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僧取回的经卷究竟被安放到哪里了?
公元645年往返印度达18年的唐朝和尚玄奘抵达长安,这一天是正月廿五日,针对这次史诗般的西行,长安的佛教徒们表现出了无比的崇敬,老百姓们更多的则是好奇和艳羡。
这一天,155米宽的朱雀大街如同欢庆盛大节日一般沸腾,几百座寺院的僧尼们穿戴整齐地站在路边以示虔诚,长安城里万人空巷,涌到朱雀门到弘福寺几十里的道路两边瞻仰这位高僧的风采,二十匹马拉着玄奘带回的657部经书、佛陀舍利和七尊佛像。
网络配图
然而此时的唐太宗正在洛阳全力以赴地准备东征高丽。而他本人并不看重佛教,虽然玄奘受到热烈欢迎后,马不停蹄地赶往洛阳拜见唐太宗,但这位具有鲜卑血统的李唐皇帝,更喜欢称自己是道教创始人李耳的后代,所以两人的相见开始并不热烈。
由于玄奘西游出行乃私自出国,对于唐太宗的疑问,玄奘巧妙的回答并把取经的顺利完成归功于太宗的声名远播。这让唐太宗非常满意,使他马上意识到面前站着的绝非一个普通的僧人,于是劝玄奘还俗做官,玄奘婉言谢绝,太宗退让,安排玄奘到长安皇家寺院弘福寺译经。
其实玄奘本想到河南的少林寺译经,但唐太宗忌惮玄奘的佛教精神领袖地位,还是有所防范。
玄奘深知“不依国主,佛法难行”的道理,屡屡向唐太宗表示请为新译经文作序的要求,因为这样的序文意味着国家对佛教在意识形态领域地位的承认,但太宗表面应允,却迟迟不见下文。
3年之后,一个漫长的夏天,玄奘译完100卷的《瑜伽师地论》,玉华宫清凉的空气使唐太宗心情舒畅,向玄奘问起译经之事,玄奘便将《瑜伽师地论》的精要讲给太宗听,那是一段分析君王在治理国家中的过失与功德的经文,与太宗的经验如此契合,太宗开始对佛教刮目相看了,终于为所译经文作序,并称佛教为“圣教”。
网络配图
公元648年这一年,身为太子的李治,为了追念12年前去世的母亲长孙皇后,特意下令建大慈恩寺。同年12月,寺院落成,太子礼请玄奘上座,将译场迁到这里。这座由皇室改建的寺院,占地近27万平方米,今天的恩慈寺只是原来寺院的一个院落——西塔院,占地面积仅相当于当年整个寺院的九分之一。
历史上的唐太宗是否信佛,我们无法确知,但史料的记载告诉我们,太宗生命中最后的日子是在玄奘的陪伴下度过的。在翠微宫,玄奘在太宗驾崩前的两天翻译了260个字的《心经》,希望这段曾经帮助自己从死亡沙漠奇迹般逃生的短小经文也能帮助唐太宗度过生命中最危险的时刻。然而两天之后,太宗没能抵挡病魔的侵蚀,撒手人寰。
为了保存从印度带回的经像,公元652年玄奘向已为皇帝的唐高宗李治请求在大慈恩寺内建塔,李治应允。整整两年,一座四角五层的恩慈塔终于落成,这就是今天大雁塔的前身,玄奘把带回的经典和珍宝全部藏于塔底。
网络配图
因为塔门两侧分别镶嵌着唐太宗亲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唐高宗亲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公元852年尽管有唐武宗灭佛,这座塔却因为有他祖宗的碑文而没有受到劫难。后来恩慈塔因砖表土心,风雨剥蚀,五十余年后塔身逐渐塌损。武则天时代,则在原址上重新建造,新建为七层青砖塔。唐末以后,慈恩寺寺院屡遭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独存。
1604年(明朝万历二十三年)在维持了唐代塔体的基本造型上,在其外表完整的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层,使其造型比以前更宽大,即是现今所见的大雁塔造型。但时光荏苒,玄奘当时在塔内藏纳的经书、佛舍利和珍宝究竟哪里去了,有专家说可能在大雁塔还未挖掘的地宫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