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文字狱的最大牌受害者:宋代文豪苏东坡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96
转发:0
评论:0
文字狱的最大牌受害者:宋代文豪苏东坡,一说到文字狱,恐怕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想到唐国强。在我的印象中,他扮演过一个

  一说到文字狱,恐怕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想到唐国强。在我的印象中,他扮演过一个着名皇帝雍正,这是个文字狱的行家,事实上,文字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年间,文字狱的第一个受害者是我们的老熟人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司马迁作为一个割了鸡鸡的人为什么有外孙呢,因为他是生了孩子才被割鸡鸡的)。

  杨恽的行事作风很有他外公的风格,虽然他外公就是因为乱说话替李陵辩护才被割掉了鸡鸡,但是杨恽根本就不收敛。杨恽曾经位列九卿之一,但是跟朋友聊天的时候经常拿汉宣帝开玩笑,被告发了之后被贬为庶人。成为庶人的杨恽还不老实,跟朋友写信的时候继续讥讽汉宣帝,说他不会治理国家,终于把汉宣帝惹毛了——腰斩。因此,杨恽就成为历史记载的文字狱的第一个受害者。

  此后,历朝历代的文字狱都特别厉害,最狠的是以下几个:蒙古人在的时候,不让怀念大宋;大明朝的时候,朱元璋不让说和尚、贼、等相关的词;清朝比较恐怖,凡是怀念大明的、讥讽北方游牧民族的、对皇帝和朝廷不敬的,统统治罪(一般都是杀全家);还有一个我忘记了的朝代,其文字狱的惨烈程度超过历史上所有文字狱的总和(我又忘记了哪个朝代了,真是对不起我的教授)。

文字狱的最大牌受害者:宋代文豪苏东坡

网络配图

  既然我们知道玩儿文字狱哪家强了,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历史上(我说的是历史上,不包含我忘记了的这个朝代)最大牌的文字狱受害者是谁呢?答案是苏东坡。

  众所周知,宋是一个在文化上相对开放和昌明的一个朝代,这个朝代对武将和文人都比较宽容,为什么这个朝代还会有文字狱呢?因为苏东坡生活的年代发生了一件大事儿——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得到了宋神宗的支持,但是朝廷很多人反对,反对派的总头目是砸缸的司马光,苏东坡算是其中的一个二级头目。从变法开始之后,苏东坡就一直唧唧歪歪地唱反调,换到40年前的通俗讲法是“妄图”。但是苏东坡是文豪啊,唐宋八大家之一,一天不写东西就浑身不舒服,所以他发的牢骚都在自己的诗文里面。

  他的胆儿很肥,第一个牢骚是发给皇帝的。公元1079年,他调动了工作,按照惯例要给皇帝写调动前的工作总结和调动后的工作计划。一般来说,这些形式化的东西皇帝都不怎么仔细看,主要是看你的态度是不是正确。所以写完了总结和计划之后,他又加了一句牢骚: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意思就是说,皇上你知道我傻不拉几的,跟这些变法之后新提拔的官员不合群。

  这里面对新法的不满之情已经显露无疑了。但是皇上没看见!没看见就没看见吧,按照又一个惯例,新任官员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是要在朝廷内部发行的,让大家都来看看。这时候,支持变法的监察御史里行(这个字念形,里行是监察御史里面地位比较低下的职务)何大正就看出其中的牢骚来了。于是给宋神宗报告。宋神宗说:“这点东西也不够治罪啊!“

文字狱的最大牌受害者:宋代文豪苏东坡

网络配图

  何大正明白皇帝的意思了,于是发动同行们拼命找苏东坡以往的牢骚证据。找啊找,找了四个月(没办法,这家伙写的东西太多了),监察御史里行舒亶终于在一本新出的诗集《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苏东坡字子瞻)里面翻到了几首读上去像要谋反的诗,赶紧抄录下来,加上自己的分析注解提交给了皇帝,史称《乌台诗案》。

  《山村五绝》里面有一句“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这是讽刺皇帝按照青苗法给农民发补贴;另一句“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是讽刺盐法;《戏子由(他弟弟苏辙字子由)》里面有句“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讽刺皇帝的吏治;《八月十五日看潮》里面有句“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讽刺皇帝的水利措施。

  当然,四个月的辛苦不是白干的,苏东坡的其他作品里面也发现了类似的句子。比如《咏桧树》里的“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摆明了不相信真龙天子宋神宗,要到九泉去找蜇龙。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舒亶的眼光还是很毒,这句话成为了激怒宋神宗的最后一根稻草。

  找完这些句子,舒亶给苏东坡的定性是“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渎谩骂,无复人臣之节”。这样一来,苏东坡的罪行就显露无疑了。

  但是还不够!一大帮子拥护新法的人站出来,开始深入揭发苏东坡的罪行,一共列举了四项罪行,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这反贼从小就不学无术沽名钓誉、运气好混进了公务员队伍就想着升官发财、升官发财不成就诋毁同僚、不听皇帝的话辜负了皇帝的教诲。”最后的结论是——皇上你把这家伙杀了吧!值得一提的是,揭发苏东坡的人里面有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中国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写出了《梦溪笔谈》的沈括。

文字狱的最大牌受害者:宋代文豪苏东坡

网络配图

  这么多证据(不管是不是确凿,反正就是证据嘛)在手,这么多人喊杀,宋神宗当时真的动了杀苏东坡的念头。但是现在摆在宋神宗面前有一个巨大的阻碍:宋太祖赵匡胤建国的时候定了一个规矩,不能杀大臣,除非他谋反或者叛逆。显然,苏东坡只是发牢骚,还够不上这两项罪名。想来想去,宋神宗最后把苏东坡弄到御史台狠狠收拾了一番(挨打挨骂是少不了的),然后贬到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相当于县武装部副部长)。

  其他几个受牵连的人的下场也很惨,但是都保住命了:驸马王诜因给苏轼提供调查情报,替他保存罪证(也就是诗文)削除一切官爵;王巩发配西北;苏辙调到江西高安任筠州酒监(相当于酒水专卖局局长)。

  这一场轰动大宋的文字狱,就此终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最神秘村庄:一代文豪苏东坡为何安葬于河南这个县?
提到三苏,大家都知道是北宋年间名震天下的大文豪苏洵、苏轼、苏辙,其中尤以苏轼成就最为突出,但“三苏坟”在河南境内却是鲜为人知。原籍四川眉山的苏轼,名冠天下,本应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可他没有葬在老家四川眉山,也没葬在客死的常州,更没有葬在他曾经被贬谪的地方,却为何长眠于千里之外的河南郏县?在平顶山市郏县县城西北的27公里处,有座“峰峦绵亘,状如列眉”的小峨眉山。其山东麓,中顶莲花山和两座小峨眉山形成一箕形山坳,因安葬着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辙两兄弟的遗骨和其父苏洵的衣冠而闻名遐迩。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苏轼病卒于常州。次年,苏辙遵其“即死,葬我嵩山下,予我为铭”的遗愿,葬苏轼于小峨嵋。11年以后,苏辙于政和二年(1112年)卒于许昌,葬于此。其后,苏轼子孙相继安葬在这里。到元代至正十二年(1352),郏县尹杨允置苏洵衣冠“座诸两公之间”,自此始称“三苏坟”。由此看三苏葬郏源于苏轼...
· 宋神宗时的文字狱大文豪苏轼与北宋乌台诗案
宋神宗时的文字狱:北宋御史台院内,柏树苍苍,常有乌鸦在此栖居。一代文豪苏东坡被囚此地103天,几乎陷于被砍头之绝境。著名的“乌台诗案”就发生于此。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因对王安石新法持反对态度,43岁的苏轼由徐州贬调湖州。临行,作《湖州谢上表》,在略叙自己为官毫无政绩可言,再叙皇恩浩荡后,又夹上几句牢骚话:“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本是例行公事之为,新党人士却摘引“新进”、“生事”等语上奏,给苏轼扣上“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的帽子。明明是苏轼讽刺他们,反被他们偷梁换柱,以小人陷害他人之一贯技俩,借此加罪于苏轼。监察御史舒亶、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更从他的诗文中找出个别句子,断章取义,罗织罪名。如:“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本来苏轼是说自己没有把书读通,所以无法帮助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他们却说这是在讥讽皇帝没有能力教导、监督臣属;又...
· 苏东坡的秘密:大文豪年轻时也因叛逆逃过婚?
最初了解苏东坡人们都是先了解苏东坡的诗句,苏东坡的一生创作了很多千古名句,被人们称为大文豪,不过其实这位大文豪的人生也是和平常人一样,在他年轻时也做过不少叛逆的时期,完全称得上是一个叛逆少年。网络配图大多数人都知道在封建社会里,根本没有所谓的自由恋爱,婚姻不过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直到近代的时候才掀起这种崇尚自由婚姻的运动,但是早在千年之前,苏东坡这位大文豪就已经开始“造反”违背父母之命逃婚了,实在是勇气可嘉。在苏轼的一生中曾经有三位伴侣,提起与发妻王弗的结合可以算是一波三折了。首先从苏东坡留下的这么多诗词之中就能看出来,苏东坡和这位发妻的感情并不深厚,他们之间的相处甚为平淡,其实正是因为这桩婚事是由苏东坡的父母所订下的。网络配图虽然是出生于富贵之家,但是苏东坡依旧没办法选择自己的伴侣,他曾表达自己日后想要隐居到山林之中,不愿结婚亦不愿出仕,向往着闲云野鹤一般的生活,从之后苏轼给同乡老友...
· 齐废公:同室操戈的受害者
同室操戈的受害者——齐废公!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齐废公是齐太公的大儿子,名字叫做田剡(yǎn)。剡是个形声字。从刀,炎声。本义:削。名字起得很高调,有意思的是,齐废公削掉了姜齐最后一位国君齐康公,最后又被自己的弟弟给削了。齐废公的在位时间是前383年-前375年,而齐康公死于前379年。史书没有记载齐康公的具体死亡原因,不过齐废公和他的父亲两代人,孜孜不倦的掐断齐康公的饮食来源,终于把老迈饥饿的齐康公给削掉了。这也是齐废公在位最大的政绩了。令人感觉十分奇怪的是,《史记》中没有关于齐废公的记载,齐废公的大多数记载来源于另一本史书《竹书纪年》。前375年,齐废公在位的第九年,齐废公同父异母的弟弟田午,突然发动了政变,杀死了齐废公和他的儿子田喜。第二年公元前374年,田午自立为齐侯,就是齐后桓公。因为政变中被推翻的称废帝。废是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所以说齐废公其实是没有谥号的。...
· 宋代文豪的会计情结:王安石曾巩等都善于理财
宋朝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中。也是一位匆匆过客、转眼即逝。宋初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对政治、经济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改革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调动了百姓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经济增长,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交子的广泛使用,为宋朝工商业的繁荣、经济和文化的超常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和动力。经济基础的坚实推动上层建筑的发展,带动了宋代文化事业的超常发展,宋代的文学艺术盛况空前,宋词更是独具魅力、独领风骚。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支优秀的文学家队伍异军突起,这支队伍以唐宋八大家的优秀代表为首,他们不仅文采出众,而且个个精通会计,善于理财,这是宋代文豪与其他历代文人不同的地方,在历史上留下了优美、动人、奇特的篇章。网络配图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中国宋代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