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欧阳修为何向皇帝推荐自己的做宰相?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57
转发:0
评论:0
欧阳修为何向皇帝推荐自己的政敌做宰相?,三国曹丕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不过这话也不完全对,诸君请看北宋的欧阳修就曾

  三国曹丕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不过这话也不完全对,诸君请看北宋的欧阳修就曾把三个和自己政见不同的人积极地向皇帝举荐希望朝廷重用他们,这三个人就是吕公著、司马光和王安石。

网络配图

  嘉祐六年,欧阳修任参知政事,宋仁宗要他举荐三个可任宰相的人,他便推荐上述三个人。当年范仲淹搞“庆历新政”时,欧阳修等人支持范仲淹变法,被指为搞朋党。欧阳修因而作《朋党论》,承认君子也要有朋党,否则斗不过小人,触动了仁宗的敏感神经,宋初的家法之一就是严禁臣下结党营私,再加上反改革声浪极大,仁宗就收了变革的心愿,将范仲淹等人一律贬到地方。吕公著的父亲吕夷简再度为相,也曾打击过欧阳修。欧阳修早年对吕夷简的作法并不赞成,甚至多有讥讽之意。不过谈到吕公著却很有好感,当时欧阳修是颍州的知州,很器重比他小11 岁的吕公著,结为讲学之友。欧阳修推荐王安石、吕公著两人为谏官,称公著是夷简之子,“器识深远,沉静寡言,富贵不染其心,利害不移其守”。又说吕公著“心乐闲退,淡于世事,然所谓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者也”。欧阳修出使契丹,契丹主问及中国有学行之士,欧阳修第一个提到的是吕公著。

网络配图

  说到和司马光的矛盾,当时也是显而易见的。仁宗皇帝没有子嗣,将太宗曾孙、濮安懿王赵允让之子赵宗实过继为子,赐名曙,这就是英宗。对于英宗该如何称呼自己的亲生父亲,大家议见不统一,宰相韩琦、副宰相欧阳修认为应该称父亲,而司马光认为应该按儒家的宗法制度称伯父,这就是有名的“濮议”。在这个问题上,司马光和欧阳修之间有过激烈的交锋,可是欧阳修照样推荐司马光,治平四年(1067),英宗崩,神宗继位,欧阳修又向新皇帝力荐司马光,盛称他“德性淳正,学术通明……臣忝在政府,详知其事,不敢不奏。”此便是昔贤之用心,以公平心待人。

网络配图

  不仅对吕夷简、司马光是这样,对王安石也是如此。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他从小喜好读书,天赋极高,记忆力超强,有过目不忘之才。写文章不加思索,动笔如飞,见过他文章的人,莫不交口称赞,服其精妙。王安石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年方弱冠即以天下为已任,立志做一番大事业。他的朋友曾巩将王安石的文章拿去推荐给文坛领袖欧阳修,欧阳修读后大为赞叹,四处宣扬王安石才华出众。王安石早从曾巩那里听过欧阳修对他的好评,但直到嘉佑初年才登门拜访。欧阳修对他的姗姗来迟并不介意,“倒屣相迎”,延之于广座之中。后又有《赠王介甫》诗:“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这位翰林学士,以一代文宗之尊,竟对当时一名默默无闻的后生晚辈以李白、韩愈期许,实在难能可贵。有了文坛领袖的推崇,王安石很快便名满天下。不仅如此,欧阳修还在朝廷力荐当今可为宰相者三人,王安石便为其中一位。王安石任相时,欧阳修撰文表示祝贺。后来王安石执意变法,欧阳修虽然是反对者之一,但二人终生诗文赠答,书信往来,维持着深厚的个人友谊。欧阳修死后,在众多的祭奠文章中,感情最深、写得最好的,还算王安石的《祭欧阳文忠公文》。

  可见天下事,只要不存私心,掌握权力的,一旦把公事放在第一位,想到的不是车子、票子、婊子,做的自然是公允之事,如果趁机收受别人的钱财,看重别人后面的权势,而不是德能勤绩,自然肯定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比起古人,我们做得更好,只要肯用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欧阳修为何竟向皇帝推荐自己的做宰相?
三国曹丕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不过这话也不完全对,诸君请看北宋的欧阳修就曾把三个和自己政见不同的人积极地向皇帝举荐希望朝廷重用他们,这三个人就是吕公著、司马光和王安石。嘉祐六年,欧阳修任参知政事,宋仁宗要他举荐三个可任宰相的人,他便推荐上述三个人。当年范仲淹搞“庆历新政”时,欧阳修等人支持范仲淹变法,被指为搞朋党。欧阳修因而作《朋党论》,承认君子也要有朋党,否则斗不过小人,触动了仁宗的敏感神经,宋初的家法之一就是严禁臣下结党营私,再加上反改革声浪极大,仁宗就收了变革的心愿,将范仲淹等人一律贬到地方。吕公著的父亲吕夷简再度为相,也曾打击过欧阳修。欧阳修早年对吕夷简的作法并不赞成,甚至多有讥讽之意。不过谈到吕公著却很有好感,当时欧阳修是颍州的知州,很器重比他小11岁的吕公著,结为讲学之友。欧阳修推荐王安石、吕公著两人为谏官,称公著是夷简之子,“器识深远,沉静寡言,富贵不染其心,利害不移其守”...
· 解密:欧阳修为何向皇帝推荐自己的做宰相?
三国曹丕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不过这话也不完全对,诸君请看北宋的欧阳修就曾把三个和自己政见不同的人积极地向皇帝举荐希望朝廷重用他们,这三个人就是吕公著、司马光和王安石。嘉祐六年,欧阳修任参知政事,宋仁宗要他举荐三个可任宰相的人,他便推荐上述三个人。当年范仲淹搞“庆历新政”时,欧阳修等人支持范仲淹变法,被指为搞朋党。欧阳修因而作《朋党论》,承认君子也要有朋党,否则斗不过小人,触动了仁宗的敏感神经,宋初的家法之一就是严禁臣下结党营私,再加上反改革声浪极大,仁宗就收了变革的心愿,将范仲淹等人一律贬到地方。吕公著的父亲吕夷简再度为相,也曾打击过欧阳修。欧阳修早年对吕夷简的作法并不赞成,甚至多有讥讽之意。不过谈到吕公著却很有好感,当时欧阳修是颍州的知州,很器重比他小11岁的吕公著,结为讲学之友。欧阳修推荐王安石、吕公著两人为谏官,称公著是夷简之子,“器识深远,沉静寡言,富贵不染其心,利害不移其守”...
· 宰相向皇帝保举郑颢做驸马,郑颢为何还不情愿?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郑颢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在电视剧和小说中,女婿的最高境界基本都是做驸马,所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考中状元、做皇帝的乘龙快婿更是书生们梦寐以求的目标。然而历史的真相是,多年寒窗苦读一朝登科及第的士子们鲜少有人愿意去做这个驸马爷。尤其是中了状元去做驸马的,几千年历史中也只有一个,还是被逼的。这个不情愿的驸马名叫郑颢,是官宦世家荥阳郑氏子弟,他祖父做过唐宪宗时期的宰相,父亲也曾官至兵部尚书,出身可谓优越。更可贵的是,郑颢没有沾染当时纨绔子弟的风气,自小为人正直低调,一心求学,每日挑灯苦读只为凭自己的能力出人头地。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郑颢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被唐武宗为文科状元。唐宣宗即位后,觉得郑颢这个右拾遗工作很卖力,便提拔他为翰林学士。郑颢升职后更加信心满满,写信回家报喜的同时,还让家人着手准备自己和未...
· 萧何临死前为何给皇帝推荐这个人做相国?
古代的皇帝用人一般分两种:任人唯贤和任人为亲。但并不是说任人唯亲就一定不好,如果皇帝的这个亲人十分有才呢?皇帝就是赚了,就会对自己的统治很有帮助。很多时候,古代的皇帝选举人才是通过科举考试,但是这种方式有点复杂,如果正值朝廷用人之际,皇帝就会让自己的心腹大臣、才智人品双全的大臣推荐靠谱的人才。这不,汉朝的大功臣萧何病重了,刘邦的儿子汉惠帝去看望萧何,在一阵寒暄之后,汉惠帝问萧何:您百年之后,谁可以接任您的相国之位?萧何说道:最了解老臣的还是皇上您。网络配图汉惠帝就问道:您觉得曹参怎么样?萧何不顾病重的身躯连忙叩头道:皇上已经找到了人选,老臣就是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通过这段对话,可以看出汉惠帝是一个识人才重人才的皇帝,虽然萧何没有直接说推荐曹参为相,但是,如果汉惠帝不说曹参的话,萧何也一定会给汉惠帝推荐曹参。果然,萧何去世以后,曹参就被封为了相国,很多人-当然也包括汉惠帝在内都觉得曹参会励精...
· 皇帝被打竟向宰相告状!
一般皇帝的地位时不用说的,谁敢打皇帝那就是不想活了。但是在宋朝有这么一位皇帝,挨了皇后的打后竟然向宰相去告状!宋仁宗时,尚美人、杨美人和郭皇后争宠。某日,尚美人当着皇帝的面八卦皇后的不是,皇后气得不行,抬手就是一巴掌。皇帝心疼小老婆的脸蛋,亲自站起来劝架,一不小心,脖子上也挨了一下。皇帝很生气,太监阎文应估计和皇后处得不好,趁机建议废了皇后;而且,为了表明“离婚”的过错不在男方,还让皇帝把脖子上的爪痕给宰相们看看。仁宗还真这么干了,他把宰相吕夷简叫来:你看,你看,皇后都把我打成这样了。按理说,宰相不是妇联主任,皇帝是大老爷们,找下属为家庭暴力主持公道,已经够荒诞的了,更荒诞的是,吕夷简和皇后也结过梁子,居然同意皇帝和皇后离婚。因为怕大臣们反对,还提前和有关部门打了招呼,不要接受言官们的奏折,逼得他们联合起来到皇宫的大殿拍着门环“上访”。其中,包括了著名的范仲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