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秘:赵匡胤潇洒"释兵权"实则腐败换兵权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53
转发:0
评论:0
揭秘:赵匡胤潇洒"释兵权"实则腐败换兵权,乍一看来,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好像很潇洒,令人真有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

  乍一看来,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好像很潇洒,令人真有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似乎不费什么劲,手腕多多的赵匡胤便将这件原本应该非常棘手的事情给搞定了。实际上,赵匡胤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史载,在“杯酒释兵权”时,赵匡胤曾开导众将说:“人生苦短,白驹过隙。众爱卿不如多积金宝,广置良田美宅,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如此,君臣之间再无嫌猜,可以两全。”这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只要众将放下武器,不掌兵权,不再对他赵匡胤的皇位构成威胁,那么,其他一切都好说。

  由此可见,赵匡胤在“释兵权”时,表现得非常慷慨——当然是慷国家、民族之慨,用《宋史》的原话说就是“赏赉甚厚”,给众武将开出了极为优厚的价码。

  透过现象看本质,所谓的“杯酒释兵权”,其实不过是宋太祖赵匡胤“以腐败换兵权”罢了。

  石守信原本是一员仁将,作战勇猛,一向重义轻利,可是,自从“杯酒释兵权”事件发生后,他“顿悟”了,从此开始追求声色犬马,疯狂聚敛财物。对他的这一“表现”,《宋史》如此评价:“岂非亦因以自晦者邪?”话说得很透彻:原来他老兄不过是像当年秦国大将王翦那样,为了消除秦始皇的疑虑,在出征灭楚途中故意“自污”罢了。

网络配图

  而另一位武将王全斌,史书上也说他以前一直表现很好,为人素来“轻财重士,不求声誉,宽厚容众,军旅乐为之用”,可是,“杯酒释兵权”后,他竟像换了个人似的,克蜀之日,竟自己带头,放纵部下大肆搜掠蜀中,“侵侮,专杀降兵,擅开公帑,豪夺妇女,广纳货财,敛万民之怨嗟,致群盗之充斥”。很显然,王全斌的这种反常之举也是为了自污求保。因为,在他看来,克蜀之功太大,自己的威望已瞬间升至无以复加的程度,太祖赵匡胤已经赏无可赏,如果不来一场声势同样浩大的“自污”之举,因为功高震主,自己一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由于自己有言在先,对于武将们的贪污腐败,赵匡胤尽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做到能不说的不说,能不管的不管。甚至有时,有的武将在这方面做得实在太过分了,必须处理时,他也尽量手下留情。

  有个名叫王继勋的武将,是彰德军节度使王饶之子,王皇后的胞弟。据《宋史》记载,这位国舅爷性情残暴,是个贪财渔色、“专以脔割(将活人身上的肉割成一片一片的)奴婢为乐”的食人魔王。一天,王继勋府中围墙因大雨坍塌,大量奴婢逃出牢笼,跑到宋太祖面前告御状,把王继勋骇人听闻的罪行全都捅了出来

网络配图

  据说,宋太祖“大骇”之下,对王继勋判决得挺狠:“削夺官爵,勒归私邸。仍令甲士守之。俄又配流登州。”但最终处理起来却是雷声大雨点小,还没等自己的小舅子王继勋前往流放地,赵匡胤早已改授其职为右监门率府副帅。由于有恃无恐,970年,王继勋被任命为洛阳的行政长官之后,变本加厉地发泄着自己残暴的本性,开始吃人:“强市民家子女备给使,小不如意,即杀食之,而棺其骨弃野外。”以致人贩子和棺材铺商人日夜出入王继勋府中,门庭若市。有了上一次告御状的教训,洛阳百姓对上诉不再抱有希望,学会了听天由命,任其宰割。

  据统计,直到太宗即位后王继勋被处死时,仅在973年到977年这短短的五年时间里,王继勋亲手杀掉和吃掉的奴婢就多达100多人。这样一个十恶不赦的食人恶魔,如果不是赵匡胤有意庇护,想必绝对不会吃人吃得这么不亦乐乎,逍遥自在。

  在“杯酒释兵权”这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交易中,赵匡胤表现得极为慷慨和仁爱。为了“安抚”石守信等武将,他不但向他们赏赐了大量的钱财,而且还“约婚以示无间”,与一帮武将缔结政治婚姻。“杯酒释兵权”后,很快太祖便践约将自己寡居在家的妹妹燕国长公主嫁给了高怀德,女儿延庆公主、昭庆公主则分别下嫁给石守信之子和王审琦之子。显然,这种婚姻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是对失去兵权后的武将们的一种笼络、安慰与补偿。

网络配图

  赵匡胤的这些小恩小惠、耍小聪明的做法真的非常有效,由于这种“以腐败换兵权”的政策,除了在立国之初发生过两起由后周旧臣李筠、李重进所发动的叛乱外,在大宋帝国内部,300多年间竟然再也没有发生过一起类似“”的政治事变。

  然而,天下事往往有一利则必有一弊。在帝国后期,“以腐败换兵权”无异于自毁长城,慢性自杀。仔细算一算账,人们就会发觉,这代价也真的太大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杯酒释兵权”本质:宋太祖赵匡胤“以腐败换兵权”
乍一看来,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好像很潇洒,很轻易,令人真有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似乎不费什么劲,手腕多多的赵匡胤便将这件原本应该非常棘手的事情给搞定了。但在实际上,赵匡胤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国家或民族利益的角度来看,应该说,赵匡胤聪明反被聪明误,“杯酒释兵权”完全是他的一大政治败笔,是他一生中所犯的最大政治错误。这里,且不说“杯酒释兵权”将一帮能征善战的武将手中军权剥夺了,让他们靠边站,对大宋帝国来说,无异于是自断己臂,自残己足,作茧自缚,宋朝后来的饱受外族欺凌与蹂躏完全与此有关,单就“杯酒释兵权”所开的一代风气而言,其后果就真的是很严重。仔细想想,“杯酒释兵权”其实是宋太祖赵匡胤与整个武将集团的一场政治博弈,既然是博弈,作为博弈双方的任何一方自然都不可能无本生利,不付代价。很显然,在这场政治博弈中,武将集团所付出的代价是从此失去了手中的“兵权”,而这“兵权”当然不是...
· “杯酒释兵权”本质:宋太祖赵匡胤“以腐败换兵权”
乍一看来,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好像很潇洒,很轻易,令人真有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似乎不费什么劲,手腕多多的赵匡胤便将这件原本应该非常棘手的事情给搞定了。但在实际上,赵匡胤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国家或民族利益的角度来看,应该说,赵匡胤聪明反被聪明误,“杯酒释兵权”完全是他的一大政治败笔,是他一生中所犯的最大政治错误。这里,且不说“杯酒释兵权”将一帮能征善战的武将手中军权剥夺了,让他们靠边站,对大宋帝国来说,无异于是自断己臂,自残己足,作茧自缚,宋朝后来的饱受外族欺凌与蹂躏完全与此有关,单就“杯酒释兵权”所开的一代风气而言,其后果就真的是很严重。仔细想想,“杯酒释兵权”其实是宋太祖赵匡胤与整个武将集团的一场政治博弈,既然是博弈,作为博弈双方的任何一方自然都不可能无本生利,不付代价。很显然,在这场政治博弈中,武将集团所付出的代价是从此失去了手中的“兵权”,而这“兵权”当然不是...
· 杯酒释兵权之后,赵匡胤把兵权给谁了?
杯酒释兵权之后,赵匡胤把兵权给谁了?“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很多人都非常了解了,宋太祖赵匡胤用了一种还算是比较温和的方式,让当初手握兵权的人都把兵权交了出来,毕竟功臣手中的权力如果太大的话,任何时候对皇帝来说都是一种很大的威胁。不过不管是什么时候,总需要人来带兵打仗,原本功臣的兵权回到赵匡胤手里之后,他自己又不能每天带兵,最后还是会把兵权交给别人。那么究竟最终这兵权又给了谁,赵匡胤这样做究竟应该如何来进行评价呢?1、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的起因是赵匡胤的居安思危,由于自己都是造反起家,所以赵匡胤对手底下的那帮子将领非常的害怕,虽然外乱已经平定,但万一哪天自己人也开始谋反,又搞一出陈桥兵变,自己这个皇帝的位子是不是又坐不稳了,到底要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刘备有诸葛亮,朱元璋有刘伯温,而赵匡胤手底下的首席大谋士叫做赵普,此人是赵匡胤最信任的谋臣,陈桥兵变就是赵普帮忙策划的。总之思来想去,赵匡胤就想...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既不伤君臣和气,又解除了大臣的军权威胁,是历史上有名安内方略。宋太祖赵匡胤依靠自己所掌握的禁军大权,轻而易举地完成了改朝换代,为赵姓家族夺取了天下。赵匡胤从自己黄袍披身的经历之中,深知掌握禁军兵权对巩固政权的重要性,因此,宋朝一建立,他就吸取后周亡国的教训,加强对禁军的控制,并迅速取消了殿前都点检的官职,从此不再设置此职。赵匡胤登基为宋太祖后,为了嘉奖参与及支持陈桥驿兵变的禁军将领,特升任慕容延钊为殿前都点检,高怀德为殿前副都点检,韩令坤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石守信为侍卫马步军副指挥使等等。公元961年,即赵匡胤登基当了皇帝的第二年,他见政局已经控制,赵姓宋王朝正如旭日东升,于是决心解除这些禁军重要将领的兵权。这年闰三月,赵匡胤解除慕容延钊与韩令坤等人的禁军主帅职务,宣布殿前都检点一职不再设置,让这些禁军主帅到外地当节度使。因为石守信是自己的拜把兄弟,就让其接替韩令坤任侍...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用兵如神,这给那些心里有叛逆想法的人更大的震慑,他们都一个个赶紧转向,诚恳地向赵匡胤表现忠心,以示拥护。此举让赵匡胤心里很是受用,也一时觉得国内算是无忧了。他站在御花园的廊亭上沉思着,自从唐末以来,天下数十年的时间,单是帝王就换了五代八姓,可谓是天下大乱,战火不息,生灵涂炭,如今真应当让百姓们过上太平的日子了……然而,过了没多久,赵普就开始上书。赵普说:“唐末以来,天下大乱,朝代屡屡更替,主要的原因就是藩镇的势力过大,使得君弱臣强。为了我朝长治久安,就应当先采取一个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避免这样的事情在我朝发生。”于是,赵匡胤当即召见赵普,问他有何良方。赵普说:“陛下,臣觉得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对症下药,那就是先慢慢地掌握他们的权力和经济,把他们的精锐部队收回来,使他们既没有钱、没有权,也没有军队,天下很自然地也就没有什么不稳的了。”在这之前,赵普就多次上书赵匡胤说石守信和王审琦这些人长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