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未解之谜:西天取经为阿何在诡异的贞观十三年?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92
转发:0
评论:0
未解之谜:西天取经为阿何在诡异的贞观十三年?,【一】《西游记》原著十三回开篇有这样一段,“三藏自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

  【一】

  《西游记》原著十三回开篇有这样一段,“三藏自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蒙唐王与多官送出长安关外……”。由此看见,取经团队的成行时点,无疑应在贞观十三年。但若翻出史料,找寻小说人物的历史原型,即唐僧陈玄奘,会惊奇地发现此君实际出行时间应为贞观二年(也有说法,为贞观三年或四年)。

  那么,作者为何要将取经时点人为地设定在贞观十三年呢?这个时点,将历史事件生生往后推移了逾十年。

  这是作者手滑笔误?还是另有深意?

网络配图

  【二】

  要找答案,同样要翻开原著。

  先看十一回,时李世民被灵山一派设计,连恐带吓地无端到地府周游一遭。回魂之时,顿感罪孽深重,于是有大兴佛事之念。如述,“聚集多官,出榜招僧,修建水陆大会,超度冥府孤魂。榜行天下,着各处官员推选有道的高僧,上长安做会。”这是很好的形象工程嘛。

  可就在项目如火如荼之际,却有一人跳出来了。

  谁?傅奕!

  只见此君义正辞严上表,“西域之法,无君臣父子,以三途六道,蒙诱愚蠢,追既往之罪,窥将来之福,口诵梵言,以图偷免。且生死寿夭,本诸自然;刑德威福,系之人主。今闻俗徒矫托,皆云由佛。自五帝三王,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长久。至汉明帝始立胡神,然惟西域桑门,自传其教,实乃夷犯中国,不足为信。”

  显然,这是砸场子的节奏,将佛教批得一无是处。分明是公然不给李世民的面子嘛。

  不用说,领导很生气,姿势很激烈!“太宗闻言,遂将此表掷付群臣议之。”

  “掷”这个动词,很好地体现了太宗当时的情绪。堂下诸臣呢,均是混迹官场的湖,纷纷站出来表态道,“佛在清净仁恕,果正佛空。周武帝以三教分次:大慧禅师有赞幽远,历众供养而无不显;五祖投胎,达摩现象。自古以来,皆云三教至尊而不可毁,不可废。伏乞陛下圣鉴明裁。”

  太宗闻言大喜。至此,官方的论调明确,“出了法律,但有毁僧谤佛者,断其臂。”简单讲,就是在国家范围内动用行政力量大力推广佛教。

网络配图

  【三】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

  原著里打酱油的傅奕,在历史的长河里,其实并不简单,他以一种激烈的“自由泳”姿态,固执前行着。

  而他偏执而激烈抗辩的,正是佛教。至太宗他爹在位始,就频频上书“废佛法事”。傅奕的理由也很鲜明,因为佛教“使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简言之,佛教的教义,既不利于人伦,也不利于生产。而在唐朝之前的南北朝,有诸国国君主张倡佛,诵经弄香,却不事生产。这种本末倒置,成为了当时的社会通弊。譬如梁武帝萧衍,罔顾朝政,多次以身侍佛,乌龙频频,最后闹得国破家亡。

  这些,确实都是反面教材。

  在傅奕的推波之下,唐朝的前两朝皇帝(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对于佛教态度是相当微妙的。至少,是很不积极的。甚至,在皇室的顶层,一度萌生了让佛教徒集体还俗的念头。

  可见,历史上唐太宗对于佛教的态度,绝不像《西游记》里那般温和以及充满善意。甚至,因为李姓关系,李世民的情感先天性地偏向了道派的上古掌门人李聃(即老子、教内又称太上老君),更自诩为其后人。道、佛两教的事实斗争,在初唐数十年间,道派已然先抢出了一个身位。正如史料记载,当时道、佛教徒若途上撞见,佛教徒得谦恭地后行一步,起手敬道,道兄,您先请。

  可以说,这是佛教的小冰河期。

网络配图

  【四】

  有意思的是,贞观十三年。已然八十五岁高龄、一生同佛教作斗争的傅奕同志死了。这对于佛教徒而言,自然是击掌相庆的事。一个标志性个体的离去,似乎标志着另一个被压制的群体必将崛起(比及武周年间,佛教终于全面逆袭)。至少,在佛教徒眼里是这样。

  而当时的这种情绪,恰恰为数百年后的吴承恩先生所洞悉。于是大笔一挥,也就有了神奇的贞观十三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汉明帝也派人去西天取经了吗?派谁去的西天取经
丝绸之路是横贯亚洲大陆,连结亚、欧、非三洲的一条交通大动脉。丝绸之路中国段的起点是汉代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洛阳为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汲郡古墓出土大量竹简,晋王朝令运回京师洛阳进行整理,发现是一批古书。其中《穆天子传》记载,西周穆王十三年(约公元前989年),周穆王率领大队人马,携带大量丝织品等礼物,从洛阳出发,最终到达西王母之邦,会见西王母。往返行程约三万五千里。研究者认为:《穆天子传》所提供的材料,除去神话传说和夸张的成分,有助于了解先秦时期中西交通路径及文化交流情况,说明早在西汉张骞之前,中国内地和中亚之间,已有交往和接触。张骞出使西域,标志丝绸之路正式形成。西汉末,王莽篡汉,丝绸之路断绝。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汉明帝派窦固率兵攻打匈奴,会战于天山。在这次出击匈奴的战争中,“投笔从戎”的...
· 误传千年的历史之谜!西天取经第一人竟是他
玄奘是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俗姓陈,名棉,出生于洛阳偃师市。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从京都长安出发,历经艰难抵达天竺。游学于天竺各地,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在大慈恩寺等寺院进行研究和翻译佛经直到圆寂。玄奘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所撰有《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印度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玄奘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例如《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即是以玄奘为原型。网络配图玄奘出生于贫寒之家,父母早丧,13岁便出家修佛。出家后,他遍访佛教名师,先后师从慧休、道深、道岳、法常等人学习《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成实论》、《俱舍论》及《大般涅粲经》,造诣颇深。修为越高,接触的佛经越多,玄奘便越感到中国佛义存在不可统一的分歧。这并不难解释,佛教在从印度传到中国之后,由于翻译不同而产生很多不同的版本,对佛义的很多注释也是众说纷...
· 误传千年的历史之谜!西天取经第一人竟然是他
玄奘是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俗姓陈,名棉,出生于洛阳偃师市。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从京都长安出发,历经艰难抵达天竺。游学于天竺各地,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在大慈恩寺等寺院进行研究和翻译佛经直到圆寂。玄奘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所撰有《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印度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玄奘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例如《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即是以玄奘为原型。网络配图玄奘出生于贫寒之家,父母早丧,13岁便出家修佛。出家后,他遍访佛教名师,先后师从慧休、道深、道岳、法常等人学习《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成实论》、《俱舍论》及《大般涅粲经》,造诣颇深。修为越高,接触的佛经越多,玄奘便越感到中国佛义存在不可统一的分歧。这并不难解释,佛教在从印度传到中国之后,由于翻译不同而产生很多不同的版本,对佛义的很多注释也是众说纷...
· 诡异的贞观十三年怎么什么事儿都往一起凑?
西游记中的“贞观十三年”,是一个诡异的年份,在这一年,发生了很多的事,可是,这些事情是不该同时发生的。到底是什么情况呢?西游记中的贞观十三年,都发生了什么事呢?诸位请看:1、如来佛祖遣观音大士前往东土,寻找西行取经之人。网络配图2、唐僧的俗世父亲——陈光蕊金榜题名,娶妻赴任,原著中写道“……彼时是大唐太宗皇帝登基,改元贞观,已登极十三年。”这两件事情,如果不看下文,貌似没什么矛盾,对吧?那我们继续往下看3、魏征梦中执法斩杀泾河龙王,唐太宗仓惶游地府并对阎罗王称“朕即位,今一十三年了”。还是没啥矛盾的啊!网络配图4、陈玄奘大阐法师,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在长安城化生寺开演诸品妙经。那么问题来了,陈玄奘,也就是唐僧,他爹刚金榜题名,就算奉子成婚,他满打满算也就一岁吧,一岁的得道高僧?还开坛?哪吒再世吗?5、这一年,观音大士找到了唐僧这个有缘人,唐僧也从大唐出发,去西天取经。前面说了,1岁?暂时告...
· 古代十大未解之谜秦朝十二铜人今何在
华夏文明上下历史已经5000多年,漫长的时间给中国人留下了无数瑰宝。然而,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值得研究和典藏的财富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不解的谜团,例如古墓的长明灯为何长年不熄?战国和氏璧至今身在何方?还有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等等。接下来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国古代十大未解之谜。一:西周“九鼎”遗失古今憾九鼎,是镇国神器,属于古代至宝!相传夏启收集珍禽异兽、奇异之物,绘画成图,让工匠将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九鼎象征九州,反映全国统一和王权集中,作为夏、商、周镇国之宝,相传了二千多年。九鼎是否仍然存在?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根据《史记》记载,秦穆公把九鼎掠到秦国都城,但《汉书》却说,九鼎沉没于彭城泗水之中,一直未能找到。网络配图如果司马迁所说属实,九鼎应该落入秦始皇手中,何况杜牧有“始皇东游出周鼎”之说!秦始皇对九鼎十分珍爱,这是人所共知之事,九鼎极有可能陪葬入秦始皇陵,这也成为目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