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未解之谜:清代宫廷里真的有“满汉全席”吗?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77
转发:0
评论:0
未解之谜:清代宫廷里真的有“满汉全席”吗?,如今拍摄的清朝宫廷剧里,有不少描述“满汉全席”的戏份。顾名思义,“满汉全席”

  如今拍摄的清朝宫廷剧里,有不少描述“满汉全席”的戏份。顾名思义,“满汉全席”最大特点就是一个“全”字,也就是说这样的筵席上,菜肴荤素的品种齐全、搭配齐全、风味齐全。

  那么,“满汉全席”到底是什么样的筵席呢,历史上的“满汉全席”是不是真的有180道菜呢?

  翻阅史书,我们发现,其实,并没有满汉全席一说。皇帝的膳食中有满席、有汉席,叫成满汉全席的却并不在宫里,而是在江南扬州、苏州一带。那时苏扬经济发达,有钱人多,吃喝成为时尚,当地的名菜加上几道满族的菜品便叫成了满汉全席。初始也不过十几道菜,后来发展到四十多道。

网络配图

  再后来,各地的名家都把自己当地的名菜塞进了满汉全席,于是大杂烩的满汉全席成了一百多个菜。这与清宫就更没关系了。

  看了徐柯编著的《清稗类抄·饮食》,才知道所谓的“满汉全席”或“满汉大席”,乃是清末出现的一种“烧烤席”。

  书中记载:“烧烤席,俗称‘满汉大席’,筵席中之无上品也。烤,以火干之也。于燕窝、鱼翅诸珍错外,必用烧猪、烧方。猪以全体烧之。酒三巡则进烧猪,膳夫、仆人皆衣礼服而入,膳夫座之专客,专客起箸,蓬座者始从而尝之,典之隆也。”

网络配图

  民间俗称的“满汉大席”,必有燕窝、鱼翅,而一般以“烤乳猪”为主的筵席,却始终没有“满汉全席”的称呼。

  辛亥革命后,随着全国各地排满情绪的高涨,“满汉大席”也改成了“大汉大席”,但其豪华程度丝毫未减。史载,民国初年一桌最铺张最奢侈的“大汉大席”上了80道菜肴。

  另外,历史上真实的清宫筵席并不像电影电视描述得那样铺张。

  据《大清会典》和《光禄寺则例》记载,康熙年间,最昂贵的宫廷筵席,钦定每桌价银8两。

网络配图

  清初1两白银的购买力,约合今天的人民币400至500元,按1两白银等于500元人民币的最高比值换算,康熙皇帝举办的最昂贵的筵席,一桌费用也就相当于现在的4000元。

  而皇帝大婚、大军凯旋、公主出嫁等皇家喜宴以及元旦、万寿、冬至等三大节的贺筵宴,钦定每桌费用不得超过4两4钱3分,约合今天人民币2200元左右;

  宫廷款待进贡的附属国正、副使臣,每桌费用不得超过3两3钱3分,约合今天的人民币1700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朝的宫廷宴会都有哪些菜?电视上的满汉全席是真的吗?
清朝的宫廷宴会都有哪些菜?电视上的满汉全席是真的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各种清朝影视剧中,我们都能看到满汉全席的影子,总计有108道菜。似乎清朝的皇帝、太后等人天天吃满汉全席,其实并不是这样。清朝的宫廷宴会花样很多,菜肴也非常丰盛。但基本上都是比较大的宴会中才会食用,在日常的饮食中,无论是皇帝还是后宫嫔妃都不算太奢侈。因为清朝入关以后,严禁各种形式上的浪费。那么,清朝的宫廷宴会,到底都有哪些菜,需要什么材料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话题。首先,我们聊聊清朝的起源。清朝的前身是后金政权,后金政权是东北建州女真建立的政权。由于属于渔猎民族建立的政权,因此在建国之初,后金政权在服饰、官员制度、饮食等各个方面都没有什么详细的规定。由于缺乏手艺超群的厨师和花样繁多的菜式,后金政权举行宴会的时候,基本上以牛肉、狍子肉和熊掌为主,言而总之,在努尔哈赤时期,后金政权的宫廷宴会没有什么太大的讲究。皇...
· 海洋未解之谜揭秘海洋里是否真的有海地人?
海洋未解之谜:海洋,一个充满了各种神奇色彩的地方,至今人们还无法探索世界上所有的海域,那么那些我们所未知的海域有什么奇怪的事物呢?关于海底人的传说由来已久,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美片《大西洋底来的人》也因此而风靡一时。但到今天为止,也没有人能弄清这种海底生物究竟是什么?不过近几十年来关于海底人的目击资料说明,它们确实存在于这个地球上。1958年,美国国家海洋学会的罗坦博士在大西洋3英里深的海底,拍摄到了一些类似人的奇妙足迹。1963年,在波多黎各东面的海里,美国海军在进行潜艇作战演习时发现了一个“怪物”,它既不是鱼,也不是兽,而是一条带螺旋桨的“船”,在水深300米的海底游动,时速达280千米,其速度之快是人类现代科技所望尘莫及的。1968年,美国迈阿密城的水下摄影师穆尼在海底看到一个奇异的动物:脸像猴子,脖子比人长4倍,眼睛像人但要大得多。当那动物看清摄影师后,就飞快地用腿部的“推进器”...
· 秦始皇陵之谜:地宫里真的有九层妖塔吗?
近年来热播的电影《神话》让秦始皇陵神秘带上了爱恨情仇。秦始皇陵到底有多神秘?为什么从1974年考古学家发现秦始皇陵到现在仍然没有挖掘呢?秦始皇陵中到底有哪些神秘的东西?是否真的如电影《神话》一样,秦始皇陵里面有水银河,有长生不老的人呢?网络配图秦始皇陵是否真的有地宫?地宫有多大呢?地宫有没有其他入口?如果有,出口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桃花源呢?最近考古学家利用现代先进的测量仪器,测出秦始皇陵的地宫最深可能达到了1500米。按照这个数据的话,秦始皇陵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从已经挖掘的部分秦始皇陵往下再挖1000米已经超过了陵墓和渭河之间的落差。渭河的河水就倒灌进陵墓。所以地宫下面有多深,是不是真的超过了1000米?超过了1000米又是怎样防止渭河水的倒灌的呢?这些到目前为止都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网络配图秦始皇陵中是否真如电影《神话》中描述的一样,偌大的地宫中被水银河包围着呢?地质学家对已经挖掘的...
· 清代宫廷服饰氅衣
清代宫廷服饰氅衣为清代的妇女服饰,氅衣与衬衣款式大同小异。衬衣为圆领、右衽、捻襟、直身、平袖、无开气的长衣。氅衣则左右开衩开至腋下,开衩的顶端必饰有云头,且氅衣的纹样也更加华丽,边饰的镶滚更为讲究。纹样品种繁多,并有各自的含义。大约在咸丰、同治期间,京城贵族妇女衣饰镶滚花边的道数越来越多,有“十八镶”之称。这种装饰风尚,一直到民国期间仍继续流行。此图为晚清青莲纱绣折枝花蝶大镶边加套袖氅衣(实物)。
· 清代宫廷服饰氅衣
清代宫廷服饰——氅衣为清代的妇女服饰,氅衣与衬衣款式大同小异。衬衣为圆领、右衽、捻襟、直身、平袖、无开气的长衣。氅衣则左右开衩开至腋下,开衩的顶端必饰有云头,且氅衣的纹样也更加华丽,边饰的镶滚更为讲究。纹样品种繁多,并有各自的含义。大约在咸丰、同治期间,京城贵族妇女衣饰镶滚花边的道数越来越多,有“十八镶”之称。这种装饰风尚,一直到民国期间仍继续流行。此图为晚清青莲纱绣折枝花蝶大镶边加套袖氅衣(实物)。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