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刘备为何不信鲁肃能成事?个人偏见?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65
转发:0
评论:0
刘备为何不信鲁肃能成事?个人偏见?,诸葛亮看重鲁肃,但刘备不看好他,总觉得他不能成事。那么,刘备不用鲁肃是信不过

  诸葛亮看重鲁肃,但刘备不看好他,总觉得他不能成事。那么,刘备不用鲁肃是信不过诸葛亮吗?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是毋庸置疑的,这点在刘备三顾茅庐请出。

  诸葛亮之后就有个说法,还是刘备自己说的:“孤之有孔明,如鱼之有水也。”看来对其印象非常不错。刘备对于诸葛亮的任用也是亦步亦趋、慢慢锻炼的,非常稳健。对于诸葛亮缺乏经验的弱点,刘备也很了解。因此,对于诸葛亮提出的一些不合时宜的建议和意见,刘备也很果断地予以拒绝。

网络配图

  正如我以前提过的,诸葛亮曾经在曹操进攻荆州时提出抢占襄阳,这个建议就不对,刘备就没采纳。对于诸葛亮的用人,刘备也有自己的主张,他认为不行就坚决不予重用。不过,从正史上看,在刘备时期,诸葛亮很隆重地向刘备推荐过两个人,却都被刘备否定,这倒是令人觉得奇怪。其中之一就是马谡,这个人后来的情况大家都熟悉,也就不再说了。不过,刘备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本文介绍的这个故事就与此有关。

  这个故事,出处是《三国志·蒋琬传》,时间是在刘备夺取益州之后。故事的主人公叫做蒋琬。

  蒋琬,荆州零陵湘乡人,早年就很出名。早年即被刘备任用,后来又随同入川担任广都县长一职。一次,刘备来到广都视察,发现蒋琬不理正事,天天喝得烂醉。刘备大怒,下令将其逮捕,打算将其杀掉以儆效尤。

网络配图

  诸葛亮闻讯后连忙却刘备说:“蒋琬这个人,可是辅佐社稷的栋梁之才,不是个只知道治理百里小县的人。他施政以安定百姓为本,而不是整天就知道做门面功夫。”不过,即便诸葛亮苦口婆心,也只是将蒋琬的死罪免了,活罪依然难饶。刘备根本不相信,只是碍于诸葛亮的面子才放过了蒋琬,但还是将其官职一撸到底。从此,蒋琬变成了平民百姓。

  直到刘备病逝的这几年时间里,蒋琬也仅仅担任过县令、尚书郎之类的职务,这其中自然少不了诸葛亮的斡旋。直到诸葛亮主政,蒋琬才获得新生。从东曹掾、参军到长史,抚军将军,负责诸葛亮北伐期间的物资和兵员供应,宛如当年刘备时期的诸葛亮一样。诸葛亮对其称赞有加,病重期间又向后主刘禅推荐蒋琬接替自己的位置。诸葛亮病逝后,蒋琬成了蜀汉帝国的支柱。不得不说这一次,诸葛亮看人比刘备要准。

网络配图

  也许有读者要问,标题中提到了鲁肃,这与鲁肃有何关系呢?关系出在《三国演义》中。大家还记不记得,小说中庞统就是因为担任耒阳县令时整天喝酒被刘备派张飞去查办的。鲁肃听说大名鼎鼎的庞统在刘备那里仅做了个小小的县令,急忙修书一封推荐。信中有一段这样的话:“庞士元非百里之才,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如以貌取之,恐负所学,终为他人所用,实可惜也!”在小说中,百里之才变成了鲁肃推荐庞统时用的词语,显然这是个张冠李戴的故事,也是小说作者有意为之,用来突出庞统形象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有偏见?刘备为何不给赵云加官进爵
导读:赵云有匹夫之勇,有对主的忠心,在刘备身边也立下了不少的汗马功劳。可是赵云的一生之中并没有当过什么比较大的官,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在刘备眼中,赵云不值得加官进爵吗?有人说赵云是匹夫之勇的,有人说赵云没有战略眼光的,赵云在汉水的那个空营计,足够表现赵云的智了。还有,赵云懂得联吴抗曹,懂得以民为本,那就是他卓越的战略眼光。但现实中不可否认赵云没有什么大的功劳,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刘备为何不重用赵云的原因。网络配图一、赵云没有过独当一面的经历,他每次战役都是那种统帅护军或者押运粮草的角色,偶尔出战也不是正式的大将出征。二、关张与刘备亲如兄弟,而且从头跟起,无人可比。黄忠年纪大功劳也大。马超家世显赫,而且在羌人中地位无人能比。三、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所谓的名号将军(易中天语)只有四个位置,你总不能再来一个中将军吧。赵云后来被封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
· 刘备托孤之时为何安排了两个人?是不信任诸葛亮了吗?
刘备征战一生,占领益州,三分天下。最后在与东吴交战中失利,病死在白帝城。临死之时,他托孤给诸葛亮,让诸葛亮辅佐刘禅。刘备一辈子善于伪装,临死之际还要装一下子,于是“大度”地说了一句:“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让诸葛亮必要时取代刘禅自己当皇帝,把诸葛亮吓得急忙跪在地上,表示要尽全力辅佐刘禅,“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当然最后他也是这样做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刘备托孤可不是只托孤给诸葛亮,当时还有一位大臣叫李严,也是托孤大臣。《三国志》记载,“病笃,托孤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刘备明知道诸葛亮和李严关系不好,为什么还要同时托孤给这两个人呢?是因为刘备不信任诸葛亮了吗?刘备之所以安排李严也当托孤大臣,是因为刘备很看重李严的能力。建安23年的时候,在郪县发生了规模不小的农民起义,而郪县就是刘备统治的。眼看起义的规模越来越大,而刘备正在汉中忙于军务,没有精力顾及郪县。这个时...
· 刘备拒还荆州鲁肃为何不敢翻脸
核心提示:诸葛亮说出了刘备内心的痛苦,再加上刘备哭得凄惨,果真打动了鲁肃的心,答应孔明回去劝吴侯归还荆州之事再容几日。网络配图一《三国演义》中刘备借荆州的故事,恐怕是历史上最大的一场“借贷纠纷”。孙刘结盟共同抗曹,赤壁之战后,刘备去“借荆州”,请求孙权把南郡、江夏郡划归自己管辖。于是孙权借给了盟友刘备。之后,刘备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东吴便向刘备索还荆州。二听说鲁肃又来讨要荆州,刘备当然十分着急。第一次借口代刘琦暂管理,没有归还,现在刘琦已死,还以什么理由推脱呢?孔明知道刘备最擅长哭,于是设计,由刘备来哭,而且哭得越伤心越好,然后托言得到西川以后,再归还荆州。三鲁肃见到刘备,直接说明来意,请刘备交还荆州。刘备按孔明事先交代,立即痛哭流涕。鲁肃问刘备为什么哭,孔明解释说,刘备先前曾说好取得西川便还荆州,但细想下来,益州刘璋是刘备之弟,若要兴兵取他城池,恐被人唾骂;若要不取,还了荆州,自己又无处...
· 曹操的儿子个个人才为何刘备之子是无能之辈?
在三国时代,天下大乱,枭雄辈出,而刘备和曹操算最英雄的两个,可谓绝对的当世枭雄。但是,他们的后代却呈现出截然相反的状况,曹操的儿子们个个有才,能文能武,如曹冲、曹植、曹丕等。而刘备的儿子不是无能的出名就是根本没听说过,默默无闻一生!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状况呢?这里面有何隐情?“先天的不足”刘备虽然以后非常的英雄,但是毕竟穷惯了,没做过富人的感觉,也从不能体会豪门大族的奢华生活。因此,刘备的儿子们生下来就是先天不足,毕竟都是织席贩履的生下来的,难免小家子气,而且刘备生性柔弱,动不动就哭鼻子,这一点估计很容易就传给了儿子们,这跟遗传不无关系。而反观曹操,那是豪门大族啊!是大太监的后代,权倾一世,那子孙生下来就有豪门大族的胸怀和气魄。而且,曹操的妻子基本上都是人妻,比较有背景,生下的儿子自然胸怀天下,个个都想王侯将相,能一样么?而且,曹操本人是十分有才华的,看他写的诗词,那胸怀是刘备能比的么?“熏陶...
· 董承难以成事
董承难以成事,很多朋友的看法和他的亲信王服一样,都认为董的班底太薄弱,实力上不是曹操的对手。然而我的看法这要一分为二地看。搞政变这种事,实力固然重要,能够抓时机,运用计谋和政治手段也可以大大抵消实力的不足。曹操评论平定太监乱政,就说过这件事只要一个狱吏足矣,招外兵是自取其祸。事实上最后对十常侍一伙的清算也根本没有用到外兵。王允杀董卓也是利用了其内部矛盾。董承的条件虽然差,但并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王服也只是说他们兵少,还不至于没有。董承的班底,从史书来看,大体包括王服,种辑,吴硕,吴子兰这几个人。他们的官职有不同说法。其中,王服(又称王子服)一说为偏将军,一说为将军,吴硕为议郎,吴子兰为将军,种辑为长水校尉,一说越骑校尉,因为史书中定他为长水的有两处,越骑的为一处,故为长水校尉的可能性更高。这里面颇有带兵将领,最典型的就是种辑。长水校尉指挥常设的北军精兵(当初周勃即夺北军而诛吕氏),比两千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