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刑不上大夫”到底是进步还是落后呢?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26
转发:0
评论:0
“刑不上大夫”到底是进步还是落后呢?,“刑不上大夫”是儒家一个很经典的主张。这个主张被作为儒家思想维护奴隶主阶级利

  “刑不上大夫”是儒家一个很经典的主张。这个主张被作为儒家思想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顽固保守的一个明证,曾经遭到过非常激烈的批判。直到今天,依然有许多人认为法家 “一断于法”的思想是讲究平等的,是进步的,而“刑不上大夫”意味着法律面前人与人不平等,所以是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

  从通常的角度来看,“刑不上大夫”的确意味着大夫与庶人间的某种区别待遇,这也是这个主张被看作是儒家特权思想的重要原因。

网络配图

  但是历史情况是复杂的,对某一种思想和主张的评价需要考虑具体的历史环境,同时需要不同的观察角度。从“刑不上大夫”提出的时代和它所起过的历史作用来看,这个主张还是有相当程度的进步性的,对文明与宽容的司法实践以及政治生态起过良性作用。

  在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之前,我们先说说近年来一些学者突然提出的一种新解释。这些学者将“刑不上大夫”的“上”解释为“在……之上”,这样“刑不上大夫”就变成了“刑罚不在有大夫身份的人之上”,也就是说,大夫不能特殊,不能享有特权,刑也要加于他们的身上。于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了,儒家的这个主张与法家的“一断于法”接近了。于是乎好像在这一点上为儒家的主张平了反。但是这种观点,其实只是一种想当然,找不到任何历史上的实际佐证。

  “刑不上大夫”的“上”字就是“加于”或“施于”的意思,对这个字的意思人们并没有误解。人们之所以认为“刑不上大夫”意味着法律面前不平等,是因为不自觉地偷换了一个概念,将“刑”字理解为现代的法律制裁,而且并不认为这种理解有何不妥。由此,大多数人认为,“刑不上大夫”就是大夫不受法律制裁,所以这也就意味着法律面前不是人人平等,意味着大夫享有超越于法律的特权。

  但是,“刑”等于法律制裁这种理解恰恰是有问题的。即使在今天,刑罚也并不等于法律制裁,何况是在“刑不上大夫”这个主张提出的年代。在儒家提出这个主张的时代,“刑”是有特指的,它至少包括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就是所谓肉刑。那个时代的肉刑共有五种:墨、劓、剕、宫、大辟。墨刑就是在人的额头上刻字涂墨,劓刑是割掉人的鼻子,剕刑是砍掉人的脚,宫刑是毁掉人的生殖器,大辟则是死刑。这五种刑罚都是以残害人的肉体为特征的,其中劓、剕、宫三种肉刑,受刑人一经施刑,终生残废。

网络配图

  第二层含义,笞刑等体罚刑。汉文帝时代进行刑法改革,肉刑变为笞刑,这在理论上绝对是一个进步,比常常造成受刑人终生残废的肉刑要人道,但仍然是体罚之刑。笞刑在操作上受施刑者主观影响大,如果打得轻,受刑人痊愈后可以康复,但是如果打得重,也会致人死亡。这也就是史书上说的:“外有轻刑之名,内实伤人。”

  第三层含义,受刑还意味着遭到刑吏狱卒的种种人身羞辱,让人彻底失去尊严。

  综合上面这三种情况,从司法角度来看,“刑”意味着苛酷和野蛮。我们可以举出一个历史上的具体实例来说明这一点。汉朝的开国功臣周勃曾被汉文帝投入监狱,出狱后,他说了一句话:“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可见,在监狱里,他有过极其痛苦的经历。周勃的遭遇得到了广泛的同情。汉代著名的政论家贾谊曾经针对此事上书汉文帝,对“刑不上大夫”作了精彩的论述。

  其实,贾谊并不是完全从司法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他还从政治生态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由于“大夫”本身即是政治人物,所以“刑不上大夫”这个主张对降低政治斗争的残酷程度,从而改善政治生态具有非常大的积极作用。

  在现代社会,除死刑外,不仅肉刑、笞刑等体罚刑已经取消,对罪犯的人身羞辱也被法律所禁止。新加坡保留“鞭刑”这一体罚刑,就经常受到国际组织的批评。由此可见,今天,不仅“刑不上大夫”,而且“刑不上庶人”。

网络配图

  据《论语》记载,曾子的一个学生被任命为法官,上任前他向曾子求教,曾子说了这样一段话:“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意思是说,老百姓经常犯法,那是统治者“失道”造成的,法官审案得到了犯罪的实情,一定要抱着同情的心态而不是沾沾自喜。所以曾子主张轻刑。荀子虽然主张重刑,但他同时也说:“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荀子·正论》)他还说:“赏不欲僭,刑不欲滥。赏僭则利及小人,刑滥则害及君子。若不幸而过,宁僭勿滥。与其害善,不若利淫。”(《荀子·致士》)也就是说,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宁可让有罪的人侥幸逃过刑罚,也不能让好人受到损害。儒家轻刑与慎刑的观点对古代中国司法的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法家的“一断于法”表面上看起来是平等的,但在实质上,不过是一份平等的残酷,如果上层人物都可以残酷对待,那么下层人物的命运就更不必说了。在文革中,对儒家“刑不上大夫”这个主张的批判最激烈,可见,文革是主张“刑上大夫”的。可是,当开国元勋都受到造反派们拳打脚踢的体罚时,普通人又如何能够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呢?所以,“刑上大夫”的时代不可能是好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刑不上大夫”历史之谜:不因大夫免刑罚
虽说律法渊源来自于“礼”,也有“寓刑于礼”的例子,但《礼记》重点强调的还是道德规范,和法律是两码事。《礼记》上这句话的原文是:“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兵车不式,武车绥旌,德车结旌。”这是在讲乘车的礼仪。大意是说两辆车在路上遇上了。一辆是国君的,一辆是大夫的,大夫要下车,国君不用,扶着车前面的横木,点点头,就可以了。同样,上级遇到下级,也都是下级要下车,上级扶横木点头即可。网络配图“礼不下庶人”是说这个规定一般老百姓不用遵守。因为,老百姓不吃财政拨款,所以没有必要这么严格地去规范。“刑不上大夫”就是说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定。级别是大夫的话,国君也不能利用暴力来逼迫大夫,那些执行刑罚的人,这时候也不要跟随在国君身边。简单地说,“刑不上大夫”,最早和法律基本没有关系。当然,后来这句话在不断被引用的过程中,产生了变化,意思就被发挥了。大概是从写《过...
· 禅让制到世袭制到底是社会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炎黄二帝打败蚩尤后,生产力不短发展,人们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尧、舜、禹就是这个时代的领袖人物,不过此三人并无血缘关系,也就是说权力并非继承而是禅让而来。也就是古时说的禅让制。尧帝尧帝在位时间很长,约七十年之久。到了晚年,有人推荐尧的儿子做部落首领,可是尧知道自己儿子生性残暴,于是果断拒绝并流放自己的儿子去了偏远地方。后来有人给尧推荐了舜,尧对舜早有耳闻。但是处于为氏族的的未来考虑,依然对舜进行了多方的打探。据说舜母早亡,舜父再次娶妻并另填一子。后母对舜不好,为了自己的儿子继承家产一心想要除掉舜。舜父受后妻的蛊惑,对舜进行了两次谋杀均未得逞。舜宽宏大量,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依旧孝敬父母,关爱弟弟。于是感动了这三个人,在此之后也没有害过舜。舜帝舜得到了尧帝的认可之后,逐渐接替了尧的事务,称为了氏族的首领,在舜的带领下,氏族不断的发展,惩恶扬善,社会风气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舜年老后,将位置禅让给了...
· 清朝对于中国历史来说到底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清朝,是一个特别的时代。有人说,清朝统治的两百多年就是中国衰亡的两百多年。这两百年,让中国从东方巨龙变成了东亚病夫。有人说,清朝统治的前期,“康乾盛世”可是中国发展的黄金时期。那么,清朝到底有这所谓的康乾盛世吗?这种黄金时期真的存在吗?先让我们来看看清朝这两百年来发展的历史吧。我们都知道,清朝是一个外族入侵中原,由外族统治的朝代。我想大家也都清楚,历史上,凡是外族入侵中原大地,必定会先进行一番杀戮。所以,在清朝前期,“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事件,让全国陷入了生灵涂炭。这个混乱的时期,国家到处都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人口锐减了几十万。所以,这个时期,自然不能称作盛世。那么,所谓的康乾盛世,那个持续了一百年,从康熙到乾隆的统治时期呢?我们从历史上来看,康乾这一百年间,灾荒不断,农耕社会本就是靠天吃饭,遇上天灾,百姓的生活就没有保障。天灾本来已经让百姓苦不堪言,人祸更是雪上加霜!康乾时期,先要...
· 为什么武则天只会在唐朝出现是进步还是倒退呢
为什么武则天只会在唐朝出现,巧合吗?我认为当然不是,大家都知道,唐朝的社会风气很开放,我们从3个方面来看:网络配图1众所周知,我们中国古代人的思想都是相当保守的,特别在对女人这方面,完全就是高度歧视!女人在古代必须得笑不露齿,坐不分脚,领不露颈,甚至就连手臂和脚露出来都是不雅观的。但在唐朝,女人却穿着低胸而华丽的长袍,连都露了一半,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是个多么不寻常的朝代。2从唐代史书上可以偶然发现,长安城的外国人空前繁多,不仅各国政要,商人,留学生,僧侣,游者,文艺学家频繁来此,而且还有外国人来中国做官的先例。网络配图试问中国历史上除了清朝因落后被迫让外国人当官以外,哪个时代可以与唐朝相媲美?想一下,就连我们现在都没做到!这一点来看,它与美国倒有一些雷同。3唐朝对当时国外的文化相当的吸收,我们不要忘了,唐朝以前佛教是几乎没被重视的,道教才是我们自己的,但唐朝不在乎,只要好它就可以做到吸收...
· 人类伟大复兴:中国带领人类进步也带领人类落后
人类伟大复兴:中国带领人类进步也带领人类落后中国“三皇五帝”带领人类进步,而“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带领人类落后,三皇五帝王振今复兴中华文明带领人类进步。为什么?一、三皇五帝。孙中山总结中国历史说“中国由草昧初开之世以至于今可分为两个时期:周以前为一进步时期,周以后为一退步时期。”其“进步时期”在周以前:唐虞时代《阴符经》“三盗五贼”、夏禹时代《洪范九畴》“五行五事”、商汤时代《多方简》“三皇五帝”、周武周景时代《河图洛书》“老子文”。因此,唐虞时代共鲧夏禹时代桀商汤时代纣周武周景时代厉幽错误能得以及时克服。是为“进步时期”。其“落后时期”在周以后:“单氏取周”时代“毁道德以为仁义”的“废五畴以伸上帝之孤尊”“与其使民谄下也宁使民谄上”、汉武帝时代“独尊儒术”“残朴以为器”运动……。根源在“三皇五帝”原则失落。是为“落后时期”。二、残朴以为器毁道德以为仁义。庄子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