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朱元璋治贪污 剥下贪官皮放在衙门旁边警诫官员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26
转发:0
评论:0
朱元璋治贪污剥下贪官皮放在衙门旁边警诫官员,我国古代先民对土地极其崇拜,殷商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对土地的祭祀。周朝以后,历朝

  我国古代先民对土地极其崇拜,殷商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对土地的祭祀。周朝以后,历朝历代都称祭祀的土地神为“社神”。李晓巧陈宁骏

  清代翟灏的《通俗编》中说:“今凡社神,俱呼土地。”老百姓通俗地把土地神叫作“土地爷”、“土地公公”。从古代帝王、各地官府,乃至于平民百姓,都有祭祀土地的仪式。

  古代国家层面对土地神的祭祀及其祭祀礼制

  《孟子·尽心下》记载:“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可见,在朴素的古代统治思想中,“土地”被列为统治阶级的第一“宝”。

  古代的皇帝、诸侯如何祭祀土地神?在《孝经纬》中说:“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阔不可尽祭,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帝王诸侯的土地太广了,没有时间一处一处地祭祀,于是,就象征性地“封土为社”。古代帝王祭“社”,就是祭祀天下的土地神。

网络配图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统治者祭祀土地神的目的,除了代表万民百姓祈求年岁丰稔之外,还含有更深层次的疆土统治意义。

  作为中国古代重要典章制度的《礼记》,其《明堂位》篇记载:“是故夏礿、秋尝、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可见,在周朝,就把祭祀土地神的仪式“春社”,定为国家每年必做的重要祭祀活动了。汉以后,祭祀土地神的时间作了调整,一年祭祀土地社两次,即春社、秋社,一般定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此后,历代沿袭。

  建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的北京社稷坛,就是明清帝王祭祀社稷的场所。《辞海》中“社稷”一词的意思为: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土地神)和谷神(五谷之神)。社稷不分家。

  《清史稿》卷八十三记载:“社稷之祀……其在京师者,建坛端门右。定制,岁春、秋仲月上戊日,祭大社、大稷。”而且,“祭日,帝亲莅。”祭祀“大社、大稷”的规格,是最高的了。

  官府百姓皆祭土地,祈风调雨顺一方平安

网络配图

  古代农业社会对于粮食的丰歉,是相当敏感和重视的,所以,统治者也要求各地官府、百姓祭祀土地神。《礼记·月令》中说:“命民社。”明确要求民众必须祭祀社神——土地神。《清史稿》卷八十三还记载:“社稷之祀,自京师以至直省府、州、县皆有之。”可见,祭祀土地神是从中央到地方都开展的活动。

  按照几千年的风俗,百姓都会在田地旁边修建小土地庙供奉土地神,祈求土地神保佑土地肥沃、风调雨顺。在老百姓心目中,土地神还是惩恶扬善的正义之神。南朝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录过当时百姓祭祀土地神的场景:“社日,四邻并结综合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胙。”

  古代的城市也有土地庙,一般都是官府修建的,远比农村的土地庙要壮观得多、豪华得多。地方官员们每年都要到土地庙来祭拜,祈求土地神的庇佑,希望自己管辖的地方平平安安、五谷丰登。

  明朝初年,中央政府要求全国各级署衙都要建土地庙,“土地庙”不仅是祈求地方年岁丰稔之所在,同时也涵盖了政府官员守土有责的象征意义。

网络配图

  清代王士禛的《池北偶谈》卷二记载,“今吏部、礼部、翰林院衙门土地祠,皆祀韩文公。明南京吏部土地祠,则祀蹇忠定公。”可见,明清两代的官府旁边是有土地庙的。明代吏部的土地祠里,祭祀着明朝永乐年前后的重臣蹇义;清朝初年的吏部、礼部、翰林院衙门的土地祠,祭祀的是唐代名臣、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朱元璋治贪污剥下贪官皮放在衙门旁边警诫官员
红潮导语:剥皮之刑很惨酷,把人皮楦草悬挂则更加瘆人。塞满了草的贪官人皮袋子挂在哪里呢?有两处地方:一是官府衙门的公座两旁,各悬挂一个填满稻草的人皮袋,以警诫在职官员“好好工作”;二是把人皮袋子悬挂于特设在衙门左旁的土地庙中,用刑之各种器械列为庙中仪仗,用作警诫官员。我国古代先民对土地极其崇拜,殷商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对土地的祭祀。周朝以后,历朝历代都称祭祀的土地神为“社神”。李晓巧陈宁骏清代翟灏的《通俗编》中说:“今凡社神,俱呼土地。”老百姓通俗地把土地神叫作“土地爷”、“土地公公”。从古代帝王、各地官府,乃至于平民百姓,都有祭祀土地的仪式。古代国家层面对土地神的祭祀及其祭祀礼制《孟子·尽心下》记载:“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可见,在朴素的古代统治思想中,“土地”被列为统治阶级的第一“宝”。古代的皇帝、诸侯如何祭祀土地神?在《孝经纬》中说:“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阔不可尽祭,故封土为社,...
· 明朝朱元璋剥皮填草为什么还治不了贪官?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治理最厉害的皇帝。由于他出生贫苦,元朝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逼死他的父母及家人,自己也不幸沦为乞丐、和尚,又由于他看到了元朝上下成风,致使原本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元统治者,一夕之间被农民起义军打回原形,逃到漠北,因此,开国之初,他严厉惩治官吏,发誓要杀尽天下贪官,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清明天下。朱元璋反贪的力度可以称得上空前绝后。其一、他亲手制定了整肃的纲领性文件《大诰》,里面记载了他整治的案例,阐述了他对待贪官的态度和处置方法。不但把这本书下发全国官吏手中,人手一本。而且还摘要张贴在人流密集的场所,给天下老百姓看。网络配图其二、他制定了对官员最严格的监督机制。所有的老百姓,只要认为哪个官员,都可以直接冲进官府,把官员抓起来,扭送进京。谁也不准阻拦。谁要是阻拦,就诛谁的九族。其三、他规定了严惩的底线。这根底线的标准非常低,贪污六十两银子就格杀勿论。其四、他治...
· 中国古代为何治贪难:传统体制默许官员贪污
本文摘自《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张宏杰著,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在专制社会,想根除贪污就如同让大海停止波动一样不可能。中国传统是默许官员在一定程度下贪污的,因为“低薪制”的设计使官员不可能不靠灰色收入来生活。事实上,传统财政制度中可钻的空子太多,贪污对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人来说都不是难事。在大部分时候,贪污之所以能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原因不外有二:一是在儒学价值观有效运转下人格操守的约束;再一个是从上而下的政治高压,也就是说,最高统治者的决心和虎视眈眈的监视。在乾隆晚年,约束腐败的两个条件都失去了作用。在乾隆的不断打击挫辱下,官员们渐渐放弃了人格操守,他们的所作所为只有一个不变的指针,那就是现实利益。晚年乾隆精力不济、“多从宽厚”,更带头腐败,为贪官们树立了榜样。同时,乾隆盛世的经济发展为腐败提供了巨大空间。在乾隆前期,大清经济一直高速成长,经济总量迅速增加。人口从一亿增长到近三亿。...
· 朱元璋狠手段:对贪官实行剥皮示众
在古代帝王中,对官员贪赃采取最严厉手段进行惩治的,莫过于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出身贫寒,体悟民间百姓疾苦,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明实录类纂·司法监察卷》有载:洪武四年,朱元璋针对元末贿赂买官成风、官场腐败的弊端,下令凡官吏犯受贿罪,严惩不贷。为此,朱元璋颁布了有史以来最严厉的法令:贪污60两以上银子者,杀!明初的一两银子,按当年的米价折合计算,相当于现今人民币600元左右。由此推算,在明代官员贪赃相当于四万元左右人民币的财物,便会被处以极刑。网络配图朱元璋感到对贪官污吏光砍头、充军不足以惩戒后来者,便施行比那“千刀万剐”的凌迟处死更残酷的“剥皮”刑法,把贪赃官吏活生生地剥下皮,再在人皮中填满乱草,用针线缝合成人形,悬挂在各级官衙内外“示众”,让每天上下班的官员见之心惊胆战,不敢再贪赃枉法。那么,这“剥皮”酷刑是如何行刑的呢?或许是本人眼拙,翻遍《明史》、《明实录类纂》均未果,却在《鲁迅全集》...
· 朱元璋为什么要狠心治贪官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没做皇帝之前是穷苦百姓出生,看透了那些压榨百姓的贪官污吏,所以对贪官非常憎恨。当了皇帝后他发誓要杀尽天下贪官。朱元璋规定,凡贪污六十两以上官吏,杀无赦!六十两是多少钱?也就相当于现在的3、4万块钱,在当时是一个县令一年的俸禄。朱元璋斩杀贪官的门坎如此低,可见治贪决心之大。在治贪方面,朱元璋从不心慈手软,从上到下,不管是谁贪,一律查办,就是亲属、功臣贪了,他也照杀不误。不过,他觉得一刀杀之太便宜,要让贪官死得很惨,那样才能达到震慑作用。于是,朱元璋在全国各地的衙门都设立了一个专门杀贪官的地方。这个地方叫皮场庙,查出来的贪官都在这里处决。而处决的方法也不是一杀了之,而是要让贪官受尽酷刑。起初,朱元璋用于收拾贪官的酷刑有挑手筋、挑脚筋、削膝盖等。后来觉得不够狠,又发明了剥皮揎草的酷刑。他觉得,以此酷刑杀贪官应该可以让上下官员收敛了。从明朝洪武二年开始,朱元璋对贪官展开了轰轰烈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