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历史谜团:南明军队强于当时清军为何不能复明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30
转发:0
评论:0
历史谜团:南明军队强于当时清军为何不能复明,明朝末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自杀。近300年历史的明

  明朝末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自杀。近300年历史的明朝就此覆灭。李自成占据北京改国号“大顺”,同时满清在山海关外虎视眈眈,吴三桂降后,清军随时准备入驻北京。

  京城已经沦陷,天子也已为国捐躯,明朝的大臣们都准备投奔南方。而此时大顺国已经占据明朝之前的故土,四川一带也已经被张献忠占据,大清国也已占据东北地区及蒙古一带。三个政权形成了鼎立局面。

网络配图

  随后,李自成攻占了北京,崇祯皇帝被逼自杀,这代表着明朝的彻底垮台。但是在南方的广大地区仍是明朝的领土,并且仍有明朝的五十多万大军。南京是明朝的起源地,有很完整的宫廷体系和齐全的机构,所以很快便形成了一个王朝,现在王朝内唯一缺少的便是一个带头的皇帝。

  然而,在卢九德的扶持下,在许多大臣的支持下,朱由崧称为最终的皇帝,并将下一年改名——弘光,希望光复明朝。从此,南明时代正式开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南明到底是个怎样的王朝!

  朱由崧是何方神圣呢?他是明神宗的皇孙,也是朱常洵的大儿子。据说明神宗当年非常想让朱常洵来继位,但无奈太后的指令,由长子接管皇位。如此一来,朱常洵只好带着朱由崧去到封地,虽然朱常洵也曾想搞事情,但无奈皇上的实力实在强劲,最终朱常洵也只好臣服于皇帝。

  李自成起义成功,一举击破洛阳,朱常洵也死于乱军之手,他的儿子,也就是朱由崧侥幸逃脱,开始了苟且偷生的颠沛生活,他从来没有想过甚至是不敢想自己会成为皇帝,但上帝就是眷顾他,他成功坐上了龙椅。

  而后,吴三桂率军攻打李自成,李自成失去北京的土地之后又失去了西安的领土,李自成自感大事不妙,便撤往湖北一带。

网络配图

  就在李自成称帝这一年,多尔衮也将军事中心向东转移,并下令南征。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西到武昌,东到黄河下游,几乎是半壁江山都在南明控制之下,并有南明军队五十多万,况且南明物阜民丰,论实力远远超过刚刚进关的清朝军队。并且更值得一提的是,南明还有忠心耿耿的人民和大臣,相比南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说复兴明朝是指日可待的。

  一个朝代刚刚建立,最重要的莫过于建立高素质军事力量。而建立军事力量的途径有很多。从古至今,能守住江南地区的人必定是处在江北的。原因不用多说,自然是因为江北的地理条件十分优越。这种天时地利的优势,致使多尔衮曾想过江南江北分开治理。

  有以上看来,复兴明朝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无奈朱由崧是个昏君,在登上皇位后便已忘却之前的颠沛流离的生活,整天沉迷于吃喝玩乐中,不理朝政,再加上朝中大臣不能凝心聚气,只懂得内讧,所以复兴明朝的目的似乎成了奢望之事。

  朱由崧即位之后,便要满足自己的好色之欲,下令在全城找寻美女,一下导致南明全城的骚动。又下令大兴土木,修建慈溪殿给自己的继母。而朱由崧更加沉迷于美色,每晚都要宣召多位妃子来侍奉,为了“及时行乐”他甚至不惜使用催情之物,实在是之极。并且据说朱由崧有恋童癖,特别喜欢来侍奉自己,相传一次醉酒之后,他竟然将两名蹂躏致死。

网络配图

  有这样的皇帝,这个王朝有什么希望呢?

  而扶持朱由崧即位的马士英等人趁机主持朝政,他们以权谋私,并且用人十分随意,与东林等党派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而当时,南明的大臣们也忙于内讧。就在这种局势十分危急混乱之时,清军迅速向南攻打,接连拿下徐州等地,并渡过淮河,带领军队到达扬州。

  大清的多铎将军率领军队在扬州大战数十日,当时的局面可谓触目惊心。在此时,朱由崧才把精力转移到逃命上,可谓昏庸之极。但他的逃跑只是徒劳,不几日,就被活捉。而后朱由崧被押解回北京,当时有人问多尔衮将军,是否要见一见朱由崧,多尔衮一脸嫌弃的说道:“这种拿国家当儿戏的昏君,不见也罢。杀了他!”

  南明到此为止,这个王朝不到一年就走到了尽头,可见,一个国家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领头羊”,这样才能带领国家更好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南明军队强于当时清军为何不能复明
明朝末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自杀。近300年历史的明朝就此覆灭。李自成占据北京改国号“大顺”,同时满清在山海关外虎视眈眈,吴三桂降后,清军随时准备入驻北京。京城已经沦陷,天子也已为国捐躯,明朝的大臣们都准备投奔南方。而此时大顺国已经占据明朝之前的故土,四川一带也已经被张献忠占据,大清国也已占据东北地区及蒙古一带。三个政权形成了鼎立局面。随后,李自成攻占了北京,崇祯皇帝被逼自杀,这代表着明朝的彻底垮台。但是在南方的广大地区仍是明朝的领土,并且仍有明朝的五十多万大军。南京是明朝的起源地,有很完整的宫廷体系和齐全的机构,所以很快便形成了一个王朝,现在王朝内唯一缺少的便是一个带头的皇帝。然而,在卢九德的扶持下,在许多大臣的支持下,朱由崧称为最终的皇帝,并将下一年改名——弘光,希望光复明朝。从此,南明时代正式开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南明到底是个怎样的王朝!朱由崧是何方神...
· 接触清军之后,其实南明兵力仍远强于满清,为何不能复国?
其实崇祯皇帝自缢后,大明还是占据着广袤的南方土地,并且明朝本就是南方起家,所以明朝的大臣们都准备投奔南方。而此时大顺国已经占据明朝之前的故土。四川一带也已经被张献忠占据,大清国也已占据东北地区及蒙古一带。三个政权形成了鼎立局面。那为什么南明政府只支撑了十五年呢?南京是明朝的起源地,有很完整的宫廷体系和齐全的机构,所以很快便形成了一个王朝,现在王朝内唯一缺少的便是一个带头的皇帝。然而,在卢九德的扶持下,在许多大臣的支持下,朱由崧称为最终的皇帝,并将下一年改名,弘光。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西到武昌,东到黄河下游,几乎是半壁江山都在南明控制之下,并有南明军队五十多万,况且南明物阜民丰,论实力远远超过刚刚进关的清朝军队。并且更值得一提的是,南明还有忠心耿耿的人民和大臣,相比南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说复兴明朝是指日可待的。有以上看来,复兴明朝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无奈朱由崧是个昏君,在登上皇位后便已忘...
· 南明抗击清军的将领李定国一生歼灭清军甚多
李定国两蹶名王讲述的是李定国将军打败清朝两位王爷的历史,这两个王爷一个是汉族王爷定南王孔有德,另一位是满族的亲王尼堪。这两个王爷一个兵败自杀,一个被围困后被李定国斩杀,是李定国军事上的巅峰。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元1652年清朝廷命令定南王孔有德出兵贵州,想要剿灭南明王朝,在孔有德进兵的同时,李定国也已经整合兵力北上,要和清朝军队作战。李定国的军纪严明,战术得当,在和孔有德的战斗中取得节节胜利,而孔有德不得不向自己的根据地收缩防守。但是最终还是没有逃脱李定国的围攻,李定国和孔有德的决战开始以后打得非常胶着,后来李定国使用大象冲击孔有德,使他大败而逃。回到桂林后孔有德组织坚守,但不幸中箭,这时候李定国已经攻入城中,孔有德自知大势已去,自杀身亡,只有自己的一个小女儿逃走。而另一场战役是李定国和尼堪之间进行的。尼堪是清朝的亲王爵位,在清朝和李定国的战斗中,清朝军队连连失利,这使得当时的朝廷大为震惊和恼...
· 晚清军队是怎么训练的?真实老照片
在清朝历史中,军队的发展,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绿营军、八旗军。第二阶段是湘军,淮军。最后一个阶段是北洋新军。而到了晚清时期,这三种形式的军队互相夹杂存在。我们既可以看到那种依然拿着冷兵器训练的清军,也有用近现代武器训练的清军。这虽然是一张画像,但也可以看到当时训练的场景。这是一张老照片,照片中的清军,使用的都是冷兵器。后面人用的都是大刀、叉子这样的武器。这些人的岁数,也都不固定。清朝的时候,八旗军跟绿营军是世袭职位,所以常常可以看到那些岁数很大的人,仍在军队中服役。但这种军队职位的世袭情况,在湘军、淮军阶段时,就已经杜绝。这些军队都是从民间招募的,装备的武器,也较多近现代武器,如枪炮之类,士兵的精气神也较好。这应该是一个传令兵。这张照片中的清朝士兵,虽然看着不清晰。但从衣服的样式看,应该是北洋新军。北洋新军是清朝在甲午海战后,训练出的一支精锐陆军。采用德国和日本的训练方法,武器都...
· “反清复明”的成因:反清复明为何会面临失败?
很多题材的电视剧和电影都是以“反清复明”为题材。那么,当时为什么要“反清复明”,“反清复明”又是如何失败的呢?网络配图“反清复明”究其主因还是民族关系问题。明朝是一个民族关系相对比较平等的王朝,清朝则是一个实行“大满族主义”、“满族至上”政策的王朝,全体满族八旗子弟,“不农不商不工,坐食汉人膏血”,不从事任何生产活动,完全依靠剥削其他民族为生,而且在政治、经济、军事诸多领域拥有大量超出其他民族的特权,连参加科举考试都有相当于汉族考生30倍以上的录取率。清朝统治者还实行大满族主义同化政策,粗暴干涉其他民族的民族传统和风俗习惯,例如以死刑为威胁,强迫汉族人民放弃自己的传统服饰与发型,改用满族的风俗习惯,即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清政府的这些政策,都对民族关系产生了很大的破坏作用。网络配图由于现实中清王朝对汉族人民实行的各种民族不平等和民族歧视政策,加上清军入关时对汉族人民进行的大留下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