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五代十国的冯道不倒宰相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41
转发:0
评论:0
五代十国的冯道不倒宰相的称号是怎么来的?,冯道所处的年代为五代十国,他一生共经历了四个朝代,期间为十位皇帝建言献策。因

  冯道所处的年代为五代十国,他一生共经历了四个朝代,期间为十位皇帝建言献策。因为频繁换皇帝这一现象,所以,冯道也有了不倒宰相的称号。  

  冯道画像

  后来,史学家认为冯道频繁易主这一现象,是为不忠的体现,后人欧阳修评价冯道为不知廉耻。但是,就冯道本人而言,他有很高的政治见解,这也是在他一直受到各位皇帝重视的原因,不仅如此,冯道十分体恤百姓的疾苦。

  在五代十国的背景下,国家的动荡和频繁的易主,自然而言就会引起很多负面效应,比如百姓流离颠沛,国家经济落魄等现象,而身为文人,国家频繁易主,他们的政治抱负自然也得不到实现平台,冯道一生辗转多国,恐怕也是这个原因。

  冯道之前在晋王李存勖手下做事,后来李存勖称帝,冯道官拜侍郎。因为冯道父亲去世,冯道不得已辞官回家为父亲守丧,守丧期间,冯道看见邻里的生活很是拮据,加上收成不好,很多百姓都吃不上饭。冯道将自己的俸禄拿出来救济百姓,自己住在破烂的草棚中,丝毫不介意。契丹首领一直听说冯道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想让他为契丹朝廷效力,因为边境戒备森严,冯道才免于被掳走。

  后来,冯道为唐晋各位君主效力,官拜宰相,在朝廷具有很高的威望。冯道晚年间,辗转至汉和周,期间,冯道得以重用,最后病逝于周世宗年间,享年七十三岁。 

  冯道为人

  冯道是著名的不倒宰相,后来史学家在评论冯道的仕途经历时,认为他的行为很是不齿。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冯道是位贤明的人士,在他入朝为官之时,也会为朝廷提拔贤能的人才,以扩从朝廷的软实力。  

  冯道画像

  而关于冯道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从这些故事中也能看出冯道的人品性情。

  梁国和晋国两军交战时,冯道跟随军队出发。条件十分艰苦,白天行军赶路,晚上只能露天而睡,睡在干草堆上,为了不彰显自己的特殊,冯道和士兵们在一起吃睡。将领在打仗中,看见长相美貌的女子,就抓来献给冯道,冯道一个也没接受。相反,冯道把这些女子安排在别的房间,并且帮助她们寻找家人。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冯道是一位不搞特权,生活朴实无华的人。

  冯道之前在晋王李存勖手下做事,后来李存勖称帝,冯道官拜侍郎。因为冯道父亲去世,冯道不得已辞官回家为父亲守丧,守丧期间,冯道看见邻里的生活很是拮据,加上收成不好,很多百姓都吃不上饭。冯道将自己的俸禄拿出来救济百姓,自己住在破烂的草棚中,丝毫不介意。而且,冯道知道乡邻家中有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夜深人静的时候冯道就会悄悄前往菜地中,为他们耕种,后来邻里知道实情后,前来道谢,冯道认为这是自己该做的。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关于冯道的故事还有很多,但是从这些故事中能感受的到冯道是一位体恤百姓的好官、是一位朴实的人、也是一位助人为乐、贵而不骄的人。在帮助君主处理政事上,冯道又是一位敢于谏言的明臣。 

  冯道传

  《冯道传》是作家潘相陈的一部作品,讲述了不倒宰相冯道的人生轶事。冯道所处的年代是君王更替年代最快的五代十国时期,在这个背景下,各派强权混战,政治和国家动荡不安,百姓生活更是苦不堪言。 

  冯道画像

  而冯道就是出于这个乱世之中,冯道一生效力过十位皇帝,除此之外,期间冯道还为辽太宗效力。冯道虽然频繁易主,但是在职期间,冯道一直担任宰相之类的要职,在出使契丹时,冯道依然能谈天论地诉说自己的观点。在这部《冯道传》中,作者运用了章回体的形式,讲述了冯道传奇的一生,在开头第一节,以“借食店演说大背景仗侠义扶助落难姝”的为标题,讲诉了相关的故事。

  在冯道的仕途中,可谓历经波折。早年间,冯道在后梁任职,刘守光打算讨伐定州,冯道因为此事劝阻了刘守光,刘守光为此特别生气,就将冯道关入了大牢,后来,有人营救了冯道,冯道才重见天日。不出所料,刘守光讨伐失败了,冯道知道后,逃到了太原,投靠晋王。晋王对刘守光十分重视,任命他为重要官员,朝中大小事都由冯道起书。随后,晋王李存勖攻打了河北等地,建都称唐庄宗,冯道得到提拔和重用,官至户部侍郎。

  冯道一生同侍奉过十位君主,后人欧阳修评价他为“不知廉耻”,但是冯道在政事上,善于提拔人才,对待百姓十分要好,他了解百姓的疾苦,所以也有贤良之臣的美称。

  通过《冯道传》了解不倒宰相冯道的为官之路,以及五代十国的社会背景。 

  冯道谈骑马

  冯道谈骑马是一篇古文,原文比较简短:“天成、长兴之间,岁屡丰熟,中国无事。道尝戒明宗曰:"臣为河东掌书记时,奉使中山,过井陉之险,惧马蹶失,不敢怠于衔辔;及至平地,谓无足虑,遽跌而伤。凡蹈危者虑深而获全,居安者患生于所忽,此人情之常也。”  

 冯道画像

  这篇文章时冯道讽喻唐明宗的语言,冯道以日常骑马为例,告诉了唐明宗要生于忧患,处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中,要有忧患意识。

  唐明宗年间,国家的收成都不错,加上国内外没有战争纷扰,国家得以安定,百姓也能安心的生活,身为统治者,看着这一切就有点自得。冯道以自己骑马为例,劝诫唐明宗说,自己在河东担任要职时,有一次接到朝廷的命令,让自己去一趟中山。于是自己便骑马前行,有些山路十分陡峭,走路都要小心翼翼,更别说骑着马前进。为了不让马蹄失足,路过险要陡峭的地方,都十分谨慎。等走过这段陡峭的地方,前面的路十分平坦,自己就稍稍有些大意,放松了缰绳。结果,马蹄失足,自己从马上跌倒,受了伤。通过这次的经历,冯道总结了经验,他认为往往身处险境的人都能考虑周全而使自己远离危机,反观那些处于安逸状态中的人往往都是因为自己出乎大意而惹祸上身。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所得的经验之谈。

  冯道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劝诫唐明宗要有忧患意识,五代十国之下,身为统治者更应该要有长远的眼光看待国家的发展。冯道敢于谏言,这也是他受到重用的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冯道不倒宰相的称号是怎么来的冯道为人如何
冯道所处的年代为五代十国,他一生共经历了四个朝代,期间为十位皇帝建言献策。因为频繁换皇帝这一现象,所以,冯道也有了不倒宰相的称号。冯道画像后来,史学家认为冯道频繁易主这一现象,是为不忠的体现,后人欧阳修评价冯道为不知廉耻。但是,就冯道本人而言,他有很高的政治见解,这也是在他一直受到各位皇帝重视的原因,不仅如此,冯道十分体恤百姓的疾苦。在五代十国的背景下,国家的动荡和频繁的易主,自然而言就会引起很多负面效应,比如百姓流离颠沛,国家经济落魄等现象,而身为文人,国家频繁易主,他们的政治抱负自然也得不到实现平台,冯道一生辗转多国,恐怕也是这个原因。冯道之前在晋王李存勖手下做事,后来李存勖称帝,冯道官拜侍郎。因为冯道父亲去世,冯道不得已辞官回家为父亲守丧,守丧期间,冯道看见邻里的生活很是拮据,加上收成不好,很多百姓都吃不上饭。冯道将自己的俸禄拿出来救济百姓,自己住在破烂的草棚中,丝毫不介意。契丹首领...
· 不倒宰相冯道冯道为人与冯道谈骑马的故事
不倒宰相冯道冯道所处的年代为五代十国,他一生共经历了四个朝代,期间为十位皇帝建言献策。因为频繁换皇帝这一现象,所以,冯道也有了不倒宰相的称号。冯道画像后来,史学家认为冯道频繁易主这一现象,是为不忠的体现,后人欧阳修评价冯道为不知廉耻。但是,就冯道本人而言,他有很高的政治见解,这也是在他一直受到各位皇帝重视的原因,不仅如此,冯道十分体恤百姓的疾苦。在五代十国的背景下,国家的动荡和频繁的易主,自然而言就会引起很多负面效应,比如百姓流离颠沛,国家经济落魄等现象,而身为文人,国家频繁易主,他们的政治抱负自然也得不到实现平台,冯道一生辗转多国,恐怕也是这个原因。冯道之前在晋王李存勖手下做事,后来李存勖称帝,冯道官拜侍郎。因为冯道父亲去世,冯道不得已辞官回家为父亲守丧,守丧期间,冯道看见邻里的生活很是拮据,加上收成不好,很多百姓都吃不上饭。冯道将自己的俸禄拿出来救济百姓,自己住在破烂的草棚中,丝毫不介...
· 历经四朝八姓十一帝的超级宰相:乱世不倒翁冯道
辅佐了4朝8姓11位皇帝的官场不倒翁冯道,是古往今来争议最大的宰相,他被司马光称为奸臣之尤,也被欧阳修骂作没有廉耻,当代文史大家范文澜对其亦颇有微词。但不贪污受贿、不乘人之危搞女人的冯道,也从不乏力挺者,如苏东坡、南怀瑾、葛剑雄等。古人有云,一臣不事二主,而这个被称为“乱世不倒翁”的冯道,却在河南伺了4朝,8姓,11位君主,可谓是“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宰辅”。冯道什么时候“出道”的呢?唐朝末年。大唐盛世,,但唐朝灭亡之后,中国北方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都城基本在洛阳和开封之间转悠,这五个朝代历时84年,史称“五代”。时局动荡,社会不安,政治上的“一把手”经常变换,冯道就生活在那个年代。国学大师钱穆指出,中国古代最无耻的时期就是唐末的五代。确实,五代是一个纷乱的时代,在这乱哄哄的氛围中,各色人等都容易显示其本色。我们都知道,五代时期出了一个臭名昭著的“儿皇帝”石敬塘,...
· 中国的称号
历代演变秦朝疆域在过去中原王朝传统的体系中,存在与现代不同概念的天下观念。在这种观念里,历代中原王朝自认位于天下的中央,自视为文明的中心,自中心向外辐射,外缘纳贡称臣的藩属;藩属之外,最外围与中原文化差异极大的民族则被称作蛮夷。这种界定与现在对主权界限的认知差异很大。周朝以前“国”是各部落盟的封号。,经过演变至周朝时则是成为卫戍王朝的诸侯国名称,在周朝的概念中,“中国”的含义仅仅对天子所治理的地域称谓随着历朝历代的不同,对中国这个名称的含义也会有所变化。自秦朝、汉朝大范围建立中央集权政权后,这种天下观仍延续下去,特别是蒙古统一中原后,虽然统治者不是汉族,但大部分时间这一区域都是在一个中央皇朝的主导之下,这也是中国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的一个历史因素。再者,中原王朝的政权易主时便产生朝代更替,新成立的朝代继承前朝正统,而每次朝代更替也都会更改国号,国号是源自中原王朝所特有的文化,类似于古人的别...
· 冯小青有着怎样的生平经历?冯小青是怎么死的
千百年来,以女子之身能在后世留下名声之人,无非这几种:艳女、才女、怨女、痴情女,冯小青便属于才女一类。冯小青是明代著名的才女、词人,明朝万历年间活跃的人物,南直隶扬州人,名玄玄,字小青,因其嫁与杭州豪公子冯生为妾,讳同姓,仅以字称,唤小青。小青原本是广陵城的世家小姐,若不是家里遭受意外,战乱流荡,她绝不可能嫁给富商冯生为妾。冯家祖上跟随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战马功劳,为大明江山的创立与稳固做出重要贡献。后来明朝建都南京,冯家一直都享有高官厚爵,就是到了小青父亲这一代,也被封为广陵太守。冯小青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聪慧敏捷,小小年纪就是个美人胚子,长大了更显秀丽端雅。父亲是世家子弟,母亲也是大户人家的女儿,端庄贤惠,善于舞文弄墨、抚琴弹弦。冯小青懂事后,她的母亲就严格要求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悉心教导,一心想将她培养成一个才貌出众的姑娘。小青也懂事聪颖,能很快的接受新知识,并且取得一定的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