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明初文字狱之谜:朱元璋靠着这个手段功臣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59
转发:0
评论:0
明初文字狱之谜:朱元璋靠着这个手段清洗功臣,所谓文字狱,就是由于文人们在写文章时,由于不慎而触犯了统治者的忌讳,并因此受

  所谓文字狱,就是由于文人们在写文章时,由于不慎而触犯了统治者的忌讳,并因此受到了残酷惩罚的案件。明初朱元璋统治时期,也曾出现过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文字狱之灾,从其残酷程度来说,并不下于后来清朝康乾时期的文字狱,而这次文字狱的起因和过程却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那么,明初为什么会兴起文字狱呢?

  明初文字狱的发生,从时间上来说,开始于洪武十七年,一直延续到洪武二十九年,前后长达十三年之久。终洪武一朝,直接因文字而起的重大案例,不下二十余件,因为文字狱遭到冤杀和株连的人不计其数。

  说到明初文字狱形成的具体原因,不能不提到朱元璋的出身,许多学者认为这是他大兴文字狱的心理根源。因为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出身贫寒的皇帝,他幼年家庭非常困难,个人经历非常坎坷,当过和尚,也做过盗匪(因为朱元璋参加过元末红巾军起义,这些农民起义者被当时的元朝统治阶级视为盗匪),属于社会最底层的贫民阶层。这些经历,使得朱元璋自幼就对当时处于社会上层、掌握文化知识的文人儒士有着很不好的印象,生怕受到他们的歧视,养成了猜忌怀疑的自卑心态。

网络配图

  当朱元璋在推翻元朝的统治而夺天下的时候,他离不开这些文人儒士的支持,也还能够以比较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这些知识分子,但是一旦当上皇帝以后不久,朱元璋就开始表露出他对这些人的不满,并用非常残酷的手段去对待那些触怒他的文人儒士。明初的国子学祭酒许存仁,为朱元璋争夺天下曾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但是就因为在讨论朱元璋称帝时,他提出要告老返乡,被朱元璋视为忤旨而借故逮捕,后来死于狱中。还有贵溪儒士夏伯启叔侄,当新的王朝建立起来以后,朱元璋下诏天下招读书人出来当官为其所用,他们却断指立誓永不当官,这就大大惹怒了朱元璋,于是下令袅没其全家,以为他人儆,借以恐吓天下的读书人。在朱元璋统治时期,言者有罪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人仅仅因为向朱元璋直言进谏而触怒了他,便招致杀身之祸。洪武九年就发生了这样的一起事件。

   当时天象发生异变,古人称为“星变”,这就要求有人来解释这一天文异象,为此,朱元璋下诏要求众大臣进行解释。山西平遥县的训导叶伯巨,就向皇帝上了长篇大论,认为这是由于朱元璋亲政以来的措施不当引致的。他说是三个原因导致了天象的异变,第一是由于皇帝在开国后分封诸子太过侈奢,第二是由于朱元璋用刑太过频繁,第三是由于希望治理好天下的心态太急切。应该说,叶伯巨对朱元璋的进谏是大臣对封建帝王的有参考价值的提醒,但却引起朱元璋的猜疑,怀疑这是有意离间他的骨肉亲情,当时就要用弓箭将叶伯巨射死,在丞相的劝阻下才作罢,但最终叶伯巨未能逃过一劫,惨死于狱中。

  文字狱形成的绝大多数案件都是因为被怀疑影射朱元璋的出身寒微而惹祸的,这实际上是“莫须有”的罪名。前面曾提到,朱元璋少年时当过和尚,做过盗匪,这段经历使他当上皇帝以后十分忌讳别人提起此事,对于像“光”、“秃”、“生(僧)”、“取法(去发)”、“则(贼)”等字或谐音的字非常敏感,因为“光”、“秃”、“生(僧)”、“取法(去发)”都被视为骂他做过和尚,“则”则视为骂他做过贼。不过,古时的读书人写文章偏偏喜欢用文雅的文言文去曲折地表述直白的语句,不知不觉中就正好触犯了朱元璋的忌讳。

网络配图

   《二十二史?(音zha)记》中记录了很多这方面的例子。如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给朱元璋上《贺表》,其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的句子,被杀;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作的《谢增棒表》有“作则垂宪”一句,被处死;澧州学正孟清为本府作《贺冬至表》有“圣德作则”句,被杀;常州府学训导蒋镇为本府作《正旦贺表》有“睿性生知”的字样而被诛。其他犯忌的词句还有“垂子孙作则”、“仪则天下”、“建中作则”、“取法象魏”、“拜望青门”(青门指僧院)、“体乾法坤(发髡),藻饰(早失)太平”、“遥瞻帝扉(帝非)”、“式(失)君父子以班爵禄”、“永绍亿年,天下有道(盗)”等等。朱元璋对用字的避讳也很在乎,如不允许用“元”字,“洪武元年”改成“洪武原年”;洪武三年下令禁止百姓取名时用天、国、君、臣、圣、神等字,举不胜举。

  有些文人仅仅因为作诗而无意间获罪于朱元璋。如明初的著名诗人高启,他在《宫女图诗》中写道:“女奴抚醉踏苍苔,明月西园侍宴回。小犬隔墙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被朱元璋看到,认为是讽刺自己,就借口高启替苏州知府魏观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将他腰斩于市。另有一个官员叫陈养浩,因作“城南有嫠妇,夜夜哭征夫”诗句,被朱元璋视为动摇军心,也被溺死。甚至有兖州知州卢熊,发现官方公文中老把“兖”字误印成“?”字,于是上书朱元璋,请求更正。朱元璋看了奏章,很不高兴,认为“秀才无理,便道我‘滚’哩”,将“?”视为“滚”。不久,便以结党的罪名杀了卢熊。

  更为无稽的是,就连死了上千年的“亚圣”孟子也难逃朱元璋的文字之狱。有一次朱元璋读到“民贵”、“君轻”句时,认为这是大不敬,就命人将孟子的神位扔出孔庙,要让他在死后也得不到赦免。又命人将《孟子》一书进行修订,删节了三分之一,这样才能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用本。后来,由于掌管观天的人说天上的文曲星暗了,引起朱元璋的猜疑,才又不得不将孟子牌位重新送回孔庙。

  据民间传说,有一次朱元璋私下出游到一个寺庙,发现壁上题有一诗:“大千世界活茫茫,收拾都将一袋藏,毕竟有收还有散,放宽些子也何妨!”认为是有意嘲讽他,于是庙里的所有和尚都被处死。

网络配图

  对于明初文字狱的原因,有人认为上面的分析是浅层次的。一些早期的学者指出,明初文字狱的出现是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引起的,是一部分旧地主阶级的文人对新兴皇朝臣属关系的斗争。只是朱元璋用文字细节和他自己出身经历的禁忌来兴文字狱,将新旧势力的斗争演变为莫须有的罪名杀戮大批知识分子,这反映了他残暴的一面,是应该受到谴责的。

  今天看来,朱元璋大兴文字狱的真实原因,就是要借此以树立皇权的威信,这从一次朱元璋和大臣的对话中就可看出。在大兴文字狱的时候,有很多勋臣对此感到不平,朱元璋曾对他们说过:“世乱用武,世治宜文,非偏也。”治文字狱的目的就是为了约束天下的读书人,这从朱元璋定八股、删节《孟子》的行为中可以反映出来。文字狱的出现是封建专制统治在思想统治上走向极端的产物,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是应该受到批判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朱元璋传——文字狱
?虽然在《大明律》上并没有这一条,说是对皇帝的文字有许多禁忌,违犯了就得杀头,但是,在明初,百无是处的文人,却为了几个方块字,不知道被屠杀了多少人,被毁灭了多少家族。所谓禁忌,含义是非常广泛的。例如朱元璋从小穷苦,当过和尚,和尚的特征是光头,没有头发,因之不但“光”“秃”这一类字犯忌讳,就连“僧”这个字也被讨厌,推而广之,连和“僧”字同音的“生”字也不喜欢。又如他早年是红军的小兵,红军在元朝政府和地主官僚士大夫的口头上、文字上,是被叫作“红贼”“红寇”的,做过贼的最恨人提起“贼”字,不管说的是谁,总以为骂的是他,推而广之,连和“贼”读音相像的“则”字也看着心虚了。这一类低能的护短的禁忌心理,在平常人,最多是骂一场、打一架,可是皇帝就不同了,严重了,一张嘴,一个条子,就是砍头、抄家、灭族。法律、刑章,不过为对付老百姓用的,皇帝在法律之上、在法律之外,而且,还可以为自己的方便,临时添进一两款,...
· 刘邦朱元璋杀开国功臣手段不同目的却是一致
最近《楚乔传》中对皇帝有恩、助其夺得皇位并对皇帝皇帝忠心耿耿的燕北王一家惨遭杀害,而且是几乎杀了燕家满门,皇帝的无情让人气愤又心寒。虽然说是电视剧,但是历史上这种过河拆桥、残杀忠臣的皇帝确实有,而且还不少。网络配图太祖高皇帝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对汉文化的发展和中国的统一有杰出的贡献。但汉朝建立、天下稳定之后,刘邦就开始残杀功臣,这几乎成了他伟大成就上的一个污点。刘邦出身不高,并不是生于贵胄之家。在陈胜、吴广率领的农民起义爆发后,刘邦也在沛县响应了起来。因刘邦有着雄心大志,有很会任用人才,很快追随他的人越来越多了,除了最初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同乡玩伴,还包括张良、萧何、韩信、彭越、英布、曹参等文武大将。这群人跟着他东奔西战,为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刘邦登记后也确实封了他们为王,汉朝初期被封王拜侯就多达百余人。但在之后的短短七年内,刘邦为了稳固刘姓江山,几乎将这些异姓...
· 朱元璋的文字狱有多严重?什么是文字狱?
朱元璋的文字狱有多严重?什么是文字狱?说起明太祖朱元璋,这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皇帝,因为他的出身非常贫寒,甚至还有一段流浪乞讨的生涯,以要饭卫生,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恐怕是没有比他的身份更低的了。他开国后还专门写文回忆了这段痛苦时光。长期的孤苦无依自生自灭的状态,让他心态扭曲,逐渐形成了一种冷酷无情、仇视疑忌他人的病态人格。称帝后,朱元璋的病态性格逐渐展现越来越明显。其一是大规模屠戮功臣,打击面之广、涉及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都堪称千古之最。其二是屠杀手段残忍,除了有名的“剥皮实草”,朱元璋亲自审定的明朝法律《大诰》中,记载罗列了多达几十种酷刑,包括凌迟、族诛、挖膝、断指、砍足、阉割、挑筋等,很多都是历代早已废止多年,都被他重新恢复。《大诰》中,为了尽可能折磨人犯,增加痛苦与威慑力,几乎到了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的地步。有一种刑罚叫“枷项游历遍九州之邑”,就是让人犯脖子上套着几十斤的枷锁徒步走遍全...
· 朱元璋诛杀功臣无数,为什么唯独这个人除外
朱元璋作为中国极少数的布衣天子,在历史上争议很大,尤其是他统一天下后,对自己昔日的战友痛下杀手,很受非议。《汉书》中有一段从韩信嘴里说出来的话:“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说的是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后剪除异姓诸侯王,大杀功臣的事,给汉高祖刘邦勾画出一副疑神疑鬼寡恩刻薄的嘴脸。尽管刘邦有不得已的苦衷,但还是遭致后人无穷的非议。如果把他与朱元璋相比,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胡蓝党案,基本把朱元璋开国的功臣杀了个精光,也让朱元璋在历史上留下的滚滚骂名,说他是忘恩负义的小人,但是就这如此喜怒无常的人,对一个叫刘继祖的人恭敬有加,还让大明王朝照顾他的后代三百年!说道这个人,还要从朱元璋父母的陵墓说起,在朱元璋御制《皇陵碑》修建、镌刻完毕,其中有一句,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旁徨。俄尔天灾流行,眷属罹殃:皇考终於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合家守丧。田主德不我顾,...
· 明初人口数量之谜:到底朱元璋的大明基础如何
明朝初年,当时全国的人口数量曾经有过一个非常大的增长。但奇怪的是,之后的一段时期,其人口总数却陷于停滞,直到永乐年间才又有了大幅增长,之后又开始减少,“至天顺间为最衰”。这一现象长期以来一直使人们感到困惑。在历史上,洪武初年全国究竟有多少户口数,从来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其原因在于明王朝草创之际,当时北方和西南地区的统一战争正在进行,因此朱元璋没有办法对全国的土地和户口进行统计,所以直到洪武十四年,《洪武实录》中才第一次出现了全国有一千零六十五万户的统计数字,而历来史家对此数字都持审慎的态度。图片来源于网络不过,在后人留下的史籍中,还是有一些关于当时户口的记载。如《农田余话》一书记载,洪武初全国户口为一百六十一万余,与宋朝熙宁年间相比,只及它的十分之一。如果这一史料是真实可靠的,那么,明初户口也只有元代的12%,从洪武初年到十四年,人口净增长了九百零四万户,上升率达到了661%,这样的增长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