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史书上记载的戴胄犯颜执法的故事是怎样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82
转发:0
评论:0
史书上记载的戴胄犯颜执法的故事是怎样的?,戴胄,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早年曾在隋为官,曾为王世充效力,归顺唐朝后担

  戴胄,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早年曾在隋为官,曾为王世充效力,归顺唐朝后担任秦王府士曹参军,唐太宗继位后,又被任命为大理寺卿。戴胄生性坚韧,熟知律法,通晓文案,德才兼备,但他生性耿直,宁愿得罪李世民也要秉公执法,史书上便有了戴胄犯言直谏的记录。  

  戴胄画像

  贞观元年,戴胄因为忠诚清廉、公正执法被皇帝李世民任命为大理寺卿。同年正月,朝廷为选拔人才盛开科举,一些人对自己的做官资历造假。李世明知道此事后大为震怒,下令这些人自首,否则,以后一旦被查出来直接判处死刑。

  这时,有个任徐州司户参军叫柳熊的人被查出来伪造隋官资历,李世民想按照当初他说的话把这个人给杀了。大理寺卿戴胄上奏说:“根据的律法这个人应该判流放而不是死刑。”李世民愤怒道:“难道你想为了遵守法律而使我失信于天下吗?”戴胄回答:“说出来的话,只是凭借当时的喜怒,而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公布大信用的。陛下是一时发怒才想要杀了他。现在已经知道不能这样做,按法律办事,才是真正的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李世明知道自己理亏只能妥协道:“是我执行法律有失,先生能够公正执法,我再也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

  在此之后,戴胄经常也像这次一样宁肯得罪李世民也要秉公执法。他说出来的话也像不断涌出的泉水一样,对于他的进谏李世民也是悉数听取,天下再也没有出现过因为滥用法律或者徇私舞弊而出现的冤枉案情。正是由于戴胄的犯颜执法才使得李世民成为一代明主。 

  戴胄简介

  戴胄简介上提到戴胄字玄胤,是唐朝的宰相。历史上没有记载戴胄具体的出生日期,只记载戴胄祖籍在相州的安阳即现在的河南安阳,戴胄病逝于公元633年,死后被追赠为尚书右仆射,谥号为忠。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戴胄为人非常坚贞,很有才学,不仅数值律法还通晓各种文案,隋朝末年曾担任门下录事。公元618年,隋炀帝遇害身亡,王世充在洛阳立杨侗为皇帝,史称皇泰主,戴胄被任命为给事郎。公元619年,戴胄成为王世充的太尉府的官属,三月的时候,王世充准备篡位,戴胄向王世充进谏说王世充应该效仿周公辅佐王室,而不是取而代之。后来戴胄又劝说王世充不要登基,王世充大怒便将戴胄贬为郑州的长史。

  公元621年,亲王李世民东征王世充,戴胄被俘虏,李世民俘虏戴胄后并没有杀他,而是任命他为秦王府的曹参军。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宣武门之变,随后称帝,戴胄被任命为兵部的郎中,封武昌县男。

  公元627年,大理少卿位置空缺,李世民说戴胄为人清廉是合适的人选,于是戴胄被任命为大理的少卿,后来又改任尚书左丞。公元628年,自然灾害十分严重,戴胄上谏唐太宗可以效仿隋朝,设立义仓,让百姓自觉缴纳粮食,以备饥荒。后来戴胄被唐太宗任命为谏议大夫。

  公元629年,戴胄升为民部尚书,兼校验太子左庶字。公元630年,戴胄被免去礼部尚书的职务,正式成为宰相,还被进爵武昌郡公。公元633年,戴胄病逝,唐太宗为了戴胄,罢朝三日,还让虞世南为戴胄撰写碑文。 

  戴胄的评价

  戴胄是隋末唐初的一位官员,曾经在隋朝为官,后来归顺了太宗李世民,成为了唐朝的官员,戴胄无论是作为隋朝的官员还是作为唐朝的官员,都能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做到尽职尽责,不为某个人徇私枉法,忠实于律法,连唐太宗李世民的话也敢于违拗,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正直的大臣。对戴胄的评价也因此比较的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戴胄的评价一:戴胄首先是一个有勇气的人。戴胄无论是在隋朝为官还是在唐朝为官,都能够遵照律法办事,从来不考虑任何人的情面,即使是最高统治者也不能让其改变自己的主张,戴胄可以做到犯颜逆鳞,做到这一点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因为一旦是惹恼了最高统治者面临着的可能就是生命的危险,戴胄却丝毫不害怕受到最高统治者的打击报复,坚持自己的主张,所以说戴胄一定是一个有勇气的人。

  戴胄的评价二:戴胄也是一个正直的人。戴胄的心里不会藏有个人的私利,能够做到敢说敢做,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不会因为个人恩怨或者是个人安危而改变自己的主张,从这一点上来说戴胄是一个正直的人。

  戴胄的评价三:戴胄是一个深得唐太宗李世民器重的人,是一个具有非同一般的识人眼光的人。戴胄之所以可以青史留名与唐太宗李世民具有很大的关系,戴胄非常了解自己的君主,知道君主是一位明君,因此才会明白自己的犯颜逆鳞不会有任何危险。戴胄曾经官至宰相,并且掌握着官员的铨选,这一方面是因为戴胄深受太宗的信赖与支持,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戴胄是一个有着非同一般的眼光的人,能够做好对官员铨选和任用,具有识人善任的眼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李世民传奇——戴胄犯颜执法
?(10)“秋后算账”“肃清”等等字眼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像埋藏在曾经的李建成、李元吉的属下内心深处的炸弹,令他们恐慌不安。他们一边暗自观察唐太宗,一边小心谨慎地做事,生怕被皇上抓到把柄,进而对他们斩草除根。不过,这个炸弹在魏征违反皇令,唐太宗不仅没有治他的罪,反而对他加以奖赏后排除了。同时,更让一些敢于“谏言”者“胆子”大了起来。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唐太宗对人才的渴望,让一些投机分子也蠢蠢欲动起来。凡有才者,皆能升官受赏,别说升一级,就是连升三级者都不在少数。这样的诱惑,有多少人可以抗拒?因此,浑水摸鱼,谎报官阶和资历者也就涌现了出来。凉州(甘肃西北部)有位萨宝率(流外四等,护送萨宝长官出入的首领)叫杜野,此人看到在轰轰烈烈的人才选拔推荐活动中,自己身边的很多人(不如自己的人)都升了职,受了赏,很是羡慕。这一日,在跟几位朋友喝酒聊天时,聊着聊着,说起了此事,席中一个瘦子牢骚满腹。“...
· 戴胄
参考资料《新唐书》卷99《旧唐书》卷70《资治通鉴》:卷187、卷192、卷193
· 古史书上记载的南阳古吕国
古吕国遗址根植南阳沃土已成定论,现将部分古书上的记载选之以飨读者。
· 史书上是如何记载和评价田单打破燕军的即墨之战?
初,燕人攻安平,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幸轊。及城溃,人争门而出,皆以轊折车败,为燕所擒;独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免,遂奔即墨。是时齐地皆属燕,独莒、即墨未下,乐毅乃并右军、前军以围莒,左军、后军围即墨。即墨大夫出战而死。即墨人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是多智习兵。”因共立以为将以拒燕。乐毅围二邑,期年不克,乃令解围,各去城九里而为垒。三年而犹未下。或谗之于燕昭王曰:“乐毅智谋过人,所以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南面而王耳。”昭王于是置酒大会,引言者而让之曰:“今乐君亲为寡人破齐,乐君若能有齐,与燕并为列国,结欢同好,以抗诸侯之难,燕国之福,寡人之愿也。汝何敢言若此!”乃斩之。立乐毅为齐王。乐毅惶恐不受,拜书,以死自誓。译文当初,燕国军队攻打齐国安平时,临淄市的一个小官田单正在城中,他预先让家族人都用铁皮包上车轴头。待到城破,人们争相涌出城门,都因为车轴互相碰断,车辆损坏难行,被燕...
· 古代的酒竟是绿色的?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古人煮酒论英雄,煮的这个酒常说“绿酒”,现在我们也开始用“灯红酒绿”这个成语,古代的酒真的是绿色的吗?根据古人的文字来推测一番,大概有几种说法:1.古代酿酒,往往是酒液和酒糟混合在一起没有过滤,喝这种酒的时候,往往能看到酒面上就浮有一层淡绿色的糟沫,所以有绿酒之称。看着绿就叫绿酒,形象贴切。2.《释名》载:绿,浏也。浏是清澈透明的意思,所以“绿酒”应该是指清澈透明的好酒。看来“绿”是夸奖酒好。3.《酒尔雅》载:醽,绿酒也;《本草纲目·酒》载:“红曰醍,绿曰醽,白曰醝。”醽是指醽醁,为一种味道醇美的美酒,绿酒就是指醽醁,泛指美酒。通假字,这个解释也说得通。4.绿颜色的酒其实也客观存在,譬如竹叶青。但古诗文里的“绿酒”是一种泛指意象,可能反而不是说酒是绿颜色。读过《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看来不光酒是绿的,水也是绿的呢。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