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薛仁贵生平简介 薛仁贵怎么死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71
转发:0
评论:0
薛仁贵生平简介薛仁贵怎么死的?,薛仁贵名礼,字仁贵,汉族,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汉族,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道教传其为白虎星君下凡随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诸方面在军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勋。

  薛仁贵是南北朝时期名将薛安都的后代,属于河东薛氏家族,但是到他的一辈已经没落。年幼丧父,从小家里贫穷,但是薛仁贵并不感到自卑,他积极刻苦的习文练武,努力钻研军事作战技能,武艺高强,天生臂力过人,但是由于生在乱世,加之地位卑微,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以种田为业,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遂娶了妻子柳氏。到30岁的时候依然穷困潦倒不得志,希望迁移祖坟,以希望带来好运,他的妻子就跟他说:“有本事的人,要善于抓住时机如今皇帝御驾亲征辽东,在各地广征骁勇善战之人,你有这一身的本事,何不从军立个功名?”薛仁贵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告别妻子,去新绛城里找张士贵将军,应征入伍,开始了他驰骋沙场40年的传奇经历。

  公元645年,唐太宗于洛阳出发出征高句丽。三月,在辽东安地战场上,唐朝将领刘君邛被敌军团团围困,无法脱身,无人能救,在此危难时刻,薛仁贵单枪匹马挺身而出,直取高句丽一将领人头,将头悬挂于马上,高句丽军观之胆寒,于是撤军,刘君邛被救。薛仁贵此时还是唐军的一个小兵,但敢为大将之事,勇气甚甲,本领更佳,此战过后,薛仁贵在军中的声望借机远扬。随后不久,薛仁贵在安市之战中把自己的武艺发挥的淋漓尽致,凭此一战,完全可以说他是唐朝武力第一猛将。一个月后,唐军不断进军高句丽,此战薛仁贵身着白衣,手持戟枪,腰挎双弓,单骑冲阵,唐军大举跟进,大败高句丽军。战后李世民得知身穿白袍的战士是薛仁贵,遂立即召见他,给予他丰厚的奖赏,并提拔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一个身无任何官职的小兵被皇帝亲自召见,可见实力非同小可。

  唐朝军队班师回朝后,薛仁贵被委以重任,唐太宗任命薛仁贵驻守玄武门,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但那是守卫皇帝的安全工作,是很拉风,很酷,而且很重要的职位,一个农民出身的士兵而且没有任何家庭背景和人际关系的人,可以被皇帝这样信任,足可见其忠义与实力。守了十二年半玄武门的薛仁贵,并没有在这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磨平了棱角,而是专心做好本职工作,途中千古一帝唐太宗也去世了,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唐高宗永徽五年,长安天降大雨,山洪暴发,大水冲至玄武门,在众人都奔相逃命的时候,薛仁贵在危难之际拯救了唐高宗,从此薛仁贵的人生上了一个新台阶。

  公元657年,随苏定方进军西,征讨反叛的阿史那贺鲁,并大获全胜;公元658年,唐高宗李治任命薛仁贵为副将,跟随程名振征讨高句丽,薛仁贵率众一举攻克赤烽镇,英勇无敌,斩杀敌军三千人;此后一年薛仁贵又活捉了高句丽军中大将,并在与契丹一战中,生擒了契丹王,马上薛仁贵要开始进行他那下一段奇幻传奇了。

  薛仁贵一生最传奇的部分莫过于三箭定天山。公元661年,,一向与唐交好的回纥前首领去世后,新继位的首领转而与唐为敌,开始进犯唐朝边境。唐高宗诏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领兵赴天山击九姓铁勒,敌军听闻唐军将至,便集结全部军力十万人,凭借天山有利地形,阻击唐军。当时敌军将领派出几十员大将前来挑战,薛仁贵应声出战,独挑几十人,连发三箭,敌军三员大将都坠马而亡,敌大军见之,立即混乱溃不成军,薛仁贵乘机大举进攻,没多久敌军卸甲投降,唐朝军队获得大胜。

  此后年月,薛仁贵大败高句丽,高句丽归降后,唐朝专门在此设立都护府和郡县,高宗命薛仁贵率兵留守平壤,在平壤期间,薛仁贵做为地方长官,表现出了杰出的政治才能,立即投身于恢复和平,恢复生产,医治战争创伤的工作中,他的这些行为让高句丽人都非常喜悦,甚至忘却亡国之痛,人们也对薛仁贵十分的敬佩。人生总有低落时,花甲饮恨青海湖 要说薛仁贵一生中唯一的败仗,那就是青海大非川之败了,没过多久,高丽留下的军队叛乱,又因事获罪流放到象州,碰上朝廷大赦才回家,到了60多岁不得安宁。

  在被贬象州期间,薛仁贵协助州官,治政安民,首先平息了匪患,又动员富户救济灾民,当久旱逢雨之时,又率领农民拦水浇田,其它打抱不平、调解纠纷、敬老爱幼等仁风义举枚不胜举,州民感之不尽,公元682年,已经69岁高龄的薛仁贵开始了自己人生最后的一场光辉战争。时年东不断侵扰唐北境,薛仁贵奉命征讨,薛仁贵带病冒雪率军抵御东的进犯,因敌军威慑薛仁贵的战斗力,导致全军战士都提心吊胆,薛仁贵乘机打了一个翻身仗,斩首一万多,俘虏三万多,还缴获了许多牛马。班师回朝的薛仁贵因年老不敌伤病之痛,于公元683年去世享年享年七十岁,唐高宗追赠他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薛帅的传奇的一生结束了。

  从这些说法中,我们能够知道,薛仁贵的死亡应该是正常的,而并非是像影视剧所演绎的那样是被他的儿子薛丁山给射死的。但是,对于现在来说,不管是哪种原因,都已经是无法考证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薛仁贵的生平资料薛仁贵是怎么死的
薛仁贵是历史上唯一一位让人闻名就下马跪降的将军,在为唐朝服务的40多年里只打过一次败仗,而且这次的错误并不是在薛仁贵。薛仁贵官至左威卫大将军,生前爱穿白袍,在朝鲜白袍就是薛仁贵的象征。那么历史上薛仁贵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薛仁贵的生平资料薛仁贵与公元645年开始活跃在唐朝历史上,当时唐太宗李世民在洛阳出发征讨高句丽。在张士贵将军的招募中成为兵卒的薛仁贵就是在这一场战争中称为唐军敬佩,高句丽敬畏的战神。当时唐军领将刘君邛孤身被围,在这时名不见传的小兵冲入重围,取得高句丽领将的头颅,救下刘君邛。当时高句丽众将被震慑到了,士气大受打击,此后屡战屡败,此战后薛平贵身为士卒立马被提拔成为游击将军。薛仁贵东征李世民说自己并不为取得辽东而感到高兴,而是在军中得到了薛平贵而感到开心。此后薛仁贵一直侍奉李世民,身为右领军中郎将的薛平贵镇守玄武门公元654年,天降大雨,水冲到了玄武门,李世民被薛...
· 薛仁贵是哪个朝代的?薛仁贵生平简介及死因
导读:薛礼(614-683年3月24日),字仁贵,汉族,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城东十里之遥的修村),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道教传其为白虎星君下凡。随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诸方面在军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勋。薛仁贵为薛安都的六世孙,属于河东(今运城)薛氏家族,但是到他的一辈已经没落。父亲薛轨早丧,虽自幼家贫,但是习文练武,刻苦努力,天生臂力过人.但是生于乱世之中,未有什么发展,长大务农,娶妻柳氏,生得一副大饭量。到30岁的时候,记载中描写他穷困不得志,希望迁移祖坟,以希望带来好运,他的妻子说:“有本事的人,要善于抓住时机。现在当今皇帝御驾亲征辽东,正是需要猛将的时候,你有这一身的本事,何不从军立个功名?等你富贵还乡,再改葬父母也不迟!”仁贵听了,觉得有道理,就告别妻子,去新绛...
· 薛仁贵简介及生平薛仁贵是哪个朝代的人?
导读:薛礼(614-683年3月24日),字仁贵,汉族,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城东十里之遥的修村),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道教传其为白虎星君下凡。随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诸方面在军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勋。薛仁贵为薛安都的六世孙,属于河东(今运城)薛氏家族,但是到他的一辈已经没落。父亲薛轨早丧,虽自幼家贫,但是习文练武,刻苦努力,天生臂力过人.但是生于乱世之中,未有什么发展,长大务农,娶妻柳氏,生得一副大饭量。到30岁的时候,记载中描写他穷困不得志,希望迁移祖坟,以希望带来好运,他的妻子说:“有本事的人,要善于抓住时机。现在当今皇帝御驾亲征辽东,正是需要猛将的时候,你有这一身的本事,何不从军立个功名?等你富贵还乡,再改葬父母也不迟!”仁贵听了,觉得有道理,就告别妻子,去新绛...
· 历史上薛仁贵是怎么死的?薛仁贵简介及画像
历史上关于薛仁贵的死因说法不一,史料介绍的和电视、评书演绎的是不同的死因,那薛仁贵是怎么死的呢?一起来看下吧!历史上确有薛仁贵其人,他是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不过小说和电视剧与真实的薛仁贵出入较大,很多事件不符,或者时间错位。史料介绍,薛仁贵于永淳二年(683年)去世,终年70岁,死后,朝廷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官府还特造灵舆,护丧还归故里。从以上说法中,可以看出薛仁贵是正常死亡的。在评书中,薛仁贵是上其子薛丁山射死的,薛仁贵与北将交锋,其子薛丁山恐其有失,遂引弓射之,然箭中仁贵咽喉,不治身亡。关于薛仁贵究竟是病死的,还是被儿子射死的,已无从考证。薛仁贵简介:薛礼(613年-683年),字仁贵,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太宗唐高宗时期的將軍。是北魏將領薛安都六世孙,出身於河東薛氏世族。被封为平阳郡公,死后,朝廷追赠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
· 薛仁贵简介唐朝时期名将著名军事家薛仁贵生平
薛礼(614-683年3月24日),字仁贵,汉族,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诸方面在军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勋。薛礼,字仁贵,山西绛州龙门人,大业九年(614)生,是南北朝时期名将薛安都的后代,属于河东薛氏家族,但是到他的一辈已经没落。父亲薛轨早丧,虽自幼家贫,但是习文练武,刻苦努力,天生臂力过人.但是生于乱世之中,未有什么发展,长大务农,娶妻柳氏,生得一副大饭量。到30岁的时候,记载中描写他穷困不得志,希望迁移祖坟,以希望带来好运,他的妻子说:“有本事的人,要善于抓住时机。现在当今皇帝御驾亲征辽东,正是需要猛将的时候,你有这一身的本事,何不从军立个功名?等你富贵还乡,再改葬父母也不迟!”仁贵听了,觉得有道理,就告别妻子,去新绛州城里找张士贵将军,...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