始25万平方公里左右。人口270万上下。

网络配图

  7,楚国,最庞大的国家,但是都是没有开发的处女地,最具备统一条件的贵族,最后却没落了。国土面积50万平方公里,人口450万左右。

  从秦国的屌丝逆袭可以看到,生的矮矬穷并不可怕,关键在后面能不能刻苦努力,奋发图强;现在是高富帅没用,关键在于能不能笑到最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战国七雄最有资格统一中原的不是秦国,为什么秦国成功了?
战国七雄最有资格统一中原的不是秦国,为什么秦国成功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战国七雄,谁最有底蕴统一中原?800年燕国,发达齐国,不是楚国和秦国,秦国最弱为为何最终成就霸业在战国七雄当中,每一个诸侯国可谓是都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这些自然条件也有强有弱,尤其是人文历史的底蕴每一个国家更是各不相同。实际上,在战国的七个大诸侯国当中,最终一统中原的秦国底蕴是最差的,换句话说,它实际上是最没有资格一同中原的。那么,在战国七雄当中最有能力一统中原的是哪个国家呢?或者说哪几个诸侯国是比较拥有资格的呢?而秦国又为什么会是最终成就霸业的国家呢?我们今天就来,主要分析一下七个国家当中哪一个国家最有底蕴来一统中原,并且来了解一下秦国最终可以成就霸业,其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实际上,如果说到战国七雄当中最有底蕴的国家,按理来说应该是燕国或齐国,燕国是西周的开国诸侯,到灭亡的时候它拥有着800...
· 揭秘:为什么说魏国促进了秦国的统一?
战国前期,魏国可以说是最强大的国家,经常凭借自己的雄厚实力肆意攻打其他的国家,尤其是秦国。他和秦国可以说是世仇,他们两国经常打仗,经常争夺河西之地。搞得河西之地的人民基本上两天换一个国家,一会属于魏国,一会属于秦国。但是也就是这个试秦国为世仇的国家,却间接促进了秦国的强大,最终把魏国自己都给灭了,并统一了六国。那么这个魏国是怎样促进了秦国的强大那?我们都知道,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前是比较弱的,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变得逐渐的强大。秦国一直被山东六国视为蛮夷之国,但就是因为变法秦国被冠以虎狼之师的威名。更要命的是,商鞅打败了当时比较强大且为世仇的魏国,要知道在这之前秦魏交战往往都是败多胜少的,而且攻占了秦国垂涎不已的河西之地还活捉了当时的大将公子卬,可以说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实力,大大增强了秦国在七国中的威望。不巧的是,商鞅正是魏国人,他是因为在魏国混不下去了才去的秦国,谁知道商鞅受到了秦孝公的赏识,开始...
· 战国七雄中本属楚国最强为何最终称霸的却是秦国?
明明战国七雄中本属楚国最强,土地也最大,为何最终称霸的却是秦国?楚、秦两国的恩怨,说来话长。而歷史上流传着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预言者便是一位在史册中以「南公」留名的楚人。而他预言的时间,就在楚怀王客死咸阳之后,距离秦亡近百年的时间。公元前226年,当时的楚国,已经把都城迁徙到今安徽的寿春,虽然离中原更远了,但从北方不断传来的噩耗,仍足以令楚国君臣寝食难安。其实楚人都明白,此刻秦国统一天下唯一的障碍,也只剩下楚国了。楚悼王时期,吴起改革失败后,楚国的国力便一直在走下坡路。网络配图但事实上,在吴起改革失败后,楚国的国力一直在走下坡路,看似锦绣堂皇的大国,实则日落西山、颓势难挽。当年吴起来到楚国,针对楚国国家结构松散、中央权威削弱、贵族骄横跋扈的特点,雷厉风行,罢免那些光领俸禄而不做事的官僚,严格纪律以提高办事效率,还加强军事训练以提高楚军战力,无疑是给近乎昏睡的楚国打下了一针兴奋剂...
· “姓”字的奥秘!!
“姓”字,一个“女”加一个“生”,写起来再简单不过了。现在我们的姓大多数都是从父亲那来的,可这个“姓”字为什么却是“女”旁呢?不但如此,有人发现,在我们中国,越是古老的姓有“女”旁的越多。西周青铜器铭文所见的姓,可以明确考定的不到30个,几乎都带女旁,如姬、姜、好、妃、娅、娲、婢、嬉、姒、嬴、妫、姚,这些多数是上古时代著名的古代大姓。由此,有人推测,这个“女”旁,与姓的起源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三坟》记载:“男女媾精,以女生为姓。”《说文》解释:“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生,生亦声。”由此看来,姓在产生之初,源于母系社会,便是由女性来确定的。当时,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人们尊女性为部落首领,作为氏族徽号的姓带有女性色彩,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些形成于母系氏族的姓,除了很少一部分留存至今外,大多或演变成别的姓氏,或直接消失不见,逐渐淹没在历史洪流中。
· 长平之战秦国的胜利加快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
战国时期著名的长平之战发生后,赵国受到了巨大的打击,综合国力下降,实力大不如前。而秦国在战争中运用谋略得当,将赵军围歼,使之全军覆没,从而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加快了统一六国的进程。然而,对于长平之战的具体时间,历史上一直都存在着争议,大致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是“三年说”,二是“半年说”,三则是“二十一月说”。那么这三种时间说法到底有什么依据,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先来看时间为三年的说法,这个时间段指的是公元前262年一直到公元前260年,也就是从秦军攻占了韩国野王,使得上党与韩国本土失去联系,郡守冯亭将上党郡献给了赵国开始计算,一直到赵括率兵贸然出击,最终全军覆没为结束。“半年说”则是公元前260年的4月到9月期间,这个时间段是从秦国的将领王龁开始进攻赵国长平算起,一直到赵括突围身死,赵军大败为止。这段时间主要就是长平之战的过程以及结果,它将上党之战与长平之战的时间分离开来计算。“二十一月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