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肱骨之臣关羽被赐的假节钺究竟有多大的权力?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75
转发:0
评论:0
肱骨之臣关羽被赐的假节钺究竟有多大的权力?,古代有很多肱骨之臣,特别得到皇帝的赏识与信任。关羽就得过此殊荣,《三国志关羽

  古代有很多肱骨之臣,特别得到皇帝的赏识与信任。关羽就得过此殊荣,《三国志关羽传》中载:“二十四年,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那关羽所得的假节钺的权利究竟有多大呢?

网络配图

  假节钺在《三国志》中多处都可以见到,是封赏功勋极大和才能卓著的人,这些人一般都有极高的威望。《吴志·陆逊传》载:“乃召逊假黄钺,为大都督,”《三国志武帝纪》中:“太祖遂至洛阳,韂京都,暹遁走。天子假太祖节钺。”那么,假节钺在古代的封赏中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呢?

网络配图

  在古代,节“以毛为之,上下相重,取象竹节”, 钺为斧钺,一种刑具,专属于君王。持节或假节钺者权利很大,有时候皇帝行使权力,不能亲力而为,就让人代替他行使,并授之以节或节钺作为信物,如皇帝亲临,如果是武将,以节为信,可以指挥军队。《三国志武帝纪》中有“奉国威灵,仗钺征伐”的记载。

网络配图

  持节将军的权利分几种:假节战时可斩杀犯军令的人;持节:平时可杀无官位之人,战时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使持节:平时及战时皆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假节钺(假黄钺):可杀节将。因此在“假节”、“持节”、“使持节”、“ 假节钺”中,假节钺权利最大,可杀节将,也就是说可以杀假节、持节、使持节的大将。

  因此,关羽假节钺,是很牛的,可杀二千石以下官员,相当于现在的部级以下官员,这在蜀国大将中应该是唯一的一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关羽假节钺究竟有多大的权力!
假节钺在《三国志》中多处都可以见到,是封赏功勋极大和才能卓著的人,这些人一般都有极高的威望。《吴志·陆逊传》载:“乃召逊假黄钺,为大都督,”《三国志武帝纪》中:“太祖遂至洛阳,韂京都,暹遁走。天子假太祖节钺。”那么,假节钺在古代的封赏中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呢?在古代,节“以毛为之,上下相重,取象竹节”,钺为斧钺,一种刑具,专属于君王。持节或假节钺者权利很大,有时候皇帝行使权力,不能亲力而为,就让人代替他行使,并授之以节或节钺作为信物,如皇帝亲临,如果是武将,以节为信,可以指挥军队。《三国志武帝纪》中有“奉国威灵,仗钺征伐”的记载。持节将军的权利分几种:假节战时可斩杀犯军令的人;持节:平时可杀无官位之人,战时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使持节:平时及战时皆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假节钺(假黄钺):可杀节将。因此在“假节”、“持节”、“使持节”、“假节钺”中,假节钺权利最大,可杀节将,也就是说可以杀假节、...
· 揭秘古时候圣旨如何造假造假的风险究竟有多大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圣旨如何造假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很多看过古装剧的小伙伴们都会发现一个在剧中离不开的道具,它就是圣旨。而且在古代,圣旨也是分品级的,不一样的官职所领到的圣旨也是不一样的,而我们在电视剧最常见的就是五彩的,上面的图案大多都是祥云瑞鹤,这种圣旨一般都是五品官员以上才有资格接到的,五品以下的圣旨是单一颜色的。圣旨是古代皇帝用来宣布一些重大事情的方式,所以每当我们看到皇帝要做一些大动作之时都会有一位宫内太监来宣读圣旨。对于接受圣旨的人来说,每当圣旨来到时,他都会怀着一种忐忑的心情去听太监宣读,因为,他不知道这封圣旨会带给他什么,飞黄腾达还是一落千丈,毕竟自古以来皇帝大多都是喜怒无常的。圣旨既然权威性这么高,为什么没有人去仿制或者直接造假呢?假传圣旨在历史中经常发生,最为著名的就是大奸臣赵高所做过的,他隐瞒皇帝驾崩,私自假传圣旨坑害扶苏和蒙恬,谋朝篡位。但是造假圣旨的事件...
· 太医究是个多大的官?哪个朝代的医生地位最高?
宫廷剧里一个出名熟脸,就是太医。不信你看,每到了情节高度紧张时刻,但凡有太后气晕皇上犯病之类的劲爆桥段出现,必然一句重磅台词喊出:传太医啊!但放在真实历史舞台上,看上去重量级角色的太医,官究竟多大呢?晚唐大文豪韩愈的回答是:非常小。以他原话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也就是说,这帮人属于“君子不齿”的类型,稍微风光点,韩大文豪就要心里不平衡。事实是否真这样?首先得纠正一个古装剧里的误会,太医不是个称呼,而是个官署名,真放在古代社会,见面喊人太医,只能被笑没文化。我国目前发现的对于医官的记载最早始于周代。那该怎么称呼呢?《周礼》规定:医师为众医之长,职司是:组织医疗活动,实施考核制度。下辖食医(管营养的),疾医(管内科的),疡医(管外科的),兽医(管动物的)。作为最高级的医师这个部门,配备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保管人员)二人,史(记录人员)二人,徒二十...
· 古代清明节放假吗?古代清明节怎么放假的
汉代清明节尚未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要说清明节,得先说古代中国的休假制度。在古代中国,是没有“星期天”概念的,但休息日一直存在。而且,中国古人享受休假的历史还比较早,至迟在秦汉时期已有一套相对成熟的休假制度。不同的是,古代只能休息1天,而且叫法也不一样,现在叫休假、放假,古时称为“休沐”或“洗沐”。古人为何把休假称为休沐?一个“沐”字便透露出了端倪,是因定期让现在叫公务员的公职人员回家洗头洗澡、搞个人卫生需要而产生的。最先享受休沐制度的人群,应该是给皇家当差的一批“公务员”,即所谓“中官”,也叫“内臣”。中官给皇家当差,宫内又没有为他专设洗澡的地方,所以只能定期、轮流回家“洗沐”。休沐制度推广开后,便形成了一种国家休假制度。唐人张守节撰《史记正义》中所谓“汉官五日一假洗沐也”,说的就是这么回事。除了“五天制”,汉代休沐还有“十天制”,即干10天休1天。但在汉代,好多有想法的“公务员”会主动放弃...
· 钺
特征《集韵》载:“戉,威斧也。”《周礼・大司马》注载:“戉,所以为将威也。”钺的外型为一长柄斧头,重量更重于斧。早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中,已发现玉制的钺,在当时具有神圣的象征作用。盛行于商和西周,但因形制沉重,灵活不足,终退为仪仗用途,常作为持有者表现威仪与权力之用,在后代也往往是君主大权的象征。参见斧节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