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司马懿用何计策将公孙渊生擒?是缓兵之计吗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17
转发:0
评论:0
司马懿用何计策将公孙渊生擒?是缓兵之计吗,魏明帝曹睿时,辽东太守公孙渊称雄一方,自立为燕王,改年号绍汉,联络东吴,侵扰

  魏明帝曹睿时,辽东太守公孙渊称雄一方,自立为燕王,改年号绍汉,联络东吴,侵扰北方。边官报知魏主曹睿,曹睿决计派司马懿率马步军4万前去平定辽东。

网络配图

  司马懿统帅魏军取得初战胜利后,很快把公孙渊困在襄平城里。这时已是秋季了,秋雨连绵,一月不止,平地水深三尺,魏军的运粮船从辽河口出发可直接开到襄平城下。由于魏军都泡在雨水之中,行坐不安。左都督裴景见状就向司马懿建议说:“雨水不住,整个军营中泥泞不堪,军营应当移到前面的山上。”司马懿听后怒道:“擒获公孙渊只在旦夕,怎么可以移营?如果再有人说移营立斩不赦!”

   裴景诺诺而退。过了一阵,右都督仇连又来告诉说:“军士泡在水中苦不堪言,请太尉移营高处。”司马懿听罢大怒,厉声说道:“我军令已发,你胆敢故意违抗!”即令推出斩首,把首级悬于辕门之外,三军军心为之震慑。

  司马懿又令南寨人马暂退20里,纵城内军民出城樵采柴薪,放牧牛马。部将陈群疑惑不解地向司马懿问道:“从前太尉您攻打叛将孟达时,兵分八路,八日赶到上庸城下,很快生擒孟达而成大功;今带甲4万,数千里而来,不令攻打城池,却使久居泥泞之中,又纵贼众樵牧,我真不知太尉打的是什么主意?”

网络配图

  司马懿笑着说道:“您是不知兵法。从前孟达粮多兵少,我粮少兵多,所以不可不速战;出其不意,突然攻之,方可取胜。今辽兵多,我兵少,贼饥我饱,何必力攻?正当任彼自走,然后乘机击之。我今放开一条路,不绝彼之樵牧,是容彼自走也。”陈群拜服。后来,公孙渊果然率残兵败将突围,被司马懿生擒了。

  司马懿在速战破孟达和缓战平辽东这两次军事行动中运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战法。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一书中赞叹道:“八日而取上庸,则以速而神;百日而取襄平,则以迟胜。”“有势不同而事亦不同者:敌粮多而我粮少,则八日而取上庸;敌粮少而我粮多,则百日而后拔襄平是也。

网络配图

   或速或迟,随时而易,变化无常,读此可以悟兵法。”但无论速战还是缓战,都要示指挥者能够统筹全局,根据实际情况,不为局部或一时的小利所动。在我方准备尚未充分时,为争取更大的胜利,应采取缓战计策,一但时机成熟,应当机立断速战速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公孙渊
生平公孙渊长大后,太和二年(228年)胁逼叔叔公孙恭退位。先后周旋于东吴和曹魏之间。嘉禾二年(233年),孙权派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领兵万人,金银财宝,九锡备物,渡海封公孙渊为燕王。但公孙渊怕孙权远水救不了近火,斩杀张弥、许晏等。魏遣使者傅容、聂夔封公孙渊为大司马、乐浪公,但来使被公孙渊派兵包围才受拜。景初元年(237年),魏派出幽州刺史毌丘俭攻公孙渊,久战不利回师。公孙渊即自立为燕王,改元绍汉,引诱鲜卑侵扰北方。景初二年(238年)正月向东吴称臣。同年春,魏又派司马懿和高句丽王高位宫攻公孙渊,围城日久,公孙渊于八月粮尽出逃被擒斩。家庭祖先公孙延。公孙渊之曾祖父,与公孙度一起移居玄菟郡。公孙度。公孙渊之祖父,辽东太守,不断开辟疆土,为后人打下基础。公孙康。公孙渊之父。公孙度死后继承辽东太守的职位,把前来投奔的袁熙、袁尚首级送给曹操。又大破高句丽军,攻陷高句丽都城丸都城。公孙恭。公...
· 司马懿远征,擒斩公孙渊!司马懿为何如此暴躁?
司马懿远征,擒斩公孙渊!司马懿为何如此暴躁?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辽东太守公孙渊虽然很早向曹魏投降,但其实一直实质上独霸一方,根本不把魏明帝曹叡放在眼里。曹叡十分生气,他派幽州刺史毌丘俭统帅军队进驻辽东南界,用玺书征召公孙渊入朝。公孙渊立即起兵反叛,在辽隧迎战毌丘俭。毌丘俭出师不利,被迫退回右北平。公孙渊乘机自立为燕王,还派使者授予鲜卑单于印玺,引诱鲜卑人攻打曹魏的北部边境。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元238年)正月,曹叡把太尉司马懿从长安召回,让他率领四万大军讨伐辽东。他问司马懿:“太尉认为公孙渊会用什么计策迎战?”司马懿说:“对公孙渊来说,弃城而逃是上策,拒守辽东是中策,死守襄平是下策。”毌丘问:“你看他会采用哪一种?”司马懿说:“公孙渊认为我军孤军远征,不能持久。所以,他一定先在辽河抵抗,然后退守襄平。”就这样,司马懿率领大军北上。公孙渊听到消息,吓得魂不附体,他马上...
· 缓兵之计
【成语】缓兵之计【成语】缓兵之计【拼音】huǎnbīngzhījì【解释】指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出处】1、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九回: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2、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八回《丁奉雪中奋短兵孙峻席间施密计》:原来张特用缓兵之计,哄退吴兵,遂拆城中房屋,于破城处修补完备。3、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四回:“今又来求成,莫非缓兵之计,欲俟楚救耶?”4、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十二回:话大决意要杀陶三,监生恐闹出事来,原为缓兵之计。5、李六如《六十年代的变迁》六章:“到底打不打?是不是袁世凯的缓兵之计?”【近义词】权宜之计【反义词】速战速决、兵贵神速、攻其不备【成语故事】三国时期,孔明与司马懿在祁山作战。蜀军消灭了魏军大将郭淮、孙礼,占领了武都、阳平。张郃、戴陵等率军前去救援,被孔明打败。双方对峙了半月。孔明见司马...
· 细说历史——公孙渊
?曹操一直到死,不曾有机会将公孙氏的辽东加以吞并。公孙康在杀了二袁与苏仆延单于不久,便一命呜呼,寿终正寝。他的儿子公孙晃与公孙渊年纪均小,弟弟公孙恭,被部下拥立为“辽东太守”。公孙恭做辽东太守,做到曹丕篡了汉朝,曹丕(魏文帝)派人安抚他,拜他为车骑将军,封他为“平郭侯”(平郭是今日辽宁盖平之南的一个县)。到了魏明帝曹叡太和二年(公元228年),公孙恭被公孙渊篡了位(公孙渊的哥哥公孙晃这时候在洛阳当人质)。魏明帝派人拜公孙渊为“扬烈将军”,任命他为“辽东太守”(公孙渊是否继承了父亲公孙康的“襄平侯”,还是继承了叔父公孙恭的“平郭侯”?难考)。孙权于赤壁之战前后,已与曹家闹翻了两次:在猇【xiao】亭之战以后,又已与蜀汉的刘家言归于好。他在公元229年称帝,国号吴,年号黄龙。公元232年,他改年号为“嘉禾”;次年,嘉禾二年,他派了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带了一万名兵士与很丰富的金银财宝,乘船由海...
· 李渊登基李渊造反如何将隋炀帝推向深渊的? 
将杨广推向火坑就在李渊刚刚下定决心造反,并且和手下人精心谋划时,命运和李渊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杨广的第二封诏书到了,其内容是:赦免李渊无罪,恢复原职。恢复原职?哇噻!杨广怎么了?苍天啊!大地啊!这是哪位天使大姐,让我们的杨广先生良心发现啊,居然赦免了我。高兴归高兴,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造反的理由没了。这可令李渊一时不知所措。“要不再等一等?毕竟现在师出无名了。”不可以,李渊,你要知道,现在所有的人都知道了你在策划谋反,即使你现在想放弃,也已经晚了,杨广知道了,你还是死路一条!既然已经不能回头,那我只有勇敢地向前冲。前边也许是万丈悬崖,但我宁愿摔得粉身碎骨,也不愿受杨广的杀戮。不过,造反大计虽然定下,但是具体的实施步骤,还是应该精心策划一下。李渊毕竟不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青少年。接下来要走的每一步,都必须谨小慎微,因为一旦出现差错,那将功亏一篑。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就要赢得最终的成功。第一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