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屈原不投汨罗江,举旗造反能救楚国吗?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07
转发:0
评论:0
屈原不投汨罗江,举旗造反能救楚国吗?,《楚辞》中一句: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看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屈原,但

  《楚辞》中一句: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看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屈原,但是小编倒不这么认为,屈原估计是真醉了,要不怎么会去投汨罗江,楚国的都城郢都被秦国战神白起攻破了,就要悲愤交加,就要抱着石头去沉江,就不能化悲愤为力量,拿出点实际行动来,去拯救下楚国吗?

网络配图

  或者说,举起楚国王族的旗帜,广招义兵抗虎狼之秦国,这些屈原是能做到的,因为屈原本来就是楚国的王族,屈原也叫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不管是身份还是爱国的名声,屈原只要登高一呼绝对一呼百应。

  只要举起了救国的旗帜,义兵的队伍绝对可以发展壮大,到时候一直嚷嚷着要变法,要改革的屈原,不就有实权了吗?而不是那个有名无实的左徒大人。

  遍观中国五千年历史,凡是寻求君王支持,而自己又并无实权的,又想改革变法的能臣,下场都很凄惨,依小编看屈原之所以在楚国变法不成,是因为他触犯了楚国的贵族阶级的利益如果屈原真想救楚国,只有一条路,破而后立,其实白起攻破楚国的郢都正是一个好机会。


网络配图

  如果屈原举起救国的旗帜,一路招义兵,然后去接应那些狼狈逃走的楚王和那些宗室贵族这些人早就被吓破了胆,看到带着军队的屈原一定会觉得是“救世主”来了,这个时候机会就来了,手握兵权的屈原,可以攘外必先安内的借口,逼着楚王干掉以前那些反对自己的大臣然后凭着自己的名声,举国民众合力抗秦,并且派遣使者去联合其它五国,这时候的秦国是吃不下楚国的,只要能说服其中一个齐国、赵国、韩国、魏国,燕国这五个国家一国出兵,秦国自会退兵,秦国退兵之后,屈原完全可以带领军队收复郢都,之后如果屈原还想变法改革,就容易多了。

  可以造反,把楚王赶下台,自己当楚王,不管从血统还是实力上,屈原完全可以取而代之要么就做一个权臣,架空楚王,这样不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用变法和改革使楚国富国吗?可惜的是一切都是假设,屈原除了在楚王庭中大喊大叫,什么也没干成,失宠之后就知道自哀自怨,这样有用吗,会做事的人早就去做了,而不是只会说。


网络配图

  当然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人身上是不对的,但小编多么希望屈原不要去投汨罗江,而是举旗反了这个昏庸的楚王,大家希望看到这样的屈原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屈原投进汨罗江
古时候有一个叫做屈原的人,在楚王手下做大夫。后来因为很多人陷害屈原,楚王越来越不信任屈原,只信奸臣,就把屈原给免去了大夫一职。屈原很伤心,认为楚国很快就会腐败了。就来到了水泽边,日日夜夜在那里走来走去。不久,他脸色憔悴,身体干瘦。这时,一只小鸟飞过来,唧唧喳喳地问屈原:“你不是在皇帝手下当大夫呢?怎么跑到这里来了,那些大臣和皇上都昏庸,这一个国家都靠你啊!”“是啊,”屈原叹了口气,继续说:“就是因为他们大家都昏庸,我一人反抗力不足,国家就要腐败了呀!就是他们那些昏庸的人多、心齐,皇上是不会信我的。”小鸟很感动,说:“那你为什么不去其他国家呢?”“唉,我这一下子跑了,楚国怎么办,毕竟我是楚国人,当然会为着楚国着想啊!唉,腐败的君王,奸臣,楚国就要毁在他们的手里了。”说完,屈原便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江水里自尽了。小鸟连忙飞到村子中告诉大家。渔民和附近的庄稼人知道了这个消息,赶紧划着小船去救屈原。...
· 秦救楚之战:吴国破楚国,秦国为什么要救楚国?
春秋战国时代,没有任何一个诸侯,可以一己之力抵挡其他大诸侯合纵连横。远交和近攻,是相辅相成的手段。秦国在春秋时代,先是与晋国结为秦晋之好,后又与楚国结为秦楚之好,两段寻找朋友的过程,秦国也受益匪浅。秦晋之好,是秦穆公时期,从晋惠公断断续续的十多年,到晋文公短暂的几年,又到晋襄公反反复复的几年,结盟时间总计不到三十年。秦晋之好的过程中,晋国利用秦国,讨伐东周的叛乱,得到东周河内肥沃的土地。在秦国没有背后动兵的情况下,又从卫国等诸侯抢到不少土地。而秦国在晋国的眼皮底下,占据河西。后来又在晋国不干预的情况下,征服许多西戎部落。总的来看秦晋之好虽然短暂,也算是各取所需,各自都有回报。自崤之战以后,秦晋之好实际上已经破裂,秦晋在河西各据一半土地,地缘冲突凸显,秦晋之间再回到原来甜蜜的时光,哪怕是短暂的,都已经不可能了。对秦国而言,寻找一个新的战略伙伴,来牵制晋国,将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秦康公后期...
· 屈原不姓屈
作者:肖遥朱佩娴付文又到端午节了,自然会想起屈原。但是,如果问您屈原姓什么,您知道吗?也许会有人不假思索地回答:姓屈!很遗憾,这个答案是错的。男子称氏不称姓,女子称姓不称氏屈原:其实我姓芈屈原姓芈!曾经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已经把这个看上去有点奇怪的姓给普及了。屈原是楚国公族,也就是说,他和楚国国君同姓,姓芈。芈姓的起源很早。《史记·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之后)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那么,为什么不称之为芈原或芈平呢?这是因为在先秦时代,姓、氏的用法和今天是不太一样的。河南姓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李立新说,图腾是姓的最早来源。母权制早期,世系从母系计,所以凡在一个氏族名下(即同一图腾)的全体成员,都出自一个母系祖先,有着密切的亲族关系。随着社会的演变与进步,氏族图腾逐步转化为族姓,而这姓正是代表有共...
· 为何屈原要自沉汨罗江?仕途不顺还是别有原因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缅怀这位可歌可泣的伟大人物。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如此杰出的人物要选择自沉汨罗江呢?网络配图我们都知道屈原是我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是一个很有志向的人物。那么他为何要以自杀这种极端方式结束自己生命呢?其实最多的一种说法是殉国。何谓殉国,就是为了国家利益甘愿牺牲自己。屈原表现的更多是一种无奈。我们知道那时候屈原已经六十多岁了,他看到国家一天天走向衰亡,而自己却得不到重用,那种绝望让屈原心碎,这位爱国者非常的失望,所以不如了却自己的一生来和国家共存亡。网络配图确实很感人,屈原的殉国在历史上有很多例子。明朝覆灭其实有很多大臣都是以殉国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明朝的御史陈良谟、大学士范景文都和屈原殉国的方式很像。还有一种说法是屈原是为了高尚的理想而死,屈原属于那种出于泥而不染的那种人物,而楚国末期国家处于很黑暗的时期,屈原受不了身边如此黑暗,他所追...
· 无恶不造
无恶不造【成语意思】:见“无恶不作”。【用法分析】:无恶不造作谓语、定语;指干尽了坏事。【成语来源】:《百喻经·诈言马死喻》:“然杀众生,加诸楚毒,妄自称善,无恶不造,如彼愚人。”【褒贬解析】:贬义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使用程度】:生僻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wúèbùzào【英语翻译】:doeverysortofevilthing【成语声母】:WEBZ【无恶不造的近义词】:无恶不为、无恶不作【无恶不造的反义词】:舍己为人【近似成语】:造谣中伤: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坏。制造谣言来陷害别人。造谣惑众:制造谣言;迷惑群众。造言生事:捏造虚言以挑起事端。造谋布阱:指设计陷害。阱,同宑。造端倡始:谓首先倡导。【成语接龙】:无恶不造→造言生事→事往日迁→迁善远罪→罪魁祸首→首屈一指→指树为姓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