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五爪为龙四爪为蟒 皇权至上只为让你相信是龙的传人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912
转发:0
评论:0
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皇权至上只为让你相信是龙的传人,“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这首《龙的传人》家喻户晓。

  作为人,没有人会说自己不熟悉龙,但很多时候,熟悉不等于真实。就如同所谓“龙的传人”的说法,其实只是近代人的杜撰。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常见的对中国龙的四大错误认识。

  皇帝是真龙天子?

网络配图

  皇帝都是真龙天子,要么是真龙下凡,要么就是龙子龙孙。这种说法大家都很熟悉,它还有一个著名例证:刘邦的降生神话,记载在《史记》中。

  刘邦的母亲叫刘媪。一天,她在池塘边休息,梦见了神仙。当时,雷电交加,刘太公往池塘边一看,发现一条蛟龙盘旋在刘媪上边。这之后,刘媪就有了身孕,不久便产下了刘邦。

  但是问题来了,如果历代皇帝自认是真龙下凡或是龙子龙孙,为什么在历代的国家祭祀中却没有龙的位置呢?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传统的国家祭祀时,分为三类:祭天、祭地、祭人。按照规模的不同,又可分为大、中、小三类, “昊天上帝、五方上帝、日月、皇地 、 神州社稷、宗庙等为大祀,星辰、五祀、四望等 为中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及诸星、诸山 川等为小祀。”

  从这一份祭祀名单中,我们根本找不到动物的位置,更别说龙了。一直到宋代,龙都没有进入国家祭祀的神灵谱系中。不过,这并不代表祭祀时龙不存在,与之相反,龙一直是出现的。

  汉武帝时期,确立了新的郊祀制度,其《郊祀歌》云: “灵之车,结玄云,驾飞龙, 羽旄纷。灵之下,若风马,左仓龙,右白虎。” 这里清楚地说明,祭祀时,负责拉灵之车的是飞龙,而仓龙和白虎是负责保卫工作的。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和军事是国家最重要的两件事,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只得推断,龙的地位并不高。然而这如何解释汉代特意为刘邦编造的离奇身世呢?

  其实,仔细看史记的这一段描写,我们似乎可以做另外的解读。刘媪先是“梦与神遇”,之后刘太公前往,“见蛟龙于其上”。我们通常认为,这里的神便是蛟龙。

  然而,或许并不是这样,蛟龙可能只是神仙的坐骑。如果是这样的话,这段故事其实就好理解了。神仙与梦中的刘媪相会,留下蛟龙守在一旁。刘邦的高贵身份于是有了两重证据,一则来自刘媪的话,一则来自太公的亲眼所见。

  网络配图

  从另一方面说,如果这神仙就是蛟龙自身的话,他如何做到既显露身体在外面,又与梦中的刘媪相会呢?在汉朝时代,人们的神话思维都还较朴素,还没有后代所谓一气化三清的高级说法。

  一直以来,对于帝王来说,龙其实只是一种神兽而已。所谓皇帝乃是真龙的说法并不符合实际,因为皇帝乃是天帝之子,怎么可能又是一头畜生呢,即便这畜生非常尊贵?之所以用龙指代皇权,只是一种避讳的称呼,如同用陛下一词来称呼皇帝一样。

  陛是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是皇帝所在的台阶下面近臣武士所处的地方。为什么称呼皇帝为陛下呢?东汉的蔡邕在《独断》里说:“之所以称呼陛下,是因为大臣与天子对话,不敢直接与之交谈,必须要通过皇帝身边的近臣来传达,以此表达自己的卑微。”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五爪才是真龙?

  很多人认为,只有五爪的才是龙,三爪或四爪的都不是龙。但其实并不这样。

  我们首先要问:龙长什么样?这个还真不好回答。我们先看《说文解字》对龙的经典定义,“麟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从许慎的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则,东汉时期的龙,还是以神话性为主。二则,他也不知道龙长什么样,所以只得泛泛而谈,做一些空洞的描述。

  除了许慎的经典描述外,关于龙的外貌还有一则著名的说法便是九似说。龙,其形有九似,头似骆,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但这种说法又太过僵硬,把龙的形象带到了另一个极端。

  事实上,龙的形象长久以来都没有定型。因为龙并不是真实的动物,所以不同的时代都根据自己的美学去构建属于自己的龙。这就导致了不同的时代,龙的形象大不相同。

  现在我们说回爪。其实在元代以前,三爪或四爪的龙很常见。只是到了元代,统治者才规定:五爪二角为龙,这种说法为后来沿袭,才有了如今的五爪为龙的认识。

  为什么元朝会规定五爪才为龙呢?很多学者分析,元代统治者试图垄断对龙的使用,但是民间对龙的使用非常普遍,无法禁止。于是只得做一个妥协,规定五爪的方为龙,归皇帝使用,试图通过重新定义龙来垄断龙的使用。当然,有些掩耳盗铃。

  (有翅膀、会喷火的史矛革,这是西方龙的典型形象)

  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只有皇帝穿龙袍?

  被大量清宫剧后,很多人自然而然地认为,龙袍就是皇帝的专用服饰。所以,无论是哪朝哪代,皇帝似乎都得穿一身明晃晃的龙袍才符合身份。但其实不是这样,龙袍是清代才出现的。

  如同军队中,通过军服肩章上的星徽来代表军衔一样,中国古代的贵族通过服装上的纹饰来表达政治身份,便是所谓的章服制度。

  在祭祀、婚礼、册封、朝会等重大场合穿的服装,通常被叫做冕服。皇帝的冕服上绣有十二道花纹图案,被称作十二华章。十二种花纹图案具体是,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

  十二华章中的前三章,即日、月、星辰才是天子的标志,王公大臣的服饰上不得绣有这三种花纹图案。以此类推,根据身份高低,花纹数量依次递减为九章、七章、五章、三章不等。

  从上可知,最开始,龙并不是天子服饰的象征,所以最初王公大臣的服装上绣有龙纹很正常。一直到元代,统治者才有了对龙纹使用的明文禁止。

  公元1314年,元朝中书省制定新的服色制度,明确规定所有职官均不得服龙凤纹,器皿不得使用龙凤纹,帐幕不得用赭黄龙凤文,车舆不得用龙凤文。明承元制。洪武二十四年(1391)定制,严厉规定官吏衣服、帐幔,不许用玄、黄、紫三色,并织绣龙凤文。若有违反,制造、染布的人都受牵连。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人从定义上做文章,有的把龙去掉一个角或两个角,有的只用四爪或三爪,有的是故意把服装上的牛或鱼画的跟龙一个样。明代对龙纹的垄断一塌糊涂。

  到了清代,吸取前代经验,皇帝对服饰做了重大改革。他们把前代帝王仅仅用以祭祀天地的十二章衮冕扩充为一个衮服系列,所谓“龙袍”就是该系列之一。

  与过去相比,新款的所谓龙袍有什么区别呢?除了传统十二章之外,至少还得“绣文金龙九” 。于是,龙纹俨然成了冕服的标志,其余十一章,包括日、月、星辰,全都退居配角了。

  (后人所画的身穿龙袍的刘邦)

  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所谓龙的传人,其实是讲龙是我们的图腾。但龙真的是我们的图腾吗?

  我们先看看《山海经》中对龙的描述。“西南海之外 ,赤水之南 ,流沙之西 , 有人珥两青蛇 ,乘两龙 ,名曰夏后开 。开上三嫔于天 ,得九辩与九歌以下。”

  这里的夏后开,也就是夏王启,也就是夏朝的统治者启。后本是对最高统治者的尊称,夏灭亡后,王成了最高统治者的尊称,后于是变成了对女性的称呼。嫔即宾,做客 的意思。九辩与九歌,都是古代的音乐。

  山海经的这段话显示描述了夏启的形象,夏后开用青蛇穿过耳朵,乘着两条龙。之后说,他多次被天帝邀请到天上做客,于是得以把天帝的音乐九歌、九辩带到凡间。这里的龙是坐骑。

  除了夏启的故事,山海经中还有其他的,“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西方蓐收, 左耳有蛇,乘两龙。”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最古老的神话合集《山海经》中,龙基本的身份都是坐骑,而且基本都是成对出现。除了山海经,关于龙的坐骑身份,最著名的便是黄帝乘龙升天的传说,记载在《史记·封禅书》中。

  黄帝从首山采集铜矿,在荆山下铸成了鼎。鼎成后,有龙从天而来,垂下胡须迎接黄帝,黄帝翻身骑上。大臣、嫔妃等七十余人一同上了龙身,龙于是飞升离开。一些小官没有上去,便拽着龙须,试图一道飞升。但是没有用,龙须不承重,被众人拽断了。大家只得眼巴巴看着黄帝飞升上天。

  似乎龙就是现在的总统专用飞机,用来飞往天界的,一如太史公所说: “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 。说白了,龙就是天上的马。正因为如此,西游记中小白龙才理所当然的化成了一匹白马,成为唐僧的坐骑。

  这样的龙,你能说它是中国的图腾?其实,“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这种说法简单思考下,就会发现有很大漏洞。

  一则,元代以来,统治者都立志于垄断龙的使用,把龙与皇权紧密结合了起来。这样的情况下,代表皇权的龙与一般的民众能有什么关系呢?二则,传统老百姓祭祀龙王,主要为因为他是雨神,为的是求雨,这与所谓“龙的传人”信念更毫无关系。


网络配图


  那么,龙的传人一说又从何而来呢?它不过是民国以后,随着国家危机的诞生,有识之士利用西方的图腾主义创造了龙图腾的说法,被用来凝聚国家认同的一种手段罢了,不过龙图腾的说法当时影响力有限。

  等到改革开放以后,面对贫穷的现状,树立国家形象,提升民族自信心再次成为刚需。这时来自台湾的一首《龙的传人》恰逢其会,被历史选中,三次唱响春节晚会。

  于是,在国家的有意推动下,随着歌曲的传播,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才逐渐成为一代人的共同认知。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恐爪龙属
描述人类与恐爪龙的比例。根据恐爪龙的最大型标本,恐爪龙的体型可达3.4米,头颅骨最大可达41公分长,臀部高度为0.87米,而体重最高可达73公斤。它的头颅骨有强壮的颌部,有约60根弯曲、刀刃形的牙齿。奥斯特伦姆最初将恐爪龙的不完全颅骨,重建成三角形、宽广的头部,类似异特龙。在发现更多、更完整的恐爪龙与其近亲的化石后,显示恐爪龙的上腭部较呈拱形,口鼻部较狭窄,颧骨宽广,使头部看起来较为立体,与奥斯特伦姆的重建不同。恐爪龙颅骨与伶盗龙不同,头顶较坚固,类似驰龙;伶盗龙的鼻部上侧往下凹,这点与恐爪龙不同。头颅骨及下颌都有洞孔,可减轻头部重量,而恐爪龙的眶前孔是特别的大。按头颅骨来推算,眼睛主要是向两侧的。就像其他的驰龙科,恐爪龙有大型手掌与三根手指。第一指最短,而第二指最长。每只后肢的第二趾都有镰刀状的趾爪,长度约12公分,有可能是作为捕猎动物。它可以先向前戳刺,并向下割来撕破猎物。相对于恐爪龙...
· 八爪鱼号
外部参考国际先驱导报:全世界最大的私人游艇超级私人游艇比美邮轮,章鱼号,价值2.5亿美元。富豪保罗·艾伦(PaulAllen)拥有。创办人艾伦的“八爪鱼号”
· 元爪战争
元灭南宋后,承袭中国朝贡体系,招谕邻近国家遣使入贡,但都未获正面响应,便开始征伐邻国,分别侵略安南(今越南北部)、占城(今越南南部)、日本、蒲甘(今缅甸)、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公元1292年,元使出使爪哇信诃沙里国,被黥面而回,元世祖忽必烈大怒,2月时下令设置福建平海行省,由邓州旧军万户史弼,率福建行省右丞高兴、泉府太卿亦黑迷失并为福建行中书省平章政事,用海船大小500艘,统帅2万大军远征爪哇(远征军实际约5000人)。12月元军自泉州出发,1293年2月抵达爪哇岛,由今厨闽登陆,3月开始进军,以史弼领水军,高兴、亦黑迷失领步军,水陆并进,于今泗水会师。当时爪哇岛恰好动乱,于1222年被信诃沙里国灭掉的谏义里国后裔杀害信诃沙里国国王,重建谏义里国,信诃沙里国国王女婿土罕必阇耶假意投降,阴蓄其力,于泗水东南方,后称满者伯夷之地招募遗民图谋复国,恰逢元军征伐,土罕必阇耶纳降并诈称遭谏义
· 修鳞养爪
修鳞养爪【成语意思】:喻保养、积蓄战斗力。【用法分析】:修鳞养爪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成语来源】:邹鲁《浙江光复》:“处州党员极多,因该处崇山峻岭,可为修鳞养爪之用。”【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使用程度】:一般成语【成语年代】:近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xiūlínyǎngzhǎo【成语声母】:XLYZ【成语接龙】:修鳞养爪→奸淫掳掠→掠地攻城→城北徐公→公子哥儿→儿女之情→情同手足足不出户→户枢不蝼→蝼蚁贪生→生花妙笔→笔墨之林→林下高风→风华正茂茂林修竹→竹报平安→安生乐业→业精于勤→勤能补拙→拙嘴笨舌→舌锋如火火上添油→油盐酱醋→醋海翻波→波光鳞鳞→鳞次相比→比肩并起→起早贪黑黑白混淆→淆乱视听→听人穿鼻→鼻孔撩天→天壤悬隔→隔皮断货→货赂大行
· 雾鳞云爪
雾鳞云爪【成语意思】:犹言藏头露尾,畏首畏尾。【用法分析】:雾鳞云爪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成语来源】:清·乐宫谱《毛生》:“何至雾鳞云爪,首尾不祥若是哉。”【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使用程度】:一般成语【成语年代】:近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wùlínyúnzhǎo【成语声母】:WLYZ【雾鳞云爪的近义词】:藏头露尾、畏首畏尾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