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清朝选秀条件超苛刻,清宫剧里都是骗人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83
转发:0
评论:0
清朝选秀条件超苛刻,清宫剧里都是骗人的,清朝皇帝的后妃主要来源于秀女,从顺治皇帝开始,清朝就形成了独特的“选秀女制度

  清朝皇帝的后妃主要来源于秀女,从顺治皇帝开始,清朝就形成了独特的“选秀女制度”。每三年在八旗内部选一次秀女,其目的“或备内廷主位,或为皇子皇孙拴婚,或为亲、郡王及亲、郡王之子指婚”。也就是说,不仅仅皇帝的后妃是从旗籍女子中挑选的,而且被选中的八旗秀女,也可能要配给皇帝的近支宗亲。

网络配图

  选秀女时,首先要严格审查旗属与年龄。挑选秀女的范围,必须是八旗女子,不属于八旗的想参加选秀,简直比登天还难。

  虽然清代各朝对送选秀女都有一些不同的规定,但是基本上都是满、蒙、汉八旗官员。在嘉庆六年,也就是1801年以前,甚至公主下嫁之后所生的女儿也要参加选秀。

  嘉庆皇帝

  秀女的年龄,要求在十三岁到十七岁之间,但是,到了光绪年间,参加选秀女的年龄,最小的是十一岁,最大的可达二十岁。

  如果在旗女子在规定的年限之内,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参加选秀,下次仍然必须要参加选秀,违者上至都统、副都统、参领、佐领,下至旗长及本人父母,都要受到严厉的处分。

  选中留牌子的秀女,如果一直不被复选,而记名期又超过期限的,只能终身不嫁了,违者将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而对没有被选上的旗人女子,也有一套严苛的规定,比如落选的在旗女子,到了20岁也不准私自聘驾。

 

  这一条规定,是乾隆皇帝下达的一道谕令:“户部通行传谕八旗,所有未经选看之秀女,断不可私先结亲。”

  选秀女由户部主办,每到选秀之时,由户部行文八旗各都统衙门、直隶各省驻防八旗及外任旗员,将备选女子呈报备案,写奏折给皇帝,由皇帝下旨决定选秀之日。

网络配图

  各旗选送的秀女,要用骡车提前送到京城。秀女们抵达京城后,在入宫应选的前一天,坐在骡车里,由本旗的参领、领崔等安排顺序。原则上是先满族,后蒙古族,最后才是汉族。

  一般排在最前面的是宫中后妃们的亲戚,其次是以前被选中留了牌子、这次参加复选的女子,最后是本次新选送的秀女,分别依照年龄大小排列,鱼贯而行。

  进入地安门,到神武门外等待宫门开启后下车,在太监的引导下,按照事先排好的顺序,进顺贞门备帝后们选看。

  神武门

  帝后们每日只选两个旗的女子,审看时,备选女子要按圣旨六人一排、容貌、举止端庄的女子被选中的几率会大一些。

  但清朝公开的两个最重要的选秀标准,一是品行,二是门第,所以有时候,即使是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也未必能够入选。而被选上的秀女,还要定期复看,直到复看合格之后才能留在宫中。

 

  不是所有入选进宫的秀女都能得到皇帝的宠幸,如果皇帝没有看中,被选中入宫的秀女到了一定年龄,一般是25岁到30岁,才可以放出宫去。

  但是,如果被皇帝看中了,那么自入宫之日起,到死都不能离开紫禁城半步,只能在深宫高墙中慢慢燃尽自己的青春年华。这对女人来说,简直是最残忍的。

  一般来说,秀女们最初的封号是答应、常在,少数可被封为贵人或嫔,以后可能逐级晋升。慈禧太后就是从选秀女开始,一步一步晋升为皇太后的。

网络配图

  文中所说的的八旗,又称八旗制度,是清代旗人(后演变为满族)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有清一代的根本制度。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正式创立。1601年初建时仅三旗:黑旗、白旗、红旗。1615年因“归服益广”将三旗析设为八:原红旗分为正黄、镶黄二旗;原白旗分为正白、镶白、正蓝三旗;原黑旗分为正红、镶红、镶蓝三旗。合称八旗,统率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

  八旗之建立,是在征服多种民族和部族基础上实现的,这就对八旗社会的转型和稳定造成了种种困难。即便在女真——满族之中,也因部族和家族的不同而矛盾重重。原本分裂的历史和被征服的仇恨,以及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与社会文化观念,很难使八旗成为一个稳定的社会集团。在这种形势之下,八旗社会还是最终形成了等级森严、井然有序的局面,这不能不说与各种制度,尤其是职官制度、法律制度、军功制度和人口户籍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有关。后来被满洲人征服的蒙古人、汉人编入八旗,连同八旗满洲一起被称为“旗人”,但其核心还是满洲旗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朝选妃都是怎么选的呢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
清朝怎么选妃,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宫剧特别是清朝后宫剧的泛滥,让我们直观的见识了清朝后宫的争奇斗艳和妃嫔争宠,同时也给我们造成了一种认识上的误区:皇帝的后宫一定是美女如云的。其实,在清朝之前,皇帝选妃的标准主要依皇帝个人喜好,多数情况下姿色的确是第一位。如汉朝选妃就是在每年的八月,由中大夫、掖庭丞、相工在长安、洛阳周边“阅视”13岁至20岁的女子,其筛选的标准主要是“姿色端丽”。再如明朝的选妃也同样注重姿色,明熹宗朱由校选妃时,曾云集天下美女5000人,每百人为一序,由内监负责循视,结果有4000人因为腕稍短、趾稍巨、声音稍雄或某个部位过于贫瘠等理由被遣送回去,最终只留下1000人。可见,明朝的选妃更有点像现在的选美大赛。从5000人中脱颖而出的明熹宗皇后张嫣,史书说她是“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
· “清朝六大亲王”都是谁?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入选?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清太宗皇太极建立大清王朝以后,一改其父努尔哈赤创设的“贝勒制度”,将皇室宗亲爵位分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等等级森严、奖赏分明的分封制度。其中亲王爵位最高,而对于开国有功或治国安邦做出巨大贡献的皇室宗亲又能够被封为“世袭罔替、不降爵承继”的铁帽子王,这更是高贵显赫、位极人臣。在清朝历史上共出现了12位铁帽子王,其中两位郡王爵位。但这剩余的10位铁帽子亲王仅有4位能够入选被后世推崇的“清朝六大亲王”,可见这个“六大亲王”的含金量有多高!那么,这六大亲王都有谁入选呢?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入选呢?让我们来看一下。“清朝六大亲王”分别为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安亲王岳乐、康亲王杰书、怡亲王胤祥、恭亲王奕。其中礼亲王代善和睿亲王多尔衮均出自后金政权或者刚刚建立清朝的皇太极时期,对于后金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对于清朝的建立...
· 清宫剧里面的内务府总管都是太监别被电视剧给骗了
在众多清宫剧中我们常常看到皇帝或者妃子召唤内务府总管,而跑来接旨的十有八九是个太监,这个可能吗?话说清朝的宦官制度开始于顺治帝时期。康熙皇帝在位时规定由内务府总管宫廷事务,并设立敬事房作为太监的管理机构。康熙、雍正、乾隆诸帝统治之时,吸取了前朝的经验教训,对宦官的约束非常严格。严禁宦官干预朝政。所以太监根本不可能成为内务府的总管!而内务府总管作为内务府的主官,品等为正二品(清朝总管太监只是个四品官)。内务府是清朝管理皇家大小事务的总机构。内务府下设如会计等七个司,功能职务为管理出纳,财务收支,祭祀礼仪等。内务府的组织渊源于满族社会的包衣(奴仆)制度,其主要人员分别由满洲八旗中的上三旗(即镶黄、正黄、正白旗)所属包衣组成。它的最高长官为总管内务府大臣,正二品(原正三品,雍正十三年提为正二品),由皇帝从满洲王公、内大臣、尚书、侍郎中特简,或从满洲侍卫、本府郎中、三院卿中升补。凡皇帝家的衣、食、...
· 解密:清宫影视剧里时常提到的宗人府是什么单位?
近几年,宫斗影视剧频频上映,收视率也很高。宫斗剧也好,历史剧也罢,每次结束之后,总能火几个演员。我不追星,谁火了,我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这类影视剧里提到的一些封建王朝里的职能部门。宗人府,这在历史剧里经常看到。皇帝震怒,将某某嫔妃关进宗人府、将某某阿哥、郡王,甚至是亲王等关入宗人府等等。关进宗人府,这宗人府究竟是干嘛的?今天,与大家讲讲宗人府。宗人府最早不叫宗人府,叫大宗正院。元末明初,出现了大宗正院。明朝洪武年间,大宗正院改为宗人府。明朝的宗人府最高长官叫宗人令,由亲王担任,都是皇家血脉。清朝的时候,沿袭了明制,顺治年间出现了宗人府。最高长官的名字不叫宗人令了,改称为宗令,依然由亲王担任宗令,有时也是郡王。大家知道,封建王朝有刑部,这个大家很清楚。明清时期的刑部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与都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上面提到了,明清时代的刑部...
· 史书都是骗人的,原来这才是巫蛊之祸的真相!
汉武帝晚年迷信巫蛊,奸臣江充趁机诬陷太子,太子惊恐之下起兵诛杀了他。武帝却听信传言,认为太子是要谋反,便派兵。太子兵败逃出长安,在围捕中自杀身亡,皇后卫子夫也紧接着自杀。一出父子相残的人伦惨剧就这样发生了。后来汉武帝慢慢领悟到,太子是被人诬陷的。万分悔恨的武帝杀了江充三族,并特意建思来怀念太子。这是史书里对巫蛊之祸的说法。然而,真的是这样吗?汉武帝网络配图1.太子真是被冤枉的吗?从造字的角度看,蛊是由虫和皿组成。古代的虫是动物的统称,如老虎称作大虫,蛇称作长虫。皿是容器。所以蛊的本意是指放在器皿中的动物。本草纲目记载过一则制作蛊的方法:拿一百个不同种类的毒虫放在一个容器里,让他们彼此互相厮杀,直到只剩下一条虫为止,最后的胜利者就是可以使用的蛊。不过这种毒蛊历来都是被法律严格禁止的。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中所用的也不是这种巫术,而是当时非常流行的埋偶人巫术。先用桐木做一个迷你版的人形木偶,经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